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演讲稿 > 环保演讲稿 > 高校转型 [体育人才培育及高校体育结构转型]

高校转型 [体育人才培育及高校体育结构转型]

来源:环保演讲稿 时间:2019-11-07 07:57:03 点击:

体育人才培育及高校体育结构转型

体育人才培育及高校体育结构转型 体育人才培育及高校体育结构转型范文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体育新课程的广泛实施,创 新人才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体育教育的发展伴随着 创新精神的发展,创新精神对体育教学的发展也起着促进作 用。体育教育教学必须树立创新的观念,使我国青少年能够 真正科学、有效地投入到体育运动当中去,让今后的学习、 工作、生活因体育而终身受益。一旦创新精神进入体育教育 教学,将促进体育课程的全面改革,一改以往单调而枯燥的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轻松活泼、形式多样的体 育教学方式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促进广大青少年学 生的全面发展。面对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新课程理念的 实施需要,如何在体育课程教育教学中进行创新精神的渗透 并将其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探索具有时代特色,学校 特色的体育创新精神之路,对培养高校体育创新人才显得至 关重要。

一、目前社会需求人才的调查分析 武汉大学最近进行了“社会究竟需要什么人才”的用人 市场调查显示。被调查单位遍布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调查对象包括各种类型及各种性质与规模的单位。调查显 示:①敬业精神是用人单位最为看好的人才素质,占91.1%。

合作精神(44.7%)、政治素质(44.6%)、身体健康(44.6%)、 吃苦耐劳(42.2%)、心理素质(3O%)依次为用人单位所看重。②在能力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用人单位第一看 重的,占68.7%,其次是独立工作能力(53.3%),再就是 实践动手能力(48.1%)。可见,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实干。

组织管理能力(35.4%)、人际交往能力(27.6%)、科研能 力(14.8%)等其他能力也显得很重要。当然,不同的用人 单位在人才能力的好坏上是存在差别的,例如作为管理人才 使用时,用人单位更加重视人才的组织管理能力;
科研单位 用人时会更加重视人才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③用人单位 对大学毕业生各种条件重视程度显示,除了首先考虑专业对 口外,紧接着就是考虑学习成绩了,之后考虑的是学习期间 实践经验和学习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是否名牌大学这一条 排在第五位,处在正中间位置。在用人单位心目中,中共党 员的份量重于学生干部,仪表与家庭背景虽然都不为用人单 位怎么看重,但相比之下,前者比后者更重一些。④对当代 大学毕业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状况,首先看重扎实的专业基 础知识(37.4%),其次是较强的知识适用性(21.5%),第 三是知识自我更新能力(17.2%)。⑤在对大学毕业生外语 水平的要求上,有45.6%的用人单位,要求能阅读、翻译 外文资料,排在第一位;
对毕业生电脑操作能力的要求,能 做文字处理排在第一位;
占40.3%。两者都只是最低要求。

⑥从社会需要专才还是通才的调查统计分析看出,73.7% 的被调查单位选择用通才,认为专才对他们更有用的单位占 24.4%。二、创新型体育人才的素质结构 (一)知识结构 创新型体育人才必须具有优化的知识结构。其知识结构 是由基础层、中间层和最高层3个层次组成的金字塔型结构。

因此,优化的知识结构具有综合性、适度性、更新性和科学 性的特点。基础层主要由:哲学指导(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 观和方法论)、语言修养(本国语和外国语两种语言)、数学 训练(使人的思维具有严密性和逻辑性)等组成;
中间层是 由:体育专业基础理论和运动项目的技战术及其各专项理论 构成;
最高层则是指:体育各学科和各运动项目的前沿阵地, 主要指各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和运动技术的发展动向,它是体 育创新人才走向创造之路的突破口。

(二)智力结构 创新型体育人才的智力结构是指含有多种基本要素在 内的综合系统,它通过大脑高级神经活动的潜在能力,通过 具体实践活动或借助外在的力量才能得以表现。因此,体育 创新人才的优化智力结构具有适应性、无限性和独特性三个 显著特点。

(三)创造力结构 创造型体育创新人才的创造力结构是个体潜在的一般 的心理能量的特殊表现,并且是在与外部世界发生相互作用 时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它是能量与行为的综合体。因此, 优化的创造力应具有动机的创新性;
思维的抽象性、形象性、突出性和发散性及运动技能的熟练性等属性。

(四)科学思想结构 创造型体育创新人才的体育科学结构是指对体育科学 问题认识的立场、观点、方法和态度构成的思想,是人们对 各类体育科学问题一般认识的综合结果的集中表现,是体育 科学这种客观存在的事物在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五)意识结构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培养的体育大学生、研究 生,多数是“技术型、理论型、学者型”等单一型的意识结 构,而“技术、理论、学者型的创新人才较少,这很难适应 现在体育飞速发展的要求。因此,体育创新人才的意识结构, 主要表现在辨证意识、创新意识、经济意识、竞争意识、国 际意识、信息意识等方面。

(六)体质结构 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对于创造型体育人才开拓新 科学领域,创造新的科技成果,以及适应外界环境各种变化, 增强应变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物质基础。

三、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体育教育结构的转变 (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二)由封闭式向开放式教育转变 高等体育院校必须深化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力度, 拓宽专业口径,调整知识结构,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社会适 应能力。改变重术科轻学科、重技术轻理论、重教学轻科研的状况,适当增加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及健康教育类课程, 并与初等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优化专业课,减少必修课, 增加选修课,倡导学生跨院、系选修,攻读双学位、主辅修。

以开放式教育体制来推动体育院系的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

培养学生从单纯的“教学”向“全面的教育”转变。使学生 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注重在整个学校形成全方 位、全过程、全系统的育人氛围。

(三)由统一模式向个性教育转变 个性教育就是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发展其 个性,在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要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 养学生和谐自然、积极向上的个性,贯彻全面性和自主性, 针对性和适应性,长期性和渗透性的原则。创建民主合作的 体育教学氛围,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创造个性的 发展,不断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与全面的实际工 作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学生科学确立 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安排学习空间创造宽松的条件,使他们的 特殊才能得以发挥。

(四)由竞技运动教育向健康教育转变 竞技运动是属于少数人的运动教学形式,而学校体育教 学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主要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高素质、健康型的创新人才。所以体育院系应贯彻“健 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要紧跟教育改革的形势,在培养 目标上既注重竞技运动的教学,更注重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教学,既注重学生的身体教育,还要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 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

(五)由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转变 现代教育理论要求体育教师不只是一名“教书匠”而且 是一个具有探索和创新能力的教育科研型教师。教师应结合 体育教学与工作实践,不断提高收集、鉴别、吸收、同化各 种信息的能力,积极参与体育教学科研,善于在体育教学中 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不断地形成新的理论性认识,提高自 身的理论水平。体育教学科研可以促进教师知识的储蓄与提 高,牢固掌握体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技能,不断地 拓宽和更新自己研究领域的知识面,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 学质量与效率。唯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既有体育教育水平与多 种能力,又具备一定体育教学科研能力的合格创新人才。

(六)由知识传递向知识创新教育转变 随着社会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总量和 信息量在成倍的剧增,体育教学中新的教学思想、内容、模 式、组织形式、方法与手段不断涌现,体育教育的现代化程 度日益提高,简单地掌握一些体育知识已远远跟不上信息时 代的需要。通过多样的信息渠道,高水平的赛事,各种动态 的体育运动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得他们体育文化知识得到显 著的丰富和提高。因此,教师应努力提高体育创新人才的创 新素质,改变教育观念,尊重学生,教会学生自己去获取知 识,注重教育具有动态发展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智力及创新意识、思维习惯、品质、技能,变“接受型教育”为“创新 型教育”。总之,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体育创新人才, 各高校要重视办学特色,以特色求发展,求生存。改革教育 模式,研究实施一系列培养方案,使学生所具备的知识、能 力、专长等素质直接面对人才市场和众多不同职业的用人单 位,接受其检验和挑选。学校培养出的人才产品能否适应改 革中的基础教育和社会需求,是检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 的唯一标准。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