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干部 > 【基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几个方向】优秀传统文化有哪些

【基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几个方向】优秀传统文化有哪些

来源:干部 时间:2019-10-04 07:50:49 点击:

基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几个方向

基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几个方 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 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 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 的思想内涵[1]。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青少年学 生真正了解“家风”、“汉字”、“成语”、“老规矩”等 这些在电视节目甚至是高考题目当中出现的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及其深刻内涵极为重要,而要达成上述目标则需要适当 的策略引导。下面笔者就围绕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传统文化 的必要性、实施策略及其若干思考等角度展开论述。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 要性 当今世界,弘扬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各国争相“破译”本国传统文化对本国文明发展进程的重要 作用,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寻可以继承、发展和创新的“文 化基因”,从而在国家综合国力竞争中发挥本国的文化优势。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是炎 黄子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宝 贵资源,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落实这一工作的重要 途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中阶段的落实需要以各学 科课程教材为载体,语文、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都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旨在 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培养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及政 治核心素养,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沿阵地,其重要 性突出体现在以下几点:
1.与传统文化内在精神的一致性 高中思想政治课衔接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思想理论 课,与时事政治教育相互补充,着力于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 面发展,培养品德高尚、政治素养过硬的青少年。这与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旨在培养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 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指导思想同宗同源,具有高 度内在一致性。

2.德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阵地 高中思想政治课肩负德育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任务。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及 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的目标高度 一致。

3.与传统文化的互补性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体系完备,贴近学生生活, 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涵丰富、意境广远可以形成高 度契合的互补效应。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既能在思想 政治教育中“润物细无声”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能 使青少年学生在全面准确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 淀、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树立文化自信、价值观自信,从而坚定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理想信念。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策 略 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难 点在于处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素材。选择适当的策略 来收集、选择、加工及应用相关素材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合的关键。

1.素材收集策略 收集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素材时要处理好“学 生需要”和“学生想要”的关系,即选择学生需要的内容要 以学生想要的角度来选取。在宏观上需要贴近学生的认知发 展规律,依照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顺序来收集素材,在具体 处理上则要更加注意选材的角度,以学生更感兴趣的方式来 选取对学生有所帮助的素材,在素材收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 点:
1)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在收集素材的过程中,要注意“由己及人”的认知规律, 依此教导青少年学生学会处理个人与自己、个人与他人、个 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教师要从学生 力所能及的事情切入,收集相应的素材,如“谨守本心是智 慧”、“百善孝为先,人首先要尽孝”、“珍惜盘中餐是爱 自然也是爱国”等等。这样以小见大的解读,不会使学生觉得教师说的离自己的生活很远,很“假、大、空”。从学生 举手之劳能做到的事情出发,一步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 惯,逐步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育人的效果。

2)从学生的关注角度收集素材 3)选择“学生有所关注,但理解不够深入”的问题作 为素材 青少年学生朝气蓬勃,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现象都有所 关注。但有一些问题他们不曾深入了解和思考,这样的问题 恰恰是最有价值、最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最能让学生既 有所思又有所得的问题。例如,在必修2《政治生活》第七 课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的授课过程中,有一个小 活动是让同学辨别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文字。在日常教学中, 我们经常将其省略而将答案直接告诉给学生。但笔者在观察 中发现,学生对于这一问题非常感兴趣,有的学生甚至会拿 出口袋中的钞票观察并和同桌讨论。实际上,这一课“食之 无味”的“民族文字”正是必修3《文化生活》第六课我们 反复强调的“文化的基本载体”,而学生渴望交流、渴望学 习的表现也正是教师求之不得的理想学习状态。只要教师能 关注到教学中这些被忽略的细节,选择这样的问题作为素材, 我们的思想政治课就能成为既受学生喜欢,又能在无形当中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赢课程”。

2.因材施教的选择、加工策略 素材的收集是前提,而对其选择、加工的过程也是课堂成败的关键,不可忽视。

思想政治课教材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 线索,选择和加工素材最基本的策略就是要因“材”(教材) 施教。思想政治教师既要充分了解教材的编排逻辑和重难点 知识,又要明确教材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关联程 度,综合考虑并确定选择和加工素材的具体方式方法。

以必修3《文化生活》第四课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 承”为例。“文化生活”的内容“易学难精”,重在文化现 象背后的精神内涵,贵在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本课教 材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高度相关。教学的难点是 理解传统文化的特征,重点则在于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 态度。在这样的章节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以“面” 的形式展开,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教学需要选取 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素材辅助教学。

与之相反,必修4《哲学生活》中虽然也须穿插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但教学的重点在于阐释哲理,教材编排 也不允许教师大篇幅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在两 者关联程度不足的情况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要以 “点”的方式进行,不能过分占用课堂时间,影响正常的思 想政治课的教学进程。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因材施教 的原则,有所侧重、点面结合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融入思想政治教材当中。

不论是素材的收集还是选择和加工,最终的目的是要运用,这是赋予素材活力和生机的途径,也是完善课堂教学的 关键,而对于素材的运用,不可盲目,要要遵循一定的策略。

3.素材应用策略 1)结合教师特点和学生兴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材的具体应用必须结合教师自身 特点与学生的兴趣需要。教师的个人文化素养与文化特长对 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很大的影响,但课堂并非是 教师一人的“秀场”,教师同样需要考虑自己的应用策略是 否符合学生的需要,是否利于学生接受和学习。

2)教师的“画龙点睛” “画龙”就是要做好课前准备,整合相关素材,根据每 个班同学上课的特点制定每节课特有的应用素材策略。“点 睛”则是指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反馈 现场生成最富针对性的“临场发挥”,通过少而精的“生花 妙笔”让学生得到最大的收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没有固定的方法,需要教师的 “独具匠心”。同样的素材在不同教师手中其应用方法千差 万别,效果也各不相同,教师们只有在一次次的探索中形成 自己的应用心得,才是最佳的素材应用之法。

三、思想政治课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1.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须突出重点内容 在思想政治课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我 们所面临的问题不是没话可说,而是有太多的内容可以选择。所以我们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突出最重要的内容。

1)人格修养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教会学生处理“个人与自己” 的关系。中华传统文化以德立人,“格物、致知、诚意、正 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华传统儒家文化的理 想人格养成之法,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使青少年学 生正心笃志、崇德弘毅。

2)社会关爱教育 3)家国情怀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教会学生处理“个人与国家” 的关系。中华传统文化当中“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一次次战胜 磨难与外侮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 竭动力,是国荣我荣、国耻我耻的深刻爱国情感。在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教育中要加强家国情怀教育,使青少年学生成为 爱祖国、懂自尊、有自信的中国人。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思想政治教师提出新的要 求 1)明确思想政治课所具备的传统文化教育意义 思想政治教师必须提高对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要 性的认识,要明确思想政治课不仅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 前沿阵地,也能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想平台。在 思想政治课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不会影响到正常的教学工作,还能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2)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精神内涵的精准阐 释需要思想政治教师极高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功底。思想政治 教育涉及的知识面本就很广,既需教师对政治、经济、文化、 哲学等方面的知识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又需紧密关注时事, 时刻更新教学内容。如今,还要在此基础上更加关注中国古 代的历史史实、历史故事、风俗习惯、名人轶事、名言警句、 传统文艺等方面的内容,这需要思政教师持续不懈的努力。

3)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 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需要教师们的共同努 力、合作交流,通过现代教师交流手段在相互学习交流的过 程当中产生新的灵感和创意,共同探索在思想政治课上落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应用之道。

3.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形成“学科合力” 思想政治课、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都是开展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平台。各个学科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教育中互动、互助、互补可以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 效果。

从有效性来看,第一,跨学科的交流可以形成“美第奇 效应”,激发教师的创造性。第二,打破学科的藩篱能让学 生真正地成为知识的主人,能够真正的从更高更全面的角度 来印证自己的所学、所思、所悟。第三,跨学科的学习体验,更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对青年学生 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是一 项光荣的事业,值得我们为之终身奋斗。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 育指导纲要[EB/OL]. http:
//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 /s7061/201404/xxgk_166543.html.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