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县域 > 高年级【朗读应当指向言语实践小学高年级朗读教学的思与行】

高年级【朗读应当指向言语实践小学高年级朗读教学的思与行】

来源:县域 时间:2019-10-18 07:50:08 点击:

朗读应当指向言语实践小学高年级朗读教学的思与行

朗读应当指向言语实践小学高年级朗读教学的思与行 朗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小 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是指用自己的声调、思想、表情,甚 至肢体动作表达文中优美的语言内涵及其所蕴含的思想感 情,从而唤起听者对课文内容、词句段篇或人物形象的感知 理解、品味领悟。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 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教师注重对课文的朗读,是感悟文 本情感、抒发感情的良好方式,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表 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朗读不落实,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便无 从谈起。朗读不仅仅是一种技能训练活动,更是一种主体生 命活动。朗读与“理解、把握、体验、领悟”等密不可分, 不应外在于这些活动形式,也就是说,朗读在性质上应从属 于“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语文实践活动”。

一、小学高年级朗读教学的弊端 在一次期末质量监控中,有一道课内阅读题节选自人教 版六年级上册课文《山中访友》,内容如下。

捡起一( )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

拾起一( )落叶,细数( )的纹理,我看到了它蕴含的生 命的( ),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 ) 的仪式;
捧起一( )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 发的声浪,听见时间的隆隆回声。在要求学生完成的题目中,第一题要求按课文内容填空;
第二题问:文段中的“它们” 是指什么?“仪式”在这段话中是指什么?第三题问:这段 话用了什么句式?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第四题要求模仿 这段话的句式写几句话。笔者正好上过这篇课文的公开课, 也重点研读了这个段落,当时课堂上学生读得声情并茂,成 为了课堂的一大亮点。笔者本以为学生做这道阅读题的正确 率会比较高,可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不难看出:全班34人参与质量监控,原文填空和 修辞手法这两项完成得比较理想,但是联系上下文理解、感 悟和仿写就显得比较低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呢? 笔者一直思索着: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这篇课文的语 言实践点是什么?语文课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什么?再去翻 看新课程标准,笔者明白了弊端所在。语文新课标明确指 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 课程。”语文即言语,阅读教学要着眼于言语实践活动,以 语言运用为学习语言的起点与终点,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中运 用语言,从而促进基本言语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那么,朗读 教学也应当关注语言文字,也要着重于语言实践。

二、小学高年级朗读教学的症状分析 新课改以来,尤其是在公开课的朗读教学中,重人文、 轻工具的倾向比较普遍,语文课堂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以下现 象。

(一)过多的情感熏陶,忽视语言实践以往的公开课中,往往是人文性较强的课堂更让人回味 无穷,于是教师也向往和追求轰轰烈烈,甚至催人泪下的课 堂,总想在课堂上留给孩子一点思想上的印迹。

(二)一味地感情朗读,无视文本特点 朗读在整个语文学习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可有些教 师在教学中一味追求感情朗读,不关注文本的特点,在这一 点上,说明文的教学最为明显。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课文《太 阳》时,有的教师要求学生在读开头的神话故事时要有感 情;
又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课文《电脑住宅》,有的教师通 过一系列朗读指导,如轻重、快慢、停连、语调、表情、动 作等方式,引导学生读出电脑住宅神奇的特点。其实这样教 学都是不妥当的。就《太阳》一文而言,为了说明太阳离我 们很远,开头引用了一个神话故事,帮助学生理解说明事物 的状况,这里的朗读应区别于一般神话故事的朗读,可以采 用比较平实的叙述语气来读。为了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太阳 的远,教师朗读这段话中的“其实”这个连接词时可以适当 加强语气,让学生体会到“其实”这个连词含有转折的意思, 引导学生关注句与句之间的条理和顺序。

条理清楚、结构严谨是说明文的特点,它不像散文形散 神凝,抒情性强,在朗读时也不应强求有真情、激情。说明 文的叙述一般是冷静的、理性的,既不可忽视“读”,又要 注意用较平实的语气,或者换个角度、换种方式来读。如教 学《电脑住宅》一课,教师与其花费大量时间在感情朗读上,不如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逻辑结构,读清楚课文用了空间转 换的顺序,分别写了电脑住宅大门外、门口、会客室、厨房、 卧室、浴室等位置,以及各个位置的不同特点,还可以让学 生将读懂的空间位置用一幅画展示出来。

(三)过多的朗读感悟,淡化言语习得 审视教师平时的语文课堂,他们大多喜欢把大量的时间 和精力耗费在朗读感悟体验的生成上,淡化言语习得成了教 学的一种常态。如以下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一 课的教学片段。

师:从哪些句子看出她是一个勤劳、关心丈夫的人?(生 朗读“地扫得干干净净……闪闪发亮”和“丈夫清早驾着小 船出海……心惊肉跳”这两处) 师:从他刚才的朗读中,你们感受到安娜的勤劳与关心 丈夫了吗?我们该如何读?请你有感情地练读一下。(生朗 读时强调了“干干净净”“闪闪发亮”“心惊肉跳”等词语, 加重语气) 师:有点感觉了,谁再来试试?(生朗读时又强调“还 没熄”“还没回来”等地方,读得更有感情了) 师:读得越来越有感觉了。请大家像他那样读一遍。

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之下,学生通过比较,最后读出了教 师想要的朗读感觉。这样教学,看起来效果还不错,似乎朗 读在增量的同时也有了质的变化。当听到学生能有感情地朗 读时,教师会觉得此时学生已经懂了,平时也总听到有教师直截了当告诉学生,应该把某个字或词读得重一点,把某几 个词读得快一点,导致有的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 就认为该读重音,而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效果更强 烈。这种不能熔“导、练”于一炉,不能揉“理解、感悟” 于一体,只重声音技巧,不重内心体验的朗读忽视了表情达 意的要义。

关于朗读,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把文章读得烂熟, 结果毫无所得,甚至把头脑读糊涂了,这样的人古今都有 ……所以,认为一味地读具有魔法似的作用,未见得妥当。” 强化朗读感悟的确很重要,但如果在朗读感悟中不渗入巧妙 的语言训练,大多数学生对于课文中所蕴涵的语言规律还是 摸不透,尤其是那些语感比较差的孩子,只是在滥竽充数走 过场罢了。这样的课堂,看起来很华丽、很美好,实则空洞 无物、华而不实。语文就应该进行语言实践,在实践中学会 运用、习得语言。

三、小学高年级朗读教学的应对策略 反思之后,笔者重新调整了自己的教学策略,试图在教 学上有所突破,真正做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 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 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特级教师张化 万说:“任何课程改革离开了语言文字的训练都只会失败;

语言文字训练不是要淡化,而是要优化。”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

(一)多点语言实践,少点人文泛滥 多一点语言实践,才会多一点语言生成。教师平时就要 善于挖掘文本中的训练点,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运用。如人教 版五年级上册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结尾处写出了毛主 席最后的决定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但 文章至此没有戛然而止,后面还有很简单的一句话——电文 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句子单独成段,结束全文。我们 由此可知,这个夜晚主席过得很煎熬。笔者让学生及时动笔 进行语言实践拓展训练:利用学过的写作方法,借鉴课文中 的语言,用一两句话描述那天晚上发生的情景。有学生写 道:“我仿佛看到了夜深人静时,一位慈爱的父亲在床上辗 转反侧;
我仿佛听到了,在漫漫长夜里,一位慈祥的父亲在 床上失声痛哭。”句子情真意切,字里行间展现了学生对毛 泽东内心的深切情感。

可见,只要找准语言训练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在实践中积累、在积累中运用,不仅能提升学生自我的言语 表达力,还能丰盈学生内心体验。同时,教师也要善于挖掘 课文中的说话训练点,巧妙地将其设计成许多富有情趣的 “语言训练点”,引导学生加以实践运用,将文本语言转化 为学生“活”的语言。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穷人》一 课,教师在指导朗读的同时,穿插了关于西蒙“沉思”的言 语实践。师:刚才你们读得非常真切!老师也留意到了一个细 节: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 抓住什么似的。你觉得这位母亲想要抓住的是什么? 生1:母亲想要抓住自己的孩子,用自己的体温温暖孩 子。

生2:她还想抓住这些孩子,想最后一次摸摸他们,祈 祷他们能够长大成人。师:难道西蒙在临死前,她未曾想到 把孩子托付给桑娜吗?同学们,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西蒙 在临死前一定愁肠百结、百感交集。请大家用一段内心独白, 想象描述西蒙临死前的心理活动,写的时候适当运用省略号。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了不起的母亲的内心世界。

学生不光要会读,还应该在读懂的基础上进行练笔实践。

学生的语文能力都是在听说读写的实践当中获得的。少了 “言语实践”这一步,学生的理解往往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只有实践,才能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内化成属于学生自己的 语言。

(二)多点有效指导,少点情感植入 读是根本,没有读就没有感悟和理解,就没有语感的生 成、情感的熏陶。但是,光靠“情感熏陶”式地重复机械读, 学生还没有理解或者一知半解,就要求读出感情来,这种朗 读只会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把 朗读和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尤其是对于关键句段要边读边思, 通过朗读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笔者在执教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文《搭石》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协调有序”, 特意安排了以下朗读指导片段。

师: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 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 生1: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2:紧跟上去。

师(语速渐快):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 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就像—— 生3:轻快的音乐。

(教师用这样的方式引读,使每个小组都能加入朗读, 引读时速度渐快,重复三遍) 师:很好,既没有人踩脚跟,也没有人跌入水中,难道 有人指挥? 生4:没有! 师:对,这种没有人指挥却还是那么默契,那么有序, 这样的动作就是—— 生5:协调有序。

读着读着,根据教师朗读时节奏的快慢,学生在跟读时 也随着高低起伏很会配合,重复几次,学生自然而然明白了 什么叫“协调有序”。这样通过有效的朗读,大家于无形之 中配合得很默契。最后教师一语道破,学生恍然大悟:这就 是“协调有序”,原来不知不觉中大家已经做到了“协调有序”。课堂通过开火车读、小组合作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 形式,力求朗读在增量的同时也增质,努力提升朗读品质, 从而内化成自己的语言。

(三)多点言语习得,少点“走过场” 字词是构成课文的细胞,理解字词离不开课文所给的特 定语境。宋代学者朱熹说:“读书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 必长;
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笔者在平时的一些公开课 中看到不少教师在让学生初读课文后,集中学字词,之后是 大篇幅的朗读感悟。光集中字词版块教学还不够,字词教学 应该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中。对于课文中的精彩语言点,教 师要引导学生反复推敲、品味,多一点字词揣摩的时间,细 细咀嚼,慢慢品味,少一点走过场,让学生逐渐领略到语言 文字的独特魅力。如在执教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老人与 海鸥》第三自然段时,笔者设计如下教学片段。

师:这段话中哪些字眼体现了老人对海鸥的深情厚谊? 生1:褪了色。

师:你有没有发现,“褪色”一词出现了几次? 生2:三次。

师:从三个“褪色”可以看出老人的什么? 生3:老人的生活十分简朴。

师:是呀,简简单单的三个“褪”字将老人平常简朴的 生活展露无遗。我们再来看看这位老人真实的生活状况。

(资料拓展:吴庆恒老人生前在昆明市化工厂工作,一个月的退休工资只有308 元,而喂海鸥的饼干每包就是4.5 元,他每天一买就是好几包。而他对自己最大的奢侈品就是 0.2 元一包的香烟。老人的家里小得只能放下一张床,最值 钱的就是一小袋面粉和6 个鸡蛋,那还是给海鸥做鸡蛋馒头 用的。) 师: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4:老人非常爱海鸥,他宁愿在自己的身上少花一点 钱,也要在海鸥身上多花一些钱。

生5:为了海鸥,老人省吃俭用,自己只抽这么便宜的 香烟,却给海鸥买那么贵的饼干,相当于把海鸥当作自己的 孩子一般。

简简单单的“褪色”二字重复出现了三次,在教师的点 拨下,学生咀嚼出如此丰富的感觉和内涵,加上一点拓展, 学生的解读立刻多元化、个性化了,词语的内涵也一下子丰 满起来。正如美学家朱光潜所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 实际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词语有温度,字词知冷暖, 我们不能简单地以词解词,为了字词教学而走过场,应该多 一点揣摩,创设各种语境让学生理解、感悟字词,从而实现 了言语实践和情感熏陶的有机融合。

实践证明,语言实践和情感熏陶相辅相成。语文学习本 身就是一个日积月累、熏陶渐进的过程,适合采取不断反复, 螺旋式上升的训练方式。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 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使朗读教学发挥出语言训练和情感熏陶双重功效,久而久之,学生便能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 运用语文的规律,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完美结合。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