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述职报告 > 领导班子述职 > [现代旅游业转型发展与创新背景下旅游人才价值取向的培育研究] 旅游业的转型

[现代旅游业转型发展与创新背景下旅游人才价值取向的培育研究] 旅游业的转型

来源:领导班子述职 时间:2019-11-02 07:54:38 点击:

现代旅游业转型发展与创新背景下旅游人才价值取向的培育研究

现代旅游业转型发展与创新背景下旅游人才价值取向的培 育研究 中国的旅游业正处于一个黄金时段。根据国家旅游局每 年公布的国民出境游、国内游及旅游总收入的数据来看,旅 游业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增速最快及潜力最强的旅游市 场。面对日益扩容的国民旅游市场,旅游教育及人才培养将 成为未来强劲的旅游发展中一个重要的人力资源保障。关于 旅游人才的培养,我国大部分的本科院校及高职旅游教育基 本都借鉴了西方旅游职业教育的经验和模式。仅从形式上来 看,经验和模式的采纳一定程度上帮助旅游教育及人才培养 迅速地适应旅游业的发展,但从人才培养的本质来说,不论 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出发,以“培养一个完整的人,心灵 的洗礼和升华”为基础的思想都是职业教育的精髓。它的最 终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适应社会,培养行业的热爱和 认同。从可持续旅游人才发展的视角来看,认同、热爱、创 新价值观的塑造是旅游人才培养的核心,是未来旅游人才培 养的导向、助推器,更是转型、发展与创新背景下旅游人才 价值观的新定位。本文基于现代旅游业转型、发展与创新的 背景,思考旅游人才价值取向培育问题。

一、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新变化 中国旅游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市场格局、消费需求、 信息化技术等都发生了变化。

一是从早期的入境旅游市场演化为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协调发展的大众旅游和国民休闲的新市场。根据 2014年8月颁布实施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与发展 的若干意见》,到2020年,国民人均出游率将高达4.5次, 这将是一个58亿国内旅游人次和2亿出境人次的巨大市场。

二是旅游需求多样化、个性化。全民消费模式正进入一 个体验经济的模式,旅游类型和模式在不断趋于多样化。

三是旅游经营信息化、网络化。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 表示,中国将争取用10年左右,完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把 旅游业发展成为高信息含量的现代化服务业。日渐扩大的市 场基础及信息化的智慧旅游奠定了旅游领域创业创新的现 实基础。除大家耳熟能详的外国知名旅游企业,以及国内的 大牌旅游企业外,更多的中国本土企业如锦江、如家等旅游 集团,在线知名旅游网络企业如去哪儿网、携程及途牛网均 广泛地涉足旅游与旅行服务的每一个领域。

四是行业竞争激烈,先进的服务理念、成功的市场运作、 强势的规模效益,使得旅游业变迁和转型迎来了“旅游+新 时代”“旅游+催生新”的经济形态,新的经济形态及日渐 扩大的市场基础奠定了旅游领域创业创新的现实基础。不论 是从电视媒体、手机视频,还是新闻报纸;
不管是旅游主体 的创新,还是有技术和资本的年轻人主导的创业消息在不断 地刷屏和置顶。这股力量引领当今旅游人才价值培育的重新 定位。

二、旅游人才价值取向培育的目标、内容、原则(一)旅游人才价值取向培育的目标。在“互联网+”、 智慧旅游时代、经济全球化影响加剧的环境下,中国旅游产 业需要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引领产业向创新驱动型发展方式 转变的人才队伍。去哪儿网、携程、旅途网以及一些耳熟能 详的本土旅游集团,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及转型贡献了智慧、 付出了热情,这些优秀品质正是旅游人才价值取向培育的风 向标。反思中国旅游教育与旅游业相伴而生的30多年间,虽 然为行业输送了大批的各类人才,有力地支撑了产业的发展, 但从总体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大部分高校的定位大同小异, 也比较模糊,远远不能满足旅游产业的需求,更别提引领其 发展。因此,高校旅游教育应该站在一个长足发展的角度来 审视和定位现代旅游人才价值观培育的方向。面对旅游转型、 “互联网+”时代,旅游消费群体不断变化的消费形式给了 旅游产业无限的发展空间,只有培养一群怀有对行业的认同、 热爱和创新精神的大学生投入到旅游事业的发展,才能帮助 中国实现“大国旅游”,实现旅游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旅游人才价值取向培育的内容。大学作为一个培 育人的场所,这个“育”应着重于价值观的培育。《礼记· 学记》曰“玉不琢,不成器”。人的胸怀、气质、品德内在 的东西是需要接受教育才形成的。当今中国的旅游业正处于 转型时期,在这个转型期间,我们看到有一大批敢于创新和 实践的领军人物和企业为旅游业未来的发展付出智慧,在其 背后是一股精神力量、一种敬业精神、一个责任意识、一颗怀有对行业热爱的心。这些内涵正是旅游专业教育中的核心、 学生思想及价值观培育的内容。

(三)旅游人才价值取向培育的原则。作为教育的主体, 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及行为去影响他们,让学生在知识技能 上成才,更要在思想涵养及价值观上成人。学生价值取向的 培养是一个内在思想和意识形成的教育,它需要“以人为本”, 需要与现代社会的精神价值及时代气息相结合,把这根主动 脉贯穿于学生的专业教育、商业实践、校园活动之中。

1.“以人为本”的教育性原则。旅游专业教育涉及旅 游领域的行业面十分广泛,不论是高职旅游院校培养从事服 务行业的毕业生,还是本科院校培养的研究型毕业生。我们 应当把教育关注的着力点由重视学生的知识技能延展到学 生的“精神及价值”的培育。“以人为本”“以完美学生的 人性及完善学生人格”的原则才是教育的目的和根本。首先, 中国旅游发展转型期出现的一批创新的领军人物及企业,他 们可以成为学生价值取向培育的示范性及教育性例子。让这 些积极、正能量的精神及价值观念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 响,从而内化为内心的精神追求。其次,发挥学生的特长及 发现学生的潜力使他们在个性得到满足与发展的同时,上升 到更高层次的自我价值的追求,愉快的学习经历无疑对学生 正确的价值取向塑造、所在旅游行业必备的职业素养产生积 极的影响。

2.与时俱进的原则。旅游人才价值取向培育应与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相适应,要体现时代性。中国的旅游业正处于 转型、创新的时期,日渐扩大的市场基础奠定了旅游领域创 业创新的现实基础,在此形势下,引导学生认识当今的旅游 业发展的热点,把一些焦点问题植入课堂与教学中,使学子 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对其关注、思考,再由关注和思考逐步形 成对旅游领域的热爱、认同及参与。

3.注重实践性原则。旅游正在成为万众创新最活跃的 领域,携程、去哪儿网、如家、滴滴打车及微信的创业者及 创新者,让我们看到旅游不仅仅是外汇创收的一个途径,它 是参与到消费者体验中的一个创新领域,这个创新领域需要 不断地实践和探索来完成旅游业的转型。而价值取向的培育 必须从实践出发,利用好这个时代创下的大环境,引导学生 进行商业实践,在参与的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能动地自我生 成对旅游行业的情感及认同,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及价 值观念。参与实践,关注行业动态及发展,由此产生对行业 的热爱才是最深刻的,创业创新动机才是最自然的,创业理 想和心理品质才能最有效地内化为行动指南。

三、旅游人才价值取向培育的途径 新型旅游人才培养目的不单纯是提高大学生的岗位技 能,更重要的是塑造大学生的行业核心价值观,即品质、精 神、意识。这个过程需要行业、学校、学生目标一致,形成 合力,通过价值观教育、校园环境的营造、教育模式改革方 面来完成目标。(一)价值观教育。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和意识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对于在校的学生来说,价值观对他们未来的职 业发展、人生目标有着指导和调节作用。开设旅游专业的院 校每年向社会输出大量的毕业生,有些在旅游服务部分工作, 有些在体制内的事业单位或研究部门工作。对于这些毕业群 体在旅游行业的发展状况,有多少学生从内心热爱旅游这个 行业,并怀有一颗赤子之心打算在旅游行业大展手脚,有多 少学生能够参与到旅游创新及创业的领域,并为之而努力奋 斗。作为一名教育者,这是大家必须反思的问题。价值观的 形成虽然受到社会环境、家庭培养、个体自我意识等客观因 素的影响,但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帮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形 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职业责任感。《哈佛家训》及《哈佛 校训20条》涵盖品质、宽容、梦想、奉献、诚信、奋斗、成 功等内容。除技能之外,价值观的教育与传承帮助哈佛学子 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学会学习、 学会创造、学会奉献。价值观的树立需要通过人文教育,通 过丰富的情感和充实的精神生活去培养,而实现价值观教育 所需的校园文化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二)校园文化营造。学校的文化环境,尤其是校园的 人文氛围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和 影响,它具有无形的凝聚力及向心力,是师生员工所认同的 价值观。校园文化的建设不应局限于所谓的“通识教育”, 即把重心放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应更多营造一种植入市场意识、商业实践、创新的“职业理想”为核心价值观的校 园文化。

围绕这个核心价值观,首先,我们要在办学思路上或办 学定位上,树立商业标杆,接受新的思潮,将时代的创新、 创业精神培养纳入大学生的培养目标之中,通过校风校训等 载体落实表征出来,使全校师生在思想认识上达成共识。其 次,借助校园的平台,加强宣传工作。如通过课堂、讲座、 宣传栏等渠道,积极倡导宣传创业政策、把旅游行业领域中 的创业、创新者的先进事迹引进校园,使之成为校园文化中 的一个时代符号。再次,丰富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通过丰 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如社会服务、暑期实践活动等, 激发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热情和兴趣,促进学生价值观念、 思想内涵的形成和发展。最后,积极举办各类创业、创新大 赛。创新、创业是这个时代的高频词汇,它应该成为高校人 才培养的核心、社会及企业的共识。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大赛 有助于培养竞争意识,同时通过与企业开展的校企合作让学 生深入了解社会实际,对职业的发展与规划有初步的感知。

阿里巴巴与高校、企业及培训机构联合启动“百城千校”计 划培育跨境电商人才项目中,为学生提供就业与创业平台的 背后,是引领学生把目光放眼于行业的发展,从关注到参与 的过程中培养其潜在的职业发展意识。总之,通过不同层面 的营造和培养,“认同、热爱”的职业精神价值观才能借校 园文化的推动作用根植在大学生的头脑中。(三)教育模式改革。现代旅游业转型、发展与创新背 景下的学生价值观塑造必定要对教育模式提出新的要求,它 应该包含以下内容:一是知识观。这里的知识观是指传授书 本间接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传授人文知识、社会知识和经 验,重视兴趣、情感和意志的培养,帮助学生学会思考、主 动学习的观点。二是活动观。为其提供具有各类社会实践活 动和发展空间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1.课程体系建设。要帮助学生在专业成才的同时培育 精神、思想及价值观,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课程体 系建设是直接或间接影响知识创新、制度改革和创新人才脱 颖而出的因素。课程体系的建设应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 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开发和融入创新教育的内容。内容要 基于基础知识层面、专业知识层面、实践操作层面和技能提 升层面,设置不同程度的课程,并保证课程之间的衔接性。

其次,扩大各学科之间的融合,将创业的理念、精神渗透到 各学科专业的教学中,从而培养和灌输大学生创业精神的意 识和措施。再次,加强隐性课程建设。这包括教学设施和图 书资料的更新来提升校园人文环境的气氛;
举办各种人文讲 座及艺术节,开展各类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开展社会实 践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社会、深入企业以了解行业的动态、认 识社会,扩大视野。

2.教学方法、内容改革。在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上, 应该多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老师除了课堂上必要的理论引导和讲解外,应大量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研及成果 反馈等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从对行业认知的懵懂状态,逐 步加深对行业的认识和理解,产生对行业的浓厚兴趣,积极 寻找参与行业活动的机会,直觉地提高自己的行业实践经验。

除了让学生学习基础理论和国际经验外,老师应把更多的创 业创新群体、案例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中,引入教材里面的知 识拓展模块中。这些焦点和关注应成为学生课堂讨论和社交 网络的高频词汇,成为学生思想及价值观的主导力量。

4.平台创建。平台创建对于学生的行业认知起到重要 的作用,为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潜力提供了条件,为理念和 价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平台的创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 式:(1)研究型平台,它是改变传统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 主要提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实践操作。研究型教学平台 应该是开放式和参与式,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来主动搜寻信 息、选择信息及处理信息,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最新的 资源,且逐步形成一种主动探索的精神。研究型平台可以通 过贯彻在课程教学中的学习方式活动来实现,或者以行业需 求设立一个课题,鼓励学生参与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其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态度与精神。(2)旅游 相关产业信息平台,搭建旅游相关产业信息平台是帮助学生 不断地了解行业动态,形成一种关注行业发展的习惯、新思 想、新理念。(3)国际教育资源平台。新型旅游人才价值 观培育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积极为学生搭建国际教育资源平台,帮助学生了解世界,认知世界,提升思想的 高度和看问题的角度,进而为旅游行业的发展和转型注入新 的血液和活力。

总之,旅游行业的发展需要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 神、热爱与认同价值观的大学生。无论是高校还是旅游企业, 都应各司其职,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健康、积极的价值观培 育环境,帮助学生在土壤孕育下完善人格品质,满足职业发 展需要,实现人生理想、价值。

【参考文献】 [1]邵小慧,陈爱梅,熊庆蓉.创新应用型本科旅游 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文教资料,2012(6) [2]邹诗鹏.人文教育怎样成为“做人之学”[J]. 高等教育研究,2000(4) [3]唐永林,王亮,张志刚.智慧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的探索[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4(5) [4]周晓梅.智慧旅游与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研 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4(2) [5]谷力群.论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D].沈阳:
辽宁大学,2013 [6]戴斌.认同与热爱是旅游人才培养的核心导向— —在第二届旅游教育与培训国际论坛上的主题演讲[C]. 中国旅游研究院,2015 [7]赵鹏,俞继凤.旅游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背景、问题、框架.中国高等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专家论坛论文 集[C].2007 [8]戴斌.信仰、责任与坚守——当代中国旅游学人 的价值取向与学派培育[J].旅游科学,2010(24)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