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计划 > 德育 > 中药学专业学位是什么【发展中的我国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中药学专业学位是什么【发展中的我国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来源:德育 时间:2019-11-08 08:02:43 点击:

发展中的我国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发展中的我国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开展2014年学位授权点专项工作的 通知》(学位〔2014〕17号),今年我国首批40个获得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的 高校须接受由全国中医、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负责实施的专项 评估。2010年我国开始设置中药学专业学位,中药学专业学位教育经过5年的发 展虽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社会预期仍有一定的差距,不能适应中医药产 业发展的需求。本文以专项评估为契机,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管窥中药学硕 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现状。

1.中药学专业学位教育取得的成绩 1.1发展的前景得到了认可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研究生教育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 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医药产业结构正面临着重大变革和战略性转变, 特别是中药制药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拥有基础知识扎实、创新能力强、综合 素质高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根本,这与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 培养目标契合。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能够为 中医药产业经济改造升级提供强大智力支撑,实现高校和企业的双赢。

加快中药学专业学位教育,特别是在将来建立中药学专业学位教育与 在职人员同等学力申请学位衔接途径和设立中药学博士专业学位,有利于构建多 元化的中药学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体系,改变单一的学术学位培养类型,对中药 学科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实现研究生教育在规模、质量、结构、 效益等方面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1.2明确了“两段式,双导师”培养模式 实践能力培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点,“两段式,双导师”培养 模式是实现中药学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两段式”即理论学习和 2.中药学专业学位教育的不足 2.1培养规模较小 目前,我国中药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规模较小,特别是在综合性医学院 校,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每年招生人数不足10人,占中药学科研究生招生人数的2%5%。.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不足、专业思想不稳定的问题突出。行 业、导师、学生对中药学专业学位认同度不高,认为其地位低下,不如学术学位。

专业学位导师资格无人申报,导师被动招生,学生被动录取。因此,中药学专业 学位导师数量少、报考人数少,招生人数无增长甚至萎缩。即使学生被招人中药 学专业学位,也申请转为学术学位。部分高校在学位点动态调整中撤销了中药学 专业学位授权点。

2.2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区分不够明显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学位而 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 各行各业或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目前大部分中药学硕士专业 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相似,甚至部分院校使用完全一致的培养方案。理论 学习方面,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一致,注重基础研究,应用研究 少。特色教材缺乏,脱离实践实习,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教学方面,专业学位研 究生实践技能训练时间一般不少于1年。部分研究生因科研的需要,未进行相应 的实践能力训练或实践流于形式。

2.3专业方向分化无特色、培养质量参差不齐稳定专业方向是中药学 专业学位发展的必然选择。中药学专业学位方向应结合中药生产、质量评价与控 制、产品研发、药品注册、流通监管、药学服务等实际工作需求。目前,中药学 专业学位专业方向几乎是照抄照搬学术学位,学位论文仍然侧重基础研究,产学 研服务欠缺。

虽然“两段式,双导师”培养模式得到大家公认,但是部分院校对中药 学专业学位认识不到位,或是因为实践基地限制,忽视了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培养质量参差不齐,无法体现中药学专业学位教育的优势。

3.加快中药学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思考 3.1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目前,虽然大部分研究生教育有识之士巳经认识 到了中药学专业学位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仍在统一思想,动员全员力量上 存在不足。学位授予单位应尽快成立中药学专业学位培养指导委员会,聘请行业 专家,指导、规范中药学专业学位建设。定期召开中药学专业学位专题会议,了 解国内外培养现状,梳理培养环节,明确差距,动态调整中药学专业学位建设方 案。凝聚院系、导师和企业共识。院系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心之一。院系应将 中药学专业学位摆在突出位置,认识其重要性。结合院系实际情况,确定中药学 专业学位方向,细化培养方案,形成院系特色。强化中药学专业学位管理,分类指导,认真落实培养方案。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建立稳定的专业学 位导师队伍,单独制定遴选条件,降低门榄;放开专业学位招生指标限制,提高 招生津贴,调动导师招生积极性;加强导师科研经费支持,特别是与产学研密切 结合的横向课题,积极开展与企业项目合作。

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企业是研究生培养的另一个主体,是提高研究 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3]。联合培养研究生企业离不开政府资金、政策的 支持,如广东省教育厅出台了《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4年广东省研究生教育 创新计划项目申报认定工作的通知》(粤教研函〔2014〕8号),鼓励高校与企业 共同打造培养创新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示范平台,提供科研经费支持。高校 应主动向企业提供技术、人才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实践、管理中遇到的技术 难题,提高企业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兼职导师培训,特别是导师科研 能力的指导,与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3.2加强宣传,逐步扩大招生规模加强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宣 传工作,提高研究生对职业领域和岗位的认识,调动研究生和导师积极性,摆脱 目前重“学术学位”轻“专业学位”的现状。进行责任感教育。中药学专业学位教育 紧密结合生产服务一线,也是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第一线,当代研究生应勇于承 担时代赋予的使命。倡导早实践、多实践、双导师制等培养特色。中药学专业学 位教育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重视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更为完善的奖助 体系。研究生进人企业实践学习,企业将提供额外的生活补贴和科研经费,提供 优越的成长成才环境。强调其就业优势。专业学位教育实施两段式培养,研究生 提前进人企业,积累工作经验,提前了解企业实际需求,才能具备更强的职业胜 任力。从学位设置背景、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方式、学位论文要求、就业服 务范围、社会需求导向等多个角度多途径介绍中药学专业学位特色与优势,提高 社会认可度。

扩大中药学专业学位教育规模,提高生源质量。逐年增加招生人数, 提高在中药学科招生所占比例,形成一定规模效应,实现中药学硕士研究生教育 从以单一的学术型向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专业学位教育转变。

3.3明确培养目标,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 明确中药学专业学位培养目标。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充分 利用中药产业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与具有前沿研究水平、创新技术应用的中药企 事业单位合作,培养髙层次应用型、创新型、创业型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人才。

构建特色的课程体系。单独编制课程体系,与学术学位明显区分。依 据专业特点,分类制订教学大纲和计划。加强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考试的衔接, 提高中药执业药师资格考试通过率。突出课程实用性,增加职业实践技能课程比 例,教学内容与实践实习密切联系。设立专业实践技能课、学校和企业专家共同 担任课程负责人,严格考核要求,严格技能考试成绩合格标准。创新教学方法, 加强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建立与专业相适应的课程评价标准,着重考 查研究生解决中药生产与管理中关键问题的能力。

合理设置专业方向。依托区域医药产业发展优势,紧密结合市场和产 业需求,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充分考虑院校及企业特色,如大型综合医院, 侧重药学服务,设置临床中药专业;制药企业倾向于中药生产、流通领域,设置 新药研发、质量控制等专业。学位授予单位应统筹考虑,发挥自身优势,形成稳 定的专业方向。

培养方案强调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专业学位建设应紧密结合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高专业对市场的适应性。因此,企业应直接参与专业 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包括培养计划的制定、课程授课、实践管理、研究论文及培 养质量的评价。

3.4分类指导,体现特色 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吸引力。树立专业学位教育品牌意识,进一 步凸显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优势。课程教学突出实用性、知识交叉性;
教学硬件环境依托联合培养基地、教学实践基地等生产、经营、监管一线单位、 擦亮实践能力培养这个名牌。

保证实践时间,实践技能实习时间不少于1年。科学制定实践内容, 研究生在合作企业的生产技术、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部门锻炼 实践技能,实现夯实基础与专业训练的统一。加强实践管理,加强院校与实习单 位管理相结合,学院要定期检査见习和实习情况,做好实习记录与考勤等。定期 与实践教学基地举办座谈会,把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动。

实践基地作为专业学位教育的主要场所,其好坏将关系研究生培养质 量=。严格实践基地遴选标准,遴选具有较高水平的科研队伍、比较完备的科研设备、有较好科研平台的制药企业;实践基地数量充足,与实习人数比例合适;实 践基地条件优越,为研究生提供必要的生活、学习办公条件;基地管理制度健全, 学校、学生、企业职责明确,保障学生权益。建立一支稳定的、数量充足的兼职 导师队伍且师生比例适当。

学位论文选题要紧密结合中药学及相关领域生产与技改、推广与流通、 药学服务及药品监管等实际问题,注重实用性。学位论文不拘泥于形式,可以是 针对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设计方案,或者是一篇高质量的调 研报告,或者是中药学实践领域具有一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专题研究等,以反映 研究生解决医药产业领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药学专业学位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经过5年的发展,仍处 于初级阶段。专业学位教育未能与中药学类职业资格考试有效衔接、缺乏富有专 业特色的考评体系等因素,不同程度制约了中药学专业学位的进一步发展。政府、 高校、企业应清除机制体制障碍,齐心协力推进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 展。

吕东勇,广卫红,王宏,詹若挺,吴文如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510405)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