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演讲稿 > 法院演讲稿 > 【从活动到课程多元文化教育的时代发展策略】 什么是多元文化课程

【从活动到课程多元文化教育的时代发展策略】 什么是多元文化课程

来源:法院演讲稿 时间:2019-10-03 07:59:44 点击:

从活动到课程多元文化教育的时代发展策略

从活动到课程多元文化教育的时代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0568(2014)12-0024-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水师范学院中青年教师科研资助项 目“多元文化视域下民族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 究”(批准号:TSA1139)、“多元文化视域下民族地区中 小学英语课程发展研究”(批准号:TSY201220)、甘肃高 校科研项目“文化传承视角下民族地区英语课程构建研究” (批准号:2013A-103)、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课题“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与策略研 究”(批准号:GS[2013]GHBZ090)的阶段性成果。

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是全球多元一体化、各国民族教育转 型期我国开设的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它的开设,意味着我国 民族团结教育走过形式多样、内容多元的“活动”阶段,迈 向多元文化教育的制度化阶段,面向全国中小学单独开设, 旨在培育全体未来民族人清晰的、积极的、反思性的文化身 份认同,使其成为合格的民族人,乃至世界人。诚如有论者 所言,“如果在中小学时期就开设一些民族文化课程,将在 根本上促进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理解和交流……是实现民族 文化身份认同的根本途径。”但实施之初,作为一门负载着 新时期民族教育新朝向的多元文化教育课程,民族团结教育 课程须当充溢怎样的课程意蕴,才能应对时代对民族教育的 新诉求呢?因此,从学理层面厘清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所应具有的课程意蕴,包括其目标、性质、理念、价值取向等,对 课程理论的进一步提升及其有效的常态化实施很有必要。

一、人、知识、社会兼顾之课程目标 伴随着文化全球化的进程,各种文明与文化之间的交流 和碰撞、矛盾与冲突在所难免。面对这种时代趋势,我国民 族教育理念亦做出改变予以应对,即由“传统的多元一体教 育”向新形势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转型,已成为全 球多元一体教育之不可缺少的部分。为适应这一教育思潮, 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开设作为新时期我国民族教育政策调 整来满足全球化对各国民族事业发展的时代诉求,其目标指 向三方面:
1.以全体公民为教育对象。新形势下,全球多元化强有 力的无形之手触及到民族个体、群体的心理深层,尤其是文 化身份的认同问题。公民的文化身份认同是一个民族团结的 前提,需要全体公民来完成,因此,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培 养目标应明确指向全体公民。欲让一个国家的公民具备反思 性的文化身份认同而成为未来合格的民族人,民族团结教育 课程是实施教育的主要载体,从其设计的理论基础到有效实 施等方面都需要侧重于公民教育,培养其多元文化意识、提 升其作为未来公民能够“承担一种理性的参与意识”。

2.满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社会的需求。任何个体的发展 总是与社会的发展交织在一起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作为民 族教育的载体,其价值终归要实现于拥有56个民族的大环境。而此环境是由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不同领域按照特定 的运行规律及运作方式而成的综合体,民族团结教育便通过 其文化功能(即传递、保存、更新各民族长期积淀下来的观 念、信仰、价值、思维方式等民族文化)、经济功能(培养 多民族国家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形成适应当下经济生活 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及政治功能(通过促进民族国家 的政治社会化、有效传播民族国家政治共同体中的政治文化、 促进民族国家整个社会的政治整合来实现民族团结的目的) 等,以达成促进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国家凝聚的目标。

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三个目标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论 及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质,其与个人发展、知识传承以及社会 发展的需要息息相关,这是新时期多元文化教育课程的时代 意蕴。

二、国家意志、地方需求兼具之课程性质 以个人发展、知识传承及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目标的民族 团结教育课程性质如何呢?本文从三级课程管理的角度来 解释体现“国家意旨”、“地方需求”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 所包含的课程意蕴。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我国的课程管 理为典型的中央集权体制——全国范围内的课程清一色为 国家课程。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国家意识到中央集权 课程管理体制的不利,逐步赋予地方和学校以适当的课程自 主权。21世纪初,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明确提出了“为保障 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其中,“国家课程”是由国家主 管的,体现了国家意志、为培养全体公民而设的课程;
而“地 方课程”的本质特征则在于:体现本地的教育发展水平,结 合本地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现状,充分利用本地的课程 资源,服务于地方的发展并促进国家课程有效实施的课程管 理策略。

然而,根据以上论述并不能予这门新型的课程以边缘 清晰的定位。依据《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中“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列入地方课程实施”这一规定,尝试 用“国家地方化课程”一词予以阐释,该课程的特点是:在 坚持国家课程基本精神的前提下,遵照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有 关民族教育的课程政策,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社会、经济、 文化等发展需要并结合本地区民族构成的特点及条件,将国 家层面规划和预设的面向全国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民族团 结教育课程进行改编、调适,这一特点体现了新时期我国多 元文化教育课程的新意蕴。

三、多向度关怀之课程理念 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作为现阶段我国民族教育课程的核 心,是新时期多元文化教育新理念在操作层面的主要载体, 其目标及性质凸显了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所蕴含的多向度关 怀之课程理念。

1.注重学生作为“全人”的发展。一来,民族团结教育 要关注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全面发展。新时期的民族团结教育以培养全体民族人为着眼点,克服以往民族教育类课 程中主要针对少数民族教育的不足,在体现主体民族价值观 的同时亦凸显其他各民族的文化特色,使各民族学生对自己 在多民族大家庭中的定位有了更客观、公正的认识,从而更 有利于形成反思性的文化身份认同感。再者,它亦体现了各 民族青少年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理念。作为置身中华民 族多元一体社会中的未来民族人,其发展、成长等社会化的 过程必定是在各民族成员、社会、自然的交融中行进的,他 们在成长中需要逐步具备容忍、尊重、合作以及自我批判和 反省等公民素养,在学习技术知识和道德实践知识、民族文 化知识的过程中实现人、社会、自然之间和谐与共,从而实 现作为“整体的人”之发展。

2.关注全体、注重差异。新时期的民族教育,绝非仅是 少数民族的教育,作为其载体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现了国 家意志,因为民族团结事业关乎国家的未来走向,亦涉及每 个民族人未来的命运,所以每个公民都有平等的权利及义务 参与其中,来共同维护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以确保 其安定、团结。然而,又因我国地域不均衡、民族差异,也 要遵守“统一要求与体现各民族和地区的特点相结合”的“地 方化”原则。具体而言,课程实施需遵从国家统一要求,亦 要考虑各民族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地 方化”特色的改编与调适,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学 生个体差异。3.凸显交往理性。在多元一体文化社会里,民族团结教 育的实质是各民族成员通过平等的对话,是对属人领域那些 与个体或群体所属文化相异的社会价值规范、宗教信仰等方 面的观点与看法进行沟通与交流,进而达到包容、接纳、理 解、内化,并基于此来建构、重塑自己的民族观,且形成自 己的价值判断和社会行为准则,作为在自己所属文化——内 群体文化以及他文化——外群体文化中行为的参照系与标 尺。它的形成需经反复、理性的漫长过程,而非一朝一夕所 能为。所以,要达到民族团结教育的目的,就须以学生置身 其中的生活环境为基础,因“群际之间事实性知识的交流与 互动,很有助于加强各民族的团结”。

4.搭建各民族学生平等对话的公共平台。只有各民族成 员频繁流动,并通过彼此之间相互沟通、了解,相互促进, 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建立一种共荣共生的机制, 才能达成真正的团结。新时期负载这一使命的民族团结教育 课程所能发挥的功能,应该是为各民族学生能够平等对话搭 建一个公共平台。在此平台上,各民族学生都以平等的方式 感知、交流彼此所需的技术知识、道德实践知识以及各民族 文化知识,并以理性、包容的姿态审视各民族之间的现实差 异,在对各民族的历史、现实及未来的反思中,渐次形成积 极的、反思性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感。

四、多维融合之价值取向 综上可知,新时期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所体现的新教育理念,是新时期民族教育的时代诉求,亦是新形势下我国多元 文化教育课程之意蕴。因此,从学理层面予以分析,有利于 民族团结教育真正从单个的、随意的“活动”走向有结构的、 系统的“课程”,亦利于其常态化实施。惟其如此,我国民 族教育才能应对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教育的时代诉求。

参考文献:
[1]邵晓霞,傅敏.论文化身份认同类型学理论及其对民 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启示[J].贵州民族研究,2011(1):
130-135. [2]严梦春.全球化背景下同样需要民族内部的文化认 同[N].中国民族报,2006-12-29. [3]邵晓霞.从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看我国多元文化教育 [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4):19-24. [4]杨少琳.美国公民服务课程在我国推行的价值基础 及现实困境[J].社会科学家,2010(9):56-59. [5](美)詹姆斯·班克斯.文化多样性与教育:基本原 理、课程与教学[M].荀渊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2010:134-138. [6]李广,马云鹏.课程价值取向:含义、特征及其文化 解析[J].东北师大学报, 2010(5):167-171. [7]严仲连,马云鹏.论课程价值的实现与理性选择[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1):3-43. [8]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4-18.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