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述职报告 > 领导干部述职 > [农学类高校三生教育中结合三农教育创新]三农三生

[农学类高校三生教育中结合三农教育创新]三农三生

来源:领导干部述职 时间:2019-11-08 08:01:36 点击:

农学类高校三生教育中结合三农教育创新

农学类高校三生教育中结合三农教育创新 农学类高校三生教育中结合三农教育创新范文 2008年秋,云南省率先在全省各类学校进行“三生教育” 试点,并根据从幼儿园到高校不同年龄层次学生特点配置编 撰了相应的“素质教育基础系列教材”――一套共7册的《生 命•生存•生活》教材和《教师使用手册》。现在,云南省 的“三生教育”已进入全面推行阶段“,三生教育”不仅是 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学行为已被教育界认同,各类学 校高度重视“三生教育”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就 目前而言,对“三生教育”的实现途径即如何开展“三生教 育”的问题,还没有统一的说法,各地各级各类学校都是在遵 循其基本原则和要求的大前提下,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地建 构起各自的“三生教育”模式。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 一所农学类高职院校,也在积极构建自己的“三生教育”模 式,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在不断探索如何在“三生教育” 中融入“三农”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期达到引领学生的生命 观、生存观和生活观与今后学生服务“三农”的现实有机结 合的目标。因此,笔者以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结合 近年来在开展“三生教育”过程中的一些实践经验体会,试 图探讨如何在农学类高校的“三生教育”中融入“三农”教 育的实现途径。

1在农学类高校的“三生教育”中融入“三农”教育的 意义在2009年举办的“第三届信孚公益论坛”上,中国科学 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科学家蒋高明教授曾呼吁“:农业院校应 当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不能为摆脱‘农’字 而丢掉‘三农’特色”[1],因此,在农学类高校的“三生教 育”中融入“三农”教育,对彰显农业院校的“三农”特色 和探索“三生教育”的实现途径都具有相当的意义。现行“三 生教育”教材是开放式的教材,有待进一步开发。“在一定 意义上‘,三生教育’课程是作为标本课程进行开发和实施 的。标本课程开发是指在‘三生教育’理念指导下,以学校 教师为开发主体进行的适合学生发展需要和学校资源条件 的课程开发活动,在‘三生教育’的课程开发活动中,学校和 教师参与到其中,就课程资源、教学方式、考核方式进行自 主决策,依据现有的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等相关 资源,结合本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实现‘三生教育’课程计 划、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及教材的标本化、师本化和生本化 的改造。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地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 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沟通书本知识与学生生 活的联系,回归社会现实中的生活故事和案例,把身边的生 活引入‘三生教育’课程与教学之中”[2],因此,在实施“三 生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区域之间、学校之 间、家庭之间、学生群体之间、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注 意分类指导、分层实施和因材施教。当代大学生比较注意个 人价值的形成、发展和实现,注重现实和讲求实际,而现行“三生教育”中理论教学的价值取向、内容与教育对象的需 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表现出理论教学在价值取向和内容 上某种程度的片面性。这使“三生教育”难以引起学生的兴 趣和共鸣,直接影响了教育的实效性,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大 学生的主体和个性。因此,如果农学类高校能结合自身实际, 在“三生教育”中融入一些“三农”教育,将会起到事半功 倍的效果。

解决“三农”问题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当代大学生必须接 受“三农”教育。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特定的重大社会问 题,需要有责任心的年轻人去担当,目前“,三农”问题是全 党、全国、全社会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也是当代大学生必 须担当起的历史责任。当代大学生百80%的来自农村,作为农 民的后代,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改变三农的现状。但是,大部 分同学从小到大就被灌输了走出黄土地的思想,长大后总想 脱离农村“,跳出农门”,因而选择了抛弃农业、远离农村、 脱离农民的道路,对“三农”问题默然视之,甚至有些人都不 知何为“三农”问题,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这与党中央“三 农问题重中之重”的发展战略是不一致的。在此背景下,以 服务“三农”为办学宗旨的高等农业院校迫切需要准确把握 历史方位,明确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积极推进高等农业 教育的改革发展和高水平农业大学的建设,以更好地服务 “三农”、服务社会。对农学类大学生开展“三农”教育的 同时实际上也是进行很好的“三生教育”。“三农”问题在对当代大学生提出新的历史责任的同时,也是在给当代农学 类大学生提供了新的人生机遇。一方面,农村、农业迫切需 要有现代知识的青年,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村和农业,提 高农村、农业的科技水平,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农村、 农业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长期困扰着国家, 其主要原因还是从农村走出的大学生不愿再回到那个环境 待遇不是太理想但可以让他们学以致用实现人生价值的农 村,绝大部分大学毕业生宁愿呆在城市做一些不能让他们发 展潜能而且为别人服务的事情,或者说没有自己到农村开辟 自己事业的意识,大学生就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了他 们就业观念。因此,如果能在农学类大学生“三生教育”中 带入“三农”教育,有利于现代大学生的就业择业观念的转 变和创新创业观念的培养。

2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三生教育”中融入“三农” 教育的状况 2011年5月份,笔者就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三生教 育”中融入“三农”教育的状况及效果进行了走访式调查和 问卷式调查。本次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四方面的内容,即“学 校在三生教育中融入三农教育的基本做法”、“学生对三农 问题的认知情况”、“入学与就业的意向性”以及“学生对 三生教育与三农教育相结合的认可程度”。本次调查共发放 736份问卷,收回712份,收回率96.74%。通过走访和对所有回 收问卷的归纳整理和统计分析,笔者得到了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三生教育”中融入“三农”教育的基本状况。现 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评价和阐述。

2.1学校在“三生教育”中融入“三农”教育的基本做 法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三生教育”,根据《中 共云南省委高工委、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生命教育、生存 教育、生活教育的决定》(云高工[2008]44号)和《中共云南 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关于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 活教育的实施意见》(云教[2008]31号)的要求,学校成立了 “三生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三生教育”实施意 见》,后经多次修改,逐渐摸索出一套具有农学类特色的“三 生教育”工作经验,这些经验集中体现在“实践性”和“三 农性”上。

在进行“三生教育”时,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非常注 重实践教学。根据《实施意见》,学校将“三生教育”领导 小组办公室设在学校宣传部,把“三生教育”分为理论教学 和实践教学两部分,二者各占1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部分由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专门负责,实践教学部分由学校宣 传部、学生工作处、保卫处、招生就业处、各系部团委分工 负责,在全校一二年级学生中开展“三生教育”。在进行“三 生教育”时,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有意识有计划地将“三 生教育”与“三农”教育结合起来。作为农学类高校,云南 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三生教育”中始终坚持“学农、爱农、务农”的教育理念,将“三生教育”与“三农”教育有机的 结合起来。在进行实践教学时,招生就业处组织全校学生开 展了“结合专业、创业设计、放飞梦想”的“大学生创业设 计大赛”,学校团委组织开展了“抗旱救灾,节约用水”的征 文比赛,学生工作处组织了一年两次的“三下乡”活动,学校 宣传部先后邀请了原云南农业大学校长黄仁跃同志、原云南 省农业厅副厅长孙伟同志等农业专家给全校师生进行“三 农”知识专题报告。在进行理论教学时,思想政治理论教学 部的教师结合农学类高校实际,有意识有计划地将“三生教 育”与“三农”教育结合起来,在16学时的理论教学中,专门 安排了三次《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应如何开展有“三农” 特色的生命教育》、《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应如何开展有 “三农”特色的生存教育》、《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应如 何开展有“三农”特色的生活教育》专题教育。通过以上一 系列的摸索与实践,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将“三农”教育 有机的融入了“三生教育”之中,把对学生的生命观、生存 观和生活观的引领与今后学生服务“三农”的现实有机的结 合在一起。

2.2学校在“三生教育”中融入“三农”教育的效果 3如何在农学类高校的“三生教育”中融入“三农”教 育 参照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摸索与实践,结合笔者近 年来在开展“三生教育”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体会,探索出三条在农学类高校的“三生教育”中融入“三农”教育的实现 途径。

3.1在生命教育中融入“三农”教育,唤醒学生的生命意 识,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生命教育是针对当代大学生缺乏生命知识和人生理 想,人生意义模糊、责任意识淡薄等问题而提出的”[3],经 过一段时间的生命教育实践,我认为生命教育归根到底其实 就是一种唤醒教育,即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去唤醒哪些有 上述生命问题学生的生命意识,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 命,珍爱生命,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树立正确的生 命观,实现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价值。德国教 育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 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 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根据云南农业职业技术 学院的经验,在进行生命意识的唤醒教育过程中,可融入一 些“三农”教育。下面就是我对在生命教育中融入“三农” 教育的课堂设计。导入语:据我了解,在座的大部份同学都来 自于农村,关注“三农”问题的著名学者李昌平曾说过“:农 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我想再加上这么一句:做 云南的“三农”学子真难。我们知道“,三农”问题的核心 在于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在于利益问题,今天,我们 就来了解一些有关云南农民利益的数字,做几道有关云南农 民利益的数学题,共同体会一下做云南的“三农”学子究竟有多难(本人上课时采用原云南农业大学校长黄仁跃教授关 于1978年至2009年云南与全国农民人均收入差距图表和云 南农民人均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较图表的相关数 据,教师可根据需要自行设计)。题目非常简单,不需要草稿, 只要大家用“心”思考就行。题目设计1:你的家庭月收入是 多少? (不需要学生正面回答,只要求学生默记自己的答案,在 学生思考几秒中后由教师解答)据我前期的调查,家庭月收 入在4000元以上的仅占10%,属于高收入家庭;
月收入在800 元(昆明市目前的最低工资标准是830元/月)以下的占26%, 属于低收入家庭;
较多学生的家庭月收入在1000~1500元, 属于中等收入家庭。题目设计2:你现在的月生活费是多少? (不需要学生正面回答,只要求学生默记自己的答案,在学生 思考几秒中后由教师解答)据我前期的调查,月生活费在 1000元以上的仅占10%,月生活费在300元(昆明市最新的最 低收入保障底线)以下的占26%,较多学生的月生活费在300 ~800元。题目设计3:加上每年4500元的学费,根据你刚才默 记的答案,计算一下你每月的消费额占家庭收入的百分之 几?(不需要学生正面回答,只要求学生默记自己的答案,在 学生思考几秒中后由教师解答)据我前期的调查,这是一个 很微妙的数字,为了这个数字,有的家庭不遗余力,有的家庭 倾家荡产,有的家庭债台高筑。题目设计4:面对这个微妙的 数字,你有何感想?请同学们思考一分钟,然后请举手回答或由老师抽答。答案并不求得出一致,真正的目的在于唤醒 那些有生命问题学生的生命意识,使学生在思考和回答中了 解自己的生命价值和生命责任。最后,教师要进行理论引导 “:我们从考上大学的那天起,就背负着父母的殷切希望,如 果我们还未来得及回报家庭,甚至还未能把家里为自己上学 的债务还清就放弃自己的生命,等于把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转嫁给自己的亲人或社会,这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

在现实面前,即使需要承受再大的痛苦,我们都没有权利放 弃自己的生命来逃避责任,更没有权利让亲人来承担自己身 后带来的不堪重负的经济债务;
今后不管碰到多么不如意的 事,多么不理想的工作还是多么坎坷的生活,我们都要顽强 的生活下去,不只为自己,也是为了自己父母老年的幸福。” 3.2树立正确的生存意识,拓展生存思路 在生存教育中融入“三农”教育,引导学生及时关注生 存环境,树立正确的生存意识,拓展生存思路,从而行之有效 地进行生存能力训练。要在“三生教育”中融入“三农”教 育,关键是要找好二者之间的融入点,各类高校均可根据自 身的实际去寻找融入点。以农学类高校为例,教材64页有这 么一句话“学会生存,首先要有所追求,为追求而生存;
学会 生存,要学会坚强,因为人的生存受环境制约”,这就是在“三 生教育”中进行“三农”教育的一个很好的融入点。2009年,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就紧紧抓住这个融入点,结合云南的 旱情给学生进行了一次很有成效的生存环境教育。教学过程可以这么设计:先采用多媒体方式播放云南旱情的相关视频 和图片,在此基础上再对学生进行关于节约用水的生存环境 教育。另一个融入点是教材97页“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目前大学生面临的最实际问题不是创业问题,而 是就业问题,学生们都在为此而拼命训练自己的生存能力, 但有的学生却苦于职业参照物的不明确而无从下手,因此, 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为学生的生存能力训练提供必 要的参照物,融入适合自身的生存教育。云南农业职业技术 学院在这里融入了《献身黑土地,奉献在“三农”》的专题 教育,拓展了学生的就业思路,为学生的生存能力训练提供 了适时的参照物。教学过程可以这么设计:第一步,简单介绍 当前的就业形势;
第二步,学习2010年胡锦涛总书记给中国 农业大学师生的回信的重要精神,激励学生在热情服务“三 农”的实践中建功立业、书写美好的人生;
第三步,学习《国 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和《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及 时了解大学生村官的激励和保障政策;第四步,介绍成功校 友服务“三农”的实践经验。

3.3正确应用农业科技双刃剑 在生活教育中融入“三农”教育,引导学生确立生态文 明观,养成良好的自然道德,正确应用农业科技双刃剑,走一 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教材第十三部分的内容是“生活 道德”教学,其中157~160页通过对“自然道德”的教学,最终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明白“科技发展给人类 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某些破坏性的后果,从而引发 全球性生态危机。解决全球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在于把握科 技发展的走向,用生态价值来评价科技发展,在科技与生产 力发展的水平上确立生态文明观,走一条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的道路。”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与卫生 问题愈来愈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人们越来越感受到化 肥、农药等农业科技双刃剑的威力,它们的发明创造在造福 人类的同时,也使粮食、蔬菜、水果、饲料、肉类、蛋类等 浸染上某些毒素,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农学类大学 生是学习和应用农业科技的主要群体,因此,在农学类高校 的生活教育中融入“三农”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 的自然道德,从而学会正确应用农业科技这把双刃剑,走出 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生活道路。教学设计:从西瓜 膨大剂说起。

第一步“就事论事”。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2011年 5月份江苏镇江市西瓜成熟前5天爆炸,疑因使用膨大剂的相 关报道,然后设问:同学们对此事件如何看待?倾听学生的 相关评论后,教师可适当介绍当前社会对此事件的两种声音 ――一种是“谈膨大剂色变论”,如“膨大剂属于激素类化 学物质,主要刺激细胞分裂素的物质,对植物可产生助长、速 长的作用。有关研究表明,使用膨大剂后的果蔬味变淡、口 感差,不利于长时间储藏。同时,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神经系统,也有可能造成儿童发育不良、痴呆等”;
另一种声音是 “适量使用无害论”,如“冯双庆教授认为,它对人到底有没 有什么损害现在没有一个定论,植物的激素和人体的激素属 于两个不同的系统,不太可能会产生什么影响,而且目前并 没有研究表明膨大剂会给人体带来副作用”,“据专家介绍, 膨大剂首先是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开发的,之后引入中国, 是经过国家批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并不属于食品添加剂, 目前膨大剂在我国使用很广泛,长期的使用实践证明,适量 使用对人体无害”等等,最后由这两种声音得出“膨大剂是 一把双刃剑”的结论。

第二步“由此事推及彼事”。设问:日常生活中你还见 闻过哪些类似的农业科技双刃剑?待学生列举出“甲胺磷”、 “三聚氰胺”、“苏丹红一号”、“瘦肉精”、“牛肉膏” 等产品后,教师可进一步引导: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动植物疫病的传播,农、兽药残留问题的存在,严重威胁着人 类的健康与生命安全,老百姓生活在“食面埋伏”之中,作为 农业学院的大学生,今天我们就以“确保农产品质量之我见” 为话题,进行一次简短的交流发言。

第三步“就这么一回事”。要据我的教学经历,在学生 的交流发言之后,最后由教师作总结性发言:根据刚才同学 们的交流发言,提出了三条确保农产品质量意见,即一是要 加强和完善政府等职能部门对农产品的监管体系,全面贯彻 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二是要建立生产者诚信经营体系,提高经营者法律意识、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行业信 用自律水平;三是要慎重使用农业科技这把双刃剑。就目前 来说,我认为第三条意见相当好,因为我们是农学类大学生, 是学习应用农业科技的主要群体,因此,我们更应该自觉 在农学类高校的生活学会如何正确应用农业科技这把双刃 剑,如何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自然道德,从而走出一条人 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生活道路,这就是我在“三生教育” 的生活教育中融入“三农”教育的根本意义所在。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