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演讲稿 > 安全演讲稿 > 着力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的问题和策略

着力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的问题和策略

来源:安全演讲稿 时间:2019-10-06 07:47:00 点击:

着力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的问题和策略

着力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的问题和策略 党中央历来十分关心和重视大学生的理论武装工作, 指出要从赢得青年、赢得未来的高度,抓好大学生的理论学 习,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这 是党和国家赋予高等学校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保证党的事 业后继有人的历史使命。

一、对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认识 1.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三化”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时代化、大众化,体现出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趋 势的深切关注,它以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为蓝本,以中华民族 的复兴为己任,以中华民族的利益为诉求。目前,在经济全 球化、政治多元化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时代,马克思 主义的指导地位面临严峻的挑战,应该说,新世纪顺利推进 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关键在于青年一代。时代的发展和历 史的使命决定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在马克思主义“三 化”中的战略地位。因此,我们要加强对青年一代,特别是 当代青年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3.是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当代大学生具有阅历 浅、求知欲强、可塑性大的特点,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主要 是要在新形势下将青年大学生培养成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使得青年大学生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正确认识社会发 展趋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正确立场,科学区分、评价马克思主义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 思潮。这是应对当前国内国际形势考验的需要,也是引导广 大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二、“着力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模式的实 践与探索 “着力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模式是指从精神 教育、课堂教学、专题培训、能力培养、科学研究、实践体 验等方面找准着力点,切实科学地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 养工程。

1.着力于精神教育。精神教育是旨在促进人的精神世界 发展,提升人的精神生活质量的教育活动。精神教育是一种 心理教育和情感教育,也是一种道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旨在 确定并坚定人的精神信念。高校应加强对广大师生的精神教 育,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发展的角度出发,凝练出学校的 校训、学校精神和校风,以此统领全校师生的精神生活,努 力使其成为全校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精神支柱。加强对 广大师生的精神教育,就是要用高尚情操、崇高境界、博大 胸怀、求实精神来引导、激励全校师生。

2.着力于课堂教学。高校要把青年大学生学习马列理论 列入教学计划,注重通过课堂教学来提高青年大学生的马克 思主义理论基础和素养,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角度广泛培 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青年 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主渠道、主阵地。高校应注重加强思想 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环节,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 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使青年大学生在 积极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 理论的理解和把握,为培养合格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夯实理 论基础。

3.着力于专题培训。高校应成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院。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院要把提高学员政治理论素质作为教 育培训的核心,按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要求,开 展形式多样的深理论、高层次的专题教育培训活动,努力使 在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接受培训的学员的理论素养得到提 升。如通过开设党校、团校专题培训班,举办青年马克思主 义者论坛,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节庆日为契机,组织 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等活动,对学员进 行实践培训和教育。在教育实践中使学员重温党的光辉历史, 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并积极成为党的政策理论的践行者和传 播者。

4.着力于能力培养。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青年大学生 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对青年大学生马 克思主义素养的培育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高校应通过组织 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促使青年大学生 成长为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如通过举 办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人文大讲堂、经典诵读、辩论赛、书画大赛等活动,促进青年大学生个性能力及特长兴趣的发展 与提高,增强青年大学生产生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新 成果的能力,也可以增强青年大学生在活动实践中对马克思 主义的理解与认同。

5.着力于科学研究。“着力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 培育模式,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就是要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培养 青年大学生的科学信仰、科学能力、科学品质和科学精神, 重点培养具有科学精神的创新人才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如 通过实施百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举办大学生科技节、 组织学生参加学术科技竞赛、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践锻炼等活 动,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营造良好的学术科技创新氛围,使青年大学生在参与科技创 新活动中开阔视野,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其成长为具有科 学精神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奠定良好的基础。

6.着力于实践体验。实践造就人才是马克思主义人才观 的核心,也是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和根本途径。高校每年应 利用大学生寒暑假,组织青年大学生深入教育基地、农村、 企业、社区、街道,围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技推广、 法律普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开展实践活动。使青年大学生通 过社会实践熟悉社会、了解国情、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实 践体验的另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就是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红色 精神教育。高校应积极利用重要节日,组织青年大学生开展 “爱祖国、爱家乡、爱校园”主题教育活动,或经常组织青年大学生去革命纪念馆、革命根据地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 观、瞻仰、体验、感悟红色精神。

三、“着力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模式的体 系构建 1.加强组织领导是关键。高校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 养工程,加强组织领导是关键。高校党组织要把实施青年马 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列入重要议事 日程,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优先保证。高校各级领导要 把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和 工作,党委书记要亲任党校校长,校长要亲任青年马克思主 义者学院院长,党委委员要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院的学员 作专题辅导报告;
在重大纪念日、节庆日,高校重要领导要 和青年大学生一起参加纪念、庆祝活动。只有各级领导和党 组织的重视、支持下,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才能 取得理想的效果。

2.注重实践体验是根本。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事物, 在实践中获得认知。体验教育是—种崭新的教育理念,是一 种科学、有效的教育模式。高校要注重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培养工程实践基地与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学实习基 地、科学研究基地、科技推广基地、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相 结合。组织青年大学生参加实践体验活动,用先贤们以身报 国的英雄事迹感召青年大学生,用专家学者们献身科教的赤 诚之心激励青年大学生,用创业者们创业兴邦的拼搏精神鼓舞青年大学生,不断提升青年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报国志向, 在实践体验中加深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达到 内化理论和升华理论的教育目的。

3.拓展活动载体是抓手。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 程,高校应注重将校园文化活动作为教育载体。以活动为载 体就是有意识地组织开展活动,将教育内容寓于活动之中, 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教育。高校组织开展校园文 化活动应注重品牌化建设、系列化开展,在活动中要充分体 现全面实施、全员参与的思想。如每次每个品牌化活动均开 展系列活动10余项,满足青年大学生的不同需求,使几乎每 个青年大学生都能选择参与一项或多项活动。高校应组织开 展充满活力和吸引力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实践育人载 体,拓展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成长舞台,积极推动马 克思主义大众化。

4.健全考核体系是基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育工作考 核评价,就是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对象,依据培 育目标,利用评价手段,对其教育效果予以价值上的判断。

科学的评价可以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规范化、科 学化发展,促进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和落实。高校应依据培 育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工作实际,不断建立健全培育工作考 核评价体系,探索实践培育长效机制。高校要主动认真地对 待教学评价,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积极主动地做好自我评 价工作,通过自我评价,找差距、找不足、定目标,不断推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向更高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方精华.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N].人民日报, 1999-05-04. [2]葛莉.“90后”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育机制诠释 [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3]韩延明.如何强化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J].教育研 究,2009(4). [4]王坤庆.论精神与精神教育——种教育哲学视角的 当代教育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6).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