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总结 > 医院总结 > 中医学整体观念思想_《内经》中医学心理学思想浅析

中医学整体观念思想_《内经》中医学心理学思想浅析

来源:医院总结 时间:2019-10-23 07:59:46 点击:

《内经》中医学心理学思想浅析

《内经》中医学心理学思想浅析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奠基之著,不仅对中医诊疗思想和理论框架进 行了系统地构建,其中还蕴含有丰富的医学心理学思想。为了进一步继承和发展 中医学理论,笔者从现代医学心理学自度,对《内经》中有关医学心理学的思想 浅析如下。

1《内经》中生理心理学思想 中医源于中华民族古代先民的生活实践和防病治病的经验总结,其理 论衍于中国古代哲学中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以阴阳、五行、脏腑学、经络学说作 为理论框架。所以,中医学中有关生理、病理,以及心理学的思想,多以阴阳五 行立论,从脏腑经络进行系统地探讨。

脏腑学说是中医学理论基础之一。中医学认为,脏腑不仅是人体的功 能器官和生理活动的基础,而且也是心理活动的基础。《灵枢·天年》曰:“血气 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内经》还将 人的精神情志变化分属五脏,《素问·宜明五气》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 脾藏意,肾藏志”。《素问·天元纪大论》又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 忧恐”。说明外界环境对人的心理的影响,是脏腑的生理活动所产生的。同时认 为喜为心之志,怒为肝之志,思为脾之志,悲为肺之志,恐为肾之志等等。

现代医学心理学认为,人的意识思维活动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古代中医理论常用“心”的观念概括脑的功能,如《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心者, 生之本,神之变也”。《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灵枢·大惑》:“心者,神之舍也”。所以中医认为“心“是人和心理活动的功能器 官。同时,中医还认为五脏六腑与人的精神意识活动都密切有关,且五腑所主不 同的情志功能,互相之间生克、乘侮,息息相关。如《灵枢·本神》曰:“两精相 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魂。所以任物者忆谓之心,心有 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固思而远慕谓之虑,固虑而 处物谓之智”。又指出:“怒伤肝,悲胜怒;
喜伤心,恐胜喜;
思伤脾,怒胜思;

忧伤肺,喜胜忧;
恐伤肾,思胜恐”。这些抽象的观念就是中医心理学理论的雏 形。

现代心理学也认为:人类的情绪变化是异常复杂的,以快乐、愤怒、 恐惧为四种基本情绪,以及在此基础上组合而成的复杂情绪,但总体可分为“正性”和“负性”情绪反应,前者包括:喜乐、恬静、兴奋、满足感等;
后者包括:
悲愤、厌恶、烦怒、焦虑等。这与《内经》中关于心理活动的阴阳分类相一致, 如《灵枢·行针》中说:“多阳者多喜,多阴者多怒”。

2《内经》中医学心理学思想 现代科学证明,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功能的器官,人的心理 的产生(包括情志活动)是由客观的事物剌激作用引起的。中医理论大多把脑髓 功能归属于脏腑学说,说为“心主神明”,强调心是产生心理情志活动的生理基础, 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和主宰。同时认为,不同的情志活动可通过不同的脏器体 现出来,如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等,对五脏六腑之间又与情志有着统一 的内在联系,在这种联系中,“五脏六腑、心为之主”。所以,中医关于情志致病 的理论,仍以脏腑理论为基础,并提出“七情病因学说。”所谓七情,即舂、怒、 忧、思、悲、恐、惊。“七情”又称“情志”,最早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有 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后衍变为“七情五志”(五志即心志为喜, 肝志为怒、脾志为思,肺志为忧,肾志为恐),属神的范畴。它包括神、魂、魄 (先天賦予的,属狭义的神),意、志、思、虑、智(后天逐渐成熟的,属广义 的神)。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以脏腑为中心,通过营卫气血的灌注, 经络的沟通,从而实现生理功能活动。“七情”是五脏正常的生理功能化生的精气 产生的各种精神表现。张介宾在《类经》中指出的“心为脏腑之主,而总统魂魄, 并该意志,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怒动于心则 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 以五志维心所使也。”五脏精气虽说是产生情志的 物质基础,但必须是外界事物作用于五脏,再通过心的功能活动才能反应出来。

若情志过激超过了人体生理活动所能调节的范围,就会导致人体阴阳气血失调, 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紊乱,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素问·举痛论》指出:“喜则 气缓,怒则气上,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矣……”。七情致 病的因素与各脏腑之间的病理关系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与整体性。如情志所伤往往 首先伤肝,致肝气郁结,继则横逆犯脾,则胸协胀满、胃脘不适、食少纳呆;
若 气郁化火,火扰心神,则出现心烦不安、失眠多梦、心悸气短等心理生理病变;

久则耗气伤阴,阴精亏虚,累及于肾,致肾气虚衰;
若肾失滋润,肺失清肃而气 逆,致肺肾阴虚证象。故临床上常可见七情致病任何一脏都可累及他脏,它们之 间的生理病理机理是相互影响的。

心理情志不是人脑生来就固有的,而是人脑对外部的客观事物的反应。

只有外部客观事物的刺激作用,形成心理情志正常或异常的反映。《内经》对生活事件引起情志致病有系统的论述。如《素问·移精变 气论》曰:“当今之世,忧患于内,若行于外……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故 祝由不能也”。《素问·疏五过论》说:“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 竭绝,形体毁沮”。说明了心理社会因素、环境因素致病的作用。

外部刺激事件作用于个体时,由于个体对应激事件评价系统(中介系 统)的差异,所产生的结果不同。尽管同一事件对不同人所造成的精神损伤也不 同。

外因导致七情变化多由社会生活环境和条件作用于个体而诱发的。七 情致病,从性质讲,可大致分类两类:即积极性质的生活事件(也称正性事件) 刺激多引起正性情绪情感;
消极性质的生活事件或负性刺激多引起负性情绪情感。

后者太过对心身健康危害较大,前者太过对心身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临床所见七 情致病除对五脏系统有特殊的易感性和亲和性外,也可见两种以上情志杂合致病, 如《内经》中常将“悲哀愁忧”、“怵惕思虑”并称,或可见多个脏腑同病,如心脾 两虚的心悸、失眠,肝脾气血郁结所致症瘕等。又如,若遇剧烈境变,意外刺激, 所求未遂,事有疑虑,过度操劳等亦可引起情志变异,造成内伤疾病,如心“在 志为喜”,喜于欲遂,一旦获久欲求之而突如其来的喜讯,常可使人大喜若狂, 或惊喜如呆。再如肝“在志为怒”,怒则气逆,因事怒甚悖愿而爆发,以致伤肝染 成重病或由此而暴卒者屡见不鲜。

中医在形神合一整体观念的指导下,认为人的情绪变化与五脏生理功 能关系也极为密切。中医对人格特征及其对外界刺激的认知评价在心身疾病中的 重要性,也有一定认识。如太阳之人(火形人)为阳气之极者,具有心静开朗明 快、喜悦乐观的性格特点,但情绪波动较大,阳气有余,易于极乐生悲,对各种 刺激反应强烈,故对因“怒”致病是明显的易患性;
少阴之人(木形人)属于阴形 人、阴气偏重,其性格多深沉、悲观、多优多虑,易生思虑之情而发肝郁之证等 等。

这些认识与西方心理学的某些观点极为相近。如西方心理学认为,胆 汁质型气质者的特点性情急燥、易怒,易患高血压病;
枯液质者性格内向忧郁, 多愁善感,易生思虑忧伤,易患失眠、心悸等神经衰弱和神经症。

中医七情病因学说认为,人对外界刺激的情绪反应过激、过量、过大, 超出了脏腑调节负荷的承受力,即可成为致病因素,使心理活动处于应激状态。

现代生理心理学研究证明,心理应激持续状态,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机能活动增强,导致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儿茶酚胺类分泌增多,从而导致机体 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损伤脏腑器官,而引发各种心理或心身疾病,产生一系列 躯体和心理症状。

中医认为五脏与七情相关,不同脏腑对七情致病有一定的易感性,如 喜则气缓,喜伤心;
怒则气上,怒伤肝;
思则气结,思伤脾;
悲则气消,悲伤肺;

恐则气下,恐伤肾等。从医学心理学角度分析,七性致病的机制,与生物、理化 因素致病的发病机理一样,只不过病因是心理、社会因素,病理生理过程与生物 医学相同。七情致病的发病机理在于个体接触内外致病因素刺激后,由于个体的 中介机制的差异,对于刺激导致的情志太过,产生心理应激,应激反应持续存在, 引发机体器质性损害并伴有临床症状。应激过程是否进而使某些器官器质性损害, 与个体对该刺激的承受力、抵抗力和耐受力有关。就象病源生物因素作用个体时 是否能引发疾病与个体免疫力有关一样,个体免疫机制完善,机体免疫力强,就 不会引发疾病和出现临床症状;
反之就有可能致病。正象《素问·评热论》指出 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发病观。如七情致病的内因,与人格特征等不同的 心理水平和其对外界刺激的认知模式不同,产生结果也不同。发病机制过程现代 医学早已证实,医学心理学病机依据就是现代医学发病机制。

作者:屈丽波(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中医科,广东 珠海 519000)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