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离任 > 新课标课程标准 [基于新课标的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探究]

新课标课程标准 [基于新课标的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探究]

来源:离任 时间:2019-10-12 08:07:11 点击:

基于新课标的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探究

基于新课标的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探究 摘 要:微课程是移动互联时代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 不仅适合于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又能够解放教 师,有效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本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书籍 及网络资料的分析,以及对教学活动的经验总结,阐述了微 课程的概念及特征,并试图构建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 (2015)09-0029-03 一、绪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微博、 微信、微电影等为代表的微热潮席卷全球,微课程也随着这 股浪潮横空出世。目前,国内外教育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 教育人员对微课程进行了积极的研究与实践,使得微课程的 概念、特征、发展、设计与应用等各方面不断得以完善,这 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对学习模式、学习内容呈现 方式和学习资源等提出了新要求。在学习方式上,新课程改 革提倡自主、合作及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鼓励学生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通过小组讨论,教师 引导等方式协作解决问题;
在学习内容呈现方式上,新课程 改革强调教师应采用多种方式来呈现学习内容,而不是总采 用单一的方式,改变传统课堂总是采用粉笔、黑板、PPT放 映等方式,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计算机、移动设备等多种方 式呈现教学内容;
在学习资源的建设上,新课程改革认为教 师是学习资源创造者而不仅仅是被动使用者。

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和学习资源,及其所采 用的学习内容呈现方式,给教学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不仅 适合于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有效发挥学生的自 主性,又能够解放教师,提升教学效果。

二、微课程的概念及其特征 对于微课程的概念,在教育领域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 国内外各界专家学者对其的定义与理解均有所不同。微课程 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戴维·彭罗斯 (David Penrose)于2008年首推,戴维·彭罗斯称微课程 为“知识脉冲”(Knowledge Burst),他认为微课程是运 用建构主义、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 时长在1分钟。在国内,胡铁生老师在2011年首次提出了微 课的定义,2013年胡铁生又对微课进行了新的界定:微课又名微课程,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 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 式的微型在线视频网络课程。

综合分析有关专家学者对微课程相关定义的诠释,笔者 总结出微课程有以下突出特征:主要是以移动学习为目的, 既可以在线播放,也支持保存到计算机、手机、mp4等移动 设备中进行移动学习;
呈现形式多样,载体主要是微视频, 也可能是音频、文本或动画等,改变了传统教学形式的单一 性;
教学内容精简,仅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
教学时 限一般以3至8分钟为宜,不宜超过10分钟,符合心理学上有 关人的注意力规律;
具备完整结构的教学设计;
具备良好的 学习支持服务,有良好的计算机、移动设备或网络支持;
可 重复利用,具有共享性。

三、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模式的构建 笔者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理论研究以及前期教学实践后,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新课标等的指导 下,并借鉴“MOOC环境下微课程教学设计模式,试图构建微 课程的设计与应用模式。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模式主要是由 选题依据、前期分析、教学策略选择、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评价体系六个部分组成(如图1)。(一)选题依据 合理的选题是微课程开发的最关键环节,它反映了微课 程是关于什么内容的,是微课程质量的决定因素。选题的确 定本身也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对于那些通过教材学习就能够 熟练掌握的知识点,就没有必要特别制作成微课程。微课程 的选题要注意,教学内容明朗清晰、有价值,如聚焦在关键 概念的教学重点、难点、易错点的突破,考点归纳,课后拓 展延伸等。

(二)前期分析 前期分析包含:一是学习者特征分析,了解学习者特征 可以使教学的设计更有针对性,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主 要考虑对学习者的学习影响最为直接与最重要的;
二是教学 目标分析,依据新课标的规定需要明确三维目标:知识与技 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知识与技能是 重点,因为微课程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教学,因此,应重点明 确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
三是教学内 容分析,应充分结合学习者特征分析和教学目标分析来确定 微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尽可能地分割教学内容,明确每个知 识点。(三)教学策略选择 教学策略是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 学资源等方面的综合考量。教学策略的选择要考虑两个方 面:一是录制微视频时应考虑教学策略的选择,如在知识点 讲解型微课程录制中可采用讲授法,而在操作型课程中常选 用演示法,应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策略。

二是教师在将微课程应用于教学中时所采用的教学策略,教 学过程中通常采用先学后教模式,也可以同时采用自主学习 策略与合作学习策略。

(四)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1.微课程教学内容划分 教学内容划分相当重要,虽然微课程时间不长,但仍需 要有完整的结构和充实的内容。需要划分知识点,并根据每 个知识点选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和预想学习者可能的行为。

2.选择录课方式 微课程的载体主要是微视频。选择录课方式时,应考虑 到录制的微视频类型、录制环境、硬件设备、软件等方面。微视频主要有三种录制方式(如表1)。

微视频制作的方式常用的有这三种,但是,只采用固定 的一种教学形式,很容易造成学习疲劳,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效果也会大大减小。因此,在制作过程中,应灵活使用各种 录制类型,或者在同一个微视频中组合使用多种方式,同时, 也应该注意制作方式的新颖创新。

3.微课程资源制作 微课程资源制作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制作:一是微教 案的设计,即微视频中具体教学活动的设计;
二是微课件的 制作开发,可以使用PPT、Prezi、Flash等多媒体软件来实 现,微课件要有头有尾,整体风格统一,字体类型适宜、字 号大小合理,注意控制课件页数;
三是微练习的设计,通常 有知识水平测评题设计、上机操作测试等的设计。

4.微课程录制脚本设计 微课程录制脚本根据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排列 次序设计,使得微课程的制作具体化,便于视频的录制。笔 者设计了微课程录制脚本模板(本模板根据黄建军、郭绍青 《论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一文中所提供模板改编),首先, 包含了课题名称、学科、授课对象、教材、章节、基础知识、教学类型、设计思路,然后设计教学过程根据具体的知识点, 设定每个知识点的界面呈现、文字解说与时间等(如表2所 示)。

完成微课程录制脚本设计后,开始实施教学活动及同步 录制。微视频录制过程中应注意到以下几个事项:时间控制 在10分钟以内;
教学活动完整,切入课题要迅速,突出重难 点,小结简短有力;
教学语言规范,声音清晰,讲解风趣;

注意课堂互动,适当设计提问;
关键点、重点处应注意做留 白提示;
录制环境要保持安静;
视频画面应简洁、清晰、不 抖动;
尽量减少如教师头像、无关的背景、图像等干扰因素 的出现;
鼠标移动速度应适中,切忌在屏幕上频繁晃动。

(五)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 笔者设计了微课程教学活动设计模板(如表3),该模 板是教师对已确定的教学内容怎样进行教学的一个总体思 考。笔者尝试将微课程应用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设计的 教学环节包含:明确任务、自主学习、自学小测、研讨交流、 巩固小结。在应用于其他学科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补充或减 少一些相应的环节。(六)评价体系 完成微课程设计,并将微课程实施具体教学活动应用后, 还要对微课程的设计及应用效果进行系统的评价,并对学生 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通过评价使微课程设计者得到反馈, 对微课程进行修正与完善,以便后期开发出更合适的微课 程;
在学生完成学习后进行检测,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测试结 果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 解决问题,调整和改善教学设计,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学习模式、学习内容呈现方 式和学习资源等提出了新要求,微课程以其短小精悍的特点, 能够给教学带来很大的变化。本文从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变 革入手,探讨微课程的概念及其特征,并试图构建微课程的 设计与应用模式,为更好地设计与应用优质微课程提供了一 种新的参考方案,希望广大教师能够更多地参与到微课程的 开发与应用中。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