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领导致辞 > 【全覆盖创新教育模式探索】探索创新新模式

【全覆盖创新教育模式探索】探索创新新模式

来源:领导致辞 时间:2019-11-08 07:58:22 点击:

全覆盖创新教育模式探索

全覆盖创新教育模式探索 摘要:文章从创新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出发,阐述了创新 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分析现阶段学生的特点,阐述了开展创 新教育的难点和困惑,最后结合工作实践介绍了全覆盖创新 教育模式的举措和效果,总结了根据学科特点全覆盖开展创 新教育,可以使创新训练在营造整体氛围、提升学习风气、 奠定专业基础、提高职业素养等方面,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 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全覆盖;
创新教育;
就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1.015 1创新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创新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世界上越来越多的 国家将创新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大战略。①提高学生自 主创新能力、提升整体教育水平是这个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

而创新教育的目标则通过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从而发展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② 在美国,创新教育的模式是在低年级设置研讨班、设定核心 课程、让本科生尽早参加创新实践活动等方式进行,实践证 明有一定的效果。而国内近年来也越来越重视重视创新教育, 软件工程权威专家李未院士认为本科阶段应该强化对创新 意识和能力的培养。③作为研究性大学,如何在创新教育上 充分发挥科技优势、人才资源优势,将学生培养紧跟科技发展潮流、与行业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能够为本行业未来的发 展培养做大贡献的人才,是我们面临的重要挑战,也是我们 的历史使命。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大众化教育的快速 推进,创新型人才的缺乏成为了普遍共识。每年有大量的毕 业生走入社会,同时企业又经常抱怨没有招聘到足够合适的 员工。这种供需矛盾也带给高校很大的压力,如何培养专业 基础厚、专业能力强、职业素养高、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 人才,并且在行业中创新性地开展工作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 课题。面临具体问题时,能够有思路、有创新,并有效实施, 成为衡量毕业生是否为合格人才的评价标准,如果某专业所 有毕业生都能达到毕业即就业,就业即上岗,上岗即上手、 上手即能解决问题的状态,那无疑是非常理想的。鉴于国家 大众化教育的发展步伐,以及现阶段学生的特点,现有教育 方式无法满足全覆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虽然在发展过 程中有许多新的方法和方式出现,但是不同的学科、不同的 学校有不同的特点,无法采用统一的方案进行解决。鉴于此, 根据软件工程专业的特点,我们尝试实践了一种满足大众化 教育需求的创新教育新模式。

2软件工程创新教育的困惑 工程具有社会性、创造性、综合性的特征。工程师所创 造和建造的作品是为了造福人类、改进人民的生活,因而还 具有道德制约性和全球性的意义。④从工程的特征来看,创 新是实现工程的方式之一,因此创新教育对工程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实现显得尤为重要。而软件工程专业作为软件行业 的支撑学科,在计算机开发的所有工程中作用重大,⑤在 1998年秋,IEEE计算机学会教育活动委员会和ACM教育委员 会发布软件工程学科评审报告SE2004,报告科学、严谨地定 义了软件工程学科的特征、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在这个体 系中大篇幅提到工程实践在软件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并阐述 了软件工程的特征,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人才导向。作 为一个人才导向型的学科,尤其为了迎接网络时代超大规模 软件工程的挑战,重视学生的工程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问 题求解和工程管理能力、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和学科变化需要 的创新能力和相关综合素质非常重要。⑥但是经过多年的实 践,创新教育并未找到万能钥匙式的解决方案,因此需要结 合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寻找有效的教育模式。首先,我们 来看一下现代大学生的一些问题和困惑。经过调研分析,我 们发现部分学生具有如下一些特征:(1)学习动力不足、 目标不明确:进入大学后,部分学生刚从高考的压力中解脱 出来,从心态上开始放松了学习上的要求,还没有适应大学 学习生活,没有找到学习的目标,还在沿袭中学阶段的学习 模式:只注重学习理论知识,两耳不闻窗外事。(2)自学 能力差:中学阶段,学生基本上都是按照老师的指示按部就 班地安排学习生活,没有养成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习惯, 因而进入大学后,学生很容易放松对学业的要求,没有科学 合理的学习规划,并且容易急功近利,追求短期利益,即使有长期计划,也没有真正地落在实处。(3)缺乏勤奋精神, 不善于管理时间:在大学相对自由的环境中,部分学生逐渐 失去了勤奋好学的精神,网络游戏、社会交往等花费了他们 的大量时间,因而学习的时间明显减少,没有合理规划自己 的大学生活,或者有规划但没有执行到位。(4)未树立正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种 思潮涌入国内,在开阔我国人民视野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 也使得人们的思想领域出现了不和谐状态。例如拜金主义、 唯利主义等不健康的价值理念侵扰着当今部分大学生,没有 树立正确的“三观”,不利于这些大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 遑论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及可持续发展。正是具有上述问题, 很多高校的毕业生两级分化严重,一定比例的学生创新意识 差、工程能力弱、综合素质低。但是无论是教育部的工程认 证还是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都在强调学生培养的全覆盖问 题。那么如何在这种情况下,高覆盖率、高质量地完成大学 教育,而不只是满足于培养尖子生,促进学困生的转化,则 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3全覆盖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 针对创新教育的特点,尤其是软件工程专业,需要学生 在理论学习、动手实践等方面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才能 够有所收获。因此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做足功课:(1)营 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氛围能够影响个体向榜样学习, 去适应群体。(2)建设良好的平台和环境,从硬件上解决学习途径问题,使有成才欲望的同学有环境学习、有平台发 展。(3)采取积极的措施带动学困生进行基础的能力训练 和创新训练,使其具备基本的能力要求,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使其正确认识自身的不足,并加以弥补及矫正。针对上述目 标,基于学生的现状,在积极开展学生思想工作、创新创业 系列课程的基础之上,我们进行了多维度的全覆盖创新教育 模式的实践和探索。

3.1荣誉和兴趣引导,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建设学院创新创业中心:逐步建设学院创新创业中心, 联络业内知名企业成立俱乐部,志同道合者共同设立工作室, 根据主流专业方向设立兴趣小组,各俱乐部、工作室、兴趣 小组按照兴趣、方向开展学习探讨、项目研发、申报基金项 目,并在中心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通过多年实践,涌现出 一批高知名度的创新、创业成果。例如:高校科研基本业务 费项目、四川省青年创新基金、发展势头良好的创业典型、 国家级以上竞赛获奖等。通过这批典型成果的宣传,来调动 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感觉到能够进入创新创业中心的 学生都是优秀学生。

3.2平台建设,形成系统创新训练环境 设立学院创新创业基金:设立学院创新创业基金,鼓励 学生实现自己的想法,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参照 科研项目管理的方式,填写申报书、申报答辩、专家审批、 公示、签订任务书、中期答辩、结题答辩,经过整个环节的训练,能够使学生在行业调研、申报撰写、过程规范管理、 沟通交流、可行性研究等方面得到很好的锻炼。这个基金的 本意不只在提升学生水平,更重要的是挖掘学生的主动思考、 积极创新、项目规范开发等能力。成立企业虚拟班:建立让 企业深入参与人才培养的新机制,通过企业宣讲、企业导师 指导、讲座、相关知识补充、校内实训、企业实训、顶岗实 习等一系列按照学生实际情况设立的系统培养过程。提升学 生对行业、企业、专业的认识,提高实际工程的能力,明确 未来职业规划,提前完成与企业的无缝连接。在工作中,我 们发现很多同学还是有主动学习的意愿,只是以前苦于没有 接触企业、了解实际工程实践的途径而已。

3.3针对帮扶,带动学困生积极进取 带班教师责任制:建立教师全员育人的机制,每个行政 班级配备一名带班教师。带班教师拥有专业素质、人生阅历 等方面的天然优势,在所指导的班级开展专业指导、思想教 育、榜样引导等工作,对困难学生实行一对一帮扶,了解学 生的困难,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和生活指导。尤其在思想政治 辅导员无法触及的领域,如专业学习、研发能力、职业素养 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创新训练档案:针对每个同学建 立四年创新训练档案,并进行阶段性分析,针对空白、薄弱 档案开展思想引导和工程训练安排。工程训练班:在工程能 力薄弱的群体中开展工具、平台、环境的专项训练,采用课 题演示、当场实践、作业巩固的方式加强工程能力的提升训练。全过程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通过实习实训、讲座沙龙、 个体咨询服务、实习应聘等形式,让学生了解自我、了解行 业、找到短板,并在创新训练中补充提高。通过大量的实践 证明,没有任何一种措施可以完整覆盖全体,每个学生都有 不同情况,因此采取多种措施、多种角度的工作是非常必要 的。

4实践总结 通过几年的实践,该模式也在不断得以完善和改进,从 效果上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以该专业2011级的500名 学生为例,学院创新中心每年可以覆盖150人以上,创新基 金可以覆盖200名同学左右。企业虚拟班每年有近200名同学 参与其中。工程训练班每年开设9~10个,可以覆盖400人左 右。在2015年的工程训练档案数理分析中,全部同学都在上 述工作中参与了至少1项。从就业的情况来看,就业率在95% 以上,初始年薪超过10万元,就业区域、就业单位的分布也 比较理想。软件工程专业作为工程型的学科,工程教育一直 是重点,通过全覆盖创新教育模式的实施,逐步在年级、在 学院形成一个人人参与的氛围,而这几种措施又都是围绕软 件工程专业学习、实践展开的,通过不同形式的平台实训、 团队训练、沟通表达训练、专业能力训练,逐步将学生带入 工程项目中来,因此在学生工程能力、工程学习意识方面的 训练和氛围营造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后续开展的实训、实 习计划、课程设计等全覆盖的工程训练计划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⑦综上所述,只要根据学科特点适当地开展全覆盖 的创新教育,在营造整体氛围、改善学习风气、奠定专业基 础、提高职业素养等方面落实创新教育,就能培养出更多的 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

注释 ①徐辉.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J].江苏高 教,2009(6):107-108. ②朱恒夫.美国著名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述评[J].中国 大学教学,2011(10):90-95. ③李未.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 [J].北京教育,2006(4):23-25. ④项海帆.改革工程教育培育创新人才[J].高等工程教 育研究 ⑤高丽华等.软件是这样炼成的[M].高等教育出版 社,2010:179-180. ⑥齐治昌,谭庆平等.软件工程教育:迎接网络时代超大 系统的挑战[J].中国大学教学,2012(3):23-25. ⑦范静波.工程教育中工程师的社会责任:内涵、演变与 培育[J].现代教育管理,2011(1):75-78.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