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总结 > 办公室总结 > [关于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 独立学院

[关于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 独立学院

来源:办公室总结 时间:2019-11-24 07:51:10 点击:

关于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

关于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 针对基层的实践型、应用型法学专业人才是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 主要目标。由于长期缺乏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导致法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遭遇 工作难找、找到工作难适应的诸多困境。为了显著提升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效率、 确保实践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应当在科学制定法学教育人才培 养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形成完善“两元分层多形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树立全程实 践教学观念,通过充实师资、增加投入等多种途径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合格 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法学专业人才。

2003年全国开始大规模举办独立学院,应该说独立学院的出现满足了高等 教育大众化的需求。但是各独立学院专业设置趋同,培养目标相似。法学专业的 毕业生在这一大背景下成为最难就业的Top10排行榜的常客。如何确保法学专业 学生就业,提高他们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成为摆在我们独立学院法学教师面前的 一道难题。由于三本独立学院生源、学位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就业大多局限于基 层的一些基础性、实务性工作,我们的人才培养定位应该是以培养基层实务型、 应用型法律人才为主,这些都依赖于完善的实践能力训练。现阶段独立学院法学 专业虽然有一定的实践教学,但是效果甚微,不尽如人意,导致很多学生毕业后 用人单位用不起来。

一、独立学院法学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缺乏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 独立学院在办学之初,师资力量、教学设计、规章制度等都依托母校, 很多东西均为全盘照抄。加上新校建立时的雄心壮志,部分学校直接以母校人才 培养方案为自己的目标,过高的人才定位和相对较差的生源之间的落差导致独立 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没有理论功底 也没有实践能力,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与这些定位过高的学校不同,有些独立学 院错误理解了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完全忽视理论基础,只注意动手能力,培养目 标近似高职高专,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理论研究能力。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 问题上应当立足本地、本院实际,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切不可脱离实际, 盲目制定。

(二)对实践教学缺乏重视,师资、资金等投入不够我国的法学教育传统一直是以理论传授为主,对实践教学缺乏重视。

外界对于学校法学专业的评价更多以考研率、司考通过率、就业率等为主要指标, 因此很多学校自学生进校之初就狠抓应试教育,着重强调对考研、司考相关课程 的教学,其他内容和要求一切从简。法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学不是一门纯粹的理 论学科,非常强调知识的应用。法治人才培养是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迫切需 要,我们必须加强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实践教学和理论教 学一样,都具有独立的存在价值,而不能简单地将实践教学理解为理论教学的辅 助手段,否定其独立的存在价值。过去那种 “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 教材为中心” 的单向教学模式,忽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知识应用水平的培养, 教出来的学生只会考试,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毕业后无法很快适应岗位需求。

(三)实践教学缺乏系统的体系支撑 由于我们长期对于实践教学的忽视,导致实践教学研究严重滞后。法 学专业实践教学理论匮乏,缺乏对实践教学系统完整的规划设计和科学指引,在 师资培养、教材编写、教学方法、考评机制等很多方面完全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1.缺乏理论指引。

不同于理论教学有完整的运作体系、考评标准等,实践教学环节缺乏 科学、系统的理论指导。法学专业人才应当具备哪些基本能力实践中应当如何培 养这些能力哪种实践教学模式针对培养哪些能力实践教学过程如何进行质量监 控实践教学效果用什么标准衡量这些方面都缺乏科学、系统的理论指导。没有教 学计划、教学大纲,在摸索中前进的实践教学举步维艰。

2.师资力量薄弱。

实践教学中师资力量不足一直是实践教学质量无法提高的主要原因。

一直以来我们在师资培养的时候过分强调了学历层次,一味要求教师提高学历, 而忽略了对实践能力的培养,老师从学校到学校,根本没有接触实践的机会。加 上现有的教师职称考评机制,完全以科研项目、论文作为评比标准,在科研教学 压力下,老师为了切身利益只能一头扎在科研之中,博士很多教授不少,但是只 是埋头做自己的学问,对实践教学毫无兴趣。法学专业老师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 试之后是可以申请领取兼职律师证进行实务工作的。部分老师具有一定的经验和 技能,按理说这部分老师应当成为实践教学的主力军。但是学校很多实践活动的 开展占用课后时间,且无报酬或低报酬,抑制了老师的积极性。3.教材匮乏。

现有的实践教学不仅没有完整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而且缺乏用以指 导实践教学的权威教材。法学专业在讲授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便是教材,相较于理 论课程铺天盖地的各类教材,实践教学的教材极为稀缺。缺少了教材的指引和借 鉴,老师在实践教学中基本以摸索为主,不仅加大了对老师的要求,而且无法保 证教学效果。

4.缺乏质量监控体系。

实践教学缺乏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理论课程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已 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质量监控体系,包括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周历填写、教案讲 义检查、期中教学检查、学生评教打分等诸多环节,可以较好保证教学质量。但 是实践教学目前缺乏系统规划,一学期哪些课程有配套实践,安排什么类型多少 课时的实践课程均没有明确规定,容易导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想到一出是一出, 既无法保证实践课和所授课程之间的吻合度,更无法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多数 实践教学往往是在课堂之外、学校之外,容易处于学校监管的盲区。

5.实践教学模式固有缺陷。

目前各学校常见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模拟法庭、法院旁听、法律 咨询、毕业实习等形式,看起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是由于常规实践教学形式 自身缺点的桎梏,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1)毕业实习:毕业实习一直是很多学校重视的实践环节,也是教学 安排中最主要的实践安排。毕业实习一般是由学校统一安排,到当地基层法院、 检察院等机构实习,但是各校实习基本集中在第七学期或第八学期,时间集中、 单位有限,相关单位根本无法同时容纳如此多的实习学生,更谈不上有针对性地 安排实习工作。很多实务部门对于学生实践活动的配合度不高,认为这种实践无 法给本单位带来实际利益,基本都采用推脱方式。就算勉强接纳,也只是安排学 生专职负责打印、复印或者装订卷宗等工作,实习期间根本接触不到实际工作。

有些学校考虑到学生每天实习路上的交通安全,开始允许学生自行安排毕业实习, 更是导致很多学生为了挤时间找工作不参加实习,到亲朋好友单位开个证明敷衍 了事,毕业实习名存实亡。

(2)模拟法庭:模拟法庭是很多学校经常开展的实践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实战感,一般必须是在学习完民法、刑法、民事 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等实体法、程序法之后才可以参与,因此多半学生要到大三、 大四才能参与模拟法庭。大三学生忙于司考、考研,大四学生忙于毕业论文、就 业,几乎不会参加任何学校活动。因此并不具备系统完整专业知识的大一、大二 学生成为模拟法庭的主力军。很多学校将模拟法庭作为最主要的实践教学兼宣传 推广手段,学生没有能力独立完成,就由老师选好案例,编好剧本,学生只要熟 悉流程和材料,就可以表演出一场精彩的模拟法庭。

(3)法院旁听:法院旁听由于受到法院工作安排、旁听案件类型、学 校教学安排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次数少、时间短,无法完整听取一个案件的法庭 审理过程。

(4)学生活动:由学校团委组织的学生社团活动,虽然经常会有类似 普法下乡、普法进社区等活动,但是这类活动往往都是“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 或者“12·4”国家宪法日等特定节日的应景活动,而且参加的学生数量相对较少, 能得到锻炼提升的空间有限。

二、完善实践教学模式的基本构思 现在的本科教学很多时候过于注重理论灌输,而忽略了对学生人际交 往、语言表达、沟通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考试成绩一流,进入社会却连基本的 社会交往都有障碍。不仅不懂与人沟通交流,而且连基本的社交礼仪都不会。在 大学期间提前带他们接触社会,了解法律实务不仅有利于加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 力,也能加强他们对法律职业的认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了解自我,为以后职 业选择提供帮助。笔者在学校还担任班主任工作,和学生接触比较多,更容易了 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和需求。学生大学期间没有太多接触法律职业的机会,对 于各类法律职业缺乏直观的理性认识,加上对于自身能力缺乏准确评估,对于前 途充满了迷茫。很多学生经常会问我:“老师,我适合从事什么工作我是适合做 律师呢还是去考公务员进公检法机关” 学生的困惑都源于对法律职业、法律实践的未知,为了帮助学生了解 法律职业、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我们应当改变过去不重视实践教学,一味强调 理论教学和考试成绩的思维定势,树立全程实践教学的观念,建立完善实践教学 体系,保证实践教学的体系化、常态化、制度化、实效化。

我院在人才培养的 过程中探索出了适合我院实际的“两元分层多形式”实践教学模式,希望通过实践 的检验不断完善和创新既有制度。所谓“两元”是指实践教学的开展分校内和校外两头,所谓“分层”是指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安排适应的实践方式,拉开难易层次, 所谓“多形式”是指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教学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

(一)准确进行专业设计和人才定位,制定完善科学配套的实践教学体 系 首先,我们需要对于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学生进行准确定位。我们不是 清华北大等高等学府,招收的都是全国顶尖的学生,目标是培养具有高深理论素 养的理论性、科研型人才。我们的学生对于过深的理论教学等接受程度不高。由 于三本独立学院学位的限制,以后的就业大多局限于基层的一些基础性、实务性 工作,因此我们的人才培养定位应该主要是培养基层实务型应用型法律人才。正 是基于这样的人才培养定位,决定了我们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要加强对实 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投入,确保学生毕业进入用人单位之后能用得起来。

其次,在专业设计上,要根据本地实际,依托当地资源。在专业设计 上我们强调根据本地区实际,设计贴合本地实情的学科专业。比如泰州学院,因 为依托中国医药城的资源,双方合作成立了泰州市医药法研究所,共同打造医药 法人才。另外,我院和泰州市知识产权局一直保持长期合作关系,承担了泰州市 知识产权师的培训工作,在这一方面积攒了极为丰富的教育经验,为了满足省内 大量学生考取知识产权师的需求,我们设立了知识产权法专业。

再次,重构法学实践教学体系,精心设计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 学课程体系是实践教学活动顺利实施的依据和重要的质量保障。现行的教学计划 往往单纯重视理论课程体系的安排,缺乏对实践课程的安排。我们要充分了解各 类实践教学方式的特点,在一般的教学计划之外单独编定实践课程教学计划。根 据相关课程之间的关联性,整合实践内容,有针对性地形成实践课程群,改变目 前各专业课老师实践课各忙各的,毫无体系的局面。

第四,各学校可以根据本地实际,创新实践课程内容。作为三本独立 学院,我们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进入公检法系统工作,开始从事的大多是基础性事 务,比如书记员等。为了缩短学生的适应期,满足岗位需求,我们应当在学校开 设基础技能培训课程,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具体课程要根据各地区、各学校的 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设。主要包括公文写作、公共基础知识和行政职业能力测 试等相关课程。以我院为例,江苏地区法院系统普遍在推广亚伟输入法,我院就 准备开设速录课程,请专门老师进行培训。在具体的课程考核标准上可参考泰州 地区法院的考核要求适当调整。第五,充分利用本地既有实践资源,用足用好教学实践基地。学校一 般都有教学实践基地,但是实践中这一宝贵资源常常成为摆设。很多学校一味追 求实践基地数量,到处挂牌,将实践基地数量作为对外进行专业宣传的资本。可 是在基地使用上以毕业实习为主,有些基地甚至从未安排过实习活动。这是对实 践资源的严重浪费,我们应当根据不同年级学生需求和各实践教学基地的特点, 制定有层次性、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计划,充分利用实践基地,实现教学途径的 多样化。比如大一新生刚入学,一般我们会安排学生去参观法院、检察院、律师 事务所等教学实习基地,到基层法院旁听案件,增强学生对于法学专业的直观感 受,提高他们对于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大二学生虽然已经对法学课程有所学习, 但是理论深度有限,因此我院会安排他们到基层法院各庭进行案件材料整理工作, 了解办案程序;大三大四的学生有一定的理论积淀,一般会将其安排至基层法院 立案庭,协助法官对前来咨询的群众进行法律解答。

(二)加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和投入,创新完善各类实践教学形式 1.加大实践教学的人力和财力投入。

在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上,很多学校习惯于一次性投资,觉得已经花 几百万元建成模拟法庭等,后期就不需要再投入了。但是很多实践活动开展都是 需要经费支持的,老师制定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明确课程中使用各类实践 教学手段的目的,确保和理论教学的配套性和可行性,并对实践课程所需经费给 出预算,各院系和教务部门要全力配合加强监管。我院坐拥1028平方米的法学实 训中心,包括模拟法庭、物证技术实验室、诊所教学实验室和管理信息系统实验 室四大部分。每学期开学之前都要求老师提供教学大纲,并对实践教学部分进行 规划,使用模拟法庭等实践基地,需要提前通知实训中心,由实训中心统筹安排, 确保基地使用上不存在安排冲突的情况。每次老师实践教学的情况都需要详细进 行登记,学院教务部门会定期进行检查。我院对于带领学生参与实习的老师一直 给予津贴,另外对于实训中心主任给予每周减免3个课时的倾斜政策,提高了教 师投入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2.根据本校本地区实际情况,努力完善并积极创新实践教学方式。

(1) 模拟法庭:模拟法庭活动如何开展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问题。虽然 很多老师都在抨击模拟法庭活动流于形式,学生只是根据老师的剧本做演员,扮 演律师、法官等不同的角色,能力根本得不到锻炼,完全是重过程轻实效的形式主义,但是我个人认为在推广模拟法庭初期老师扮演引路人或导演是非常必要的。

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充分了解模拟法庭的流程,避免一些低级错误,另一方面对 初次参与模拟法庭活动的同学来说,老师坐镇可以增强同学们的信心。以我院为 例,第一次开展模拟法庭活动时,我们成立了教师指导小组。在全院范围进行模 拟法庭参与人员的公开选拔。案例的选择、人员的安排均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进 行。同时我们也邀请了南师大本部的多位教授现场指导,这次的模拟法庭活动顺 利开展,圆满结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反响。不可否认,第一次的模拟法庭表演 痕迹可能略重,但是这样能够保证流程的顺畅、程序的正确,充分激发了在座所 有学生的兴趣,很多学生都表示非常愿意参与模拟法庭活动这一实践形式。在此 后模拟法庭中,我们就逐步向实战靠拢,从一些简单没有争议的案件逐步过渡到 对知识综合应用水平要求较高,有争议的案件,让学生根据自身角色独立准备, 减少事前演练的次数,不再由老师进行统稿,实现全程模拟审判,确保学生自主 性、参与性。在模拟法庭实训机制成熟之后,学生可以以班级或者协会为单位开 展模拟法庭活动,案例选择、人员编配逐步放开由学生独立决定,指导老师不再 发挥主导作用,仅是提供参考意见和在程序上把关。

(2)实战演练法:各市区司法局都有法律援助中心,每天都会有专门 的律师接待咨询。学校可以和法律援助中心签订合作协议,每天安排学生和当值 律师一起,学习接待当事人,解答当事人咨询。在值班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直观 了解执业律师是如何接待当事人的,学习沟通的方法和解答的技巧,既可以理论 联系实际,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又可以增强社会责任感。

(3)巡回法庭:2011年5月我院和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签订合作协议, 在我院设立泰州市高校巡回法庭。这是泰州地区第一家也是江苏省第一家高校巡 回法庭。泰州市各级法院定期挑选合适的案件在巡回法庭开庭审理,学生通过旁 听可以把 我们在完善既有实践教学形式的基础上,还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创新 实践教学手段。以我院为例,也在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方法。我院历届毕业生当中 有多名同学留在泰州当地从事律师工作,经过多年打拼,部分同学在律师行业崭 露头角,他们是在校学生最好的实践老师,最容易亲近的师傅。因此我们在征求 做律师的同学意见之后,安排在校生中成绩优秀、对律师职业有向往的同学给他 们做徒弟,利用课余时间从事律师助理工作。这种手把手的教学方法效果极好, 一个案子下来学生对于诉讼法知识的掌握程度远高于单纯的理论学习。当然这种 实践方式最大的弱点就是可以适用的学生数量很少,这也是今后我院需要去解决的主要问题。

(三)改革教师考核评估体系,充实法学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首先我们要改革现有教师评价体系,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积 极性。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仅具有考核作用, 而且具有导向功能,只有科学、 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才能激发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热情。

无论是理论教 学还是实践教学,都需要老师的教育和指导。为了提高老师在实践教学中的积极 性,应当彻底改革现有的职称评定制度,摒弃过去唯科研论的机制,给从事实践 教学的老师以政策倾斜,允许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折抵一定的科研工作量。现有 的考评制度下,教师如果专注于理论研究,埋首论文写作,很容易获得职称提升, 而职称又和教师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由于实践教学工作烦琐,持续时间较长, 没有额外报酬,稍有资历和经验的老教师都不愿参加,宁可在外从事有更高报酬 的兼职律师工作。各学校实践教学普遍都是由年轻教师担任,可是年轻教师都面 临职称评比的压力,如果侧重实践教学,辅导学生投入的精力、时间再多,只要 科研不达标,也只能在通往高级职称的路上停滞不前。因此我们急需改变目前这 种投入和回报严重失调的局面。

其次,吸收社会力量,充实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师资匮乏是影响实践 教学的重要因素,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我院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一直贯彻“请进来, 走出去”的方案,开展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活动。学校每年指派青年骨干教 师到对口的实践单位挂职锻炼,同时每学期都会邀请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 公证处等实务部门优秀专家来校授课或讲座。他们不仅拥有较高的理论功底,而 且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学生通过他们的讲授可以更好理解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以我院为例,我院从 2008 年开始,先后聘请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瞿廷英法官为 学生开设经贸法律实务课,江苏泰州众成信律师事务所王巍律师与泰州市天依公 证处徐晶主任共同开设律师与公证实务课。大量实践案例的介绍,让学生对于所 学知识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除了日常的课程,学术讲座是开阔学生眼界、 提升学生水平的主要途径。我院在常规理论讲座的基础上,大量开设实务讲座。

比如,邀请泰州众成信律师事务所王长林主任开设 律师实务与经验漫谈,邀请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程德文、刘俊、董长春三位教授共同开设诉讼法实务等,这 些实践专家的讲座和授课均获得学生普遍好评。

为了确保实践教学的效果,我们必须完善实践教学质量控制体系,实 现全程监控。但是现有的条件下,实践教学除了校内部分比较容易进行监控,校 外实习部分的监控相对处于空白状态。如何更好进行质量监控,把好实践教学质量关不仅是我院也是各大独立学院今后实践教学着力探究的问题。

法学实践教学对于应用型、实践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 于起步发展较晚,在体系设置、课程框架、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待系统研究和完 善。笔者在粗浅分析目前实践教学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两元分层多 形式”的实践教学模式只是现阶段我院的初步尝试,还有很多问题有待今后在实 践中不断摸索加以完善。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有 机结合,通过改革完善实践教学方式、增强实践教学师资等力量多种途径有效提 高实践教学水平,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力和实践力的合格的法学专业人才。

基金项目: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院级青年课题(编号:
2210201303Q)——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作者:蔡虹 来源: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6年5期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