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开学 > 新常态【三创融通聚合大丰教育新常态的教育方式】

新常态【三创融通聚合大丰教育新常态的教育方式】

来源:开学 时间:2019-10-23 07:59:02 点击:

三创融通聚合大丰教育新常态的教育方式

三创融通聚合大丰教育新常态的教育方式 【摘 要】打造区域教育发展“新常态”成为新的教育 发展观,这既是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教育战略的宏观 导向,更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时代召唤。苏北大丰在区位、经 济、文化优势不十分明显的情况下,立足“三创”融通,衍 生出大丰教育新常态,产生了较好的聚合效应。“新常态” 教育的“新”,必须根植于中国特色教育价值和地域特质之 中,不断创优资源,有效统整,促进配置均衡;“新常态” 教育的“新”,必须创新举措,突破瓶颈,营建相对稳定的 科学管理生态;“新常态”教育的“新”,必须创生课程, 丰厚内涵,为学生生命成长积淀文化基因。唯有如此,教育 的“新常态”才具有真正的普适意义。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6009(2015)31-0034-03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出“新常态”一词之后, 各行各业追逐“新常态”似乎也成为一种“常态”。然而, “新”并不是对“旧制”的全盘否定或者革除;“常态”也 不是事物发展“固态”坚守和盲目迷信。“新常态”应该是 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相对稳定、积极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状态, 是在批判与继承、弘扬与创新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积极意义的 教育实践。苏北大丰就是以此观照区域教育发展,在深入调 研、分析研判、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坚持狠抓薄弱,弥补短 板,巩固优势,打造亮点,着力构建基于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的教育优质均衡“新常态”,成为区域教育发展的领 头羊,表现出具有苏北地区特质的教育生态,给不少地区以 启迪和引领。

一、创优资源,有效统整,促进配置均衡 我们理解的“新常态”下的区域教育,其教育资源相对 均衡,学校没有最好和最差之分,城乡差别很小。区域内每 一所校园都应该是孩子们的智慧学园和开心乐园,充满着文 化意蕴;区域内每一间教室都弥散着适合学生生命成长的浓 郁气息。这一切都源自对区域内教育资源的统整优化,这种 统整不是简单的削峰填谷,而是积极的补谷提峰,通过对区 域内教育资源的统一规划整理、统筹协调配置、统一整顿提 升,达到教育资源的均衡和优质。

着力调优布局。当前,不少地区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一对夫妇只生一孩”的生育观念已经形成。加之,经济社 会发展促使人员流动加剧,子女随之流动也成为一种常态。

如何适度跟进并积极应对这些新情况,大丰市进行了积极的 探索。针对连续十多年出现的人口负增长及城镇人口集聚加 快这一实际,适时启动教育布局调整工作。到2003年,大丰 市完成了第一轮教育布局调整,实现了每个镇保留中心初中、 中心小学的目标。之后,随着乡镇区划调整,大丰市又进行 了第二轮教育布局调整,实现了一个镇办好1~2所中心小学 和中心初中的目标。2010年以来,针对城区规模迅速扩大、 人口集聚加快的实际,大丰进一步跟进城区学校配套建设,有效缓解了城区学校班额过大、生均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

2013年,大丰市顺利通过教育部教育督导委员会义务教育发 展基本均衡评估。

打造平安校园。长期以来,“把校园建成最美的地方” 一直是地方政府的允诺和人民群众的期盼。大丰市始终把教 育投入作为驱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和根本,不断完善 资金投入机制,积极落实资金支持,严格资金管理,使其成 为政府支持教育发展的新常态,为大丰教育的优质均衡奠定 了坚实基础。大丰市突出将校安工程建设与中小学校舍维修 改造长效机制建设、中小学布局调整、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城市扩容建设、教育现代化学 校标准化建设相结合,累计投入资金4.65亿元,全面完成中 小学校舍加固改造任务。2011年5月,大丰市启动标准化田 径场建设工程,到2012年8月底,全市顺利建成了124片标准 化塑胶田径运动场、182片篮球场、83片排球场,并全部启 用。

优化队伍素质。对教育系统而言,“队伍建设永远在路 上”,教师队伍的建设已经成为一项常规性工作。在校长队 伍建设上,大丰市积极推行正职校长公开考录制度、校长任 期目标考核及调配交流制度,建立了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 机制,把一批理念务实、管理扎实、工作踏实的管理骨干调 整交流到基础相对薄弱的农村学校。该市义务教育学校先后 有56名正副职校长在校际间交流任职,校长交流率达19.46%。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该市始终把推进教师资源的合理、均衡 配置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对口支教、顶岗学习、结对帮 扶、送教下乡、教师招聘等措施,进一步优化了城乡学校教 师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年龄结构。为了进一步推进城区 校际之间师资力量的均衡,大丰市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 将城区相关学校教师进行整合,采用电脑派位的方法均衡配 置到新成立的学校,保证了校际间师资的学科均衡、年龄均 等、职称均匀、骨干教师相当。

二、创新举措,突破瓶颈,营建教育生态 当教育事业发展遭遇瓶颈而举步维艰时,在教育理念、 教育体制、教学方法、教育内容、教育技术等方面进行革新, 往往能够更好地促进教育的发展。近年来,大丰市本着有所 为有所不为的哲学思考,积极探索基于大丰教育事业发展的 新路子,着力破解教育发展难题。

创新适合农村的教育模式。大丰曾经是普及九年制义务 教育先进市,进入二十一世纪,大丰市农村学校生源持续下 降,办学规模不断萎缩,使农村学校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受到 严重威胁。基于大丰市农村基础教育整体情况,大丰提出农 村小班化教育这一改革举措,在实践中大胆创新,迈出适合 大丰农村教育发展的小班化教育之路。大丰市农村小班化教 育坚持“关注每一个,发展每一个”的理念,在班级文化建 设、智慧课堂打造、特色活动开展等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

小班化教育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大丰市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缩小了城乡差距,促进了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原中央 教科所所长朱小蔓这样归纳大丰农村小班化教育:“大丰市 及时适应本地学龄人口下降的自然情况,因势利导,率先实 施农村小班化教学,达到和实现了和城市小班化教学同样的 效果,率先做到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和谐发展的典 范。” 创新适合学生的德育课程。审视近年来学校德育 工作,大家普遍认为德育实践活动遁入空洞说教的藩篱,针 对性、实效性较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式方法亟须改 进。大丰市中小学德育实践活动载体——“行知互动剧场” 起步于2006年,最初受陶行知先生的“行”“知”教育理论 的启发,从构建“行知课程”、打造“行知文化”开始,逐 步建立了具有系统性、互动性、多维度的德育实践活动平台 和互动展示舞台,增强了德育实践活动的吸引力。学生在教 师和家长的指导下,以身边的好人好事为素材,自编自演“行 知剧场”小节目,形成了班班演、人人看、个个评的热烈氛 围。师生在德育实践活动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并且由此影响和感 染家长、带动社区群众,传递社会的正能量,成为大丰市培 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育实践拳头品牌。

创新适合教师的发展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师范 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强调:“做一个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 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大丰有着良好的 教育传统,历来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始终把“强教必先强师,强师以德为先”作为师资队伍建设常态,不断完善教师发展 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引导教师以优秀的思想政治素质、 高尚的道德情操、精深广博的文化知识来影响和教导学生。

大丰市自2007年开始,每年暑期组织为期20天的中小学校长、 教师全员提升性培训活动,在寒假组织新录用的教师开展适 应性培训。培训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从“职业”到 “事业”,解决教师自我价值的定位问题;二是从“杂家” 到“专家”,解决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问题;三是从“教 教材”到“用教材”,解决教师理念建构问题;四是从“公 开课”到“家常课”,解决教师成长着力点的问题;五是从 “单一”到“多元”,解决教师成长与发展的评价机制问题。

这样的培训引导教师把教育工作作为崇高的精神追求,使之 完成由“教书匠”到“教育家”的嬗变。

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创新,其最终目的就是凸显以人为本, 促进人的健康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弥合城乡之间、校际之 间、学生之间的差异。这是一个有机生长的拔节过程,更是 教育变革整体性螺旋上升的新常态,惟有主动创新、适时变 革,才能充分发挥改革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引领和助推作用, 让改革萌生动力、创新激增活力。

三、创生课程,丰厚内涵,打造特色品牌 教育新常态追求全面的质量观和内涵发展观。新常态下 的质量观不回避分数和成绩,更重视全面的、可持续的质量, 这种质量根植于学校特质文化和丰厚内涵之中,时刻以其独特的引领力、感召力和影响力浸染学校的每一件物,滋润学 校的每一个人。大丰市从20世纪末就致力于从学校课程文化、 品牌建设、社团活动、评价引领等方面着手学校内涵建设实 践,经过几年的探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化。

建构适性课程。课程是学校内涵发展的载体,背离学生 发展或不适应学生成长的课程是毫无意义的。任何学校,如 果只注重单一实施国家课程,而忽视构建适合每一个学生发 展的校本课程,教师的“教”就会固步死板,学生的“学” 也会死水一潭。近年来,大丰市在课程建设方面,视课程实 施是师生生命滋长的过程,以能够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价 值评判标准,对国家课程进行适度调整和改造,构建促进学 生发展的动态生成的课程,使各类课程实施更能贴近、更能 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打破了教学活动“齐步走”的格局, 达到了课前有期待、课中有创造、课后有拓展的最佳状态。

提炼特色文化。学校特色文化是新常态下学校内涵发展 的永恒追求。在区域教育发展进程中,整体提升区域教育品 位必须借助学校特色文化的建设,唯有特色鲜明生动、内涵 积淀丰厚的文化,才可以彰显教育对人生命成长的价值,才 可以推动区域教育的持续发展。新课程改革之初,大丰市根 据学校历史沿革、文化潜质、区位优势、资源积累等大力实 施“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特色建设工程。如大丰市实验 小学的行知文化、刘庄小学的廉洁文化、草堰初级中学的盐 渎文化、刘庄中学的和雅文化等,重点突出了有文化底蕴、有个性特色、有品牌优势的文化引领,彰显了学校文化育人 的魅力,形成了“校校有特色、班班有项目、人人有特长” 的大丰教育现象。大丰市义务教育阶段95%的学校拥有鲜明 的特色品牌。

新常态下的大丰教育,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美丽构想,实 现了一次又一次的华丽转身。而今的大丰教育正朝着优质教 育更均衡、特色品牌更鲜明、文化品位更深厚、教育内涵更 丰富的教育目标阔步前行。我们有理由相信,大丰教育将在 更高的起点、更高的品位、更高的水平上推进教育的高位协 调发展,更好地满足地方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以最 优质的教育服务见证新常态下的“大丰教育实践”。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