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计生 > [在分数解决问题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 怎么渗透数学思想

[在分数解决问题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 怎么渗透数学思想

来源:计生 时间:2019-10-31 08:12:57 点击:

在分数解决问题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

在分数解决问题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 在分数解决问题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在单一训 练时,正确率较高,但在综合练习中就容易出错。究其原因, 在单一训练时,题型单一,毫无变化,很多学生依样“画葫 芦”,机械化操作。但在综合练习时,问题变化多端,学生 无法凭借固定的模式机械模仿,再加上对各类问题的特征模 糊不清,对各种数量关系一知半解,错误也就层出不穷了。

那么,如何克服这些问题,让分数解决问题教学更有效呢? 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生学习分数解决问题基本技能的同时, 更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使学生在 学好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提高数学素养。

一、渗透类比思想,迁移数量关系 类比思想是指依据两类数学对象的相似性,将已知的一 类数学对象的性质迁移到另一类数学对象上的思想。

在教学“分数解决问题”的第一节课时,我是这样引入 教学的:甲数是10,乙数是甲数的2倍,乙数是多少?学生 轻轻松松解决问题后,我让学生总结并板书数量关系:甲数 x2倍=乙数。接着,我将其中“2倍”依次改为1.5倍、3/2、 2/3,引导学生小结:数量之间的关系有时说成几倍,有时 说成几分之几,只是情境所致,说法不同而已。所以,求一 个数的几倍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也用乘法计算, 理解时可以把分数当作倍数来思考。

通过搭建倍数问题与分数问题的知识桥梁,让学生看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数量关系的正迁移,加强对知识 的理解与掌握。在单元测试卷上有这么一道试题:光明小学 的女教师比男教师多45人,男教师人数占女教师人数的4/13, 男教师有多少人?有一些学生就借助类比思想,将它迁移成 五年级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最后一个例题形式来解决。此题既 不是已知标准量,也不是求标准量,是比较复杂的分数问题。

如果用解决分数问题的一般思路去思考与解答,此题有一定 难度,但是如果类比迁移到倍数问题中,此题难度就会大大 降低。所以,渗透类比的数学思想,还可以大大减轻学生的 学习负担。

二、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理解数量关系 数形结合思想是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将抽象的数学 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在教学“两步计算的分数乘法解决问题”时,我提供给 学生一份材料:一本书,小明第一天看了32页,第二天比第 一天多看了1/8,第二天看了多少页?要求学生先用线段图 表示题意,再根据图示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解答。结果 学生在直观的线段图的启示下,纷纷有了自己的理解。于是, 我有针对性地实物投影以下几种不同解题方案(图略)。

思路一:从图上可以看出,第一天看的32页代表8份, 可以先算出1份是4页,而第二天看的页数相当于有这样的9 份,所以,32÷8x9=36(页)。

思路二:从图上可以看出,第二天看的页数比第一天多1/8,表示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1/8,求32 页的1/8是多少页,可以先算出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的页数, 然后再加上第一天看的页数,算式便是32+32×1/8=36(页)。

思路三:从图上可以看出,第二天看的页数比第一天多 1/8,也就是说第二天看的页数相当于第一天的9/8,即 (1+1/8),要求第二天看的页数,就是求第一天看的页数 的9/8是多少页,用32×(1+1/8)=36(页)计算便是。

显然,在教学分数解决问题时,由数想形,以形助数的 数形结合思想,可以使问题直观呈现,有利于学生丰富认识, 引发联想,启迪思维,拓宽思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三、渗透比较思想,厘清数量关系 所谓比较,就是指在思维中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研 究对象的异同进行辨别。

在教学“分数解决问题”时,当学完所有的基本类型后, 需要对所有不同形式的问题进行纵横比较,设计相应的题组 进行对比练习,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厘清数量关系。

题组1:(1)一本书有150页,已经看了这本书的3/5,已 经看了多少页?(2)一本书有150页,已经看了这本书的3/5, 还剩下多少页? 学生分别用一步和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后,教师引导 学生比较:为什么第一题用一步计算,而第二题却要两步计 算?通过交流,学生厘清了数量关系“一本书的页数×3/5=已看的页数”和“一本书的页数×(1一3/5)=还剩的页数”, 所以两题相应地用一步计算和两步计算解决。教师再引导学 生讨论: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注意什么?学生再次交流并明白, 首先要明确比较量相当标准量的几分之几是已知还是未知, 即找准比较量与标准量的对应关系,以确定一步计算还是两 步计算。

题组2:(1)一件衣服原价800元,现在降价1/8,现价多 少元?(2)一件衣服现价800元,降价1/8,原价多少元? 学生分别列式解答,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为什么第 一题用乘法解决,而第二题却用除法(或方程)解决?通过 交流,学生认为数量关系“原价×(1-1/8)=现价”是两题 的基本数量关系。不同的是,第一题是已知原价,求现价, 就是求800元的(1-1/8)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解决。而第二 题是已知现价,求原价,就是已知原价的(1-1/8)是800元, 求原价,所以用除法(或方程)解决。

在分数解决问题练习中,设计题组进行训练,不仅有效 地渗透了比较思想,还渗透了对应的思想和联系的思想。因 此,教师对于这样的习题,训练中千万不能走过场,要充分 发挥比较的价值,促进学生解决问题后进行深入思考,真正 厘清数量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

四、渗透变换思想,沟通数量关系 变换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策略之一,它是将一种 思维形式转变成另一种思维形式的数学思想。在分数解决问题教学时,可以把复杂分数问题中的数量 关系变换为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出示例题:六(6)班男生 有24人,女生比男生少1/6,女生有多少人?围绕关键句, 引导学生变换说法,一种是,女生比男生少的人数正好是男 生的1/6;
另一种是,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5/6,即(1-1/6)。

相应有两种不同解题方案与解题思路:24 - 24×1/6,先求 男生人数的1/6是多少人,也就是女生比男生少的人数,再 用“男生人数一少的人数=女生人数”最终解决问题;
24× (1-1/6),先明确女生人数相当于男生的(1-1/6),再用 “男生人数×(1-1/6)=女生人数”最终解决问题。这里, 不管怎么理解、变换关键句,始终都没有脱离“求男生人数 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人”这个数量关系。所以,通过关键句的 变换,沟通了数量关系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 一步计算与两步计算分数问题。

除上述方法之外,还可以把分数问题与整数、比、按比 例分配问题互相变换;
把用这种数量关系解决的问题变换成 与之相关的,但却是用另一种数量关系解决的问题,等等。

教学中,教师应把隐含于数学知识中的变换思想充分揭示出 来,利用各种手段加以渗透,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厘清 数量关系,形成知识结构网,并且拓展解题思路。

[www. DyLW.net/yuwen/提供论文代写和代写论文服务] 数学知识点和数学思想方法,汇成了小学分数解决问题 知识结构系统的两条线——“明线”和“暗线”。在教学中,教师不能重“明线”而轻“暗线”,教给学生数学知识的同 时,要重视挖掘知识发生、形成和发展运用过程中所蕴藏的 数学思想方法,不失时机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把数学思想 方法融到思维活动中去,并反复运用数学思想方法,使其在 解决问题中不断深化,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高。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