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计划 > 党支部 > 适应论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新闻报道中隐喻的翻译

适应论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新闻报道中隐喻的翻译

来源:党支部 时间:2019-11-19 10:08:11 点击: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
新闻报道中隐喻的翻译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
新闻报道中隐喻的翻译 1.引言 1.1新闻报道中的隐喻 隐喻是人类语言和文化中存在的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对隐喻的研究 也有相当长时间的历史。对隐喻较为传统的阐释往往定义在修辞格上,即在语言 层面将其定性为修辞格,认为其只属于语言,与人类的思想行为并无关系。而现 代语言学界却将隐喻纳入了人类的认知思维轨道。莱可夫(lakoff)和约翰逊 (Johnson)在其合着的MefapAors琢《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一反隐喻理论 的传统观点,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语言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文中指出“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讲是隐喻的。”鲁美尔哈特 (Rumehart,1979)说“当我们谈论抽象概念时,我们几乎总是从另一个具体的领域 所使用的语言中选择词汇。人们使用新概念总是从熟悉的隐喻载体出发,用熟悉 或直接的经验领域的感受类似精确形象的表达另一经验领域的事物。”因此,隐 喻无疑是提供了一种观察世界的新方法和看待事物的新视角,是通过语言生动的 表达思维的一种途径。

由于新闻报道不同于其他文体的语言特征,新闻报道的撰写人在报道 中为了达到让大多数读者准确的理解报道内容的目的,经常会使用一些形象生动 的语言,这样可以增加新闻报道的趣味性和可读性。隐喻,凭借其言简意赅、含 义深刻的特点,是新闻报道的经常使用的手段之一,有助于新闻事实易于被读者 接受,也有助于创造一种生动的感染力,可以使新闻语言生动活泼、新颖独特。

而隐喻之所以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就是因为隐喻所承载的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 能够在读者的脑海中产生特定的语义联想。因此新闻报道中的隐喻的翻译就绝不 只是词语释意的简单转换,而是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沟通交融。这一过程必 须置于两种语言所属的文化背景之下进行,这也正是隐喻翻译的难点所在。译者 必须关注隐喻的文化语境、文化内涵等因素,否则就容易造成误译。翻译适应选 择论中提出的“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基本理念,为我们研究翻译实践提供了一个 全新的理论视角和依据。本文试从生态翻译学的翻译适应选择论,探讨如何行之 有效地翻译新闻报道中出现的隐喻。1.2生态翻译学和翻译适应选择论 胡庚申教授在其书着《翻译适应选择论》中首次提出了“翻译时应选 择论”命题,将翻译的实质阐释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过程。翻译原则 是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翻译适应选择论所倡导的翻译原则为“三 维”转换,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只讲的适应性转换。根据该理论的要求,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原则上要对翻译生态环境的不同层级,不同方面力求多维度 的适应,继而依次做出适应性的选择转换(胡庚申,2004)。

因此,新闻报道中隐喻的翻译过程不是单方面的语言形式的转换,译 者更要将焦点关注在源语和目的语不同的文化内涵以及新闻撰写者想要借助隐 喻达到的交际意图的传递方面,即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间的沟通交流。这无疑对 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译者要如何做才能使其翻译成为最佳翻译?根据翻译适应选择 论的相关理念,“最佳翻译”是“整合时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所谓“整合时应选 择度”是指译者在产生译文的同时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维度适应和继而 依次照顾到其他翻译生态环境因素的适应性选择程度的综合。在一般情况下,如 果某译作的“多维度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程度最高,那么他的“整合时应选择 度”也就越多。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只有真正地做到“多维得适应特定翻译 生态环境”和至少“三维”(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选择转换,才有可能产生 出适当的译文(胡庚申,2006)。

2.隐喻翻湖“三维”转换 2.1语言维和文化维重叠Cannon(2001)认为,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文化体系、价值观念和 语言系统三者互相关联、彼此制约。因此,源于不同的文化及不同经济体制的英 汉隐喻依赖人类认知模式的共性,在更大程度上表现出相似性(李国南,001)。

由于各个国家社会发展历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人类思维发展过程和 认知发展过程具有共通性,这就导致了即使是属于不同语系的两种语言也会在某 种程度上具有相融性和相通性。这一特质就使得原语文化中的一些隐喻表达有可 能在目的语中找到在三个维度上相互对等、相互照应的表达形式。因此,对于新 闻报道的译者而言,如果译语的读者能够顺利地理解报道内容并且产生与源语读 者在阅读到该隐喻时产生的语义联想,并完全理解该隐喻所承载的语言信息及文 化内涵。此时,给出的“最佳翻译”或是“整合时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便是直接将 喻体形象译出即可,直接将译语文化中对等的语言形式“迁移”、“移植”即可。这 样,从交际意图的传递、语言形式的完整表达以及文化内涵的准确阐释方面都做 到了准确的转换,也能体现出翻译适应选择论中所倡导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 的多维度适应与选择性适应及“三维转换”的翻译方法。这样可以使译语读者准确 理解新闻撰写人在报道中要借助隐喻传达的信息和阅读效果以下是笔者在新闻 双语网站以及一些评论性文章中搜集到的实例。

例 ni)Themaintworeasonsfortheonlineshoppingsurgearethatconsumersareincreasinglyco mfortablewithnegotiatingtheInternetandretailershavedevotedmoreefforttotheironlinest ores.Confidenceinwebsitesecurityandcut-throatcompetitionhasalsoluredshoppersonlin e. 译:网上购物急剧增长的两大原因是:消费者越来越亲睐网上谈判, 零售商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网上店铺,对网购信心满满及“割喉式竞争”都无疑 吸引了网上购物者。

由于语言隐喻是概念隐喻在文字表层的体现,所以两种语言之间尽管 文字表达五花八门,但在思维概念层次上却仍然可能相同或相近,这一点对于翻 译的意译十分重大。因为如果两种语言在概念隐喻上相对应,那么翻译传达信息的难度就相对较小了(叶子南,2001)。

得益于西方长期以来的资本主义制度使西方读者对市场经济带来催 生的市场竞争习以为然,例1中的Cutthroatcompetition很容易将自身承载的激烈无 比的价格战的语义联想和文化内涵传递给西方读者。该隐喻生动的表达增加了报 道感染力。尽管中国的市场经济始于改革开放,但中国人对经济体制变革带来的 社会巨变同样深有感触。市场经济带来的竞争也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层面。

因此,cut-throatcompetition在中国读者脑海中形成的语义联想与源语读者是相同 的。也就是说该隐喻在两种文化中有相同的文化讯息,在语言维和文化维度上是 想对应的。我们在汉语表达中可以找到相对应的直译——“割喉战”。这样的直译 既保留了完整的语言对等的形式,也传递了源语旨在传递的文化内涵,继而达到 了传递信息的交际维的目的,可谓“整合时应选择度”最高的“最佳翻译”。综上所 述,对某一隐喻,如果在原语和译语中,关于喻体和喻义都有相重叠的表达时, 译者只需将喻体保留,直译是最适合的翻译方法,既符合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相关 要求,有可使新闻内容形象生动、一看即懂。

2.2文化维空白,语言维重叠 然而,我们不能忽略隐喻是与某一地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密 切相关的,蕴含着本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特征和文化特征。正是由于隐喻的 这种特性,介于英汉两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风俗习惯、人文环境、宗教信仰 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原语中有一些隐喻不可避免地在译语中出现语言维重叠、 文化维空白的情况。语言维重叠就是指源语和译语的隐喻形象相同或相似,区别 只在于表达形式不同,或是喻义相同,喻体不同,继而产生不同的喻义联想。这 时,译者要灵活处理,多角度、从各方面适应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进行灵活的 “三维”转换和多种翻译手段。

例⑵ Makenobonesaboutit:IchanPartners(that"thefund"name)shouldbequitethegreenmachine. CartCowilltakea2.5%oftheannualfeeand25%ofthenetprofits.Sothenewfundshouldgene rate$167millionforIchan一inasubparyear.(例句和引文转自王恩冕,2005)译:毫无疑问,爱康合作基金(这时该基金的名字)可以说相当于一 台印钞机。卡尔公司将收取2.5%的年费并取得25%的年度净利润。即使是在市场 并不景气的时候,这个新基金一年就就能为爱康赚取1.67亿美元。

这则新闻报道的背景是一名叫做卡尔爱康的对冲基金经理人,善于投 机倒把、从中牟利。通过买下业绩不良公司的股票,然后经过操作,提升股票价 格,借此谋取巨额利润。原文可知,爱康合作基金年收入十分可观,是一颗名副 其实的“摇钱树”。根据常识可知,文中“green”的用法是借喻了美元的颜色,实质 是“生产钱的机器”。这时,译者序充分考虑,如何将一个年收入达1.67亿美元的 基金与绿色的机器做完美的融合。显然,若是采用前两例的直译将其译作“绿色 机器”是不合适的。由于中国读者无法借助“绿色机器”产生类似于“摇钱树”、“造 钱机”这样的语义联想。这是由于文化维的空白造成的。但是,最佳翻译即是舍 弃喻体,保留喻义,进行意译,译作“印钞机”,让中国读者一目了然,联想到爱 康基金的赚钱效率之高,回报率之丰厚。堪比名副其实的“印钞机”,成功地避免 了误解。这样的意译让报道即保持了原文强烈的表现力,使译文完整准确,生动 形象。

2.3语言维、文化维二者空白 语言既是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从宏观看,人类 的思维、情感、认知及社会发展的进程都有一定程度的相通性。但多数情况下, 不同民族、不同种族长期在不同地域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截然不同、各具特色 的文化。这种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这些特征使得作为文化组成部分 和有机载体的语言系统,刻上了不同民族、地域的鲜明烙印。因此,有些隐喻的 表达被某个特定领域的群体认同并纳入该语言系统时,就很难与不同民族群体产 生共鸣了。这些因素使源语中的某些隐喻在语言维民族、文化维和交际维上都“交 了白卷”。语言维上无法找到相似的表达,文化维上没有相互重叠的文化内涵, 交际维上也无法达到信息的交流和文化的融合。例 (3)Andtheirnumbersislikelytogrowoverthecomingyearswith70%ofpeopleundertheageo f45inthestudyindicatingthatevenagoldenhandshakewillnotbeenoughtomakethemhangu ptheirboot. 译:未来几年,这个群体的人数可能还会增长。因为在调查中,70% 的45岁以下的人表示,即使付给他们非常优厚的退休金,他们也不想停止工作。

例5)中的“agoldenhandshake”对中国读者来说是个不小的阅读障碍,若 是直译为“金黄色的握手”。无论是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都没有相对应的汉语 表达。其买,“agoldenhandshake”具有浓厚的西方特色。汉语倾向简洁明了的表 达,而英语则更擅长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西方人在离开工作岗位是会同上司、 同事握手以示告别,而“golden”则与金黄色并无关系,意译延伸为丰厚的,而 “handshake”也取其深层涵义做“离职”讲。因此这个“金黄色的握手”其实暗指“丰 厚的退休金”。语言维上做到了地道的汉语表达,文化维上将原文的文化特色清 晰地呈现在译语读者面前,最终使得交际维的顺利实现。这样灵活的在维度中适 应转换,尽管原文含蓄委婉的表达特点有所丧失,但却可以保证是读者一目了然 的地道汉语。

3.结语 结合文中实例,不难看出新闻报道中的隐喻翻译不是两种语言在语言 形式层面的简单转换,也不是机械地传递原语的字面意思,而是一个极为复杂的 思维过程。其中涉及了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沟通与融合的过程。根据翻译适应选 择论的理论,在这一过程中,译者在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中处于能动的中心地位, 但却并非完全不受控制。需采取灵活的翻译方法。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中 进行灵活的适应和转换。这是一种翻译研究的新视角和途径。本文从翻译适应选 择论的角度出发,具体探讨了新闻报道中隐喻的翻译,阐释了实际翻译过程中译 者的思维过程,希望对翻译活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