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述职报告 > 校长述职 > 中医骨伤科学多媒体教学论文:小学多媒体教学论文

中医骨伤科学多媒体教学论文:小学多媒体教学论文

来源:校长述职 时间:2019-11-03 08:00:05 点击:

中医骨伤科学多媒体教学论文

中医骨伤科学多媒体教学论文 1着重阐释桡骨骨折部位的解剖特点―――从解剖学角 度整体把握该病特征 解剖学是认识和学习中医骨伤科学的基础,没有坚实的 解剖学基础,诊断、治疗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米之炊”。

因此,在讲授桡骨远端骨折具体知识之前,应将桡骨远端的 解剖结构进行重点讲解,以利于学生对该病的理解和掌握。

桡骨远端骨折指的是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部位骨折, 这个位置是松质骨和密质骨的交界处,属于解剖学薄弱处, 遭受外力后容易骨折,而其中最容易被破坏的解剖学关系是 腕关节的掌倾角和尺偏角。掌倾角是指桡骨远端与腕骨形成 的关节面,其背侧边缘长于掌侧,故关节面向掌侧倾斜10° ~15°。尺偏角是指桡骨远端的外侧茎突较其内侧长1.0~ 1.5cm,故其关节面向尺侧倾斜20°~25°。这两个角度在 骨折时常被破坏,因此整复时应尽可能恢复其正常解剖结构。

从桡骨远端解剖学角度理解桡骨远端骨折,实际上是在向学 生传授中医骨伤科学的学习方法,即从解剖学角度出发把握 全篇。提示学生在学习中医骨伤科学各个疾病时,注意理解 和掌握每个解剖学部位不同层面的解剖结构,尤其是解剖学 关系的薄弱之处。通过结合解剖学结构来理解和记忆,常常 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以病因病机、桡骨远端骨折的移位方向以及中医特色 疗法为讲授主线―――重点突出,启发为主中医骨伤学教材中“上肢骨折”章节包含12种疾病,每 种疾病均有各自的主症、病机、移位方式和治疗方式等。除 了要理解重点疾病病因病机外,还要掌握临床症状和中医特 色疗法,其中包括学生在以往学习中未曾涉及的知识,学生 普遍反映这部分内容枯燥、抽象。针对这种情况,在桡骨远 端骨折的疾病病因病机、移位方向以及中医特色疗法讲授中, 要注意突出重点,即重点讲授学生较少涉及或难以理解的内 容,对于学生比较熟悉或较易理解的知识,以启发学生自主 学习为主。以骨折损伤的具体情况为主线,进行病因病机、 移位方式、中医特色整复和固定的教学。桡骨远端骨折的病 因病机、移位方式、中医特色整复和固定中,病因病机比较 容易理解,因此这部分内容学生可在课下自学。《黄帝内经》 中指出有“骨折的病因堕坠”“击仆”“用力举重“”五劳 所伤”等。就本病而言,主要的病因有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 两个方面,其中以间接暴力为主。直接暴力多造成粉碎性骨 折。间接暴力是指患者跌倒时由于躯干向下的重力与地面向 上的反作用力交集于桡骨远端而发生骨折。从病机上来看, 人体受外因作用或内因影响而发生伤病,局部皮肉、筋骨组 织的损害,均能导致脏腑、经络、气血和津液功能失调,一 系列症状随之发生。正如《正体类要》云:“肢体损于外, 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指出局部 与整体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故只有从整体出发才能认 识疾病的本质和病理变化的因果关系。本课比较难理解的内容是骨折的移位方式,以及根据不同移位方式进行的整复和 固定方法。因此,课堂上应重点介绍伸直型和屈曲型桡骨远 端骨折的移位方向及治疗方式。讲授时,应从移位方向入手, 介绍相应的整复和固定手法,兼顾疾病自身特点,启发学生 自主学习。患者腕背伸位跌倒,手掌着地后,感觉腕部剧痛, 不敢活动,局部肿胀明显,有时可见皮下淤血,手指处于半 屈曲休息位,不敢握拳,需要健手托扶患手方能减轻疼痛。

如近侧断端压迫正中神经,则有手指麻木等正中神经功能障 碍表现。其典型体征有“银叉”状畸形,骨折远端连同手部 向背侧移位,近端有凹陷;
“枪刺状”畸形,骨折远端连同 手部向桡侧移位,中指轴线与桡骨轴线不在同一平面上;
直 尺试验,正常时,将直尺放于腕尺侧,尺骨茎突距直尺在1cm 以上,桡骨远端骨折时,尺骨茎突可与直尺接触;
尺骨茎突 与桡骨茎突直线关系,桡骨远端骨折后,尺骨茎突与桡骨茎 突几乎在同一直线上,而正常情况下桡骨茎突比尺骨茎突向 远侧多出1.0~1.5cm[1]。不同移位方式决定了不同的整复和 固定方法。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整复方法:患者坐位,老 年人则平卧为佳,肘部屈曲90°,前臂中立位。一助手把持 上臂,术者两拇指并列置于远端背侧,其他四指置于其腕部, 扣紧大小鱼际肌,先顺势拔伸2~3min,待重叠移位完全矫正 后,将远端旋前,并利用牵引力,骤然猛抖,同时迅速尺偏 掌屈,使之复位;
若仍未完全复位,则由两助手维持牵引, 术者用两拇指迫使骨折远段尺偏掌屈,即可达到解剖对位。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的固定方法:先在骨折远端桡背侧和近 端掌侧分别放置一平垫,然后放上夹板,夹板近端达前臂中 上1/3,桡、背侧夹板远端应超过腕关节,限制手腕的桡偏 和背伸活动。屈曲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整复方法:由两助手拔 伸牵引,术者可用两手拇指由掌侧将远段骨折片向背侧推挤, 同时用示、中、环三指将近端由背侧向掌侧挤压,然后术者 捏住骨折部,牵引手指的助手徐徐将腕关节背伸、尺偏,使 屈肌腱紧张,防止复位的骨折片移位。屈曲型骨折的固定方 法:在远端的掌侧和近端的背侧各放一平垫,桡、掌侧夹板 远端应超过腕关节,限制桡偏和掌屈活动。扎上3条布,最 后将前臂悬挂胸前,保持固定4~5周,儿童固定3周左右[2]。

课堂上除了详细讲授移位方式和整复固定方法外,还可以通 过课堂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加深理解,如设计一个病例,让学 生结合病例中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进行骨折分型,培养学 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加深学生对相关基础知识 的记忆。总之,以病因病机、移位方式和中医特色治疗为主 线进行教学,不仅能避免学生单纯凭借记忆进行学习,还能 帮助学生掌握临床治疗思路,切实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3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根据患者病情制 定诊疗方案,因人施治 中医在治疗骨伤科疾病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对于桡骨远 端骨折,有一套有效并且简便的疗法,小夹板外固定治疗骨 折独具特色,夹板材料多种多样,取材方便[3]。但对于不同类型的桡骨远端骨折,笔者认为应当因人施治。如对于无 移位的骨折不需要整复,仅用掌、背两侧夹板固定2~3周即 可,有移位的骨折则必须整复;
对于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和 屈曲型桡骨远端骨折,可以采用整复的方式进行治疗,之后 在维持牵引下进行小夹板固定,固定期间可以进行指骨间关 节、掌指关节屈伸锻炼及肩肘部活动等功能锻炼。仅仅进行 骨折复位的治疗是远远不够的,还应结合中医内服汤药治疗 调理。中医内治法是治疗骨伤科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人体 遭受创伤,经脉受损,气机失调,血不循经,溢出脉外,离 经之血瘀滞于肌肤腠理,“不通则痛”,故需疏通气血。《血 证论》《伤科补要》均认为“损伤之症”“专从血论”为骨 伤科疾病辨证施治的基础。一般按照三期辨证进行治疗:损 伤早期(伤后两周内)宜采用“攻”法,治血与理气兼顾;

损伤中期(伤后2~6周)宜采用“和”法,注重和营生新、 续筋接骨;
损伤后期(伤后6周)应采用“补”“温”法, 以温通经络为主。三期辨证以调和疏通气血、生新续旧、强 筋壮骨为主要目的,是中医骨伤科学的精髓之一[2]。在进 行中医辨证治疗的同时,必须进行X线检查,以明确诊断、 了解骨折整复后的恢复情况。若中医整复失败或小夹板固定 不能较好地维持,或出现严重粉碎性骨折移位、桡骨远端关 节面破坏,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课堂教学时,向学生说明 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应因人施治,用西医的方式明确 骨折情况,用中医辨证论治调理全身情况,同时运用小夹板和整复方式进行治疗,对于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 内固定手术治疗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4]。

4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师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 由于中医骨伤科学属于操作性极强的课程,传统的医学 教学模式往往枯燥无味,学生不愿意听讲,影响课堂教学效 果,已不能满足现代临床教学的需要。在中医骨伤科学教学 中,促使学生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逐步转变为形象生动的 理解、学会发现和分析问题的学习方式,与教师采用的教学 手段和方法紧密相关。教师除了进行具体知识的教授,还应 运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图片、视频和现场演示以及深入浅出 的阐释使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在中医骨伤科学教学中应用 多媒体课件,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之更好地掌握骨伤 科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如针对骨折后肿胀、畸形、瘀斑, 骨折复位手法及夹板外固定操作程序等,可利用图片或视频 进行详细阐述,简短的视频配合适当的讲解就可使学生充分 理解并掌握知识要点。又如在学习诊断依据时,可以根据X 线、CT片等影像学资料对骨折进行直观阐释,使学生更加全 面地理解和掌握得。在学习整复手法时,应用视频向学生讲 授整复方法和注意事项。Blackboard教学管理平台(BB平台) 是由美国Blackboard公司开发的一套专门用于加强网络教 学、辅助课堂教学并提供互动、交流和评价的网络教学平台 [5]。教师可以将上课时应用的课件、图片、视频上传至BB 平台,学生可随时预习及复习,以提高学习效率。在中医骨伤科学教学中充分利用BB平台,引导学生线上线下学习,可 使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6]。

5结语 笔者在桡骨远端骨折课堂教学中,采用教师讲授和多媒 体教学相结合方法,使学生较快理解、掌握和应用中医骨伤 科理论。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有条理地进行教学,注重授课的 针对性,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中医 骨伤科学知识。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