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述职报告 > 人大代表述职 > 生态哲学思想问题内涵价值论文(共5篇):生态哲学思想

生态哲学思想问题内涵价值论文(共5篇):生态哲学思想

来源:人大代表述职 时间:2019-11-21 08:46:47 点击:

生态哲学思想问题内涵价值论文(共5篇)

生态哲学思想问题内涵价值论文(共5篇) 第1篇:《二十四诗品》的生态哲学观 一、“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二十四诗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不仅在于它却分了诗歌意境 的不同类型,更在于它论述了诗歌意境的美学本质,司空图以“比物取象,目击 道存”的思维方式,将哲人对生命的体知,诗人对诗意的了悟,论者对诗思的省 会三种心理活动统一起来,超越经验世界而进入实在,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甚至《二十四诗品》中还有一篇专门探讨自然:“俯拾皆是,不取诸邻。俱道适 往,着手成春。如风花开,如瞻岁新。真与不夺,强得易贫。幽人空山,过雨采 苹。薄言情悟,悠悠天均。”这也充分说明了作者对自然的重视。袁行霈在《中 国文学概论》中指出:“把握住崇尚自然的思想与崇尚自然之美的文学观念,就 可以比较深入地理解中国人和中国文学。”司空图本身也比较推崇思与境偕的思 想,这里的思与境偕强调的是诗人在审美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理性与感性 的统一,灵感与形象的融合,这一点也体现了他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这种生 态自然观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二十四诗品》细致地描绘了自然的和谐风景。如《纤秾》《绮 丽》《清奇》等篇幅都是描绘的对自然中的和谐景象。如《纤秾》:“采采流水, 蓬蓬远春。窈窕幽谷,时见美人。碧桃满树,风日水滨。柳荫路曲,流莺比邻” 描绘的正是一派充满了生机的春天的怡人景色,诗中选取了一对对动静结合的意 象,促使诗歌充满了灵动的气息,也显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憧憬。

其次,《二十四诗品》还擅长对宏大壮观的自然风光进行展现。这种 主要表现在《雄浑》《悲慨》《豪放》等诗中,这些诗都是通过一些宏大壮观的 自然风光来比拟一种豪迈、雄壮的诗歌风格。通过对这些诗的研读,不难发现诗 人对宏大壮观的自然风格的赞叹和膜拜。

第三,用人与自然和谐而居的情境表达“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念。《二 十四诗品》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同时还描写了许多文人佳士,诗人通过描绘这 些文人才子神游于万物的动人情境,呈现出了一幅幅人景交融的和谐画面。《二 十四诗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动而又丰富,如沉着的文士、幽人、看诗的文人、赏音的樵夫等,这些人物或在松下读诗,或潇洒适意地徜徉于自然。在这里,人 与景相互交融,成为了和谐统一的整体。

二、生生不息的整体自然观 生态哲学观念的内涵极其丰富,它既包括众生平等、万物齐一、天人 合一的和谐自然观,同时还包括将整个自然宇宙看作是一个和谐统一、生生不息 的整体的整体自然观。余谋昌先生在《生态哲学》一书中明确指出,生态哲学包 括“用生态学整体性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和解释现实世界”。生态意识的“核心要 义即强调世界万事万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以一种整体性观点来观照世界”。

人们只有通过运动的、整体的视角和普遍联系的观点去观照宇宙自然,才能真正 地找到自然的规律性,发现其“天人合一”的整体性。

《流动》深刻地表现了其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精髓,“载要其端, 载同其符。超超神明,返返冥无。来往千载,是之谓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把 宇宙看成了一个混成的整体,自然万物都按照一定地规律在不停地运转,《流动》 明确地阐释了自然宇宙本是一个浑然一体、生生不息的整体系统。张国庆先生认 为,“流动”不是指一种具体的诗歌艺术风格,它甚至也主要不是指的文学作品中 常常可见的那样一种气脉流转、活跃跳脱的精神,它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宇宙的 根本运动规律的认识,这是一种充盈于宇宙运动之开端、过程、终结,乃至重新 展开的一切环节中的“流动”。除此以外,《二十四诗品》中的其它篇幅也有对整 体自然观的体现,如《雄浑》:“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持之匪强,来之无穷”其中“来之无穷”说明了自然的循环往复、永无止尽,它还 体现了一种运动变化的、有无限生机的动态美,绝非静止的、僵死的、缺少生气 的静态美,这种动态美归因于它“真体内充”,即根植于自然万物在无穷无尽地循 环运动变化的本质。

三、清新淡泊的生态人生观 正如上文所说,《诗品》不只描绘了和谐和壮阔的自然美,同时还塑 造了许多文人佳士,对于人的描写也凸显出了作者的人生观。通过阅读可以发现, 是人塑造的人物大多是沉着的文士、幽人、看诗的文人、赏音的樵夫等,这些人 物或在松下读诗,或潇洒适意地徜徉于自然,他们与一般的世人不同,具有明显 的清新淡泊的气质。这也说明了诗人推崇这样的人生观——少私寡欲、厌弃尘俗、 回归自然。生态文艺学的创立者鲁枢元先生倡导建立一种精神生态学,他提倡一 种“低物质能量的高层次运转”即一种清贫、简朴的生活方式,他主张现代人类与自然和解、亲近,从更多的审美体验和艺术感受中获得精神支撑。现代社会需要 “摆脱商业消费的强大逻辑,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寻求另一种生存的境界,高 扬另一种生命的价值,可能会成为走出生态困境的另一条途径”。鲁先生所倡导 的精神生态学实质上也是推崇一种少私寡欲、清新淡泊的生态人生观,这一点与 司空图《诗品》所表达的思想具有一致性。

通过对《二十四诗品》的反复研读,以及对其隐含的生态哲学的挖掘, 我们不难看出,生态哲学思想贯穿了整部《诗品》,提纲挈领的是生态,开启《诗 品》的也是生态。《二十四诗品》的理论体系本身也体现着中国先哲一种诗化的 宇宙观念和宇宙意识,就哲理之精深而言,《诗品》比之于《文心雕龙》也并不 逊色,甚至在某些方面又在《文心雕龙之上》,如说理之含蓄凝练、优美与形象 而言,《二十四诗品》可谓达到了炉火纯青的水准。也正是如此,司空图的《二 十四诗品》的历史地位和影响远远超出了其对诗歌所作的优美表述,它给后世带 来的跨时代的生态哲学启示和信仰的作用都是不可磨灭的。

作者:卢岩丽 第2篇:生态哲学背景下的美学理论探析 人们的审美实践往往受美学思想的影响,也可以说,人们的美学思想 左右着其审美行为的变化方向。在美学思想发展的过程中,不同时代的哲学思想 都会对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而随着哲学思想发展程度的不断 加深,哲学思想也由传统的哲学转向了新的生态哲学。毋庸置疑的是,生态哲学 的形成和发展是哲学思想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人们的审美思想在生态哲学的影响 之下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美学思想在传统美学的基础上,不断强化了对美学和艺 术的生态之源的追求,美学的内涵和底蕴也得以不断升华。

一、生态哲学和美学理论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哲学思想最终由单一化走向多样化,在这 个过程中,美学思想也受到了哲学发展的影响,由最终的单一审美发展为多元化 的审美。在哲學的发展过程中,哲学理论的发展始终遵循着人与自然的核心原则, 不断地寻找人与自然的关系。与此同时,美学理论也在不断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而发展成为全新的审美体系和理论。

后现代阶段的哲学主要是生态哲学,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最终确定了较为典型的大地伦理、敬畏生命等等思想。这是在传统的人与自然对立、人是万 物的尺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新理论,集合了传统哲学理论的优势,摒弃了阻 碍哲学发展的本质主义思想和机械主义思想,全面推崇的“系统整生思想”。在社 会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生态哲学获得全新的发展,而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转变为 生态自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这种生态自我的全面发展,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审 美观念。特别是在自然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破坏的情况之下,人类为了获得可 持续的发展,就必须要全面地转变自身的生态观念和哲学认识。这种全新形式促 成的生态哲学的发展和转变,为美学理论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并为 美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从而衍生出了全新的生态美学理论。

生态美学的出现使得人们对于生态环境当中的事物的欣赏观念和欣赏水平得到 了飞跃的发展,从而能够以客观的眼光欣赏自然界当中具有美感的事物,也能够 人为地创造一些符合自然发展规律、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

通过生态美学的有效引导,人们对人和自然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 识,能够以客观的眼光看待人与自然这整个发展的动态平衡体系,并不断地在自 然当中寻求美、探索美。这一系列的变化使得美学理论臻至完善,进而衍生了一 系列适合社会、人与自然发展的美学理论,创造出了更多优秀的艺术作品,为美 学领域的全面发展,以及美学理论和生态哲学的有效融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生态哲学背景下的美学理论 1.不断拓展审美价值。传统美学的审美观念较为单一,主要体现在无 利害审美态度方面。无利害审美态度自被提出以来,对美学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 响,特别是通过康德强调之后,更是引领了此后两百多年的美学发展方向。无利 害审美认为美就是美,是与其他物质无关的存在,这使得美的价值被单独抽空, 从而使得审美成为了空中楼阁、海市蜃楼。西方环境美学家则认为无利害审美只 是一种表象,此观念对于审美的认识存在偏差,真正意义上的审美是与美的伦理 价值、真理价值、生命价值有着密切联系的存在,这才是深层次的审美。

袁鼎生的审美生态学思想,不仅深化了传统的美学思想,同时还系统 化、最大化地拓展了审美的价值。从本质上打破了传统审美价值的单一性局限, 从而促生了具有多元化“整生价值”的生态美学。较为常见的审美活动主要包括了 日常生存活动、物质实践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科学认知活动、纯粹艺术活动。

而在这其中,物质实践活动主要追求审美“益”的价值,精神文化活动主要追求审 美“善”的价值,科学认知活动则是主要追求审美“真”的价值,纯粹的艺术活动则 是对审美“美”价值的追求。将这些价值进行综合,就形成了全新的生态审美价值。2.不断拓展审美方式。传统的美学思想认为审美只是静态的活动,人 在审美活动当中只是扮演着远观者,强调人必须和审美之物保持距离,这样才能 获得最佳的审美体验。布洛就认为,审美之人和审美对象必须是分离存在的;
博 林特则提出了参与美学的审美思想,主要是从身边的环境入手,对审美活动进行 深入而系统的分析,然后包含了“系统整生哲学思想”的连续性审美活动。该理论 强调在审美活动的过程中,人不仅仅是见证者,同时也是参与者,这样才能为审 美之人提供更加良好的审美体验。只有切身融入其中,才能更好地体验自然环境 中的每一场景、每一事物,也才能更加深刻地领悟审美和美学。柏林特认为,审 美的最有效的核心审美方式是场景参与式,主张要消除审美活动当中的人与被审 美之物之间的距离,从而保证审美过程的整生性、连续性、互相性。只有将人彻 底地融入到自然环境当中,让人成为自然中的一部分,才能很好地诠释审美参与。

只有人以“部分”身份去“看”,才能够全面地调动所有的身体感官去欣赏,从而更 好地完成“体验审美”。

3.不断拓展审美目的。传统的审美活动主要通过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官 感知物像所具有的声音、形状、质地、色彩,从而使人获得愉悦的精神体验。生 态美学家和环境美学家的研究探索可以有效地拓展狭义审美目的,使得审美发展 更具多样性。例如,海德格尔所提出的栖居理论,提倡人需要和天空、大地等生 活在一起,这样的审美目的才是审美的最终目标;
栖居理论在被环境美学家柏林 特极力推崇之后,其影响力不断加深,对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袁鼎生 则认为,只有将审美和审美人生耦合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审美的对应性自 由,从而使得审美的美生、乐生、健生统一发展,并最终达到生态化的最终理想 生存目标;
曾繁仁认为需要天、地、人、神整合为一体,全面地构建“审美整生” 关系,从而使人存在于温馨和惬意的诗意栖居环境中。这一美学理论的提出,不 仅加速了审美目的升华的完成速度,同时也为审美目的的不断发展创造了良好条 件。

结语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当下,由于人们受到了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自身对 事物的认识不断发生变化,对哲学理论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在社会和理论都获得 了同步发展的情况之下,人们对美的认知也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对于美 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哲学理论的发展过程当中,哲学思想总是由 片面不断向全面演化,哲学理论也由传统的哲学向着生态哲学演化。二者在发展 当中不断完善,互相影响,从而形成了更加成熟的理论。在研究美学理论的过程当中,人们需要在生态哲学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美学理论,加强对美 学理论的深入探索和研究,为生态哲学和美学领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张文 第3篇: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内涵及当代价值 馬克思主义主义生态思想研究是建立在当前环境的基础上,探讨马克 思主义生态哲学建立的可能性,发挥出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建设作用,为解 决我国生态问题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柱。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蕴藏着丰富 的环境伦理思想和生态文明观,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同进步,有利于马克 思主义生态世界观形成,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构。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概念意蕴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统 一体。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认为,人处于自然界中主体地位,自然是相对于人类 的客体,人与自然相处辩证的发展就变为实践中重要的问题,同时也是马克思主 义哲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然环境就是人们赖以生存和生 产劳动的场所,主要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环境两个部分。而人类作为其中的高级动 物,在人—社会—环境三者中居于主体地位,长期依赖社会和自然环境生存发展, 因为我们不仅生活在自然界中,也生活在社会中。马克思说过,社会和人类一样 都是来源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产物,并且社会环境和自然界是相互对立统一的。

自然界与社会环境对立性主要体现在自然界的形成方式、客观发展规律以及内在 相互作用的途径都异同于社会环境,自然资源可供利用的优先性也是社会环境所 不具有的。则统一性体现在社会环境同“人化”的自然界共同发展进步。自然界作 为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而社会环境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人类与自然界发生 劳动完成的本质的统一,具有劳动实践作为支撑的现实社会,是自然界真正实现 复活的体现。当自然界对于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的同时,社会等级制度以及各种意识形态也会改变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表现 出不同的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提出,折射出马克思恩格斯对生态 问题的重视,论证了生态危机的深远影响。必须坚持从联系、发展的客观事实出 发,揭露出了问题本质及产生根源,指出了破解生态危机的最终目标和根本途径。

那些简单把生态思想归结为“自然主义中心说”或者“人类主义中心说”,都有违背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本质。这就更需要我们在前人的基础上,深刻挖掘出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自然观体系,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与环境思想的内在联系,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高瞻远望、高屋建甄的引领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是研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学科,直面生态环境 建设,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阐述了人类与自然对象之间的联系,体现出自然界 对于人类的母体性和先进性,强调科学的生态观与辩证的方法论。从主体生态观、 辩证生态观和和谐生态观理论体系的角度出发,遵循生态哲学基本原理和发展规 律,概括得出人类对生态问题的认识和观点,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实践性等特点, 为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提供借鉴作用。

(1)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是遵循主体生态观的基础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在人与自然研究结论的基础之上,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直面“人类中心主义观”和“自然主义中心观”进行了充分批判并且吸收借鉴合理 因素和先进经验,创立“实践主义生态观”理论体系的发展理念。在马克思看来, “人类中心主义观”观点与“自然主义中心观”观点都是片面的。人类作为万物之灵, 拥有一定的领先性,在自然界中扮演着主体角色,居于主体地位,而自然界作为 人类的客观对象,处于客体地位。因此人类和自然界对应主体和客体关系,是马 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研究的逻辑出发点。作为社会存在物的人类,改造自然界是其 本质的表现,人类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方式对自然界进行改造和利用,无论是 涉及实践活动、自然环境还是延伸到自然环境以外的社会、文化环境,都是为了 实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目标。这一过程,人之所以是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主体, 而不是抽象的人,追根究底人类是作为一种能动的存在物存活的,离开了人类, 生态问题研究就显得毫无意义。马克思说过:“把自然界与人类分割开来,对于 人来说是无的。”因此,确立人的主体地位,是生态环境研究的前提,正是主体 的实践劳动创造了现实的生态世界。

(2)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是坚持辩证生态观的核心理念 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高度发展,人类和自然的关 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人类无时无刻不在通过自己的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 改变着自然的自在存在,征服自然,过度索取满足于人类需求和生存的物质。人 类在自然进化过程中不断强化主体性地位,取得对生态环境控制的成功实现。建 设生态文明系统的职责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如履薄冰、坚持保护自然原则,处 理好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自然规律借助得以实现的形式罢了。”引用哲学思想 及启示。我们只有不断认识自然规律和遵守自然规律,才能使自然朝着有利于人 类社会的方向发展,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全面自在发展,否则会面临自然界無 情的报复。近几年,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系统破坏严重,已 然威胁到人类生存境况。恩格斯指出:“我们不应该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我们每一次的胜利,大自然都在回击报复我们,在第一步确实取得了预期效果, 但在之后第二步、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出乎意料的影响,这时我们常常又把 第一步效果取消了。”这表明出人与自然的相处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影响 的,人不仅是一种能动的存在物,而且也是受外界限制的存在物。

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直面生态问题,科学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系统 的理论体系,对于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进行了探讨和辩证。马克思 认为,生态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切都是运动、发展的,正因为如此,把辩证生 态观思想运用到生态环境建设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克服人类认清在自然界中主体 地位同时,又要认识自然环境对于人的客观制约性和局限性。一方面,辩证生态 观体现的人与自然关系是相互依存的,两者互相依赖,切实把握生态文明建设任 务的落实,为子孙后代创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的道路。另一方面人与 自然是相互作用的,人类的实践活动与生态环境改变是一致性的,人在改变环境 的同时环境也在改变着人的生存形态。辩证生态观认为,现实的生态世界并非“自 由化”的理想王国,而是经过人类有目的改造的自然史。实际上,无论是人对自 然的绝对性支配,还是人对于自然界绝对性从属,都不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要求 的发展方式。直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克服了理论上的片面性 观点,强调既要合理的干预自然,为人类服务,又要限制人类不合理开发行为的 实施,把良好的生态系统尽可能保护起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坚持个人全面自 由发展为价值目标、社会发展规律为核心要素、重视生态系统自身发展过程的生 态哲学思想体系。它通过对自然史和人类史的不断探索,意识到人类与自然从同 一关系过渡到分化关系最终走向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生态文明社会的 必然性,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辩证生态观的重要作用。

(3)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是坚持和谐生态观的最终目标 当今世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然成为我国和谐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条 件之一,但是事实的发展早已背离建设生态自然观的要求,造成人与自然处于对 立的当今形势,长此已久的发展,这种观念不但没有得到抑制反而迅速蔓延到自 然资源的过度侵蚀,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合理生长。人类自身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并不是造成生态危机产生的直接根源,马克思认为,人类中心主义观才 是导致自然环境严重恶化的最初“凶手,”其次,一些现代企业为牟取利益过度开 发资源、不惜以牺牲环境发展为代价也是导致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间接原因。

和谐观作为矛盾同一性的特殊表现形式,对于不同事物,起到协调与 统一的相互作用。中国古代思想家史曾说过:“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思是 指新事物的产生必定是在和谐统一的前提下,否则,事物异化就不能继续发展。

人与自然也是同样道理,必须和谐相处,才能共同生存和发展,以便实现我国生 态环境良好建设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人产生于自然,在自然中健康成长,终了 归宿于自然,体现出人与自然是和谐相处的友好“朋友”关系。另外,生态环境无 时无刻不在变化与人类实践一致性的保持,只能被看做并科学合理解释为变革的 劳动。和谐生态观时人与自然相处追求的价值目标,它告诫我们应该用和谐统一 观点去认识自然去从事自己的实践活动,坚持和谐生态观思想指导人类实践,推 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时代价值 (1)坚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道路自信 首先,处于社会主义制度背景下的人类,基本摆脱了“人类中心主义” 和“自然中心主义”两种主观的片面思想,站在人类社会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人 类对自然界的改造已有所改善,不再藐视自然界的生存发展,自觉遵守自然发展 规律,逐步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并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第二,坚 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体现出人类生产方式和创造财富思想已经得到提升,不 再采取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创造更多财富、提高经济更高增长率的发展方式, 同时社会生产计划的科学性也将恢复自然资源以达到公平、合理、科学的消费形 态,降低或缓解了自然资源消耗程度。第三,社会主义制度背景下的物质生产方 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物质资料创造过程中的高度统一,社会化大生产是社 会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在公有制基础上的互助合作关系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 社会形式。如此说来,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生产条件之间 进一步得到协调与和谐,并对自然进行科学计划的改造,人民的基本需求也得到 有效的满足,保护了我国生态文明系统,符合创建公平公正全球生态新秩序的发 展理念。

(2)为缓解生态危机提供发展导向从原始文明到工业文明社会,人们对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空前加大, 尤其在功利主义驱使背景下,人们把快速掠夺自然资源用以价值取向,创造了丰 富的物质生活,这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史上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人类“皆 大欢喜”背后却是生态危机根源的产生,一系列自然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消失、 生态有机体加速灭亡等问题出现在人类面前。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为我们提供了 解决这一生态问题的理论支撑,也告诫人们必须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开发改造和 自觉保护自然环境。改变那些只知索取不知保护、凭借手中资本与技术和制造工 具毫无节制的对自然界进行的摧残、严重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马克思指出,人 类应该与自然界统一发展,直面生态问题,应该将它转移到有利于人类和自然环 境协调发展的良性轨道上来,以便维护生态平衡长久发展。

(3)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哲学依据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深刻反映出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指出人类 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爱护自然,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社会可持续发 展模式的提出体现人类对“人—社会—自然”三者关系认识的提高,它不仅仅代表 “发展长久性”的特点,还凸显出人在追求经济、社会、自然内在协调发展优势, 实现整个社会全面进步及自然界的客观和谐形态。可持续发展战略打破了资本主 义发达国家只知道追求利益的短见生存方式,有效摒弃了先发展后治理的认识滞 后观念。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站在人类长期发展的角度上论述了人与自然发展的 重要意义。从广义上讲,良好生态环境是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前提,可持续发展为 人类科学的更好的生存指明发展方向,必须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要求,这不仅 改正了人类认识自然思想的误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宣传生态与实践和谐发展的 环保理念,而且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生态文明的重任,就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 义生态思想,坚持站在认识论和历史观的高度上,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 想进行学习、研究和不断实践,才能实现我国生态系统长久发展。

作者:何立涛 第4篇: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现代价值 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情掠夺,在追求商业利润的同时 一度忽略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导致我们的蓝色星球千疮百孔。在全球性 生态危机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应运而生。十八大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系 着民族的未来,面对当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严峻形势,必须以尊重自然为前 提,顺应自然规律,并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相融合,以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为我们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 思想指南,对人们辩证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采用科学的治理方法指明了道路, 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现代价值依然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课题。

坚持唯物立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具有丰厚的内涵,马克思恩格斯为我们揭示 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为“美丽中国”建设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提 供了思想指南。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以实践为基础,系统阐释了人、自然、社会 三者之间的关系。自然环境是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是在自 然环境之中得以实现的,人们通过生产劳动向自然界交换物质,马克思主义生态 哲学思想告诉我们,人、自然、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人是自然界的存在物。自然界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人类得以生存要 呼吸自然界的空气,依赖自然界的资源,在自然环境中逐渐发展壮大。从原始社 会到工业文明,人类社会的进步无不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改造基础之上。

从存在的顺序来看,自然界是先于人类出现的,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自然产品,包 括食物、衣服、燃料、住房等,自然界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生活和生产资料,从 这个意义上讲,人类对自然界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脱离自然界,人类便无法生存。

因而,马克思用“无机的身体”来形容自然界,并强调“无机的身体”的健康是人与 自然之间良性循环的保障和前提。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对自然界 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其出发点就是认识自然界的产物,人类对自然界具有较 强的依赖性,这也是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基本觀点,是其生态意蕴的直接体现。

人与自然是互动关系。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认为人与自然处于不 断互动的过程,在互动过程中密切了二者的联系,除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外, 人与人之间也形成了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体现了自身的社会属 性,改造自然同时也是与自然界的互动,随着人们对自然改造的程度不断加深, 人与社会的关系也更为紧密,因而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强调,人类社会要得 以发展应尊重自然、关爱自然,这不仅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也是人与人互动的前 提,维护自然的和谐也就是维护人类自身的和谐。

树立辩证观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 建设成绩显著,文化建设相比而言要略为滞后,尤其是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程度亟待提高。现今,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因而提升公民的环 境保护意识,应从生态文化建设入手,将环保行为内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通过 发展生态文化,不断推进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提升。

维持攫取与付出的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和谐社会是我们的价 值追求,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蕴含着和谐社会的内涵,对于社会建设有一定 的启发。因此,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就需要保持攫取与付出的平衡,辩证地 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方面,人们在向自然索取物质生产资料;
另一方面,人 们也要为美化自然环境付出努力。在具体的建设实际中,我们应逐渐消除不和谐 因素,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双赢,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 展。

社会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马克思提出人化自然的观点,自然 界同时也是人类的现实自然界,人们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同时,也要受到自然界 的制约,因而,人与自然是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生 态哲学强调“先在自然”对社会发展具有制约性,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要以社会实 践为基础,惟其如此,才能实现自然、人、社会的辩证统一。生态文明建设更是 要处理好三者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人类社会要发展,前提是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另一方面,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不是意味着停止发展,而是要发展、要进步,但不 能以违背自然规律为前提。

掌握科学方法,革新经济发展模式 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与人们物质生产活动是息息相关的,用马克思主 义生态哲学思想来说,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失衡。劳动的实现离不开人与 自然的互动,劳动过程就是人们在不断调整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人们利用 自然要在一定的合理程度范围内,进行合理的物质变换。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 想强调,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要维持正常的物质循环,才能实现人类社 会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按照恩格斯的观点,违背自然规律只会带来灾难,人 们与自然界出现的种种矛盾,本质上,源于不科学的经济发展方式。因此,马克 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现代价值还体现在其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科学指导方 面。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过度依赖自然资源,过于关注经济效益的提升,常 常采用粗放式的经营方式,具有片面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追求生态与经济系统的平衡,是一种双赢的发展模式。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启示我们,对于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导致对自然的过度索取, 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也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前提是要处 理好物质利益和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避免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形成“资源—产 品—再资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使物质和能源处于持续的循环流程之中,实现 对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增强经济发展的合理性。

建立生态社会,实现自然与社会的内在契合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现代价值不仅体现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上,其对生态社会的阐释有助于推进人类社会实现自然与社会的内在契合。

转变消费观念,建设生态社会。从人类文明转换的进程中可以看出, 绿色消费方式、美化社会环境已经成为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准之一,节约资源, 建立与环境的友好关系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近年来,社会大众逐渐认 识到绿色消费的重要性,逐渐摒弃不良社会风气,转变相互攀比、浪费的消费方 式。新的消费理念认为,简朴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精神生活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生态社会建设应运用正确的、适度的消费理念,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增强环保意识,维护生态社会。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导致生活环境遭 到破坏,生态社会的维护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因而政府、企业、公民要树 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 国”的实现离不开每一位公民的支持,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作为地球的一员, 我们有义务明确自身的环保职责。

作者:杨等述 第5篇: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与中国环境问题研究 当前,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 的同时,也带来着一些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这个问题如不加以重视和解决,势 必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程。我国环境问题的解决办法,还得仔细研 究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理论思想,用先进的理论思想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 化进程,走人类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可持续性发展道路。

1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是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社会飞速发展的产物,是对当时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的深刻反思。不论是马克思的早期著作、还 是中晚期的作品,以及恩格斯的一些作品,都对环境问题做了系统的论述。

1.1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产生的时代根源 工业革命之后,工业社会代替了传统的农业社会,电气时代的到来更 是使人类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迁,资本主义把人类文明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 度。在此情况下,一些理论学家便沾沾自喜,大肆撰文,鼓吹人定胜天的思想。

其中,以培根、笛卡儿、牛顿为代表的“机械论世界观”,认为人是自然的征服者、 统治者和主人,自然注定被人类所征服。这些理论使得一些资本家冲昏了头脑, 为了追求经济利润而不计一切后果。这种涸泽而渔的发展方式随后带来一系列的 环境问题,马克思借鉴了其他理论学者的一些表述,阐述了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 生态文明发展史观。

1.2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 针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种种环境问题,马克思在他的经典著 作中,进行了深度剖析,并提出了自己的生态文明发展史观。马克思的早期著作 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都对资本 主义的生态现象展开了分析和批判,他的中期作品《资本论》和晚年著作《历史 学笔记》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思想,对资本主义社会人和自然的关系异化行为及 其后果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恩格斯也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 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 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 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二位伟人的经典理论就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态 文明发展史观。

1.3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关于生态文明的内容进行研究, 我们可以总结出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哲学理论, 其中心内容是论述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是以实践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为逻辑 起点的科学体系。它揭示了自然与人、自然与社会、自然与历史之问的相互依存、 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马克思生态主义哲学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中分析了生态 问题,从生产和消费的角度考察了生态文明,认为了只有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 科学技术,才能解决人与自然相冲突的问题,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实现生态文明。

2中国环境问题现状 中国环境目前出现的若干问题,不是一时半刻、偶然的产物,其原因 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理论思想,没有借 鉴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所带来的痛苦的教训,过分追求发展速度,在一定程度 上违背了人和自然如何相处的内在规律。

2.1人口增加使得社会消费总量不断增加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不支持人类统治自然征服自然,主张人与自然进 行和谐相处,这是马克思主义一贯的思想原则。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中心思想 是论述人和自然关系,人类所进行的生产、交换、消费、繁衍等活动必须遵循自 然的发展规律。其实,对于人类应如何与自然相处,我国道家思想早在2000多年 前就明确做了表述。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 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提出了“人与天一、物 无贵贱、顺物自然”的“物我同一”的天人和谐思想。可以看出,中西思想上有着 某种共同之处,都主张天人合一,人类的繁衍数量不应超过自然的承受能力。现 实中,全球不断膨胀的人口给自然界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具体在我国,人口数 量的增加带来了社会消费总量的持续增长,为了解决十多亿人口的生计,我国政 府不得不加快发展速度,通过透支社会资源来获取必需的生活资料和社会财富, 这就加重了环境压力。

2.2高能耗生产模式的采用 我国由于现实情况的压力,不得不依赖于工业化来进行现代化社会, 使我国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经过数十年的工业化,中国制造已经出现在全球各 地,表面的辉煌掩盖不了工业化问题的现实危机。技术层面上,我国绝大多数工 业企业的技术水平仍处于发达国家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水平,一些早就该淘汰的 高能耗、高污染的技术还在持续使用,清洁能源项目的上马也没得到普遍推广, 绝大多数企业还在利用高投入和高能耗来换取廉价的工业产品,发达国家的能源 利用率为50%~60%,而我国只有30%左右。中国目前已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 费国,使用量大约相当于美国的1/3,据有关研究预算,到2050年中国的能源消 费可能是美国20世纪末的1.5倍,甚至2倍,相当于中国1999年的5倍,届时中国 将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利用国。这种工业化生产方式不可避免的带来环境污染,虽然我国早就确立了集约化生产方式,鼓励企业节能减排、降低能耗,但 转型的道路十分艰辛,短时期内很难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2.3国内对环境问题的忽视 造成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和大多数民众都有 不可推脱的责任。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过分强调GDP的增长速度,盲目 引进一些带来环境污染、高能耗、高投入的项目,忽视环境问题;
另外一些政府 在制定发展政策时缺乏前瞻性和长远性,只注重短期效益,对境内的不可再生资 源过度开发利用,基本上透支了我国未来的发展潜力。民众阶层对环保问题也没 有出现应有的重视与关注。据统计,有近1/3的人处于对环境保护问题处于不完 全参与状态,随手扔垃圾的习惯处处皆是,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的恶习与丑陋 行为难以改正,一次性筷子、一次性购物袋的滥用,人们也难意识到,自己不经 意的行为,都会带来环境压力,没有政府和普遍民众的参与,环保问题根本无从 谈起。

3中国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