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计划 > 培训计划 > [关于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的探讨] 学校信息化管理

[关于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的探讨] 学校信息化管理

来源:培训计划 时间:2019-10-09 08:10:26 点击:

关于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的探讨

关于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的探讨 本文分析了我国教育教学管理现状,阐述了教育管理的 理论指导和信息处理的基本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 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的举措,供参考。

摘 要:
学校教育管理;
信息化;
网络资源 一、我国教育教学管理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国民经济迅速发展,教育由于国家、社 会还有个人对其的重视,进入了发展的黄金阶段。在教学的 管理方面,信息技术会更多的的应用并引入到管理中,降低 了劳动工作人员的负担强度,管理者从简单的事务性劳动过 渡到宏观管理与监控。但教学管理过程中还有很多不足 [1]。

二、信息化管理的的理论指导 1、强化教学过程管理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理念— “过程管理”,对 教育管理有着巨大的启迪作用。教学的具体过程是可以分解 为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量化式,任何的教学活动都对学生的 能力有影响作用。用质量管理的方法把过程整理出来,并且 依照教学规律的共性寻出合理的管理方法,避免教育活动的 主观随意性,加强了学校对教学质量的控制。要想统一教学 标准就应该改善教学过程的管理模式,规定教学良好的行为。

实现当前的教育管理目标,其重要途径就是加强过程的管理, 完善并规范过程的管理方法。2、确立信息化教学管理新思维 信息这种资源在学校的管理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学校各项管理的中心就是教学管理,它涉及的信息量广大、 离散度很高、更新的速度极快、涉及的范围也很广。但大多 数学校的管理效果与信息化的建设所期望的成效还是有差 距的。这表明信息化的管理上存在着不小的误区——管理者 只将资讯科技加在原有的管理服务上,由于部门的各自为政, 数据成为了“诸侯割据”式占有,造成数据不能完善的统一, 给整体的管理带来了严重的问题。信息化管理是一种新的管 理模式、新的管理思维,是以“信息”为管理服务,以“信 息流”运作的特点而建立的,高度集中和高度分享是其强调 的主要核心内容。信息管理系统在这种模式里是唯一并有权 威的提供者,而信息的维护者和使用者则成了各个部门和不 同的工作人员。所以,信息化管理模式为满足管理者需求是 以信息技术为创新的管理模式。

三、教育管理信息处理的基本要求 第一,教育管理的信息处理应确保信息具有新鲜性,信 息表达明了,不可出现差异。尤其是行政公文、报表等都必 须具有时限的要求,否不然就会导致决策失效。第二,信息 资源的处理必须要约束方向性,防止垃圾信息泛滥和病毒的 非法干扰。第三,信息的生命核心是真实。国家行为的教育 行政管理更应真实。克服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流失和失真是 我们要强调的重点。减少中间环节对教育而言,可能要因人而异。因为其中有思想与价值的因素,人们对这些因素的理 解是不同的。重点是选择信息的传递渠道和方式要遵守必要 的步骤,这实际上关系到信息的合法性保证。有时形式和内 容的重要性不相上下,甚至超过内容的重要性。第四,提升 信息的合法利用率。所以更要积极的采用现代化的传递手段, 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时间[2]。

四、有效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的举措 1、建立适合校情的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教学管理。教学管理会依照本校的不 同办学定位及自有的特色创建科学化的管理模式。让管理人 员从微观的操作渐渐变成宏观的持控,重点强调管理过程中 的监控与结果审核。使用的过程中必需要经专门的人员对系 统进行各方面的监控与调试,随时依照不同的需求优化和改 良系统。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信息化优势 信息化的管理平台搭建好后,还需充分的使用,把先进 的技术那运用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使其发挥积极的作用。

最开始教学管理部门还要应对教学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大量 事务性劳动,特别是在当高校扩招时,很多高校的教学管理 人员就会肩扛重任。而教学管理部门最终只是个统筹的管理 者与下达者,具体的分步执行与操作都需要安排到下层的单 位及个人完成。因此就必须要合理利用教学管理系统,通过 网络把管理者及被管理者联系在一起,组成点对面的管理格局。这样就可以提升管理效率,同时减轻教学管理的部门劳 动压理,让管理者抽出时间和精力研究管理的方式,进一步 提高管理水平与管理成效[3]。? 3、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素质 教学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教学管理人员,高素质 稳定的队伍直接判定了教学管理水平及信息化建设成效的 提高。日常的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不 仅减轻了管理者的劳动强度,而且提高管理者的业务素质及 强化了信息技术的素养。教学管理人员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 而且还学习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计算机技术。另外稳定的 教学管理队伍也十分重要,它可避免管理人才的盲目流失, 从而保证了工作效率。? [1]赵杰.管理系统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 [2]张传若.学校管理系统化的实践与思考[J].治校方 略,2003,(16). [3]张小容,彭佼蛟等.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化、科学 化初探[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11. 【参考文献】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