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人事 > 【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浅谈中学生早恋

【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浅谈中学生早恋

来源:人事 时间:2019-11-01 08:10:27 点击:

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中学化学教学教 育事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教育体 系中必不可缺的构成部分,中学化学教学的教育宗旨是为社 会提供高素质的综合人才。中学化学教学问题一直是社会及 人们广泛关注的重点问题,新课程改革要求化学教师转变教 学方式,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其中动手操作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动手操作,可以让学生的 思维、语言、肢体再经历一次次磨练后有所提高,因此,培 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 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1 动手操作意识的树立 1.1 情境启智 激发学生动手的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 时,他们就会不畏艰难,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所以教师应 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学习化学的氛围。结合化学课的特点, 加强实验对学生的刺激,营造创新教育的氛围,使学生保持 乐思、敢问、勤思的思维状态。例如,在“原电池原理及其 应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展示美丽的音乐贺卡,然后, 把贺卡中的纽扣电池去掉,与铜锌原电池相连,当优美的旋 律再一次响起时,学生会发现铜锌原电池与纽扣电池作用相 同,从而引发学生一连串的思考:什么是原电池?它是怎样 构成的?它为什么能提供电能?由此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这样学生便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 中,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做好准备。

1.2 自主探究 巧设动手操作机会。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作为他们学习的合作 伙伴,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给他们更多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培养他们创 新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如何获得知识的方 法,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在化学 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应注意教法新颖、 有创意,可采取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主动参 与、锐意创新。例如,在讲铜-锌原电池的正负极时,教师 提出问题情境:干电池有正极和负极,那么怎样判断原电池 的正负极呢?学生积极思考、讨论,会得出许多方法。有的 学生可能会想到用两个电极上不同的现象来判断;
有的学生 可能会想到用电极材料的活泼性来判断;
有的学生可能会想 到用干电池来作对比进行判断。此时,教师应给于充分的肯 定并及时点评,要求学生用自己设想的方法来判断铜-锌原 电池的正负极。当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得到相同的结论时,学 生会感受到化学与日常生活、其它学科的紧密联系,同时也 让学生经历和体验了科学的探索过程。

1.3 科学引导 培养动手能力。

有学者曾说过:“在教育中应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

应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究,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尽量多些。”古人说:“授之 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 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能用所学知识,大胆进行 发散创新,要求教师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新因素,通过 科学引导,创设情境,使学生在知识网络空间的各个知识点 之间寻找联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探究原电池 的原理时,教师可及时引导设疑:在铜-锌原电池中,锌片 作为负极为什么会逐渐溶解?铜片作为正极为什么会产生 大量的气泡?电流表的指针为什么会发生偏转?学生经过 思考、讨论后,得出结论:锌片溶解是因为锌失去电子变为 Zn2+进入溶液,发生了氧化反应;
铜片表面有气泡是因为溶 液中的H+在铜片表面得到电子结合成H2,发生了还原反应;

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是因为锌片失去的电子通过外电路 转移到铜片,并形成电流,对外提供电能。这样,学生就新 的知识信息整合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

2 动手操作条件的给予 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之功,化学课堂学习毕竟只 占有限的时间,因此,必须重视课外学习对 学生动手操作 能力的培养。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往的化学课后教 育使学生陷入了“题海”中,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 能力,学生缺乏在生活中发现化学、验证化学的意识。因此,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外利用身边的实验材料,去验证课堂 中所学的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创新的潜能。例如,在学习了碘遇到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性质后,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利用碘 酒涂在切开的土豆上来验证这一知识;
在学习了原电池后可 以组织以“原电池的使用、生产和开发与环境保护”为主题 的班会,让他们在化学课堂之外展开课堂讨论。而新课程下 的化学教学则要求广大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首先端 正教学思想,以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根本宗旨,创建 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课堂,让学生通过课堂实现自主学习、合 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提升。其次是建立教师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机制。老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 体地位,并注重挖掘学生自身对学习的渴望和潜能。再是注 重教法改革,创设适合学生探究学习的良好情境。

3 教学方式上的转变,促使学生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应试教育背景下的教学主要以知识、智力、学习成绩为 核心,强调的是接受式学习、机械训练,注重的是结果。新 课程的目标达成,除了要求学习结果以外,还要求学习的过 程。因此,新课程的教学方式应该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 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基本技能的养成不 仅仅是要获得,更要注重过程的体验,追求在活动过程中构 建学生知识体系。教师在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上,除了课程 标准提出的自主、合作与探究外、还应该运用多种方式组织 教学,如以问题为纽带的学习、情境化学习、过程体验性学 习、综合活动性学习、实践应用性学习、建构性学习、反思性学习等。这些方式不仅使知识目标全面、有效地达成,还 可以促使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是一 种全方位的生成。比如高一教材讨论题中有“如何用实验方 法鉴别NaCl、Na2SO4、NaNO3、Na2CO3四种溶液?”教师组 织学生进行讨论可以筛选得出实验操作较简单的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在四种溶液中,滴加药品的顺序是稀HNO3、Ba (NO3)2、AgNO3。第二种方法:在四种溶液中,滴加药品 的顺序是;
Ba(NO3)2、、稀HNO3、AgNO3。在讨论中让学 生展开发散思维、集中思维,讨论中进一步增设讨论题。如:
3.1 为什么选用Ba(NO3)2溶液而不选用BaCl2? 3.2 为什么先加Ba(NO3)2、而后加AgNO3溶液? 3.2 为什么选用稀HNO3而不选用稀HCl? 所以教师应当在备课中认真研究,认真组织学生讨论, 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方式,才能达到新课程计划的目的, 才能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创造性。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 心里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发 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 别强烈。传统的教学观念把学生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 学中往往考虑的是教师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学生却 不知道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学生的学习缺少方向、 缺少动力。

新课程、新教材既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一个有力的支撑点,又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新课程就要求教师的角色要有所转变,教师应由管理者变为 组织者,由传授者变为参与者,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由教 书匠变为研究者。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创造性地使 用新的教学手段,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实施。能把准自己的 “脉”,提高对知识关键点的驾驭能力和认知水平,促进学 生有效的学习,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胡胜利,周爱保,何沛.言语辅导对实验操作技能 形成影响的初步探究(J).心理科学,3004,27(6):1 330-1 332.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