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书信 > 辞职信 > 高校辅导员 [高校改革背景下辅导员心理问题解决策略]

高校辅导员 [高校改革背景下辅导员心理问题解决策略]

来源:辞职信 时间:2019-10-08 07:49:02 点击:

高校改革背景下辅导员心理问题解决策略

高校改革背景下辅导员心理问题解决策略 [摘要]高校改革盛行给高校辅导员带来了全新的发 展机遇同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在高校改革背景 下对辅导员心理问题进行探析,有利于提高辅导员的心理健 康水平,更好地促进辅导员、学生、学校的良性互动和发展, 对高校改革的顺利深入开展非常重要。文章以高校改革为契 机,研究了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并提出了具体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6-0039-02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不仅关 系着辅导员的自身发展,更关系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然 而,目前高校改革盛行,人事制度、职称评聘、考核提拔、 收入分配等对辅导员的影响很大,系列改革给辅导员带来了 全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学生工 作的责任重于泰山,高校改革带来的个人发展压力无与伦比, 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往往身兼数职,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 的应激状态,但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却被学校和社会 普遍忽视。本文研究了改革背景下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及提 升路径,旨在更好地促进辅导员、学生、学校的良性互动和 发展。

一、高校改革背景下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失落感与自卑心理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来,定岗定编等级与收入待遇 直接挂钩,辅导员只有通过提升学历、晋升职称方能增加福 利待遇(进修机会等)和经济收入。但实际工作中,辅导员 不仅要面对繁重的日常学生管理工作压力,还要面对同级教 师带来的巨大发展竞争压力,不仅要处理好个人专业发展与 担任辅导员工作产生的多重角色间的关系,还要面对缺乏专 业进修机会、缺乏学术发展环境和科研经费的巨大压力,而 这些却是高校教师评聘职称的关键。以上问题的出现必然导 致辅导员心理失衡,自我价值感降低,心理压力巨大,产生 自卑心理。

(二)人际关系障碍 高校改革是利益的重新分配过程,高校教师间收入档次 目前以职称为基础拉开差距。不同职称、不同岗位、不同学 院职工的收入和个人发展机会的差距比较大。辅导员工作量 多,工作压力大,而收入与个人发展机会却普遍低于同级别 专业教师和教辅人员。同样的工作性质,不同学院辅导员也 存在较大收入差距。这些现实情况均使辅导员产生埋怨、不 公、嫉妒、懈怠等心理而导致内心冲突,引起人际关系失调。

同时,大学生出现思想多元化、个人化趋势,辅导员在师生 交往中易与学生产生对立,出现关系紧张。久而久之,辅导 员对自我的认可度降低,不愿与外界交流,出现焦虑、偏激、 无助、消沉等不良情绪,易于引发不健康心理。

(三)自我期待与角色冲突辅导员工作内涵广、内容繁琐多杂、技术含量低,不易 出成绩,由此造成许多辅导员对自己的工作角色不认可。而 校院二级改革后,高校各个部门的各项工作落实到学生层面 执行者都是辅导员。辅导员实际工作中往往都身兼数职,其 工作职责更多地强调奉献与责任,却忽略了辅导员作为普通 人的多元化需求。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中的特殊群体,所处 地位尤为尴尬,许多高校对辅导员重使用、轻培养,重政治 教育、轻在职培训,社会地位、待遇方面往往与工作职责和 实际付出不相称,造成辅导员心理失衡,自我价值感缺失。

多重角色期待和自身发展的需求使高校辅导员焦虑心理严 重,心理压力巨大。

(四)身心疲惫,职业倦怠感存在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两眼一睁,忙到熄灯” 是辅导员工作的形象体现,许多辅导员分管人数远远超过两 百甚至高达六百,工作内容和范围也不断扩大,且“学生事 情无小事,事事都需负责任”、“出了问题,一票否决”、 “呼之即来,24H待命”所带来的高度紧张心理,辅导员“时 刻警惕着”,其精神长期处于超负荷的应激状态,身心疲惫, 而各个工作技术含量低、难出成绩,让辅导员成就感低、情 绪低落、厌倦工作、自我评价低,不安本职工作,谋求向专 业教师发展。

二、高校改革背景下辅导员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一)学生工作性质的影响高校改革以来,学生工作内涵不断扩展和深化,辅导员 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从心理健康、思想政治教育到党建、 班级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从学生学习、生活起居、恋爱交 友、休闲娱乐、实习就业到安全责任,辅导员一直处于忙碌、 紧张、超负荷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学生的全方位保姆。

校院二级改革后,各个职能部门与学生相关的工作大多由辅 导员落实、执行。辅导员的工作琐碎、无技术含量、无成就 感,却责任巨大,使其身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此外,随着 高校扩招,学生人数剧增,学生思想多元化,辅导员配备比 例不足,更加大了辅导员的工作压力。

(二)角色期望值与现实情况的冲突 校院二级改革后,通过定岗定编,辅导员普遍成为“教 师岗”,但也仅仅是名义上的教师,实质性的辅导员工作职 能并没有改变,辅导员队伍建设也没有真正纳入高校师资队 伍建设之列,在人才培养等制度上,辅导员只能望而生畏。

辅导员与高校专业教师或专业技术人员相比,在科研、教学、 职称评聘、进修培训、收入待遇等方面都处于比较尴尬的位 置。以职称评聘为例,辅导员虽然是教师系列,但承担着大 量的学生管理工作,在教学和科研上无法与专职教师相比, 而职称评聘标准却与专职教师一致,辅导员与专职教师在有 限的职称岗位和定级中竞争,无疑是无竞争力的,这使辅导 员精神压力巨大,产生失落、迷茫和自卑心理,负性情绪不 断积聚,心理问题逐渐产生。(三)自身情况的变化 首先,辅导员呈年轻化趋势,他们多是学生时代的佼佼 者,对自身要求较高,希望工作后有突出表现,而实际工作 性质往往会让其产生失落感,由此带来的压力、焦虑情绪会 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其次,高校辅导员忙于处理各类学 生管理和行政事务,疏于调适自身的心理问题,当心理健康 状况不佳时缺乏可求助的相关机构。再次,辅导员的工作性 质特殊,“24小时不关机”,“24小时陪同特殊问题学生” 等使辅导员的工作与家庭产生一定程度的冲突,如果不能妥 善处理工作和家庭的关系,易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

三、高校改革背景下辅导员心理问题缓解路径 (一)完善主观内部环境 辅导员要加强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练好内功应对心理 压力和应激,加强自我调适。首先,要学会关注自我心理健 康,保持积极的个人心态,及时进行自我疏导,培养积极心 理行为模式。第二,坚持学习,更新观念,相信自己的职业 价值,关注并欣赏工作中的美好,积极主动参与辅导员沙龙、 辅导员加油站等团体,积累和沉淀工作经验,不断提高个人 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第三,加强交流,多与家人、学生、 同事沟通,缓和人际关系,赢得各方的理解和支持。

(二)改善客观外部环境 辅导员是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 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社会要关注高校辅导员群体 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学校—学生—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 支持模式,给予辅导员全方位的理解和支持,并建立辅导员 群体心理健康服务模式,以改善外部环境,消除辅导员心理 压力。

随着高校改革步伐的加快,高校改革涉及面广、力度大, 势必给辅导员这类多重角色的边缘教师带来更大的心理压 力,所以高校大胆改革的同时要酌情考虑辅导员这一特殊群 体的心理承受能力。首先,要以改革为契机,真正将辅导员 队伍纳入人才培养中,建立针对辅导员群体的人事管理机制、 激励保障机制,为辅导员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和发展提升空间, 如职称评聘、定岗定编等级方面,根据辅导员的特殊工作性 质在政策上给予倾斜,教学安排、科研工作、进修培养方面 给予政策倾斜,收入分配制度方面,辅导员的超工作量纳入 绩效,提高工作信心和职业期待,尽量使辅导员工作、生活、 个人发展等方面通过改革得到更多改善。其次,改革要结合 绩效考核,进一步明确辅导员工作职责,使其更多地从事思 想教育、学生管理的研究,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同时,要将 学生管理工作当做学校整体的工作一部分,各个部门、各位 教师要参与承担相应职责,而不能只看成是辅导员的工作和 责任,形成人人关心学生,人人参与教育管理工作的氛围, 积极实行专业教师担任兼职班主任的制度,给予辅导员全方 位的理解、支持和减负,提高辅导员工作效率,缓解身心压力,提高自我成就感。最后,要充分了解辅导员心理健康问 题,及时通过专业辅导、心理宣泄、心理知识培训等形式进 行心理干预,如采用积极心理学方法,引导辅导员缓解压力 和不快,专注积极方面,培养辅导员的自信和自尊。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