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党章 > 浅论中医学理论的发展目标和创新思路:我的发展目标

浅论中医学理论的发展目标和创新思路:我的发展目标

来源:党章 时间:2019-10-29 07:49:53 点击:

浅论中医学理论的发展目标和创新思路

浅论中医学理论的发展目标和创新思路 中医学的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其理论的不断创新。中医学理论应怎样 发展?中医学理论的发展目标是什么?中医学理论怎样才能实现现代化?这几 年一直在讨论着,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近年来,关于中医学理论的发 展,约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一是保持中医学理论的原汁原味,不与西医学相融合。以匡萃璋先生 的“两种牛不人工授精论”为代表。强调建立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中医学有自 己的原理,即整体论,认为目前应强传统之体,宏中医之用。

二是强调以现代科学研究中医中药,使中医中药脱离其传统理论,成 为世界公认的科学。部分西医学习中医的专家及中医学习西医的人员,持此种观 点。引以为荣的代表成果如日本的小柴胡汤制剂获得美国FDA认证。此观点遭到 传统中医学者的抵制,认为似乎是“废医存药”之风重来。但因研究药剂有客观的 经济效益,目前此风难止。

三是主张在保持中医学特色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即强调充分继承挖掘 中医学的传统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与创新。只要研究的核心、本质是中医 学的,所用的方法既可以是传统的思辨,也可以是现代科学的调研、分析、实证。

我认为这是中医学发展的正确方向。下面谈谈我对中医学理论发展目标及创新思 路的理解。

1中医学理论的创新目标 中医学理论发展的总体目标,一般说来是实现中医学理论的现代化。

要实现中医学理论的现代化,以下5个方面的分目标必须优先实现。

1.1中医学理论范畴中基本概念的规范化 中医学基本概念的规范化,是指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基本概念的内涵 是确切的,外延是清楚的,表述是统一的,没有概念的泛化或歧义。中医学基本 概念的规范化,有利于中医学的发展,有利于中医学的对外交流,有利于提升中 医学在世界上的地位,也与中医学作为一门医学科学的身份相符。

目前的实际情况是,虽然对中医学基本概念的规范化做了一些相应的 工作,如正在建立中医学名词术语及其英译的国家标准,但尚有大量问题需要解决,如:①精与气概念的混用;
②精、气与古代哲学范畴中关于宇宙本原的精、 气概念的混淆;③阴虚与精虚、血虚、津液不足分不清,阳虚与气虚难区别,并 出现气阴两虚与气阳两亏等有悖逻辑的术语;
④脏腑之精、脏腑之气、脏腑之阴、 脏腑之阳的内涵不清,关系不明等。

中医学某些基本概念的内涵不清,其原因有多种。而解决的办法,应 是调动全国的中医学基础、文献学科的专家和中医临床学家来共同研究,在调查 大量的有关文献和临床资料之后,共同讨论确定。

当然,中医学基本概念的规范化,不是限制人们的思维,而是在培养 我们的学生时,有一个规范的说法;在编写教科书时,有一个可遵循或参照的标 准;
在对外交流时,有一个可让国外友人容易理解的相对规范的表述。

1.2证候概念的规范化及诊断标准的确定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诊治特色,证候也就成为中医学基础和应用研究 的核心问题。近几年对证候的研究,包括对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和证候内在机制 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问题是:①证候的概念内涵 至今不甚明确,某些中医专家,甚至《中医内科学》教科书中,仍然将证候规定 为“症状和脉象”与现行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教科书中的表述不 符。②证候的分类仍然有待改进,证候分类的层次应该清晰,从类证(如虚证、 实证、热证、寒证、表证、里证、阴证、阳证等八纲证,太阳、少阳等六经证, 卫、气、营、血证,上焦、中焦、下焦证等)到一个实施治疗的具体证候,一般 都有几个层次。③某些中医证候诊断术语概念不清。一是由于中医学某些基本概 念内涵不清而导致的证候诊断术语不确切和不规范,如上面提到的气阴两虚、气 阳两亏等;二是由于中医学理论发展的滞后而出现的概念内涵不清的证候诊断术 语,如脾虚、肾虚、肝虚、心虚等等。④证候的诊断标准应该统一规范,但现在 仍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⑤证候的诊断以症状、体征和行为异常的描述为主,微 观指标在辨证中仍然难起作用。

解决证候概念的规范化和确立证候的诊断标准,应是中医学理论发展 的主要目标之一。虽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了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 疗效标准”并组织起草了国家标准中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但尚需不断地改进、 发展和完善,以增强其科学性和权威性。

1.3将中医学的相关概念独立于古代哲学概念并确立其自然科学的属性确立中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并不否定其人文社科属性),有利于中医 学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发展,有利于将中医学的某些概念与古代哲学的相关概念分 开,成为中医学自身的概念。

如精、气、神的概念,在古代哲学范畴中与在中医学中是有严格区别 的;
中医学的生命本原说与古代哲学的生命本原说也是不同的;
中医学的精气概 念及其生命本原说、中医学的天人相应说,都具有自然科学属性,都可以以自然 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逐渐揭示其内涵。

1.4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 中医学理论要达到现代化的目标,理论创新必须要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新理论、新假说的诞生一般都在实践过程中,或在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过程中, 或在实验研究积累的过程中,或在文献研究的分析过程中。就中医学来说,临床 实践过程对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因此,理论创新不仅仅是基础学 科的事情,也是临床学科的事情。只有理论学科与临床学科的专家联手协作,才 有可能发现新的规律,构建新的假说。“脏腑一精气一阴阳”理论体系的构建,就 是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结果。

因此,要求临床学家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理论学家要有丰富的临床经 验和技能。中医学理论要创新,要现代化,必须造就一大批理论与临床兼通的专 家。

1.5传统理论的改造与新理论体系的构建 传统理论的改造和新理论体系的构建,标志着中医学理论的创新和发 展。传统理论的改造,多是建立在否定某些传统理论的基础上,操作起来较为困 难,且难以得到公认。

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对某些传统理论作了改造,如:
①三焦是六腑之一,是人体上中下三个部位的划分,还是温病辨证纲领的问题;
②膀胱是盛尿的脏腑还是藏津液的脏腑的问题;
③主管人的心理情志活动的脏腑 是心,是脑,还是肝的问题;④脏腑的功能是以脏腑的结构为基础还是以脏腑之 精气阴阳为基础的问题;
⑤正气与邪气的概念问题;⑥阴阳失调与调整阴阳的概 念问题。诸如此类问题,均是中医学理论中较难处理的问题,也是临床实践中必 须面对的问题。我们在“脏腑气血阴阳”理论基础上,进一步研宄而构建的“脏腑一精 气一阴阳”理论体系,是在发掘《内经》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与传统理论 相统一,但与后世的脏腑气血理论有某些冲突,也属于对传统理论的改造。

另外,对证候的深化研究,也可能与传统的“异病同治”理论发生冲突。

我们经过研究发现,寒饮蕴肺证可出现在哮喘、COPD和肺水肿等疾病中,并且 用小青龙汤治疗均有效,但实际上寒饮蕴肺证在上述不同的疾病中应是有区别的, 用药自然也应有所区别。至于用何方治疗更为合理,只有通过实验研究去探索。

因此,“异病同治”仅仅是说几种不同的疾病出现了一个大致相同的证候,用大致 相同的方药可能都有效,而几种不同的疾病出现一个完全相同的证候,实际上是 不存在的。哮喘、COPD、肺水肿等疾病中出现的寒饮蕴肺证,实际上也是一个 类证,其在不同的疾病中也存在着差异,这实际上是发展了对“异病同治”的认识。

传统理论改造的目的,是对传统理论的发展和提升,使其科学性更能 体现出来。

传统理论的改造与新理论体系的构建,是中医学理论发展的主要目标 之一。

2中医学理论创新的思路 2.1明确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与其现代化的关系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用以研究人体的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它虽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具有一些人文社会科学属性,但仍应归 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

医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既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又具有很强的社会 科学属性,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交融的学科。

将中医学的学科属性定位于融入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自然科学,并在 整体观的指导下大力发展其属于自然科学的部分,将有助于中医学自身的发展和 现代化。

在通过文献整理研究明确了中医学某些范畴的概念内涵的基础上,以 科学的实证分析方法研究其理论概念的微观机制,不断创建和发现新的假说,方可使传统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不断得到发展和更新。同时将其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 部分,尤其是古代哲学的思想和方法加以科学的改造,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 吸收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方可使其更能指导中医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2.2正确认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的思路 继承性研究是一切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必须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走继承与创新并行的发展之路。继承是创新的基 础,继承的目的是创新。只有重视继承,才能将中医学的传统理论传承下来,为 发展和创新奠定基础;
创新是中医学继续发展的需要,是中医学新理论、新观点 的产生之源,也是中医学的生命之源。没有继承,中医学的传统理论将得不到延 续,也就无从谈创新发展,即便是创新,也不是对中医学理论的创新。但若没有 创新,则中医学的传统理论就得不到更新和发展,自然就会变成僵死的东西,因 而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因此,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切实操作好中 医基础理论的继承工作和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工作,是关系到中医学前途的重大工 程。

2.3科学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理论和概念的影响 在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研究中,要科学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包 括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

我们既要承认精气、阴阳、五行等古代哲学思想 对中医学理论体系 建构的影响,又不能把中医学说成是古代哲学的衍生物。

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起了重大影响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主要有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整体观念等。这些古代哲学思想对中医学基本 理论和概念的形成及其理论体系的建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 贡献,这是不容置疑的。科学地评价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在中医学中的历史地位, 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医学基本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具有重要 的意义。

2.4积极推动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和术语的规范化进程 以明确中医学固有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的内涵为中医学理论研究 之目标,积极推动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和术语的规范化进程。藏象、经络、精神气血津液、病因病机和防治原则等,是中医学固有 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应下大功夫对其进行系统性研究,明确其基本内涵。这 是中医学理论研究应达到的基本目标。当然,中医学基础理论和概念内涵的确立, 应建立在充分掌握和分析有关该理论和概念的几乎所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文献 资料掌握得越全面,得出的结论就越可信。但决不是一些文献资料的堆积和列举, 而应下一番比较分析的功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杂乱的材料中归纳能反映该 理论和概念之本质的内涵和外延。

如对肺行水理论的研究,首先要明确肺行水理论的基本内涵。经过对 文献资料与临床实践的研究分析,发现肺行水概念的内涵主要有两个方面:①通 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运动,调节肺脏本身水液的输布,这一作用与肺的呼吸功能 密切相关;②通过肺气的推动作用,调节肺系统(尤其是皮毛)之水液的代谢, 这一作用与肺的呼吸功能一般无明显的相关性。

肺主行水理论内涵的确定,对临床肺疾病的辨证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指 导意义;对有关肺主行水理论的科研设计具有奠定理论基础的作用。

中医学理论的创新和基本概念的规范化,一般应遵循以下4条原则:
①该理论和概念在中医古籍文献中有明确记载,有不同解释者一般可以类聚分析 的方法取其概率高者,切忌“削足适履”“生搬硬套”“无中生有”或“人为原创”;②临 床应用性或科研应用性强;③与其上下游及相关理论和概念的逻辑性强;
④对中 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孙广仁(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山东 济南 250014)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