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述职报告 > 领导班子述职 > [科学老师的四颗心] 科学老师

[科学老师的四颗心] 科学老师

来源:领导班子述职 时间:2019-10-29 07:49:49 点击:

科学老师的四颗心

科学老师的四颗心 摘 要:
在日常的科学教学中,很多老师会发现这样一些现象:
在老师和个别同学做探究实验并激烈讨论的时候,大多数同 学在埋头抄写前面获得的数据;
科学课堂中的演示实验,学 生的兴趣很浓,但其中大部分是“围观”的兴趣浓,少部分 才有强烈的动手欲望;
分组实验中,往往是由动手能力较强 的学生操办实验全部流程,其它同学乐于旁观,坐享其成;

要是有家庭实验作业,要他们全程自己操作,到展示实验成 果的那一天,只有少数几个同学做了,大多数同学是空手而 来。

年级越高,这种现象越普遍。这种现象意味着,这其中 一部分学生把探究的任务(权利)交给了老师和少数“精英” 学生,而他们却选择放弃了发现的权利和随之而来的快乐。

这种现状对于教育而言是一种悲哀,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 学生的“求知之心”、“发现之心”死了,就算他们会把答 案正确地写到作业上、试卷上,也不能改变他们“未老先衰” 的窘境。

以上情况,会令授课老师既生气又失望。经过几年来科 学课堂的探索试验,我发觉老师如果能带着以下四颗“心” 去上课,就能有效地改善上述不良状况,让课堂效果耳目一 新。

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老师要有一颗“年轻”的心。

年轻,意味着激情洋溢和强烈的求知欲、创造欲。对陌 生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是年轻人的特质。教师有一颗年 轻的心,才能适合教育初升朝阳般的学生,因为“兴趣是最 好的老师”,这是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名言。怎样才能 使学生对创意科学实验设计感兴趣呢? 1、要以饱满的热情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以老师自己 对科学浓厚的兴趣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然后用科学知识 去解释自然的奥秘,剖析日常生活用品中蕴含着的科学知识, 讲解平时所见到的玩具、机器中的原理和涉及到的科学知识, 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电子技术基础,带着学生走进 奇妙的科学世界,使之在科学的世界中流连忘返,这是最好 的教学效果。

2、带领学生参观仪器室,是一种最直接的激发学生兴 趣的方法。科学仪器形状各异,用途多种多样,仪器室同样 也是一本好的教材。在教师向学生介绍仪器的用途、结构原 理、实验效果以及外观设计的同时,学生由于好奇,对仪器 不够了解,专业知识薄弱,因而他们问到的关于科学仪器的 问题也会是“莫名其妙”的,有时不知道问的是什么,教师 要体谅他们,弄清楚他们的意思,不厌其烦地一一作答,必 要时可拆开仪器的外壳,使学生认识仪器的本质,消除对仪 器的神秘感。引导学生多想、多说、多问,鼓励他们异想天 开,放开思维,那怕是荒诞不经的设想,都不要紧,因为科学需要幻想,只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

人类早期的许多幻想,今天不是成了现实吗? 能够遇上一个对科学饱含热情,有一颗年轻之心的老师, 这样的学生是多么幸运啊! 二、 要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感受实验的乐趣——老师 要有一颗“耐”心。

现在的实验教学存在走马看花的现象,不给学生充分的 实验时间,去落实实验的各个环节。没有时间,学生就无法 人人参与,忽略了全面性;
没有时间,学生就无法动手,操 作能力谈不上提高,忽略了具体的落实,所以,我们的实验 教学要注意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实验教学强调参与,就是 要在实验中去培养包括观察思维、动手操作等各项能力。让 学生从微小的不值一提的发现做起,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 感受科学创新的乐趣。

在接触做实验的初期,会有较多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差。

这时候,老师应该适当降低实验的难度,并且在授课时给学 生留足充裕的时间做实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实验技能, 体会实验乐趣。学生不爱动手做实验,还有相当大一部分原 因是很多老师片面追求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因为这直接 关系到考试的分数,而忽略了学生是否掌握了实验的技能技 巧。因此在课堂的时间配比上,会出现严重的不平衡。一位 老师如果能真正充分认识到动手操作实验的重要性,肯定会 采用各种措施,保证学生实验的时间。比如五年级下册《沉与浮》单元中,“造一艘小船”的 实验器材,只够六人一小组。为了让每个人都轮过来,我安 排了整整一节课的时间,让大家制作自己的小船。为了免去 学生的船“回炉重造”的遗憾,把所有学生完成的船拍下了 照片,做了全班同学作品的“全家福”照片,在班级走廊上 展览。这一次的实践操作,使学生们对于实验的兴趣,对于 准备实验材料的积极性,起到了很大的促动作用。

三、更高的实验质量意味着更大的实验乐趣——老师 要有一颗追求完美的心。

对于实验教学来说,重要的是人人参与。只有每个学生 都参与到实验中去,才能发挥实验的作用,提高实验教学的 质量。实验能开发人的智能、提高人的素质。在现代社会中, 我们强调人才的竞争,尤其是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在基础阶 段,我们的教学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实验教学恰 恰是这样重要的阵地。实验不是做给哪个人看的,而是探究 问题,培养素质的需要。实验要讲究实效,既要能解决问题, 又要能提高学生的能力。

在一次“种子萌发”的家庭实验中,同学们把种子盒子 做好后,我坚持每天了解萌发的情况。七天过去了,有的同 学的种子萌发得很齐,达百分之九十几;
有的达百分之五十 几,有的只有两三个芽;
有三个同学的一个也没发芽。我了 解情况的时候,好多同学在思考: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呢?同学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我立即让他们探讨原因。一会儿,有的同学自报可能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有问题,直击不 萌发的原因。有的说把种子盒子放满了水,不用你问就有人 回答说:“这么多水把种子都淹死了!”有的把种子放在餐 巾纸上,然后把餐巾纸沾水弄湿,这样萌发出来的种子成功 率就比较高。有些同学把种子放在一次性纸杯的底部,阳光 不容易照射到,结果发出来的芽又细又长,一不小心就折断 了。听了同学们的交流,很多同学不服输地表示:“要重做, 我要做得更好!” 这次实验,我吸取了一个教训:要做一张表格,记录下 所有学生的实验成果。很有可能,学生在默默地做完了实验 之后,没有人再提起这个实验,当他的辛苦成果没有得到肯 定之后,会使他们的积极性受到打击。一定要记得每一位学 生,知道他们的实验成果,肯定他们。肯定了他们的成果, 也会让学生在往后的实验中能学会不屈不挠地完成。因为 ——做了就会有成果,不会被遗忘! 四、 感受团队协作的力量与乐趣——老师要有一颗 团结的心。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团队协作精神是性格方 面的一大缺陷。在科学课中,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培养学生 的协作能力,让他们了解小组内所有伙伴的优点和弱点,取 长补短。同时,结合小组竞赛的方式,来比拼每个小组的实 力,促使孩子们团队荣誉感的强化。在一次又一次手与手的 协作中,友谊因而产生。小组协作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配置实验小组人员。拿分组实验来说,相当一 部分学生,不参与动手实验的原因很简单:老师没有硬性要 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课堂的分工上,更加细致,每个小 组可以有组长,但组长必须给每个组员安排工作,并且每次 的工作都稍有不同,各种操作,大家轮着做。必须让学生懂 得一定的规范,分工协作,既能解决个别学生没有实验做的 问题,也能解决一些“懒虫”不愿做的问题。由于各种原因, 有些同学动手做的能力强,而逻辑性语言能力较弱;
有些同 学做事仔细但是颇为胆小;
有些同学胆量很大,却做事马虎, 常有漏洞。分配一个个实验小组,往往不能光凭着他们所坐 位置的关系来定,而应分析所有学生的性格、能力,进而进 行优化组合。小组中,要有负责实验准备的,负责实验设计 的,负责实验操作的,负责总结发言的等等。

2、隔一段时间对于学生进行“轮岗”。学生经常做同 一项工作,也会对从事的工作失去新鲜感。让达到一定水准 的学生进行轮岗,如获得课堂“最佳发言员”的学生,可以 选择从事另一项有挑战性的内容去做。当然,这个规定下去, 会产生一部分组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实验任务的现象,这 其实也是为了让学生懂得这样的道理:自己经历过同样的难 处,就不会在实验中轻易责难别人的事,而会较主动地去帮 助完成。“理解万岁”,对别人的理解,正是真正友谊的源 泉。

3、适时给点奖励——成就感。孩子和成人都一样,在做事的时候非常需要别人的认可和赞许。成就感对他们来讲, 是非常强大的动力。评选一下“优秀团队”、“最给力发言 人”、“神奇实验员”等等,会给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欣喜。

一点小小的鼓励,就是一颗希望的种子。

一堂真正的科学课,并不只是为了完成课时目标,而是 扶着学生走上科学之路。一堂课,真正上好了,是让学生掌 握举一反三的能力,独立自主(协作)探索之路。教师能教 给学生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一直保持着 对科学学习的乐趣和兴趣。因此,就让我们尽自己作为小学 科学老师的一份能力,带着这四颗“心”,带着孩子们一起 去享受课堂吧。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