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述职报告 > 个人述职 > 教学方法都有哪些 基于法院判例分析的可控性法学实验教学方法探讨

教学方法都有哪些 基于法院判例分析的可控性法学实验教学方法探讨

来源:个人述职 时间:2019-12-03 07:52:55 点击:

基于法院判例分析的可控性法学实验教学方法探讨

基于法院判例分析的可控性法学实验教学方法探讨 一、法院判例分析法运用的契机与挑战 近年来,伴随着高校扩招和大众化教育时代的到来,法学专业教育方法备 受关注。传统的理论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法学专业学生的需求和社会对法学专 业学生的要求。为此,法学实践教学方法应当在法学教学中占据更大比重越来越 成为人们的共识。其中,模拟法庭、诊所法律教育、法学实验教学在现阶段发挥 的显著作用已为法学教育所关注。在法学实验教学方法中,一种新形式判例分析 方法是学生既熟悉却又未曾全面接触的方法,但对于学生而言,这种方法是学生 获得法律经验的重要途径。19世纪末,哈佛法学院院长兰德尔曾推广以案例教学 和学习上诉法庭的判例作为将推理应用于法律学习的方式。作为一种法学专业教 学方法,它以法院的真实判例为讲授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分析案件的能力。从更 准确的意义而言,兰德尔开创的法学专业教学方法是一种案例教学方法,与判例 分析的法学实验有很大的不同。这种案例教学通过分析与推理上诉案件中的司法 意见、对特定案例的分析推导出一般的运用原则。它对于学习法律分析与推理是 一种有用的方法,但它很难让学生学到律师的其他技巧如解决问题、事实调查、 交流、辩护、谈判、诉讼等。

在法学专业中开展判例分析实验教学方法适应了我国法律发展的趋势,符 合了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的目标。判例分析的前提是法院的判例,俗话说,巧妇 难为无米之炊,就在十年前它还是法学教学的稀罕物,随着最高院《人民法院在 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的发布,法院判例将以每口数以万计的速度呈现于 众人面前。通过网络公布判例的方法经历了漫长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下级人民法院在解决案件中遇到疑难问题,为保证司法统 一,可逐级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请不,最高人民法院就具体案件如何适用法律的 问题做出批复,下级法院依此批复做出判决,但并不直接引用此批复。这种批复 下发全国各法院,各级法院必须参照执行,因此,具有法律效力。第二阶段,中 国最高人民法院于1985年创办了《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及时发布批复、解释并 公布经审判委员会通过的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通知进一步指出:最高人民 法院创办《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公报》,目的在于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 审判工作,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地方高级人民法院也往往编辑具有指 导意义的案例,教学、研究单位也编辑出版供教学、研究使用的案例等。第三阶 段,《民事诉讼法》和最高院《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早在 2003年北京市三级法院知识产权审判方面的所有判决书,一般公民都可以登录北京法院网(b,gy. ch inacou rt orb)进行查询。这是北京市法院落实司法为民50条推 出的又一项新举措。《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公众可以查阅发生法 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内容除外。

根据最高院《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2011年1月1口起,全国 法院的判决书将全部上网向社会公开。最高人民法院专门为公众设立裁判文书查 阅室,公民可凭身份证查阅。

在网络大数据时代推动下,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使得法学教育 迎来了一个契机。无论是教学者还是学习者,再也不能静守在法学精深理论的书 屋里埋头钻研,它将人们的视野迅速卷入到法院判例的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去,在 这些判例中发现法律,学习法律。当然,对于法学教学而言,以法院判例作为教 学的途径本身就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实验。人们已经看到了判例公布带来的兴奋与 激动,但面对判例的汪洋一片,又似乎有些仿徨。究其原因就在于,至今还没有 一个针对法院判例实验教学的规范文本。甚至可以说,至今还没听说一所高校能 够将它作为一门规范的课程纳入到教学中来。因此,在探索中前行就必要存在挑 战。

二、法院判例分析法运用的意义 判例教学方法通过研究判例来掌握法理与法条,通过研究判例培养学生像 法官、检察官、律师那样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很多国家在应用型 法学研究中采用了这种方法。例如,在日本的法学界,广泛地存在着判例研究会 这样的教学和研究制度。其中最为典型的为东京大学民事法判例研究会,其开设 的民法判例研究课程为吐学分,时间为一年,主要的上课形式是研讨。

(一)为学生提供学习法律知识的平台 对判例的研习与对法学理论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学习法律理论知识的最 终目的是实践,判例作为法律实践的重要部分,理应需要充分的研习。一方面, 通过判例分析可以学习裁判中所蕴含的法官的思维过程;另一方面,裁判是对法 律与现实最好的结合,通过对判例的学习可以弥补法律理论知识的僵化与滞后性 带来的不足。同时,判例一般要比理论容易理解,在具体的运用中学习理论知识 是学习法律的最好方式。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认定事实、分析证据和发现法律的能力每一个判例都是山诉讼事实、证据和法律依据组成的,许多案件纷繁复杂, 如何准确认定事实,需要有很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判例反映的事实,是经过谨慎 分析、提炼概括的,通过阅读判例,可以逐渐提高对诉讼事实的认定能力。特别 是通过判例分析可以对法律事实之外的口常生活经验在案件中所起的作用加以 深入分析。诉讼的核心是证据,判例将案件所有的证据集中展不在公众面前,这 就给证据分析提供了良机。最后,从法律关系入手分析判例所依据的法律规定, 对相关的法律知识也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因而,判例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掌 握案件事实的能力、分析案情的能力、分析和使用证据的能力和查找法律依据的 能力。

(三)判例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好方法 在判例教学的过程中,判例的意义并非只是为学生树立诊释法律的范本, 法官在解释一种法律规范的含义时,或者对某种事实的认定过程中暴露出的法律 思维路径时,有可能与课本中的知识不相一致,这样便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 能动性,大胆地提出质疑,进而寻求答案。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 的批判性法律思维能力。判例是最容易促使学生接近法律思维的领域,因为判例 取材于现实,生动鲜活,藏于判例之中的知识易于被学生领会和接受。所谓法律 思维实际上主要是依据法律的思维方式,判例融合了诉讼事实和法律依据,融入 了法官对法律问题睿智的思考,因此,通过判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

法学学生学习的目的并非简单地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而是获得分 析和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判例分析教学,可以使学生理解某一具体案例当中的价 值的冲突过程,理解法律判断的决策过程,产生对法律制度、法律价值和法律思 维模式的认同,这对于创新性法律思维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山于在判例研习当 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进行互动式的讨论,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和创造力。

此外,判例分析法律实验教学还可能对司法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矫正地方不同法院的偏颇做法,为立法提供理论论证的基础等。

三、法院判例分析的教学可控性 (一)教学目标的可控性 实验本身存在多元的目标体系,在培养法学学生的法律职业技能的根本目标下,努力创造模拟法律事务环境、建立真实的法律服务平台、创造法学学术研 究平台、提供理论教学辅助平台和开设师生互动平台等。判例分析法学实验教学 主要想达到以下五个教学目标:第一,案件事实的叙述和分析能力。第二,法律 关系的分析和判断能力。第三,证据运用能力。第四,文书写作能力。第五,批 判性法律思维能力。当然,这种教学方法并不期望所有的学生都能实现这五个教 学目标,而是其中的两个或者三个或者更多。总的说来,判例分析法学实验方法 可以在增进法学知识、提高法律技能、培养法律思维等方面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判例分析虽然是对既有问题的讨论,但是并不预设标准答案。学生通过讨论的方 式集思广益,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大大促进了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 的提高。

(二)教学内容的可控性 鉴于判例分析法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在各高校时机成熟之时应当将其 列为一门课程,特别是具有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资格的学校,将其列入课程更 显得十分紧迫。在教学内容上,主要包括案例的选择、判例阅读技能、法律关系 分析、证据事实分析和判例分析报告撰写等。

判例的选择应以中国司法当前的问题为中心,以典型判例为中心。《最高 人民法院公报》《人民法院案例选》和《中国民事审判》等上的典型案例,以及 在中国裁判文书网站上公布的判例都是可以研究的对象。在选择案件的时候,应 在开课前一学期提前确定并公告,同时初步确定判例分析小组和指导教师。小组 成员最终提交的判例分析报告,其内容包括案情介绍、各审判决、法律依据、裁 判要旨分析、制度梳理、比较法研究、法律问题和法学理论探讨、总结等方面。

鼓励具有创造性观点的报告。是否具有创新性主要在于判例在筛选时,因此,报 告的主要的功能在于理论研习和制度梳理,并不以创新为目的。实际上,没有坚 实的法律理论功底,没有融会贯通的分析能力,这种学习是很难完成的。这一教 学过程可以通过教学周的安排和关键步骤上通过文件的形式进行指导,教学过程 具有很高的可控性。

(三)教学方法的可控性 判例分析法学实验教学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分组讨论、当面指导和报告 形式,这种方法是实验教学的主要方法。分组讨论主要使学生能够形成一个团队, 在各自学习的基础上交流分享学习经验。一般适合2到4人的小组,指定一名组员 为主报告人。当面指导主要是在判例发布之后,小组成员开始判例的准备工作之后,具体内容有介绍案情、分析法律关系、阐述法律依据、分析裁判要旨和证据 梳理等。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主要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倡议性的询问,并加以记 录询问过程。最终山主报告人在教学总结会上作判例报告,介绍判例研习过程中 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过程。

(四)教学效果的可控性 判例分析报告是判例分析法学实验教学的最终体现,在这份报告中融汇了 学生整个判例的学习精华和教师的指导观点。对该报告的评估结果体现了判例分 析教学效果的高下。另外,判例分析法学实验教学实际上是一种过程性评估,其 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指导过程中所记录的讨论内容以及最终主报告人作判例报 告的讨论过程。当然,与以往的一次性考核不同之处在于,这种过程性考核的教 学效果并不能通过一张试卷、一份报告获得,必须山多次、不同阶段的成绩评估 组成。

四、判例分析法教学效果分析 以哈尔滨理工大学判例分析法学实验教学实践为例,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 践,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在整个法学实验教学实践样本中主要含有以下几个 方面内容。

(一)教学的规范化 在进行法学实验教学之前,需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拟定教 学大纲,以及安排教学口历和教学评估标准。只有完善的教学规范才能保证法学 实验教学能够按照预计的目标达到预期的效果。哈尔滨理工大学判例分析法学实 验教学的教学目标是将诉讼法学、民商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等理论与实践教 学相结合,通过真实判例的研读、解析和反思,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和科学研究 方法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掌握和熟悉法律适用、证据适用等技能,巩固学生 所学理论知识,加深对各理论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的理解,培 养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法律职业素养。学生通过本实验课程的系统学习,能初 步掌握法律适用的方法和规律,掌握诉讼中事实与证据的相互关系,以及证据的 运用方法,从而为其参加法官、律师等法律工作奠定基础。

教学设计按16周,每周安排4学时进行。第1到2周进行判例查找和检索方 法的讲授和训练;第3到15周进行判例阅读方法的讲授和训练;第5到6周进行判例法律关系分析技巧的讲授和训练;第7到8周进行判例证据链条以及律师、法官对 事实与证据运用技巧的讲授和训练;第9到10周进行判例证据认定与法官心证的 讲授和训练;第11到12周进行判例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第13到14周进行判例 分析方法的讲授和训练;第15到16周进行撰写判例分析报告的方法和训练。

在教学评估上,采取过程性评估方式,即通过判例文本的检索、阅读、证 据分析等平时表现给予成绩,最后提交一份判例分析报告。平时成绩和判例分析 报告各占50%。

(二)法院判例的精选 在讲授之前,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查找教学判例。首先海选判例主要 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网站、《人民法院公报》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编撰的指导性案 例丛书。其中有部分案例可以采用法律诊所已经结案的案件。不适宜采用并未有 判决的社会热点事件,那样达不到法学实验教学的目的。

然后,精选的判例主要是有教学针对性的判例,如判例阅读训练可以使用 篇幅较长,法律关系较为复杂的判例;判例证据运用则宜采用证据种类较多,认 定过程复杂的判例。

(三)教学效果的评估 判例分析法学实验教学应采取教师评估和学生自我评估方式,鼓励学生在 学习过程中进行批判性的反思和提出教学建议。教师从关注学生的积极性、法律 思维的过程、技巧的掌握熟练程度以及所提交判例分析报告的质量等方面进行综 合评估。

需要注意的是,判例法学实验教学的教师应当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 师,学校也应当提供必要的实验室等硬件设施。另外,实验指导教师的工作量计 算问题,还有待于在教学实践中评估数额。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