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城建 > high school D 斯坦福D.school模式的设计创新教育

high school D 斯坦福D.school模式的设计创新教育

来源:城建 时间:2019-11-29 07:48:46 点击:

斯坦福D.school模式的设计创新教育

斯坦福D.school模式的设计创新教育 信息技术革命时代的来临为设计创新提供了新的条件, 同时也对设计艺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伴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来临,在设计教育领先的美国高等艺术学校,如美国 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纽约大学等都在设计教育的相 关领域做出了新的探索。

一、“设计师+”斯坦福D.school模式的设计教育 (一)“设计师+” 2015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制定“互联网+”的 行动计划,推动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 与现代制造业结合的新的生态。因此,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 背景下,培养“设计师+”型的创新人才,就需要设计师具 备移动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软件开发技术和硬件开发能 力等。

(二)斯坦福大学D.school D.school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设计研究所,它的设计项 目被苹果(Apple)、领英(Linkedin)等公司收购,所培 养的设计人才和工程师被硅谷的科技公司争相招聘,原因就 在于D.school的创新教学模式强调了设计教育的针对性和 实用性,回归到了设计的实践属性;
强调了跨院系的合作, 其教学宗旨是以设计思维的广度来加深各专业学位教育的 深度。跨学科合作的目标早已为人熟知,但是在操作层面总 是困难重重,问题就在于本位思考不容易被打破。而D.school实施的让设计师学科学技术、让工程师学习设计艺 术的教学内容,以及每门课至少两名以上教师授课的配置、 项目制课程设置方案、学生参与项目课题设定的教学方法都 为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设计师+”创新教育模式的研究意义 通过研究斯坦福大学的D.school设计教学模式,笔者试 图探索适用于国内高等艺术院校的创新型设计人才培养的 课程教学改革,实现以培养具有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创 业能力为目标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师+”的核 心教学内容包括艺术设计、软件开发和硬件设计三个方向的 课程,适用于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 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以及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和现 代制造业结合的新型设计领域,包括交互设计、移动APP设 计、手机游戏、可穿戴设备设计、机器人设计、智能家居设 计等。研究这种设计教育创新模式可以打通现有设计产品的 传统格局,为设计师的概念设计提供现实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从世界范围来说,发达国家已经将计算机软件开发能力作为 设计师的基本专业能力。在美国硅谷,高科技企业在招聘交 互设计师或者设计人员时,对应聘者不仅提出了具备设计能 力和艺术修养的要求,同时希望其能够具备软件开发或硬件 设计的能力。设计师在工作岗位中面临着和后期软硬件开发 人员之间的沟通问题,掌握“设计师+”的能力可以帮助设 计师更好地应对就业和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机遇和挑战。二、国内外设计创新教育的发展情况 “设计师+”的课程教学改革就是让传统的设计教育模 式下培养出来的设计专业学生掌握除设计专业知识以外的 跨学科专业知识。就国内来说,中国传媒大学是较早对培养 具有综合艺术设计与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力设计人才有所尝 试的院校,并且其人才培养成果获得国内外的认可。从生源 角度来说,该专业的学生以理工科背景为主,因此在对计算 机软件开发和硬件设计方面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此外,包 括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在内的一流高等美术院校都 尝试过开设部分的软件开发课程或硬件设计课程,但是由于 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课程整体的系统性、实用性和延续 性等方面还不能很好地跟上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飞 速发展对创新设计人才提出的高要求。在美国的高等艺术院 校,如斯坦福大学的D.school、纽约视觉艺术学院、芝加哥 艺术学院、罗德岛设计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等都 为设计师开设了软件开发和硬件设计课程,包括软硬件集成 的设计项目实践课程。国外的软件开发和硬件设计的学习从 高中阶段就开始,不分文理科。而在中国,由于文理分科较 早,学生(尤其是文科学生)在逻辑训练、计算机信息技术、 软件开发和硬件设计方面的学习能力较弱,并且起步很晚。

目前,美国一些高等艺术院校已经为设计专业的学生普遍开 设软件开发、硬件设计类的课程,软硬件开发技术已经作为 一种通识教育出现在国际一流的艺术院校中。而国内的很多高等艺术院校尚未开设同类课程,或者虽然开设相关的课程, 但由于师资结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 段和考核评价体系的不健全,推行速度很慢,实施效果也较 差。

三、“设计师+”创新教育模式的改革 “设计师+”创新教育模式改革围绕设计师在学习艺术 设计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习软件开发知识、硬件设计知识。笔 者在研究斯坦福大学D.school课程的基础上,针对中国高等 艺术教育的现状,如学生的学习能力、师资情况、现有课程 结构、课程发展方向、人才培养目标的改变等方面的情况, 确立适用于我国高等艺术院校的改革内容,包括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课程评价方式改革三个部分。

(一)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 笔者通过研究“设计师+”的课程内容,设计以传统设 计专业知识为基础、结合新的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新教学 内容。在设计思维教学方面,可采用D.school经典的 DesignThinking(设计思维)课程,传授学生“传统设计思 维方式+视觉化思考+社会化思考”;
在专业技能教学方面, 可采用D.school的d.science(设计科技)课程,传授学生 “传统艺术设计专业知识+软件开发技术+硬件设计技术”。

课程内容围绕“设计师+”的概念展开,包括设计专业理论 知识;
软件开发知识和硬件设计知识;
结合“产学研”的课 程模式,设计不以商业盈利为目的的项目课程内容。(二)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革 参考D.school的教学方法,改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 导地位,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使教师和学生处 于平等地位,倡导“个性化”的学习。教学方法改革包括采 用大班式讲授法完成理论教学;
采用启发式的项目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对于知识加深和知识应用方面的学习探索;
采用参 与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课程项目的设计与授课;
用工作室 教学完成跨学科项目学习小组的建设;
采用视听媒体和交互 媒体手段,用于分享基础知识的演示教学视频,便于学生在 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的预习、自习与复习。

(三)课程评价方面的改革 课程评价方面的改革主要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出发,构 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结合的评价体系。1.外部评价方面。

通过移动互联网建立课程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的展示平台, 并向专家、企业等进行展示,获取来自课堂外部的评价,从 而建立包括社会影响力、传播广度、好评率等在内的外部评 价参考值。2.内部评价方面。将传统的课程教学成果评价改 为课程过程考核与课程教学成果考核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将 教师评价学生课程作业的考核方式,改为评价学生主动学习 能力、学习成果、掌握知识结构的深度和广度相结合的考核 方式。3.教师通过自述或课堂录像评价,以及教师之间、师 生之间互相交流的方式对课程进行整体性评价,同时对课程 视频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使整个评价资料更为全面、客观、准确。

(四)教学改革的目标 教学改革的目标主要是根据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趋 势,以及对设计人才提出的需求制定的。目标包括以下方 面:培养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环境的,具有“互联网+”能 力的创新型设计科技复合型人才;
培养具有创新设计思维、 社会责任感和技术创新创业能力的新型设计人才;
为实现智 慧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学科建设改革,发展具有“互联网+” 能力的新型设计学科;
提高高等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师资的 学术创新能力和教学能力;
构建适合全球互联网开放式教育 背景下的课程教学规范和考核评价体系。

四、“设计师+”创新教育模式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斯坦福大学的D.school的教学方法在美国甚至是国际 学生的教育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内容并不是适用于中 国,中国的教育环境具有其特殊性。所以在教学改革过程中, 要针对中国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并针对目前国 内高等院校艺术专业学生的个体特征来分析适合的跨学科、 跨专业教学方法。

(一)跨学科、跨专业知识结构更新所遇到的问题 中国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多以文科为基础,早 在高中时期学生就进行了文理分科,造成大多数学生文理偏 科的现象。如今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环境下,大多数科 技型企业、创新型企业需要的是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新型设计人才。而我国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基本停留在平 面设计、产品造型设计、空间设计、服装设计等以形式美教 育为主体的知识结构体系中,与移动互联网所要求的计算机 信息技术、软件开发技术和硬件设计技术的专业知识背景、 知识结构极不符合。“设计师+”的培养过程可以说是一个 要让以感性思维为主的设计师插上理性思维翅膀的过程。针 对知识结构不匹配的问题,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的主体,即根 据学生的个体特性来编制新的教学内容、教材和课件,开发 未来适合设计师学习的教学平台,采用多媒体互动手段达到 教学的目标。

(二)跨学科、跨专业理论授课和实践授课所遇到的问 题 由于“设计师+”课程的跨专业特征,要求教师的知识 结构不仅具有深度还要具有广度。从完成教学目标的角度来 看,教师不仅应具有艺术设计专业的知识背景,还要具有计 算机软件开发和硬件设计的能力。在斯坦福大学D.school的 教学模式中,每一个课程的开设都规定必须有2名或2名以上 不同专业的教师进行授课,这个方案较好的解决了跨学科、 跨专业的问题。但是在以往的实践过程中发现,单纯地给一 堂课配备2个不同专业的教师并不一定能得到“1+1>2”的效 果。想要使教学得到1+1大于2的效果,就需要教师分别都具 有跨学科的沟通技巧和知识背景,以及辅导学生完成创新科 技型设计项目的能力。因此,在“设计师+”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培养 目标。

(三)“设计师+”课程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对传统的 课程评价体系提出的挑战 “设计师+”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移动互联网发 展环境的、具有“互联网+”能力的创新型设计科技复合型 人才。因此,学生掌握艺术设计的专业能力和软件开发、硬 件设计的专业基础知识是入门的基本条件。“设计师+”课 程更注重的是启发式教学的结果,即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设 计与科技融合的专业知识的能力,而这种后期才能逐渐展现 的能力将随着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而不断进步。

因此,“设计师+”课程的评价标准不能仅从单一的课程教 学成果出发,还要综合其他因素设置适合的评价标准,建立 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

五、结语 斯坦福大学D.school的设计教育创新模式,提出了面向 “互联网+”时代的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且在“设计 师+工程师”的教育领域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设计师+” 的创新教育模式解决了在移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制定跨学 科教学目标所面临的问题,明确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到评价体系的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以期为我国的 设计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