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表态发言 > 艺术设计课程三步教学探略|艺术设计的课程

艺术设计课程三步教学探略|艺术设计的课程

来源:表态发言 时间:2019-10-29 07:54:22 点击:

艺术设计课程三步教学探略

艺术设计课程三步教学探略 对于艺术设计的课程教学,既要继承传统的师承关系, 言传身教,又要采用现代教师的准则循循善诱。既要充分发 挥各类教材中的教学方法,制作过程和步骤,又要运用中西、 古今文化理论作引导。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到“教、学、做” 一体化之中,很好地使专业中的各科课程内容起到承续作用, 从而使知和行得到互发。

摘 要:
艺术设计教学;
知行互发;
教学做一体化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与其它课程的共同目标一样都是为 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但也有自 身的特殊性,就是在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强化艺术 性。艺术设计教育课程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到“教、学、做” 一体化之中。由此,在本文中涉及到教师与师傅、技术与艺 术的本质差异。于是,笔者从“知先行后,行重知轻,知行 互发”三个步骤上对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作出探讨。

第一步:“知先行后”,以“道”引“器” “知先行后的观点早在古人中就有不少争论。南朝理学 家朱熹对以上三个方面有深刻的阐述:1、“知先行后”说, “夫泛论知行之理,而就事中以观之,知之为先,行之为后, 无可疑者”。在朱熹看来,如果只教人“笃行”,不教人明 “义理”,“笃行”就没有目的,也就不成为笃行。即是说 以“道”引“器”比盲目地模索更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行重知轻”朱熹说:“知之愈明,则行愈笃;
行之愈 笃,则知之愈明。”其依据是:“第一行能生知;
第二行能 使知深化;
第三,行是知的目的;
第四行是检知的标准”。

墨子对学生的教育也非常注意学以致用,他主张“士虽有学, 而行为本焉”;
3、“知行相须”,他说“知行常相须,如 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 名人有言“没有什么象清楚的知识能使我们如此的 开郞达观”。

“知”与“道”其大体相通。荀子在“正名”中写道:
“心有征知。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

……五官簿之而不知,心征之而无说,则人莫不然谓之不 知。”就是说心将意义赋予印象,只有在这个时候,才可以 凭耳朵知道声音。可以凭眼睛知道形状。五官虽能记录某物 而不能辩别它,心试图辩别它若未能说出意义,在这个时候, 人们还只好说是没有“知识”。说明了知识在实践前传授的 重要作用。其中柏拉图在其对话《会饮篇》中描述的两个步 骤对于设计理念最具说服力。诸如艺术设计中的形式要素, 色调、对比等等。学生让各科相互续用,通过反复、关键的 知识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活用。

第二步:知轻行重,实践出真知 知轻行重阶段基本上是从个别到特殊开始的,在这一阶 段主要是针对实践课题的认知和训练,其中,告诉学生决不 能忘记亚里士多德的“整体感“的理念。再强调任何事物的个别都是整体的一部分,整体也离不开个别。使学生明白共 性与个性的关系的所在,举例说 “黑体字”,我们不限于 这个字怎么写,而是让学生认知大多字体设计中存在的黑体 特征的美的理念,从而理解对“美的理念” “分有”。这 样,学生自然觉悟到对传统黑体字训练的必要性。然后,再 引用荀子的“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 知智合称为“知识”,“这就是说,人和认识事物和掌握技 能的能力,只有和客观事物相接触才能构成知识和才能”。

这一点就强调了“实践出真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生会 进一步认识到在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知识才能的重要。

常有学生在课堂训练中叹息作业做不好,正当此时,可 袭用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方法,开导他们 的新思维,还可运用朱熹关于事物运动存在“渐化”和“顿 变”两种形式,鼓励天天练习就能像“木渐长,则山渐高” 使“渐”不知不觉地“化”,由量变到质变,只要做出不懈 努力就会显著迅速的“变”。“变是自阴之阳,忽然而变, 故谓之变,”即为“顿变”。朱熹认为“顿变”是由于“渐 化”积累到一定的限度而引起的。再推而远之,“变者化之 渐”,在顿变之后又必然转入逐渐的变化,谓之“化者变之 成”。固此经过反复实践,认识、总结将使学生悟到“渐变” 是“顿变”的基础,而“顿变”是“渐变”的必然结果。于 是学生如重释负信心倍增,兴趣盎然。

第三步:知行互发、成绩斐然“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朱熹又说:“知行常相须, 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把知识与实践比成眼睛和脚, 相互依赖,强调了两者不可偏废的道理。,他还阐述了知行 还存在“互发”相互促进的关系。让学生明白了这些哲人道 理,才能做出境界超迈,气度不凡的技艺融合的产品。

“艺术”在古希腊与“技艺”是同一个词,亚里士多德 最早把一般技艺称为实用的艺术。在此,提及这些观点,阐 明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教师和师傅的区别与关系,二是技术 与艺术的的异同关系。实用艺术正是二者综合的结果。

艺术与技术的关系,中国著名山水画家王中年先生指出 “在艺术创作中技与艺是统一体的两个对立的方面。艺是矛 盾的主要方面,技从属于艺,向着艺转化,在一定的条件下 技可以起决定作用。任何高超的构想,如果没有相应的技与 之结合,终究要落空”。将这一论述针对时代生活的艺术化, 人们追求物质文明的完美,而完美的物质则需要高技艺作补 充。物质是艺术的载体。概括地讲,对于艺术设计的课堂教 学,既要继承传统的师承关系,言传身教,又要求用现代教 师的准则循循善诱。既要充分发挥各类教材中的教学方法, 制作过程和步骤,又要运用中西、古今文化理论作引导。使 学生文化品位得到提高。从而使“知先行后、知轻行重、知 行互发”,赋予现代意义,通过课堂“三步”使教师的主观 能动性,学生的个性、学习积极性得到互动发展,从而推动 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只有这样,才能高效率地培养出高技能艺术设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志坚.哲学简史(中国卷)[M].线装书局, 2006年5月 [2] 蔡沿思.孔子思想体系[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年6月 [3] 杨天石.朱熹及其哲学[M].中华书局,1983年 3月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