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方案 > 销售 > 全民健身与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研究|全民健身研究内容

全民健身与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研究|全民健身研究内容

来源:销售 时间:2019-11-08 07:58:13 点击:

全民健身与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研究

全民健身与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在详细分析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现存 问题的基础上,追根溯源,深刻剖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借助 全民健身运动创造人才培养的契机,对全民健身与社会体育 专业人才培养的整合进行探索与研究,并给出建议,以期对 未来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同全民健身运动的融合有所助 益。

关键词:全民健身;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
人才培养;
整 合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 改善,健身活动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人们也已将体育锻炼 纳入日常的一项基本生活内容。全民健身运动作为群众性的 体育活动,在综合预防当代社会背景下的“文明病”方面发 挥着显著的社会效果和重大意义。全民健身运动以群众为主 体,全民参与,以健身为立足点,以社会为依托,充分组织 与调动全国人民积极地参与到形式多种多样的身体锻炼中 来,旨在切实有效地增强人民体质和健康。因此,无论是从 活动性质还是从社会规模来讲,全民健身运动无不体现出体 育的本质意义以及对其较高层次的回归。随着全民健身运动 的普遍流行,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越来越满足不 了人们的需求,其培养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这也表明,虽然普及全民健身运动是当前工作的重点,但如 何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却是工作的难点,如何正确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地、自觉地、自愿地、有效地参与到健身运动中来, 同时做到锻炼有理可依,拒绝盲目锻炼,形成全民健身、终 身体育的局面,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社会体育专业人 才的培养来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各体育院校的大学生与各 类社会体育的指导员,此二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共同承 担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各项任务。而要做到能指导群众锻炼, 充当社会体育的指导员,高校的培养是重点。

1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1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价值的改变以及全 民健身运动的逐渐流行,我国的社会体育专业也随之发展起 来。为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国内一些高校开始有针对性地 调整专业设置,力求社会体育专业的创办与社会体育人才的 培养能够接轨,正是这样的时代背景与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共同促使了社会体育专业的产生与不断发展。自1993年社会 体育专业首次在天津体育学院设立以来,截止到2011年,已 在200多所高校被陆续创办起来。历经20多年的发展,社会 体育专业的建设已取得很大进步,颇具规模,培养了一批又 一批具备社会体育专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够指导全民健 身,有能力开发、经营和管理与体育相关的休闲娱乐市场等 专业人才,为全民健身事业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尽管如 此,伴随对健康的追求深入人心,人们对社会体育人才也提 出了更高的需求。群众调查显示,在城乡居民体育活动点,武术在所有的体育锻炼项目中排名第二,群众基础较为广泛, 但是,同时与武术相关的专业性健身指导的匮乏也正作为一 项主要因素,制约其在群众体育当中的开展,这充分表明武 术专业人才的发展现状还满足不了全民健身需求,也揭示出 专业人才的培养同全民健身的整合途径有待探索。此外,社 会体育专业是一个新生事物,存在缺陷和不足在所难免,在 发展过程中这些问题逐渐显露出来,例如毕业生的就业形势 不容乐观、毕业以后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人员稀少、转行 现象较为普遍等。这充分表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就业市场尚 未建立完善。

1.2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存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社会体育专业相比于体育学其他四门基本专业,起步较 晚、发展较新,作为新兴事物,存在缺陷和不足之处在所难 免。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普遍流行,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数 量和质量越来越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其培养存在的问题变 得越来越突出。当前,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来源主要包 括两个方面:各体育院校的大学生与各类社会体育的指导员, 此二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共同承担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各 项任务。考虑到他们的性质和来源各不相同,对存在的问题 也要分别进行剖析。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办学时间相对较短, 培养目标未完全明确,学生毕业后择业受限也暴露出其培养 目标缺乏针对性。社会体育专业的一些课程教学在体育教育 专业影响之下,重视技术而忽视教法的思想严重,最终导致学生虽然技术水平过硬,但对社会教育相关指导工作却毫无 对策。学校对本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脱离社会 需求的实际情况,严重缺乏针对性,因而无法与时下热门项 目如武术当中的健身气功、太极拳等健身项目联系起来,结 合群众的实际需求开展教学、培养学生。专业课程内容仍待 深化改革,部分课程设置内容陈旧,脱离实际,已经明显跟 不上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信息量不足,难以满足学生 的学习需求。此外,师资力量整体不高、结构不合理等,最 终导致学生毕业之后,缺乏独立进行社会体育指导的能力, 在人才竞争中被淘汰,同时造成教育资源浪费。社会体育指 导员培养对象包括专业的运动员、体育老师、社区体育运动 的爱好者甚至工作人员。以武术项目为例,参与武术培训的 民间爱好者占据了很大比例,真正的专业人员却寥寥无几, 加上社会指导员的培训时间受到限制,均导致培训过后,相 当多的人员达不到独立开展社会体育指导的专业要求。对广 场、公园练习健身气功、太极拳等的健身爱好者进行的实际 调查显示,在这些人数庞大的健身爱好者当中,参加过专业 培训的人员竟然只占少数。他们当中虽然不乏武术门派传承 者,有着较高的技术水平,但不具备社会体育指导员资质证 书。然而接受过正规训练的人员通过国家审批且技术过硬, 却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很少有人承担起我国社会教育指导 工作。

2全民健身运动创造人才培养的契机一方面,全民健身运动大力提倡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 培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明确了组织和鼓励广大民众 参与到健身活动的必要性,以增强人民体质、提升健康水平, 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相适应,逐步形成群众广泛参与 以及充满活力的一套运行机制,并建立健全科学化、社会化、 产业化、法制化全民健身体系基本框架。武术项目有着较为 广泛的群众基础,相应地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需求也较高, 随着《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的施行,使得社会体 育指导员的职业化有据可依,同时也为高校体育专业人才的 培养指明方向。另一方面,2006年,在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 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中,可见武当武术、少林功夫、 太极拳等受民众喜爱的武术项目,旨在传承与发展中华武术。

伴随全民健身运动体系逐步完善,武术这项民族运动因其练 习形式较为灵活、很少受器材和场地的限制等特点而受到群 众的广泛喜欢与推崇,是全民健身运动体系的首选项目,从 武术竞技比赛到群众性体育的转变使得在健身养生的同时, 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得到了完美传承。

3全民健身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整合研究与建议 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以及健身服务体系的完善都离不 开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专业性越强,整个 全民健身队伍专业性也越强,相应的服务就会越到位,体系 就会更加趋于完善。现阶段如何将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 整合到全民健身运动中来,从而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健身健康需求,迫在眉睫。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环节至关重 要,只有专业人才的培养跟上去了,其综合能力才能得到提 升。高校应当对社会体育人才进行有效地管理,避免人才的 流失,尽力组织和开展全民性健身运动,满足人民生活需求, 实现社会稳定,促进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3.1人才培养模式的再构建 首先,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与实验齐头并进有待加强。

实践和实验教学作为专业体育教学、科研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在知识的获取与验证,能力培养方面至关重要。而实习实训 基于实践教学基地,它的开发情况与建设的好坏直接关乎到 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能力。与此同时,实践教学工作 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务必把握好六个环节一个制度原则, 即实验、实训、实习、技能上的教学与社会实践和课外活动 这六个环节并重,教师职业资格证书、运动员技能等级证和 裁判证书与毕业证、学位证并重。第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 改革刻不容缓。理论教学应当加大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力度, 增添形象思维教学工具,鼓励启发式教学,及时总结经验并 加以推广,在直观性教学中确保课堂信息量输出。技术教学 应当加大设施投入,改进人体示范落后教法,改用同步摄像 先进教法,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及对其进行分辨的能力。

课程考试评分体系力求完善,确保专业考试在检测学生们的 知识和能力水平、综合素质、教学效果时,趋于科学、合理、 公平。深化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托于教育部对体育专业的课程方案意见对培养方案内容进行修订,紧跟 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在充分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下,减少 必修课、加大选修课程,同边缘学科交叉融合。此外,建立 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主动性很有帮助。教师应当关心 学生,善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关注学生对运动情感的体验, 努力营造学生积极讨论畅所欲言的良好课堂氛围,使学生在 愉快和满足中提升兴趣、乐于学习,获得意想不到的学习效 果。第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通过对在职进修等方 式鼓励读研考博,促使学校教师的学历得以提高、知识结构 获得更新;
另一方面注重国内外高学历和高职称专业人才的 引进并为之创造条件,争取又快又好地建成一支年龄、职称、 学历和知识结构都趋于合理的师资人才队伍。

3.2专业权威性教材的创编 鉴于当前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涌现出无数的武术爱好 者,加上武术在全民健身运动中有着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大受欢迎,因此,有必要创编武术项目专业性权威社会指导 教材。一套系统规范的武术专业指导教材不仅有利于社会指 导员的学习和考核有理可依,增强指导工作的专业性与科学 性,有助于大量武术爱好者在参照蓝本下进行技能与教法的 学习,避免锻炼的盲目性,而且作为范本与指导方向有利于 武术文化的传承。

3.3社会指导员的技术培养与专业知识并重 现阶段,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性良莠不齐,看似队伍日益壮大,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担任在第一线的屈指可数。

因此,在指导员培训上要对其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加强, 侧重对教学教法的培养和训练。以武术项目中的太极拳为例, 对基础动作要点能够及时归纳总结与改正,比如身体要中正、 动作应连绵不绝,对广场上、公园中低头猫腰、忽快忽慢等 动作极其不规范的常见错误能够予以纠正。这也就体现出社 会体育指导员对业余锻炼者错误的动作要点进行指导和改 正使其尽量趋于规范是开展传播工作重要的一环,能从根本 上带领他们及时走出误区,树立正确的健身观和体育观。

参考文献 [1]孙文树.全民健身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整合 研究[J].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2010. [2]梁宝君,刘红.河南省社会体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 模式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11:019. [3]蒋波.潍坊市大众体育发展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需 求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4]孟祥武.全民健身运动与社会体育专业改革双赢研 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11):188-190. [5]郝小刚,高雪梅.全民健身视域下高校社会体育指导 员培养的“冲突”与“共融”[J].四川体育科 学,2015,34(3):113-116.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