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述职报告 > 领导干部述职 > [《中医儿科学》教学之详略谈]如何详略得当

[《中医儿科学》教学之详略谈]如何详略得当

来源:领导干部述职 时间:2019-10-23 07:59:48 点击:

《中医儿科学》教学之详略谈

《中医儿科学》教学之详略谈 中医儿科学是继完成中医基础诸多门类课程之后的临床学科之一,如 果说中医基础理论、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科学可以称之为主干支撑性学 科的话,中医儿科学则是理论的延伸和技能的拓展。在今后的漫长医疗实践中, 支撑学科形影不离,而临床分支学科则因从事的学科分科而有所强化和弱化。实 际情况也说明,从事于中医学各临床学科的中医药人员,其知识结构主要是由主 干支撑性学科作为功底,再结合各临床学科的现代医学知识所构成。这样,就提 出了如何更高效地培养中医药专业人才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中医儿科的临床和 教学体会,探讨中医儿科学教学实践的做法,提出中医儿科学教学详略谈,旨在 对中医儿科学教学做有益的尝试。

1儿科典籍宜强化 在绪论教学中,儿科典籍以一般介绍为主,历代儿科著作也以列表形 式予以简介。这样,学生对儿科发展史只能有浅显的了解。纵观儿科名家,无不 对儿科著作深入研究,充分挖掘古籍的学术内涵。因此,儿科教学应该对儿科古 籍做较深入的讲解。如对《小儿药证直诀》、万全学术思想进行深入分析。对宋 医家钱乙的学术思想、脏腑辨证、组方特点等方面作讲解;
对明医家万全提出的 “五脏之中肝有余,脾常不足肾常虚,心热为火同肝论,娇肺遭伤不易愈”做诠释。

对其他如《幼幼新书》《幼幼集成》等,也尽量多做讲解。对于一般性儿科专著, 也可以做简介式的说明,比如介绍其朝代、医家名、著作名、主要学术成就、学 术源流等,使学生有些印象即可。儿科典籍是显著区别于其他学科门类的内容, 虽然对典籍强化教学的效果不会短期显现,但对今后儿科的继续深造,将发挥潜 在的作用。今后中医儿科教材的编写若增加典籍导读作为附篇,将使学生获益匪 浅。

2优势病种宜深讲 中医儿科存在许多优势诊疗病种,如外感、咳喘、泄街、腹痛、厌食、 积滞等。对儿科优势病种的讲解,宜调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多层面讲解。(1) 讲解优势病种的一般辨治规律;
(2)讲解优势病种的小儿特点;
(3)讲解优势 病种的诊治事例;
(4)讲解优势病种的个人用药体会。授课者都应是儿科的临 床专家,与其说是讲授儿科课本知识,还不如说是以自己的专业经历去感化学生, 使学生对儿科学有感性认识,增加对儿科的兴趣和探索。这种临床课的病案教学 法是非常必需的。笔者结合自己脾胃专科的优势,详细讲解小儿厌食症的特点、用方、用药以及调摄,使学生加强对中医儿科教学的临场感和优势感,十分利于 学生专业思想的巩固。

3实践技能宜多练 临床课教学见习带教十分重要。目前,由于存在医患关系、教学资源、 师生比例等矛盾,中医临床见习带教的质量亟须提高。见习带教是考察临床课教 学质量的关键。笔者依托儿童医院丰富的教学资源,脱产进行病房见习带教,使 儿科实践技能训练得以落实。见习带教首先是识病,选择典型病例进行床头带教, 使学生对小儿常见多发疾病有感性认识。其次是望闻问切四诊,素称“哑科”的儿 科,必须训练基本的采集病史技能。第三是培养临床思维的能力,所见的病症, 如何转化为中医学的临床思维,需要调动原先所掌握的知识,即辨证论治思维。

中医高等教学已经渗透着现代医学教学,学生的思维模式也表现出现代医学的临 床思维,这种交叉融合的临床思维是无可疑义的。但是,在见习带教中,发现学 生的中医学临床思维欠缺。如见习“紫癜”这一病症,如何对应投以犀角地黄汤, 许多学生思维没有着落点,这种“中间过渡思维”,即关键的“理法方药”思维过程, 需要在临床中不断练习。第四是书写病案,要求写出四诊概要,通过老师指导和 学生间讨论,完成病案,是技能训练的强化。实践说明,有实际病例可看、师生 互动的规范化见习带教,是课堂教学所不可替代的。

4考核重点宜侧重 临床课考核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可以有所侧重。首先侧重病名考核, 即以病名作名词解释。儿科病名是构成这门学科的基本要素,比如“积滞”“疳 积”“麻疹”“五迟、五软””胎黄”等。通过教学和考核,强化对儿科内涵的掌握,并 区别于其他学科。“释名”教学包含儿科疾病谱概念、病症特点、古今认识异同等 信息,宜讲细讲透,达到即时记忆和长久记忆的效果。比如:积滞是由于乳食喂 养不当,乳食停聚中脘,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脾胃病证,临床以不 思乳食、脘腹胀满、嗳腐吞酸、甚至吐泻酸臭乳食或便秘为特征。这个名词包含 多层含义,为儿科所特有,并区别于厌食、腹痛、腹泻、疳积。以这些儿科名词 为知识点加以考核,能充分体现中医儿科的内涵。其次是实践技能考核作为平时 成绩记入总分,既能减少学生的记忆量,也能突出临床课特点。以儿科优势病种 的辨证论治为考核内容,试题模拟实际案例,以正确灵活、符合法度的作答为要 求,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要求照搬书本。实践表明,在优势病种辨证论治考 核中,学生会动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作答,是可取的。5重复内容宜简略 在中医儿科教学中,遇到重复内容如何讲解是值得思考和把握的。在 临床分支科目中,中医内科学和儿科学的关系密切,内容之间可资互参的很多, 辨证思维很相近,辨证分型重复较多,使学生倍感倦怠乏味。现代中医儿科学教 材优于以往的教材,在阐述辨证论治体系的同时,隐藏着某种疾病自身转归的内 在规律性。教学中,应当讲明这种疾病的转归规律性,以便理解掌握。比如泄拷、 麻疹、痄腮的变证,其分证论治比较符合现代医学对这些疾病的演变规律。这些 显著区别于中医内科学的地方,宜提醒学生掌握。对于重复内容,比如一些病种 的辨证论治,避免照本宣科,代之以回顾和提问的形式,以启发为主。

儿科传染病多从温病论治,宜以温病的理法方药予以揭示。因此,温 病学的温习和规律的揭示,对儿科时行疾病的教学大有裨益。可以说,学好温病 也就能学好儿科时行疾病。儿科时行疾病方剂难以记忆,比如“宣毒发表汤”“清 解透表汤”“透疹凉解汤”等,但是不难理解,因为其理法均遵循温病治法。因此, 对于中医儿科学中的“陌生”方剂,要拆方分析,重在理解而留有印象即可。比如 “肥儿丸”,了解其组成包含消导的神曲、麦芽和驱虫的槟榔、使君子等,就可谓 达到要求。

6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在中医儿科学教学实践中,以把握详略为指导,其目 的在于强化中医临床分支学科的内涵特性,对中医儿科教学做有详有略的教学探 讨,充分调动起师生双方的积极思维,使学生达到牢固的记忆,取得了令人满意 的教学效果。

作者:陈捷(温州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浙江 温 州 325027)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