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方案 > 活动方案 >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建档工作的思考|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建档工作的思考|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

来源:活动方案 时间:2019-10-06 07:55:49 点击: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建档工作的思考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建档工作的思考 心理普查和心理建档工作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 要组成部分。本文在专家访谈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围绕着 正确认识心理普查和建档工作、保证科学有效地实施心理普 查、有效开展后期排查干预、建立全面动态的心理档案、充 分发挥心理档案作用等问题开展深入的思考,并初步探讨其 解决之道。

摘 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普查;
心理建档 2004年,教育部要求直属高校对入学新生开展心理健康 测验,并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为进一步推进此项工作,教 育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研制了一套适 合中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量表,随后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大规 模施测应用。当前,开展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大学 生心理档案已经成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大学生 心理危机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 和建档工作依然广泛地存在着对心理普查和建档工作的片 面认识、缺乏标准化的施测程序、心理档案成了无人问津的 “死档案”等问题。因此,正确认识心理普查和建档工作、 进一步规范心理普查和建档工作,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着以上的问题展开深入的思考,并初步探讨其解 决之道。

一、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建档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建档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由于师资队伍专业水平普遍不高,不少人对此存在一些误区。

首先,心理测验并不是万能的。它只是学生了解自我的 一种途径,但并不是唯一途径,不能完全依赖测验的结果判 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更不可能以此鉴别学生是否存在心理 障碍。然而,实际工作中确实存在盲目夸大心理普查作用的 现象,有些辅导员只关注经过测验筛选出来有问题的学生, 忽视其他潜在的需要关注的学生。要准确评估大学生心理健 康状况,必须将测验结果与临床指标、日常观察相结合,切 忌单一的依靠普查结果做判断。

其次,心理普查不等于心理建档。心理普查和心理建档 都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即相互独立 又紧密联系。心理普查的实施为心理建档提供科学的依据, 心理建档是心理普查的延伸和拓展,是充分发挥心理普查作 用的有效途径。但在实际的工作中,不少学校存在着“心理 普查等同于心理建档”的现象,将自动保存在系统中的测验 结果作为心理档案,成为束之高阁的“死档案”。

最后,大学生心理普查和建档的目的是为了服务全体大 学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建档工作应服务于全体学生的 自我成长、人格培养与潜能开发。然而,有些学校开展此项 工作只是为了筛选少部分有问题的学生,违背了心理健康教 育的目标。不仅要针对少部分有问题的学生开展个体咨询, 还要根据学生中常见的问题,利用报纸、报刊、橱窗、心理网站、心理知识竞赛、心理剧等途径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 展各类主题的团体辅导活动,服务于更多的学生。

二、科学有效地实施心理普查 心理普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会 影响测验结果,测验误差很难避免。尽管如此,每一个参与 者都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和精心的设计,尽量减少误差。

首先,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心理健康普查是一项牵涉 到多个部门合作、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工作,需取得各部门的 支持配合,做好协调时间、安排场地的工作,确保机器不会 临时出现故障。时间一般安排在正式上课后的两周左右,保 证学生进入正常的大学生活阶段,尽量避免一开学或者军训 期间施测。地点统一安排在公共机房,集中施测,避免环境 因素造成的误差。施测之前,应对主试开展专业的培训,帮 助主试掌握心理测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要求,熟悉各量表的 应用和解释,提高主试的专业水平和应对施测现场各项突发 事件的能力。

其次,选择合适的量表。量表的选择和使用直接关系到 测验结果的准确性。应选择信度效度较高、常模可靠的量表, 这是保证测验结果真实准确的前提。另外,应从多方面综合 评价,注意将状态与人格特质量表有效结合,这样即可以区 分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又可以从个性特征预测未来的心理 健康状况。从适用性上考虑,在大学生群体中,心理健康仍 然是主流,心理异常者属于个别现象,用MMPI等评定个体精神病症状的量表并不合适。同时,大学生正处于走向社会步 入职场的最后准备期,应适当增加一些大学生职业倾向、职 业兴趣等测验,为学生求职就业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再次,尽量保证学生认真做答。大部分学生对心理测验 比较陌生,刚接触觉得很好奇,就在施测现场交头接耳议论 纷纷,甚至偷看别人的测验结果,影响他人认真做答。因此, 最好安排班主任、辅导员现场监督,维持纪律,督促学生独 立完成。此外,可利用新生入学讲座、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 等渠道,宣传心理测验知识,提高大家对心理普查的重视, 详细解释心理测验注意事项,尽量避免胡乱填写或提供虚假 信息的现象。

三、及时开展有效的后期排查和干预 通过心理普查,可以筛查少部分问题学生。但筛查问题 学生并不是重点,根据测验结果有效开展后期的心理健康知 识宣传、对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提供排查、预约、咨询和干 预工作,必要时转介精神病院,这才是心理普查和建档工作 的重点。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工作前面已有 阐述,不再重复。对于筛查出来有问题的学生,需及即排查 和干预。按照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实际有问题的学生与筛 查出来的学生之间重叠率不高,应结合日常观察再做判断。

通过班主任、心理委员和寝室长等人进一步的观察和了解, 基本上能确定真正有问题的学生名单,还能借此发现“被忽 略但确实存在问题”的学生,弥补心理测验的不足。排查出来之后,需尽快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以电话、邮件等方式主 动邀约,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提供个体心理咨询。

四、建立全面动态的大学生心理档案 首先,明确建档范围。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 作队伍人员紧缺,面对庞大的学生群体,为所有学生建立心 理档案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即使能做到,也容易流于形式, 成为保存在测验系统里无人问津的“死档案”。有鉴于此, 我们应遵循量力而行的原则,只对排查出来真正有心理问题、 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群体建立心理档案,做到随时更新档案 记录、及时提供心理服务。这样既体现了工作的针对性,又 切实帮助到需要帮助的学生。

其次,多渠道和多阶段的收集学生信息,确保心理档案 资料齐全完整,实现动态跟踪记录。散落在班级、系别和学 校三级体系之中产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都在归档范围 内。另外,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心理状态,会随着时 间推移、经验积累而变化,心理普查只代表新生入学阶段的 心理健康状态。各系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委员等应多关注 周围学生的发展变化,有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及时更新记录 在案,特别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以便及时开展预防干预 教育。

五、进一步规范心理档案的管理,充分发挥心理档案的 作用 首先,集中统一管理,进一步规范心理档案的管理工作。心理档案的资料虽然大量形成,却散落在学校各个层面,出 现“谁都可以管,谁都不管”的处境,急需进一步规范心理 档案的管理工作。从实际开展工作来看,将心理档案资料集 中在心理咨询中心统一管理最为合理科学。因为大学生的心 理档案不同于其他档案,具有一定的隐私性。档案建立之后, 应指定专业人员负责保管,设定相应的保密措施,使心理档 案的保管、借阅、使用都有明确的规定,确保当事人的心理 和利益不受到伤害。学生毕业之后,除了对日后学校的心理 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档案可以永久保存以外, 其余一般的心理档案可以登记销毁,谨慎将学生的心理档案 随个人档案一并寄到用人单位。

其次,确保心理档案的多元化利用。当前心理档案建立 工作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重建立,轻使用”。而心 理档案的建立不是目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应用,服务于学生。

应充分发挥心理普查和建档工作“早发现、早治疗”,防患 于未然的作用,有效指导学生提高自我认识、主动完善自我。

同时,心理普查和建档工作是反映学生心理全貌的第一手资 料,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可以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和研究提供可靠的素材

大学生心理普查和心理建档工作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预防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 理危机。随着该项工作不断的普及与深入,以上的问题可能 逐渐突显。应进一步规范普查、排查、咨询、跟踪、辅导干预等环节上的实施,同时跟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咨询、 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团体活动等心理健康工作紧密结合,确 保心理普查和心理建档工作价值实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马建青,王东莉.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建档工作的 理性思考.应用心理学,2009,15(1):78-83. [2]陈庆,祝秀香.大学生集体心理测验:理念与操作规 范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3):149-150. [3]聂振伟.正确认识和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心 理建档建立工作.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3:63-67.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