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方案 > 讲座 > 公授课模式在西方哲学史教学中的应用:西方哲学史看谁的

公授课模式在西方哲学史教学中的应用:西方哲学史看谁的

来源:讲座 时间:2019-10-07 07:51:58 点击:

公授课模式在西方哲学史教学中的应用

公授课模式在西方哲学史教学中的应用 近些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在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并注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以应用,力图突破传统的独白式 讲授的教学方法,现代教育技术及新媒体工具的应用以及引 进的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极大地丰富 了我们高校本科的教学实践。我国高校的“西方哲学史”教 学往往固守传统教学模式,缺少突破和创新,一些开设此课 程的专业教学显得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在“西方 哲学史”课程教学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一、公授课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特征 从字面上理解,公授课似乎意指公共的、共同的、大众 的或是由多个授课主体完成的教学过程,其实不然。公授课 并不是公共课,在我国大学课程体系中公共课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政治公共课、外语公共课、大学语文公共课、高等数学 公共课、大学物理公共课、职业规划公共课等课程,这些公 共课程的教学往往是由特定的教师担当而受众却是来自不 同专业背景的本科生,公共课的教学方法较多元化。而对公 授课教学模式的界定国内学术界仍较为模糊,或以公共课教 学作为参照,或将公授课视为几个教师简单机械地完成一门 课程教学,这样,公授课教学模式在本科教学实践中很难真 正有效开展。

国内有学者认为,“公授课即是在专业学习中,一门专 业课程由本专业几位教师按照分工合作的原则共同讲授。几位教师共同讲授一门专业课程,学生在一门课程上接受几位 教师的共同指导”[1]。这一观点较为准确地界定出了公授 课的基本内涵,首先,公授课教学模式要应用于专业课授课 过程之中,是针对专业课程而不是公共课程;
其次,在公授 课教学过程中由同一专业内部学科相同或相近的几位教师 共同完成授课,当然,如果专业外或校外有适当的教师参与 授课过程中也未尝不可;
最后,公授课是针对一门课程的教 学,其人才培养方式及考核方式由授课组成员共同设定。上 述对公授课的界定仍需要进一步深化,公授课绝不是单纯地 将一门专业课程人为拆分成几个模块进而由不同授课者分 别讲授的教学过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授课者分别讲授的只 是课程内容的不同组成部分,这些部分内在于整个课程的体 系之中,如果失掉了对课程整体性的有机把握便失掉了公授 课教学模式的源出意义。目前国内高校以此模式开展教学的 一个很明显的不足的表现就是,课组成员分散教学,各自为 政,学生无法准确把握不同教学风格教师的讲课方法与讲课 内容,授课过程显得支离破碎,无法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由此,我们将公授课教学模式界定为,以一门专业课的有机 整体性为基点发挥专业内部具有相同或相似知识背景教学 人员配备优势分时段分内容授课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将此特 定专业课程知识点展开的同时要注重课程理论的精深与整 体融合,同时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将学生反馈的意见和建 议及时吸收,不断提升在公授课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水平,而“如何实现‘前沿意识与基础意识’、‘问题意识与文本意 识’、‘主讲方式与互动方式’之间的良性结合、良性互动, 需要通过长期的理论探索与教学实践去挖掘”[2]。

二、公授课教学模式在“西方哲学史”教学中的应用 作为一门理论性极强且以史论结合为特色的“西方哲学 史”课程来说,授课者传统的独白式讲授教学方法一直难有 所突破,即便应用了现代教学技术比如多媒体影像教学手段 也无法使这一课程的授课形式和内容有所突破。很多讲授 “西方哲学史”课程的教师往往单凭个人力量就可独立完成 整个授课过程,无从发挥自己的研究专长以及专业相关教师 的教学优势,故而“西方哲学史”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公授 课教学模式是非常适当的,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建设课组团队,发挥课组内部成员的知识构成优 势授课。本科阶段“西方哲学史”教学往往是以概论的形式 进行讲授,旨在对学生进行哲学专业理论训练的同时使学生 掌握哲学赋予的批判意识、分析意识和反思意识,在知识讲 授上不要求像研究生教学那样要求精深,或只讲哲学专题、 哲学流派及某个哲学家的专门思想。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学 生的接受能力和接受程度,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另外 一个现实情况是,在哲学专业内部不同教师有自己擅长的研 究方向,达到哲学通才能力的教师是极为少见的。在哲学知 识构成和理论专长方面他们都有各自重点关注的领域,在以 公授课模式进行“西方哲学史”课程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有不同研究背景及研究专长的教师发挥其教学优势,积极配合, 形成的整体性的教学团队,既能形成教学过程有机互补,又 能使学生领略同一门课程不同教师的授课风格,激发学生的 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第二,不必拘泥于纯粹的理论讲授,丰富教学手段与内 容。西方哲学本就是一门充满思辨性与批判性的学问,而哲 学知识与思想的传播更离不开论辩与研讨,比如苏格拉底、 柏拉图等哲学家的思想就是在对话与论辩过程中诞生的,不 同的研究者从各自视角出发对哲学史中的思想会形成不同 见解,也就意味着思想的传播本身会添加传播者的理解内容, 在“西方哲学史”教学过程体现得尤其如此。“西方哲学史” 教学应当分成几个层面:1.传播哲学知识。将哲学纳入知识 论的视野向学生原原本本准确传播,这是进一步理解哲学思 想本身的根本所在。2.渗透哲学思想。传播知识不是教授“西 方哲学史”的根本目的,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哲学问题, 产生哲学意识,进而以面向思想本身去理解哲学。3.体现现 实关怀。哲学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概念之网的编织者,哲 学思想源自其存在的时代,源自人们具体的生活情境,在教 学过程中始终为学生树立哲学的现实关怀的维度。

第三,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作为 指导公授课教学开展的基本原则,建设适合于学生接受知识 与消化思想的公授课教学模式。学生始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 教师起到传道授业解惑引路人的作用,学生对哲学理论的接受和理解会有差别,但不管怎样,要让学生意识到“西方哲 学史”课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会因课组授课教师的不 同而变得不成体系,所以授课过程采取公授课模式要体现出 动态均衡的过程而不是僵死刻板的过程,课程内容衔接是有 机融合的而不是机械拼凑的。2011年,武汉大学为本科生开 设的“测绘学概论”课程采取当时极为新颖的公授课教学模 式,很多媒体对此事进行报道,当时这一课程由李德仁、宁 津生、高俊在内的5位院士和另外5位测绘学方向的专家分别 授课,这一课程的师资力量可见一斑,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 效果。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即上述教学模式能否在国 内其他本科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开展呢?如果能做到, 我们的本科教学质量必然有很大提升,但由于师资以及配套 制度建设问题,直到目前为止在国内高校本科专业课程教学 中还无法普遍开展,至于“西方哲学史”教学应用公授课教 学模式仍需要不断进行摸索。

三、公授课教学模式的应用前景 哲学专业本科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哲学学科不同于其 他学科,它一般无法给出像其他具体学科那样的确切知识和 对问题的明确回答,哲学学科的这一特殊性注定了其在本科 教学中总是处于一种对知识和思想不断探索、不断发现又不 断创新的过程之中,而公授课教学模式正好符合哲学学科这 一特殊性,这一教学模式必将在本科专业课程教学中具有广 泛的应用前景。公授课教学模式具有其他教学模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它 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专业与学科间师资力量的优化配置,将一 门专业课分成不同章节或不同专题进行讲授更能兼顾课程 整体与部分的协调性,同时由多个教师共同完成也是一个教 学相长的互动过程,进一步优化专业内部师资力量,促进教 与学的良性循环,与此同时,良好的教学团队建设也是提升 一个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实力的基本保证。公授课教学亦可探 索新的教学模式,打破专业限定,学科相关的教师亦可组合 具有明显优势的师资团队,比如美学课程,可吸收哲学专业、 文学专业、艺术专业等教师组成授课团队,博采众长,定能 在授课过程中取得很好的效果。国外一些高校也在尝试以公 授课教学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教学,比如,美国的芝加 哥大学将政治学专业课程设定成不同的专题领域,有政治学 理论、美国政治理论与实践、比较政治学、国际政治及国际 关系以及政治学方法论等,每一专题都有相应的教师授课, 这样既兼顾了学科本身的整体性又兼顾了学科内部的理论 特色,不失掉不同专题的理论特色,这一做法对我们公授课 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开展具有重要的启发。

公授课教学模式处于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之中,其 教学效果还有待于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检验。

参考文献:
[1]胡勇.公授课教学形式初探——以政治学与行政学本科 专业的考察为重点[J].教育教学研究,2009,(10). [2]周来顺.“当代哲学前沿”课程建设探讨[J].黑龙江 教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