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演讲稿 > 环保演讲稿 > 教学法课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高职职业形象设计课程教学的问题研讨

教学法课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高职职业形象设计课程教学的问题研讨

来源:环保演讲稿 时间:2019-10-07 07:54:59 点击: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高职职业形象设计课程教学的问题研讨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高职职业形象设计课程教学的问题研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5727(2015)04-0050-05 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职业形象作为职业核心竞 争力的重要构成,其塑造和保持越来越受到当代大学生和职 场人士的重视。激烈的社会竞争以及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催生了职业形象塑造教育。“职业形象设计”课程具有较强 的实用性、可操作性等特点,深受当今大学生的喜爱和高职 院校的重视,也已成为国内各大院校开设最多和受众面最广 的课程之一。本文针对“职业形象设计”课程本身实践性较 强的特点和高职学生的学习特征,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 的项目教学法,以提倡学生对真实问题任务的自主探究和实 践操作为教学切入点,从“教”、“学”和“考”等环节入 手,对该课程教学设计进行系统阐述,以期促进该课程的教 学研究。

一、项目教学法的内涵及对“职业形象设计”课程教 学的意义 项目教学法,其实质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探 索性学习模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第一,就知识的本质而言,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 征,它只是对现实的一种解释或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 案。相反,已有的知识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被新知识所取代。

而且,知识也不能精确地概括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也不是简单地使用知识,而是需要针对 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第二,就知识的获取过程而言,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 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 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 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学习并不单是信 息的积累,它同时包括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 变和结构重组。学习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 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作用过程。

第三,就知识的传授方式而言,建构主义理论非常重视 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认为在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原有的知 识经验,并且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学 生如要获得这些以语言符号为载体的新知识经验所包含的 真实意义,须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将其还原,即按照自 己的理解重新进行意义建构。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不同,其 对语言符号所包含意义的还原程度就不同,对知识的理解也 不同。所以,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教师不是知识的简单呈现者,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 的理解,倾听其现在的想法,并洞察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 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对知识的理解。第四,就学习 环境的营造而言,由于学习是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 构”被认为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通过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解读可以看出,项目教学法 就是在真实情景中,借助教师的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不断地解决疑难问题,从而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项目教 学法的核心追求是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有知识技能传递给 学生,或者说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 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 果的途径,最终得到这个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 习的重点在于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学生在此过程中锻炼 各种能力。

当前,由于多种原因,“职业形象设计”课程教学的实 效性有待提升。主要原因:一是当前的课程教学内容多为“罗 列式”呈现的“权威规范”但“碎片化”的原理和规律,而 “形象设计”是一个综合概念,在真实情境中所要面对的问 题很多属于劣构问题①,此类问题仅靠这些原理和规律并不 能得到有效地解决;
二是传统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直接讲授” 的形式,而“职业形象设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实 操技能的掌握必不可少,“直接讲授”显然不是实操技能学 习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是教师和教材在课堂上大多是知识 技能的呈现者,学生是既有知识经验的被动接受者,造成了 学习者学习动机不足,影响有效学习的进行;
四是几乎所有 的教学因素都是为教师的“教”服务,而非为学生的“学”服务,学习者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不能开展自主学习和锻炼 综合能力。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为 中心,以真实情境任务的解决为载体,有利于解决当前“职 业形象设计”课程教学所遇到的上述障碍。

二、“职业形象设计”课程之“教”设计 (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 的最终目标。“意义建构”只能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需要 把控整个教学过程,并起到激发促进、引导指导、监督控制、 反馈评价等作用。“职业形象设计”课程要求所有的“教” 都要围绕“学”开展,如教学内容应以行业岗位对职业形象 的重点要求为依据设置项目任务,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内容 的选择都依据学生在职业形象塑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重点 真实问题选取,并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水平和认知规律出 发,指向学习者是否能够进行主动探索学习并以达到“意义 建构”为目标。

(二)“教学支持”促进“学”而非“教” 如果将“教学”比做一场球赛,学生应该是“场内球员”, 而教师则应该是“场外教练”。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其能够学会批判性和创造性地思 考和探究。所以,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帮 助者和促进者,应该发挥其有效的学习支撑作用,如引导学 生自行设定各层次的学习目标,为利用综合媒体等手段创设反映真实问题的学习情境,学习者提供进行独立探索和协作 式探索时需要的信息资源支持以及协作学习小组的环境设 计。

1.确立学习目标 课程的整体学习目标根据相关行业岗位职业形象需求 确定,保证在校企文化融合的背景下解决“为谁学”的问题。

具体表述为:学习者能够按照职业要求,掌握合理修饰自身 职业外表的审美和技巧能力,养成自觉遵守相关行为举止规 范的自律习惯,并通过内外机制的相互转化,为后续的专业 理念提升、职业气质升华及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在整体学习目标定位基础上,以学习者为中心,设定或引导 学生自行设定各主题的学习目标,即项目、任务及主题活动 的学习目标。

2.组合序化项目任务学习主题 学习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就是解决“学什么”的问题。首 先,在学习内容选择方面,应该依据课程标准、社会行业实 际需求和学生个体差异进行恰当选择;
其次,基于学生学习 的认知过程,将零散的学习内容按照一定的方式、方法进行 安排,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项目教学法指导下的“职业 形象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以职业形象现实问题为线索,以真 实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设计先行组织者②,打通新旧知识 间的有意义联接,实现学习者知识和技能的习得。基于此, 可以把“职业形象设计”课程学习内容分为三大模块、八个项目及十六个任务。

模块一:仪容仪表模块。分为职业色彩定位、职业服饰 装扮、职业妆容设计、职业发型设计四个项目,色彩基础实 训、个人职业色彩定位、男士职业着装、女士职业着装、标 准眉型设计、职业唇妆塑造、职业眼妆及卸妆、职业发型设 计八个任务。

模块二:行为举止模块。分为职业仪态训练、情境体态 语言两个项目,基本体姿、面部表情、服务手势、情境体态 语言运用四个任务。

模块三:专业理念模块。分为职业气质培养、职业形象 综合训练两个项目,气质类型分析、职业情商管理技巧、求 职面试综合形象设计、求职面试自我展示四个任务。

3.整合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的设计是指确定学习本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 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本主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于应从 何处获取有关信息资源,如何去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 些资源等较难的问题,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职业 形象设计”课程提供给“学”的信息资源类型是:精品课程 网站、Internet网络资源(全文搜索、推荐门户网站等)、 书籍目录、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等,其作用主要是供学习 者进入学习主题的问题情境,了解相关背景知识,充实及调 取头脑中原有的与主题相关的知识经验,形成和探究与主题 相关的专业问题,掌握收集资料的途径和策略,提供协作学习时的交流素材等用途。另外,“职业形象设计”课程“教” 的信息资源类型包括:各种课程资料、教学软件、教案、专 业刊物、学术会议资料、行业资讯、交流心得、教育新闻、 教育统计信息等,供教师更新学习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和技 能理念,也为“学”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4.营造职场情境 根据主题学习目标的不同,选择并综合运用多种创设 “真实”情境的手段。首先,要求师生穿着职业装上课,这 有利于塑造相关专业的职业感背景。其次,利用校内专业实 训室,模拟真实的职场氛围,在传统教室综合运用多媒体进 行视频、音频、图像展示等手段,使学生“浸入”到学习主 题情景中。再次,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引导学生到相关行 业岗位现场调查职业人形象现状并形成评价,真实感受职业 环境对职业形象的要求及职业人形象方面存在的不足。最后, 通过课程参观实习和专业顶岗实习掌握知识和技能。

5.创设开放、协作的学习环境 设计能够为学生提供多种机会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这 样的环境中进行创造性和批判性思考,处理意义不明确和不 一致的观点,形成支持学习和挑战学习的人际关系等。“职 业形象设计”课程学习环境设计强调师生平等、开放自由的 基调,以小组协作学习的形式进行设计,教师帮助学习者一 起进行恰当的协作小组分组,提出能够引起讨论的初始和后 续问题以便引导“协作和会话”,辅助学习者克服在发现学习和探究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引导其掌握学习的策略和 具体方法,促进小组内和小组间的资源共享,并在必要的时 候给予准确简练的直接指导。

三、“职业形象设计”课程之“学”设计 对学习过程的设计是基于项目教学法的高职“职业形象 设计”课程设计的重点内容,关系到“怎么学”的问题。

(一)以“真实”情境呈现问题 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 PBL)通过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解决一些模拟现实生活 中的问题为学习途径,从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 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问题式学习是 一种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教学准则相吻合的教学设计 思想。建构主义强调用真实情境呈现问题,营造问题解决的 环境,以此活化学生问题解决的思维,变事实性(陈述性知 识)为问题解决的工具(程序性知识),由此搜索与建构问 题解决的策略(策略性知识)。

以酒店管理专业“职业形象设计”课程中的“职业色彩 定位”项目为例,由教师负责设计小组协作学习环境的问题 主线,以此引导学习者在主题范围内进行创造性和批判性地 发现学习和探索学习,并自由、民主、开放地共享彼此的意 见和成果。首先,由教师提出能引起争论的项目初始问题, 即“你会挑选什么颜色的(准)职业装参加酒店专业面试?” 以此问题作为贯穿整个项目学习的主线问题。其次,根据下属任务的不同,教师提出能将讨论进一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 题。例如,针对“色彩基础实训”任务,提出“哪个颜色最 适合酒店职业装的色彩?”“哪个酒店的职业装色彩最 美?”“为什么不同色彩给人的心理感受会不同?”“什么 是色彩?它的产生原理何在?”“常见色彩的抽象、具体联 想及有关职业的联想是什么?”等问题。在试图解答这些问 题的基础上,引申到下一个任务“个人职业色彩定位”的学 习,并引导学习者思考探究“你最适合那些职业色彩的装 扮?”“你最适用哪些职业色彩搭配规律?”等问题。教师 在设计多层次问题过程中,始终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原有知 识经验发展水平的边界上(即最近发展区),遵循学生的认 知规律,通过提问来引导、激励学习者进行主动探究和学习, 向主题所涉及的更高知识经验水平主动建构意义。

(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动性,各种教学因素只是作为一种广义的学习环境支持 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有助于学生独立 探究的情境,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 而不是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

以酒店管理专业“职业形象设计”课程中的“职业形象 综合训练”项目为例,学习者需要独立完成“专业岗位求职 面试VCR”的制作任务,在此基础上,参加模拟现场求职面 试。每个学习者都是自己任务的负责人,不仅需要对自身的求职面试仪容、仪表、仪态、语言以及面试内容组织作科学 设计和合理展示,还需要自行发现和思考面试中可能会面对 的问题并寻找相应的解决策略。另外,还需要学习者钻研拍 摄清晰视频的技巧等相关技能。

(三)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分工和协作 在项目教学法指导下的“职业形象设计”课程的教学过 程中,可以把学习者分为6人一组的项目任务学习协作小组, 组内可设立组长、资料收集、文案、计时、发言等职责人, 依据小组协作活动开展状况可进行轮岗。以“标准眉型设计” 任务为例,学习协作小组可以在讨论的基础上,将真实问题 任务“什么样的眉形是适合大多数人的标准眉型?”及“职 业标准眉型的技术标准和实例”分解,然后进行个人独立探 究,在形成组员各自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内不同意见的 讨论和综合。

四、“职业形象设计”课程之“考”设计 较高的职业形象层次应该通过良好的内化职业审美素 质自然流露于外在表达,并形成稳定的习惯。但是,在各种 形式的评价体系中,对素质的评价一直比较难。就“职业形 象设计”课程考核而言,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点考核在不 同情境下应用所学知识技能(知识技能外化)的能力,学习 者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对客观事物认识和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包括小组对个人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及教师评 价。评价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做出的贡献以及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

具体而言,根据“职业形象设计”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 采用课堂考核和课外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和综合考核相结 合的方式。课堂考核以既定的课堂主题学习活动完成情况为 考核主要内容,辅以考勤考核,以小组内部互评、其他小组 评价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对学生的考核;
课外考核 基于学生实习实训报告的完成情况以及精品课程网站资源 库中的题库、主题游戏等补充学习材料和拓展学习任务的完 成情况等为依据,以教师评价和行业岗位相关负责人评价为 主。课堂考核和课外考核结果共同形成考核的综合成绩。

虽然项目教学法指导下的“职业形象设计”课程教学坚 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自主和探究式学习,但这并不 代表“教”在教学中不重要。实际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 学”对教师的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教师不仅要具备传 统教学法要求的对学科知识体系较好的把握能力,以便能够 合理地确定教学主题和任务,并在必要时给予学生一定的直 接指导;
还需要掌握认知心理学知识,以便能够对学生原有 的知识经验基础做出准确的衡量和判断,确定其最近发展区, 据此来选取和序化学习主题;
更需要接轨行业,以便能为学 生的主动探索性学习创设尽可能真实的情境和促进小组协 作的开放性学习环境。

注释:
①问题可以分为良构问题和劣构问题两类。初始状态、目标状态等界定明确,有最佳解决过程和标准答案的问题为 良构问题;
问题界定不明确、有多重解决方案且没有最佳答 案的问题为劣构问题。

②先行组织者指的是在认知结构中已有的、具有普遍意 义的背景观念材料,即利用适当相关的、包摄性较广的、最 清晰和最稳定的引导性材料,目的在于用它们来帮助确立意 义学习的心向。

参考文献:
[1]傅四保.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项目教学法初 探——以“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为例[J].中国大 学教学,2011(2):56-58. [2]杨丽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 济南大学学报,2003(5):83-87. [3]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 电化教育研究,1997(3上):3-9. [4]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 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61-68. [5]陈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J].学术交流,2007 (3):175-177. [7]于蓉,李元平.基于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内容设计 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48-50. [8]周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J].中国电力教育,2010(16):117-119.[9]梁瑞仪.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的研究[J].中国电化 教育,2001(6):15-17. [10]朱德全.基于问题解决的处方教学设计[J].高等教 育研究,2006(5):83-88. [11]斯特弗.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2. [12]陈向平.高职学生“三体系”评价模式的构建与探 索[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01-104.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