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会议 > [心理与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正当]国际关系的理论

[心理与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正当]国际关系的理论

来源:会议 时间:2019-11-05 07:58:58 点击:

心理与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正当

心理与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正当 内容提要:在主流国际关系理论日趋走向体系层次理论建构的背景下,微 观层次上的国际关系心理学分析是否还具有理论上的正当性?本文尝试从三个 方面试图对这个学科本体存在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首先从“层次分析法”和“施 动者-结构”角度探讨国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正当性,进而对现有的国际关系 心理学分析的研究路径进行梳理,最后指出心理学与国际关系学的结合所内在的 问题,以及微观理论和体系理论的结合对国际关系学的发展所具有的意义。

关键词:国际关系学 心理学分析 理论正当性 研究路径 国际关系学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社会科学的本体性地位,自20世纪初一般意 义上的学科诞生以降,就一直遭到人们的批评和质疑。其中,最为着名的是英国 学派(English School)代表人之一马丁·怀特(Martin Wight)在《为什么没有国际理 论?》[1]一文中所做的精彩原因分析。国际关系学的学科本体地位在某种程度 上的缺失,根源之一在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思想史的一个显着特征,即理论创新 和发展的动力很大部分来源于对其他社会科学的借鉴。

冷战结束后,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国际关系理论异军突起,主流国际 关系理论进一步向体系理论深入和发展,国际关系理论进入“社会学转向”时期。

与此相反,微观层次的国际关系心理学分析的理论与实践似乎始终处于学科发展 的边缘,国际政治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罗伯特·杰维斯(Robert Jervis)也感慨和抱 怨说,“研究个性和个性的类型在心理学和政治学领域已不受人青睐。”其实,国 际冲突理论中一直存在着社会学和心理学两种分析路径,分析代表着宏观和微观 两个层次的视角。在主流国际关系理论逐步走向体系层次的理论建构的情境下, 微观层次的个性分析、知觉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心理理论是否还具有理论上的 正当性?微观个体理论的解释力有多大?国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分析存 在哪几种路径?个体理论能否与体系理论走向统一?等等,本文尝试对上述问题 进行初步分析,以期确立心理学与国际关系学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可能性与正当 性问题。

一 心理与国际关系:理论正当性 “层次分析法(Level of Analysis)”和“施动者-结构(Agent-Structure)”问题是 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史中两对最基本的范畴,古典现实主义以来的任何一种科学国 际关系理论都必须在这两对关系坐标中确立自身的位置和地位。这两个基本问题也是我们进行国际关系理论知识谱系归类整理的最佳路径。以这两个基本问题为 分析视角,当可揭示国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正当性和合法性。

1.“层次分析法”的视角 20世纪50、60年代,国际关系学中“层次分析法”的产生推动了国际关系理 论研究朝着更为严谨的方向发展。国际关系理论中宏观、中观和微观理论划分的 依据直接来源于“层次分析法”最初关于“体系”、“国家”和“个人”三个基本层次的 划分。笔者认为层次分析的核心问题主要集中于两方面:从纵向来看,为层次的 划分问题,即到底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从横向来看,为方法论的 (Methodological)层次、本体论的(Ontological)层次和认识论(Epistemological)的层 次问题。层次本身具有两种含义:解释的来源(Sources of Explanation)和分析的对 象(Objects of Analysis)。

本体意义上的层次将层次视为“分析的不同对象和单位”,而认识论意义上 的层次则把层次视为“解释某一特定单位行为的一系列原因变量”。布赞依据两条 路径,重新审视了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层次概念。首先,他根据空间规模的原则和 组织的层次,认为这种意义上层次既是解释的来源,又是解释的结果和对象。因 此,根据最基本的“个体与体系”的关系范畴,国际关系中的层次可具体划分为“体 系-国家”、“国家-官僚机构(次国家)”、“官僚机构-个体”这几个基本的范畴。

其次,如果把层次视为所分析对象的不同解释来源,那么个体、国家和体系层次 都存在结构(Structure)、进程(Process)和互动能力(Interaction Capacity)这几个因素。

布赞没有把研究的重点置于层次在纵向量上的扩大,而是对每个分析层次进行了 独立的本体属性的考察,这正是他对层次分析所做出的最大贡献。

尽管国际关系学界无人能否认个体层次的重要作用,学者也普遍认为“运 用心理学来研究政治是一种必不可缺和不可替代的方法”,但主流国际关系理论 越来越倾向于宏观体系层次上的研究。整体论和结构主义理论在主流国际关系理 论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体系理论和结构主义理论对个体心理理论的批评是:
个体心理因素在解释国家的决策行为、以及国际冲突的根源上具有说服力,但对 于整个国际体系的变化发展缺乏足够的解释力。因而可以说,整个体系理论的建 构过程中忽视了对个体层次的心理与认知因素的考量。

“个人在国际政治分析中从未成为一个常见的范畴”,有一些学者对国际关 系理论研究中忽视个体层次因素的学术研究偏向表示不满。举例来说,肯尼思· 沃尔兹(Kenneth Waltz)把国际冲突与战争的根源分为三个层次,即国际的无政府状态、国家的属性和人的侵略本性,但他最后建构的是一种体系层次上的结构现 实主义理论。而戴维·辛格(J. David Singer)只考虑国际体系与国家单位对国家行 为的影响,个体层次在他的分析框架中被筛漏出去。此后,众多学者在层次的细 化方面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范畴逐渐成为国际关系层面国家与 国际社会关系分析的理论根基。但是,我们仍需考虑的一个问题是,众多层次中 究竟哪一层次所起的作用最为重要?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最为重要? 对此问题,学界往往容易产生决定论的倾向,或者是结构主义决定论,或 者是还原主义决定论。尽管沃尔兹建立一种体系层次的结构主义理论,但他辩解 他并没有建立一种结构主义决定理论。在解释国际事件中,没有一个层次的单元 或解释来源是占主导地位的,往往是个多个层次的变量都在起着重要的作用。由 此产生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假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元或解释来源同时发生 作用,那如何将这些不同的分析整合进整体理解中?”[10] 在确定分析层次的重要性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首先,不同 的分析层次在不同的问题领域的重要程度不同;
其次,即使在决策中,不同的决 策阶段层次的重要性也不同;
第三,变量在一个层次上的重要程度与其他变量的 状态相关联。[11]所以,如果要确立某变量层次的重要性,必须对其他的相关变 量层次做出相应的假设,在这种理论上预设的前提下,再探讨具体变量层次的作 用。如我们在讨论个性对政治的影响时,关键是解释清楚“个性作为政治行为的 一个制约因素的重要程度”,进一步假设个性在什么条件下以及如何影响政治行 为[12]。以房子起火逃命为例,为什么人会逃生?这里或许没有唯一的答案。或 许是人的求生本能促使他做出逃生的行为;
或许是在其他人都逃生的情况下,人 所进行的一种模仿和学习过程;
或许是他头脑中已有的直接和间接经验促使他逃 生;
或许他在房屋内岿然不动,因为他没有形成对大火的危险性的认识,等等。

但必须明确一点,即人只有在形成对大火的认知后,才能进一步确定自身接下来 的行为。杰维斯指出,知觉在这一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大火这种极端的环境 下,大部分人可能都做出逃生的行为,而其个性、性格等心理因素的作用微乎其 微。但希特勒在德国上台之后,丘吉尔就认为房子起火了;
而张伯伦认为在1939 年3月后房子才起大火;
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从来就没有出现什么大火[13]。

关于人的行为的争辩始终存在着自我决定论和情境论两种不同的声音,社会心理 学的研究认为大多数人是处于两种极端之间:一种是自我导向的人,这种人的行 为是自我规定的;
一种是他人导向的人,他的行为方向是由当时的环境所决定的 [14]。而从实践中来看,个体在国际政治领域无疑也是具有重要地位的。国际关 系心理学中个体心理分析理论的主要理论预设为国家行为的行使主体是个体,具 体的国家领导人与精英才是抽象国家行为的实践者。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个 体尤其是重要的领导人或领袖建构了国家行为。个体对于国家决策行为和过程具 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在整个国际关系史发展历程中,一些重要的国家领袖和外交 家对于国际关系的进程具有重要的推动或阻碍作用。[15]那么接下来需要考证的 问题是,个体层次的动力来源为何?个体心理的理性和非理性因素是人的本性, 还是社会文化制度所塑造的?因此,我们可以对个体因素进行进一步的层次分析。

个体心理层次同样存在环境论和遗传论之争,心理学理论中也存在个体主义与结 构主义理论的区分。

2.“施动者-结构”的视角 “施动者-结构”关系范畴,即“部分-整体(Parts-Whole)”、“行为者-系统 (Actor-System)”、“微观-宏观(Micro-Macro)”的关系问题是整个社会科学研究中的 一个基本问题。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新现实主义和世界体系论就是基于结构的解释 力优于施动者的基本理念,建立了体系层次上的结构主义理论。从本体论意义上 来说,“施动者-结构”指分析的单元何为先的问题:是施动者(个体)先于结构 (社会),还是与之相反?由此可以得出三种答案,即个体主义(Individualism)、 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和结构化主义(Structurationism)。而认识论意义上的“施动 者-结构”指的是由施动者(个体)的属性来解释体系的结构和施动者的行为,还 是以结构(体系)为导向?[16] “施动者-结构”关系最初表达了这样一种意义,即人类社会行为分析可分 为“人类及其组织的行为者”和“制约行为者的社会结构”两大对立变量层次。推及 国际体系层面,这一范畴的表现形式则为“处于国际社会中的国家”与“国际体系 及结构”的关系;
推及个体微观层面,这一范畴的表现形式则为“微观个体心理因 素”与“社会文化情境和社会心理结构”的关系。新现实主义的本体论为个体主义, 而世界体系论则持整体主义的本体论,尽管存在这种差异,这两种理论都被称为 结构主义理论或结构导向理论。“施动者-结构”范畴实质表现出一种微观与宏观 上难以调和的矛盾,温特(Alexander Wendt)则指出社会学中的结构化理论[17]的 借鉴有助于这一矛盾的化解。基于这种理念和逻辑分析路径,温特等建构主义学 者建立了某种意义上的结构化国际关系文化理论[18]。可见,不仅可以在国际体 系层次建构结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在微观个体层次同样可以建构结构主义理论。

学界传统上把体系理论与结构主义理论相联系起来,而笔者认为结构主义方法和结构主义理论并不是体系层次理论建构的专利。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给“结构”下了一个经典的定义,即认为结 构是一些实体的排列组合,这些组合呈现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身调整性的特性 [19]。整体性是指结构内在的连贯性,是强调共时性特征;
而转换性和自身调整 性是指结构并不是静态的,它有自身的动力变换来源和机制,强调历时性特征。

心理学中结构概念的出现,最早来源于思维心理学用思维的结构反对联想主义只 用主体的感觉和印象来解释一切。心理学中真正结构主义的出现是“格式塔”理论 (Gestalt Psychology)中结构主义的提出。“格式塔”结构主义的中心观念是整体性 观念,其所指的结构类似于物理学中的场效应概念。如果以一种二分法的标准划 分,结构有物质结构和观念结构两种基本形式(物质的结构与观念的结构其实就 是客观结构与主观结构的区别,而国际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结构)。国际 关系理论中新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和世界体系论等建构的是物质(权力、 生产、经济)结构概念;
而英国学派、建构主义和国际关系心理学则强调观念(规 范、认同、心理)结构变量的影响和作用。

因此,本体论或方法论意义上对国际关系心理学的个体主义或原子论的批 评效应具有一定的限度,这种批评的极端就是完全曲解了“施动者-结构”在微观 层次上所具有的意义。所以,接下来的问题还是个体、国家与体系等层次的因素 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哪一层次的变量在何种情境中起何种作用? 这就回归到上文所述的层次分析问题了。

综合上述,我们从“层次分析法”和“施动者-结构”两个视角考察了心理学与 国际关系学相结合的理论正当性问题。层次分析考察主要是明晰个体与群体心理 作为一个独立变量分析层次在国际政治分析中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意义;
“施动者- 结构”考察主要是论证国际关系的心理学分析既可以建立起个体主义的还原论理 论,也可以建构整体主义的结构主义理论。现代政治研究越来越重视分析制约政 治行为和发展的非政治因素,行为心理学(Behavioral Psychology)和存在主义心理 学(Existential Psychology)也体现了它的政治正当性和相关性[20]。同理,国际关 系的心理学分析也有其理论正当性和合法性,这是我们理解和解释国际关系变化 和发展所不可或缺的一条重要路径。

二 心理与国际关系:研究路径 国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工程就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范式和方法 进行国际关系分析,目前主要的研究领域为国际冲突的微观心理和生理学解释以及在决策层次的心理学解释。这些基本的心理学理论范式和方法可以归类为两对 基本的范畴,一是深层心理(Depth Psychology)和认知心理(Cognitive Psychology ) 的路径;
一是个体心理(Individual Psychology)和社会心理(Social Psychology )的路 径。

1.深层心理与认知心理 攻击倾向是否为人的天性?人类战争与冲突的根源为何?动物之间的种 族攻击与争斗与人类的冲突与战争有何关联?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否与人的心理 因素与心理基础紧密相连?以精神分析学说为基础的深层心理学家、政治心理学 家以及生物学家等对这些冲突与人性之间的关系问题展开过一些细致的论述。持 这一分析路径的影响最大的心理学家非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莫属,他也是心 理学历史上很少能与其并肩、所引起的争议也最多的学者。尽管对政治与政府事 务关注不多,但他关于战争根源的论述以及人类文明的看法形成了其独特的战争 心理学。

弗洛伊德的本能学说认为人基本上是一些本能、冲动和驱使力量[21]。人 具有两种最为基本的本能,即生命本能(Erotic Instinct)和毁灭本能(Death Instinct)。

毁灭本能表现为侵略、破坏和仇恨,它导致人类相互残杀和战争,文明由此走向 分裂和瓦解。而生命本能则是维系人类团结和友爱的内在推动力量。尽管如此, 侵略本能却是人的爱欲或生命本能的结果,尤其是生命本能遭受挫折时的表现形 式。1932年,弗洛伊德在与爱因斯坦关于战争根源的讨论信件中,阐述了他的战 争观[22]。他认为人类早期政治社会起源于暴力和征服的基础之上的。随后,法 律和伦理的出现替代了直接暴力的使用,但法律本身是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的人 群联合压迫微弱分子和势力的结果。而在相近地区形成了各种联合力量时,人类 群体之间的相互冲突便无休止的发生了。总之,弗洛伊德的战争心理学集中探讨 了人类的毁灭本能和侵略本能是战争的根源。另一方面,他认为两种因素推动着 人类文明进步的希望。一是文化的进步有助于减弱人类本性中所固有的破坏侵略 本能,认同也维系着人际之间的情感连接;
一是如果建立一种世界权威组织,而 且存在着维护和平的可供使用的巨大军事力量,那么战争的避免不是不可能。

法西斯主义思想的发展直接促使了二战的爆发。因此,对法西斯主义的研 究成了和平与冲突解决课题中的一项重要议程。心理学家弗罗姆(Erich Fromm) 通过对现代社会的自由的考察,从心理和社会环境层面指出了法西斯主义产生的 微观社会根源。[23]中世纪社会,人的普遍特征是缺乏自由,但个体却能在社会 中得到保障和安全;
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冲击下,作为个体的人在感情和宗教上获得了解放和自由,而资本主义经济和民主的发展,人又在政治和经济领域 获得了自由。但是,现代社会中自由所带给人的不是幸福,相反,人在现代激烈 的竞争社会中感到的只是孤独、恐惧、焦虑和不安等等。由此,人产生了逃避自 由的愿望,或者是倾向于通过控制他人(虐待狂),或者是通过屈从于某种权威 获取保护(受虐狂)。这就是二战前法西斯主义在欧洲产生和发展,并受当时大 众所疯狂崇拜的社会心理根源。

国内和国际社会的种种破坏行为使人思考着人的攻击倾向是否天性的问 题。很多生物心理学家、哲学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动物行为,把动物攻击同类的天 性应用于人际层面,指出人与动物一样具有攻击的本能,人与动物的攻击倾向出 于同一渊源[24]。此外,人在遭受挫折时,容易表现出一种攻击倾向。人的攻击 本能在资源缺乏、出现社会组织后表现更得更为突出和有组织性。关于这方面的 研究出现了几种较为有代表性的理论:攻击本能论、动物行为研究、洛伦茨的“种 内攻击”说、挫折-攻击理论等[25]。深层心理路径的分析强调人的无意识(潜意 识)、本能和人性对人的行为的重要影响,这在科学说服力上略显不足。但精神 分析学说的发展及广泛影响,无不说明人类社会在对自我认识上仍需下大工夫。

美国心理学家、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Horold D. Lasswell)的政治分析直接继 承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他的政治理论的中心议题为“各种政治运动的生 命力来自倾注在公众目的上的私人感情”,即认为政治运动其实就是个人的感情 导向公共渠道的结果。另一层次,他通过分析世界政治与个人的不安全的关系, 指出在国际冲突中“阉割情结”的重要影响作用。[26] 20世纪50、60年代以来,认知革命(Cognitive Revolution)在心理学学界兴 起。此后,国际关系研究中也借鉴认知革命的成果,心理学中的信息处理加工、 知觉与错误知觉(Perception and Misperception)、意象(Image)与信念体系(Belief System)、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等在国际关系分析中得到广泛领会和运 用。罗伯特·杰维斯无疑是这一领域的领军人物。[27]他对国际政治中决策领域的 知觉与错误知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归纳了错误知觉的14个假设的基础上,进 一步探讨了国际关系领域常见的错误知觉及其生成机制。错误知觉的生成机制主 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认知相符现象(Cognitive Consistency)、诱发定势(Evoked Set) 和历史学习和类比。决策中经常发生的错误知觉有过高估计自己和过高估计对方、 愿望思维(Wishful Thinking)、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等。

知觉现象和过程其实就是信息加工和处理的过程,其基本认知模型为:首 先是接受信息、编码,存入记忆,再利用记忆材料做出决定以指导外部行为。在这一认知过程中,作为决策者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认知能力、本身已有的意象 和信念体系等对正确与错误知觉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制约作用。如决策者个体的意 象对国际冲突和战争的爆发起着重要影响作用[28]。国家领袖个体的学习与历史 借鉴对其决策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除个人的学习之外,还存在组织的学习。组 织学习的机制为,个人思想对环境因素做出反映,然后个人的学习改变组织程序, 组织变化造成进一步反馈效应,这样历经一个循环过程。而政府的学习更为复杂, 受政治体制的影响较大,决策者个人的经历、智囊团和多元的政治体系都是影响 学习过程的因素。[29]莫德尔斯基(George Modelski)提出的世界政治进化观集中 表述了宏观层次上的学习行为。世界政治的结构是由进化过程塑造、调整和发展, 学习模式和社会进化模式能够揭示世界政治中的结构变化过程。由此,他分析了 世界政治中的每次创新的模式、起源和影响等,进而提出世界政治长周期理论。

[30]我们可以通过列表来说明深层心理和认知心理路径中国际关系分析的理论 与实践(表1)。

分析路径 深层心理 认知心理 分析变量 人性 信息处理与加工 本能(攻击、恐惧、侵略) 知觉与错误知觉 精神分析 意象、信念体系 社会学习 …… …… 表1 深层心理与认知心理分析路径与变量 2.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以主体属性为标准,心理因素可以划分为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社会心理), 这就是我们所要探讨的第二组分析路径与变量。个体及个体心理一直是心理学中 的中心议题,精神分析学说起初是弗洛伊德等心理学家对变态心理(Abnormal Psychology)及个体心理的治疗与关怀;
国际政治认知心理层次中的知觉与错误知 觉、意象与信念体系以及个体的社会学习等都是从个体心理层次出发的剖析。因 此,这两组分析路径存在着变量重叠的事实。

个体心理层次研究的重要内容为分析重要领导人和精英的个性和政治态度,以揭示其与政治行为、国家政策的因果关系。这里有两种分析的方法:心理 历史学(Psychohistory)和生理心理学。在这一方面,美国前总统伍德罗·威尔逊 (Woodrow Wilson)备受研究者的青睐,大量的资料和研究表明威尔逊的个人成长 环境和经历对其个性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他对权力和控制他人问题的态度, 以及不向政敌妥协的性格与他童年跟父亲的关系密切相关[31]。而近现代而言, 大国领导人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对国家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当代世界政治的头号领袖们“对创造世界历史做出了贡献,但他们几乎也都在其 生命的某个艰难时刻使国家走上一条危险的道路,某些人甚至将国家拖入可怕的 灾难之中。”研究表明,这些领袖们在年轻时能发现某些年长者的精神与身体状 况严重影响了他们个人的决定,甚至危及国家的安全,但当他们年长时却犯下同 样的毛病。如果这些领袖的身体状况在某些重大时刻不一样的话,那么决策可能 完全不同,事件的发展也会大大不一样,甚至世界历史将有可能重写。[32]在对 领导人的个性进行分类方面,美国学者巴伯(J. D. Barder) 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他根据与父母的关系以及素质将总统的性格进行一种简单的分类,以区分出在政 策制定过程中总统风格的不同,由此推演出四种对应的总统个性类型[33]。二战 后对法西斯主义的一项研究,试图揭示出一种所谓的权力主义人格(Authoritarion Personality),它以一种“F量表”标准测试出被试者的法西斯主义倾向性格。[34] 这种权力主义人格的测试也可以进一步在被试者的政治参与、意识形态上做出一 定的预测。但是,这项研究远未揭示出法西斯主义的理论根源问题。

个人都有一些基本的心理需要,其中有些与政治相关。美国心理学家马斯 洛(Abraham H. Maslow)提出人的基本五种需求说,这些内生的需求主导着人的意 识,进一步影响人的行为[35]。具体来说,自尊心强度不同的个人具有不同的行 为倾向和性格;
根据对于权力的不同意愿,可以区分出权力导向型和倾向于隶属 他者寻求合作型的个人。这两种不同类型的个人对于外部世界的知觉、基本的心 理需求、以及人际态度和冲突倾向等方面都完全不同。[36]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人有一种寻求和确立外部敌人的心理需求,如果失去了一个敌人,则又会极力寻 求一个替代者。这方面一项颇为敏感的心理视角定量研究为:即前苏联崩溃后, 中国与美国的关系交恶,由此从心理学的角度推测,中国是否是苏联崩溃后美国 领导人所寻求一个的替代品?[37]。

如前文所述,个人心理的形成机制中社会文化情境发挥着重要的塑造作 用;
另方面,公众舆论(Public Opinion)、身份与认同(Identity)以及民族主义 (Nationalism)思想等社会心理因素是制约国家的对外政策与行为的重要变量。现 代大众政治和市民社会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公众舆论对政策决策的影响。现有的研究一方面集中于公众舆论在何时、何种情形,以及多大程度上影响外交 政策,另一方面,强调社会文化制度对领导决策者的公众舆论信念的塑造和影响 作用。这种理论分析的两个维度为:规范信念(Normative Beliefs),即公众舆论影 响的输入是否合适?实践信念(Practical Beliefs),即大众对政策的支持是否是其 成功的必需?[38]认同与身份的概念本身来源于社会心理学,认同是对某一共同 体身份的确认,这直接关系到行为者对自身利益的建构,进而影响其行为和信念。

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就是遵循这种社会心理的逻辑分析路径,强调国际关系体 系层次中规范、认同和价值的本体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说,心灵、自我与社会三 者是密不可分的。

在现代国际政治中民族主义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一种建立在认同和 身份基础之上的群体心理与心态。正因为如此,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Benedict Anderson)将民族主义视为一种想象的共同体[39](Imagined Communities),这种共同体建立在一定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根源之上,内部具有一 致或接近的价值观和共同遵守的规范;
同时,在血缘和地理上相连或相关,往往 共享同一种属于共同体内部的集体记忆。极端发展形态的民族主义,如群体无意 识、法西斯主义以及类似于群氓的时代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同时也极大地影响其 共同体内部的个体成员的心理与行为。在这种情境下,个体的心理特征往往从属 于集体的心理需求。在中东等宗教情结浓厚的地区,民族主义所代表的社会集体 心理对民众行为和国家行为甚至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爱国主义情结和行为在某种 程度上也是属于一种民族主义心态,尽管其往往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烙印。综合 上述,笔者从第二组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路径梳理了国际关系与心理学的关系 (表2)。需要说明的是,笔者所做的工作仅仅是对两组研究路径的简要整理概 括,并没有深入细致探讨与总结所有的分析变量及变量关系[40]。

分析路径 个体心理 社会心理 分析变量 个性 公众舆论 知觉与错误知觉 认同与价值 动机、情感 民族主义 社会学习 群体无意识 …… ……表2 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分析路径与变量 三 结语 任何理论只是在某一特定领域、特定时空和特定假定下具有解释力。国际 关系心理学也只是集中确立有限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一种精致实用的中观 理论(当然,从层次分析上说,心理理论应属于微观理论)。所以,尽管前文已 对国际关系中的心理学分析的理论正当性和研究路径进行了论证,但并不能否认 这种分析路径仍存在一定内在缺陷。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追求的是精确性和规律 的客观性,但社会科学研究中却很难做到这一点。政治现象具有时钟(Clock)的特 性还是烟云(Cloud)的特性?政治现象在什么层次具有时钟的特性,在什么层次又 具有烟云的特性?我仍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分析。

第一,理论模型(Modeling)与个案研究(Case Studies)的问题[41]。在国际关 系和国际冲突领域,理论模型的建构和经验层次上的个案实证研究各有各的优势 和缺点,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同理,在国际关系心理学研究中,我们同样 需要处理理论研究和个案研究的关系。国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来源于心理学和政 治心理学,它主要借鉴心理学中已有的研究成果(理论范式和研究方法等)进行 国际关系分析。政治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也具有烟云的特性,是多种因素和变量共 同作用的结果。而心理学研究中注重运用的是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所以,盲目 地将心理学的理论应用于政治事务的分析将导致研究的僵化和灾难。

除此之外,“我们可能无法确定个人行为的动力与动机是如何转化成群体 和组织行为的动力和动机的,更不用说确定它们是如何转化成决定战争或和平的 国家公共政策决策的动力和动机了。”[42]国际关系心理学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如精神分析学说、个性分析、认知失调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进行国际关系 层面的实证研究较多,而理论研究和创新略显不够。所以,这种研究取向客观上 将导致国际关系心理学的说服力不足并限制它的发展空间。因为研究的发展与创 新主要取决于心理学本身理论的发展,而剩下的工作是运用理论所提出的基本假 定,用经验层面事实进行验证,或者是对国际关系进行心理学的解释。当然,不 同的领域对于模型化和个案研究的倾向不同,如国际政治研究中“讨价还 价”(Bargaining)更多的是着眼于理论模型的建构,而对于错误知觉的分析却更多 的是经验个案研究[43]。

第二,政治心理与政治文化问题。政治心理研究与政治文化研究紧密相连, 但现有的研究在两者结合上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现有的个体心理的研究、国家决策和危机的心理分析等大部分都拘囿于欧美文化情境。这种背景之下的成果 能否超越时空而具有普遍相通的意义,至少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确证。关于社会主 义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研究素材的缺乏造成了该研究领域的偏向,但从20世纪70、 80年代以来,这种情况有了较大的改善。其次,国际关系心理学的个体层次心理 分析往往从个体的微观心理特性出发解释政治人的行为,但忽视了整个社会文化、 制度等对个体政治心理的塑造作用[44]。这说明需要把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的研 究统一起来,需要解释历史事件和社会实践对个体的身份、思维、个性与认知等 心理因素的建构作用。此外,政治事务不是孤立的现象,政治人的心理与自然人 的心理,与政治化的心理必须加以区别对待[45]。

第三,个体理论与体系理论的问题。现有的国际关系研究存在各大理论各 执一端,缺乏交流与互补的平台和意愿的现象。主流国际关系理论日趋集中于体 系层次理论的建构,而忽视微观层次的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的作用,就是这种极 端现象的体现。正如前文布赞所言,国际关系事实往往是各层次的变量所共同作 用的结果,很难说哪一层次居于主导地位。因此,笔者认为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发 展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个体理论与体系理论如何进行对话和交流、走 向理论综合。

尽管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S. Kuhn)认为理论研究中不同的范 式具有不可通约性[46],但这并不表示在两种极端的理论倾向之间没有走中间道 路的可能。如建构主义就是在主流理论和批判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在 理性主义(Rationalism)和反思主义(Reflectivism)之间力主一条中间道路[47]。在微 观个体和群体心理层次,既可以建立起还原论的个体主义理论,也可以建立起整 体论的结构主义理论。这是微观层次个体理论与体系理论交融的表现。因而,认 真思考微观理论与体系理论如何结合与统一是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重要问题。从 这种意义上说,国际关系心理学的发展不仅关乎微观理论的前途,更关乎整个国 际关系理论的前途。从实践的角度观察,这种研究取向和路径也具有可行性,比 如关于身份与认同的研究,就具有这种理论上深入和创新的空间。因为身份与认 同既是以微观个体与群体的认知为基础,又在国际体系层次上具有广泛的运用空 间。

注释: [1] Martin Wight, “Why Is there No International Theory,” in H. Butterfield and M. Wright eds., Diplomatic Investigation: Essays in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London: Allen and Unwin, 1966, pp.17-34.[美] 威廉·帕·克莱默:《理念与公正——心理学、相对主义和政治》,周 征环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原序”,第5页。

[美] 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 论》,阎学通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203-204页。

国际关系学界提起“层次分析法”以来,大部分工作都集中于对层次数量的 拓展和“层次分析法”对国际关系研究的贡献的论述,而对于层次本身属性的分析 却不多见,这方面精彩的分析当属英国国际关系学者巴里·布赞。请见:Barry Buzan, “The Level of Analysis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Reconsidered,” in Ken Booth and Steve Smith ed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Today, Cambridge: Dolity Press, 1995, pp.198-216. 国内学者对“层次分析法”的介绍和研究较为少见, 仅有的几篇论述见:秦亚青:“层次分析法与国际关系研究”,《欧洲》1998年第 3期,第4-10页;
吴征宇:“关于层次分析的若干问题”,《欧洲》2001年第6期, 第1-6页。

See Barry Buzan, “The Level of Analysis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Reconsidered,” in Ken Booth and Steve Smith ed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Today, pp.203-205. Bernard Susser, “Psychology and Politics,” in Susser ed.,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Politics, New York: Macmillan, 1992, p.356. 转引自[美] 詹姆斯·多尔蒂、 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261页。

[法] 米歇尔·吉拉尔主编:《幻想与发明——个人回归国际政治》,郗润 昌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前言”。

Kenneth Waltz, Man, the State and War: A Theoretical Analysi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59. J. David Singer, “The Level-of-Analysis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Klans Knorr and Sidney Verba eds.,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Theoretical Essay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1, pp.77-92. [10] Barry Buzan, “The Level of Analysis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Reconsidered,” in Ken Booth and Steve Smith ed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Today, pp.212-213. [11] See Robert Jervis, Perception and Misperception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6, pp.17-18. [12] Fred I. Greenstein, “The Impact of Personality on Politics: An Attempt to Clear Away Underbush,” i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61, September 1967,pp.629-641. [13] [美] 罗伯特·杰维斯:《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秦亚青译,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14] [美] 威廉·F. 斯通:《政治心理学》,胡杰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 出版社1987年版,第163页。

[15] 国际关系人性化研究的取向为重视对个体及群体心理的研究。关于 个体及心理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个体对国际关系史发展的作用等问题,请 参阅笔者的习作:尹继武:“心理与国际关系:个体心理分析的理论与实践”,《欧 洲研究》2004年第1期,第65-79页;
尹继武:“国际关系史中的外交家:理论与 实践”,《香港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春/夏季号,第27期,第203-209页。

[16] Alexander Wendt, “The Agent-Structure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i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ume 41, Number 3, summer 1987, pp.335-340. [17] 结构化理论是解决社会理论中关于社会结构和个人能动性之间的张 力问题的一种尝试,它超越社会思想界的社会决定论和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之间的 对立,力图在社会性(客体性)与个人性(主体性)之间寻求一种理论综合,认 为社会结构与个人相互建构、不可通约。见[英]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 ——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8 年版。

[18] Alexander Wendt,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19] [瑞士] 皮亚杰:《结构主义》,倪连生、王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年版,第37-51页。结构主义理论在人文社会科学中发展已久。即使在体系 理论已崩溃的哲学领域也存在结构主义思想,而语言学中当属索绪尔的结构主义 思想;
在人类学领域,最为着名的是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思想, 等等。具体可参阅:[英] 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瞿铁鹏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法] 克劳德·莱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 (一、二卷),谢维扬、俞宣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1999年版;

[英] 约翰·斯特罗克编:《结构主义以来:从列维-斯特劳斯到德里达》,渠东等 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0] See Henry S. Kariel, “The Political Relevance of Behavioral andExistential Psychology, ” i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60, June 1967, pp.334-342. [21] [奥]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年版;
[奥]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7年版;
[奥] 弗洛伊德:《一个幻觉的未来》,杨韶钢译,北京:华夏出版 社1999年版。我国着名心理学家高觉敷先生对弗洛伊德的战争心理学进行了马克 思主义式的批判,见[奥]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译序”,第11-14 页。

[22] Sigmund Freud, “Why War” in William Ebenstein, Great Political Thinkers, 3rd Edition, New York: Rinehart, 1960, pp. 556-565. [23] [美] 埃里希·弗罗姆:《对自由的恐惧》,许合平、朱士群译,北京: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24] [奥] 康罗·洛伦兹:《攻击与人性》,王守珍、吴月娇译,北京:作 家出版社1987年版。

[25] 对这些暴力冲突的微观理论的内容分析与述评,请参阅[美] 詹姆斯· 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六章:暴 力冲突的微观理论,第246-282页;
王逸舟:《个性,心理与国际政治》,. [26] [美] 爱·麦·伯恩斯:《当代世界政治理论》,曾炳钧译,北京:商务 印书馆1983年版,第363-367页。拉斯韦尔是美国政治学界行为主义学派的重要 代表之一,他主张把心理学中精神分析理念运用于政治学领域的政治行为分析, 认为政治学就是对权势精英的政治行为进行心理学的分析。参阅哈罗德·D. 拉斯 韦尔:《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杨昌裕译,北京:商务印 书馆1992年版。

[27] Robert Jervis, “Hypotheses on Misperception,” World Politics, 20, 3, April 1968, pp. 454-479. [28] Woosang Kim Bruce Bueno De Mesquita, “How Perceptions Influence the Risk of War,”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39, 1995, pp.51-65. [29] 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1998年版,第460-461页。社会学习理论的学习选择上往往存在机会主义的倾 向,如美国人对越战记忆的单项性和自我情结,即没有真正吸取历史教训特别是 对别国人民的灾难。这一领域和层次比较重要的着作当属:George W. BreslauerPhilip E. Tetlock, Learning in U.S. and Soviet Foreign Policy,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1. [30] George Modelski, “Is World Politics Evolutionary Learning”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4, 1, winter 1994, pp.1-24;
George Modelski, “Evolutionary Paradigm for Global Politic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40, 1996, pp.321-342. 关于心理学中社会学习理论的经典论述,请参阅[美] 班图拉:
《社会学习理论》,陈欣银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1] [美] 布鲁斯·拉西特、哈维·斯塔尔:《世界政治》,王玉珍等译,北 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245-247页。

[32] 参阅[法] 皮埃尔·阿考斯、[瑞士] 皮埃尔·朗契尼克:《病夫治国》, 何逸之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1年版;
晓端:《角色与个性——人性与国际关 系》,《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4期,第11-15页。

[33] [美] 巴伯:《总统的性格》,胡杰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Partrick M. Morgan, Theories and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s: What are we to think Fourth Edition, New Jersey: Transaction, Inc., 1987, p.63. [美] M. 贝 科威茨等:《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背景》,张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第281-283页。

[34] [美] 西奥多·W. 阿道诺等:《权力主义人格》(上、中、下卷),李 维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对二战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和社会工作 者所进行的这项研究工作的简单介绍和述评,请参阅:[美] 威廉·F. 斯通:《政 治心理学》,第166-180页。

[35] 马斯洛的五种需求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 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请参阅:[美] 弗兰克·戈布尔:《第三思潮:马 斯洛心理学》,吕明、陈红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39-57页。

[36] Greg Cashman, What Causes War New York: Lexington Books, 1993, pp. 38-40. [37] Shoon Kathleen Murray Jason Meyers, “Do People Need Foreign Enemies: American Leaders’ Beliefs after the Soviet Demise,” in 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43, 5, Oct 1999, pp.555-569.在人际和国际层面,论述人的敌人 和盟友的心理需求方面的经典着作为:Vamik D. Volkan, The Need to Have Enemies and Allies : from Clinical Practice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s, Northvale, N.J. : J. Aronson, Inc., 1988.[38] Douglas G. Foyle, “Public Opinion and Foreign Policy: Elites Beliefs as a Mediating Variable,”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41,1997, pp. 141-169. [39] [美]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 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0] 台湾政治学学者石之瑜先生以时间为线索,以精神分析学说为基础 的深层心理和认知实验心理为两条基本路径,对西方现代政治心理学及国际政治 心理学的经典教材、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介绍,详细分析请参阅石之 瑜:“当代政治心理学的教材与方法:文献简介”,《政治科学论丛》(台湾)1999 年第10期,第27-58页。

[41] Robert Jervis, “Models and Cases in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Conflict,”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44, spring/summer 1990, pp.81-101. [42] [美] 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 系理论》,第271页。

[43] Robert Jervis, “Models and Cases in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Conflict,” p.87. [44] 笔者认为国际关系心理学中的个体心理分析理论包括两方面的变量 关系,即个体心理因素如何影响国家行为以及整个社会文化、制度和环境又是如 何影响和塑造个体心理。参见尹继武:《心理与国际关系:个体心理分析的理论 与实践》,第69页。

[45] Symposium on “Political Psychology and Politicized Psychology,” in Political Psychology, 15, 1994, pp.509-577. [46] [美]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7] 杨广:“架起主流理论与批判理论的桥梁——试析温特建构主义理论 的合成性”,《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9期,第35-40页。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