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纪委 > 足舟骨突出复位手法 手法复位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25例

足舟骨突出复位手法 手法复位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25例

来源:纪委 时间:2019-11-02 07:57:07 点击:

手法复位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25例

手法复位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25例 【关键词】 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
手法复位;
掌屈尺偏 1 临床资料 2 体会 全组病例经询问病史均为摔伤时手掌撑地所致,体检亦见其腕掌根部均有 不同程度的皮损,说明此病的损伤机理为前臂旋前、手掌着地、腕关节背伸、桡 偏,舟骨被桡骨茎突及关节面的背侧作用力冲击而发生骨折;月骨因其解剖形状 为掌侧大、背侧小,以致月骨自身易向掌侧脱位或其周围腕骨向其背侧脱位;尺 骨茎突骨折为纤维软骨盘及尺侧副韧带随脱位之腕骨向桡背侧移位的牵拉所致。

了解了损伤机理和创伤解剖后对如何实施手法复位至关重要,手法复位的一般规 律是逆创伤机制而施行手法,亦即“掌屈尺偏法”,并在此位置固定。否则手法复 位不易成功,或者固定不当,易致创伤性腕关节不稳[1]和舟状骨不愈合。

掌屈尺偏位的固定不仅利于脱位复位后的腕关节的稳定, 亦利于舟状骨 骨折的愈合。因腕关节掌屈30°时,舟骨纵轴与桡骨关节面呈垂直,利于骨折愈 合。舟骨骨折后发生不愈合的现象,除了血运障碍外,还有骨折端的异常活动, 尤其是桡偏,受到桡骨茎突的影响,骨折线遭到剪式应力的作用而产生不愈合[2]。

因此,当腕关节掌屈30°、尺偏10°时,是固定舟骨骨折的最佳位置。另外,在本 组中伴有尺骨茎突骨折之7例,正位片示尺骨茎突之骨折块均随脱位之腕骨向桡 侧移位明显,采用此法复位和固定后,尺骨茎突骨折均对位良好,进一步说明, 不仅要掌屈,尚需尺偏。因此对于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固定,应当掌屈尺偏位。

通过治疗,笔者体会,采用充分麻醉后复位效果好,尤其对于就诊晚者, 麻醉后患者肌肉放松,痛苦少,降低了复位难度。应尽量避免盲目无序和反复的 复位,因为这样会改变原始创伤解剖关系,增加复位难度。

本组病例中1例舟骨延迟愈合,考虑其就诊较晚为一因素(由基层医院转来, 已7天),尽早诊断和治疗,可以挽救血运,促进愈合。

总之,手法复位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疗效满意,方法简便、经济、安全, 且可避免创伤性腕关节不稳和舟骨不愈合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