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方案 > 管理方案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路径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路径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

来源:管理方案 时间:2019-10-08 07:48:57 点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路径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路径分析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 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 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帮助 大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与创新的活动,并在活动中 学会改造主观世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使大学生正确认识 我国国情和改革开放等实现问题,加深对理论课堂教学的认 识和提高,达到学以致用。因此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 简称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实践环节十分必要。

1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方式方法必须先处理好四个关系 1.1 处理好思政课教学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实践教学是思政课的一个教学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是对理论学习环节的具体化和深化,它在课程体系中具有同 等的重要性,在育人的功能上,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相互配 合,共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标,相互不能替代,课 堂理论教学是实施实践教学的必要基础,后者又是促进前者 的深化,但两者也是有区别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并不是课堂 理论教学的简单补充或延伸,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独立环节, 它在将科学理论内化为大学生自身信念与修养以及先进文 化的学习与传递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和功能。

1.2 处理好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与其它思想政治教育活 动的关系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主要由思政课教师组织开展的各 种活动,旨在通过实践教学活动,提高理论教学的实效性, 更好地发挥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其它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是由学校党政、共青团和学生会组织开展的教育活动,如校 园文化建设、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就业指导与服务、职业生 涯与规划等,这些活动与思政课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教育目 标上是一致的,但两者是有区别的,所以要处理好他们之间 的关系,充分发挥好合力作用。

1.3 处理好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围绕本科生培养目标,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专业 实践课都是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政课教 学中应实现知识、技能和情感三者的有机统一,即如何在传 授知识和培养思想道德品质的同时,使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得到培养和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由于教学时间等方面的限 制,必须有效利用专业教学的平台,在教学中从实践教学内 容选择、实践途径、实践目标的定位等方面实现专业教育实 践与思政课教育实践的融通。

1.4 处理好思政课实践教学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 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开展的空间来区 分,既包括思政课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性活动,也包括围绕教 学进行的广义的德育活动;
根据实践教学的目的,昆明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主要做了在思想政治理论四门 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有参与型实践(如课堂讨论、辩论、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等)、感知型实践(如参观、观看影视资 料等)、探索型实践(如调查研究),内化型实践(角色体 验)等不同层次。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把握好这些层次的 特点,坚持课堂实践和课外实践相结合、基地定点实践和全 面实践相结合、课堂内容与时政热点内容相结合的原则。

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探索 2.1 以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立体化教学计 划是前提 实践教学是思政课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标 必须与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一致,要围绕课堂理论教学,并服 务于课堂理论教学,而不能游离其外。同时要适应本科办学 特色与专业特色,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思政课实践教学 中牢固树立育人的思想,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 确立立体化、多样化的实效教学计划,并将其纳入学校总体 教学体系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实施是前提条件。

2.1.1把握总体目标:一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 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效果;
二是将理论 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避免“两张皮”现象的出现;
三 是把教材内容与现实社会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和深层次问题 通过实践使学生深入思考,破解难题;
四是充分发挥学生的 主体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社会主流价值诉求变成 学生的自身需要,通过实践,使思政课的教学内容真正进入 学生头脑,外化为行为选择。五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文字能力的运用、学会共处,提高与人交往、团 队合作,组织管理能力等各种综合能力;
六是突出学生创新 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业精神的培养。

2.1.2 融合思政课各门课程教学目标,发挥整体作用。

高校思政课所包括的五门课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虽然内容 各不相同,但是最终目标都在于培养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从整体教育教学 目标出发,进行融会贯通,科学安排实践教学内容,确定实 践教学重点,从而发挥各门课的合力育人作用。

2.2 实现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是保证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

根据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特点,我们每学期都拟定了四门 课程的《教学大纲》,在实践教学中我们注意课堂教学与实 践教学相衔接,校内外实践相补充,定点实践与普遍实践相 结合,角色体验与感知认知相结合,针对性实践与综合性实 践相结合,尽力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与课堂理论教学的“五 同”,即同对象、同目标、同进度、同考核,从而相互补充, 形成合力。

2.2.1课堂教学实践化。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渗透实 践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即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实践教学情境,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地思考问 题,解决问题,并通过适当的教学方式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 育课外活动和课内活动、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 来。课堂教学实践化需要教师集体备课,精心设计和策划。根据思政课不同课程特点,可以设计和选择不同的主题和教 学方法,在课堂上创造平等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引导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培养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过程中实践教 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很好,如主题征文、主题设计、主题讨论、 主题调查、主题演讲、主题辩论等。(可将每班级学生分成 若干小组、以10人为宜,事先设计内容让学生在课外准备, 推荐各组讨论发言的代表,做主题交流发言并展示PPT,由 学生主持并担任评委,教师给出评分标准,由学生评委当场 打分,最后由教师点评和总结;
主题征文和主题设计由教师 给出征文和设计主题,学生分小组围绕主题课外准备,课堂 进行交流介绍等),任课教师要善于抓住大学生关心的热点、 难点、疑点问题,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开展具体实践教学活动。

2.2.2 实践教学理论化。实践教学中把实践与理论结 合起来,组织学生开展参观考察、校园文化活动、社会调查、 青年志愿者活动和公益活动时,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并从实 践活动中进一步深化理论认识。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参观考察、 社会调查研究前,给出学生调查和参观主题,供学生进行参 考选题,讲授如何进行社会调查,参观时重点看和记录的内 容有哪些;
提供科学的调查方法、途径、过程等方面的内容, 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 善于思考问题,收集资料,最后教会学生如何撰写调查报告, 形成文字成果,使学生在实践中自觉提升认识。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实践,深入了解学生实际,反过来有利于教师在课堂 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实现教学与实践相补。

2.2.3因校制宜。不同的高校,在学校文化、办学模式、 生源基础、区位优势、师资力量、学科建设等方面均有差异, 这些差异直接影响着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过程和效果,项目组 成员走访多所省内外高校同行,由于各校的差异性,导致实 践性教学方式方法多元化,不尽相同。因此,在开展思政课 实践教学时,没有最好的模式,只有相对比较适合自己学校 的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教学中,要根据学校自身的特 点和优势,创新实践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学生独特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素材,增强教学实 效性 2.3 师资队伍是实施思政课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主 导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导因素。提高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 的质量,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建设一支师德修养好、理论 素质高、科研能力强的优秀教师队伍。

2.3.1师德修养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修 养既是教师素质的体现,也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教师的理想 信念、道德情操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政治素质的养成。列宁曾 说:“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个 方向由什么来决定呢?完全而且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 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做人的工作,教师不仅应该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传播者,而且应该是高尚道德行的力 行者。“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 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只有真正为人 师表,既以言传道,更以行垂范,才能使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达到“敬而受教”的境地,引起品格心理的共鸣, 从而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外在规范性和导向性作用得以 发挥, 真正实现师生授受关系的和谐 2.3.2理论素养高。“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首 先来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信念,以及对思想政治理 论教育的事业心。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授者,如果传授者 本身不信马克思主义,不热爱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这一事业, 那么,他对自己的教学是不会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

思 政课教师的理论取向和价值评价,往往具有强烈的导向和示 范作用。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有坚定的政治方向, 既有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要有高尚的人格、强 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 全身心地投入到理论与实践教学。同时,由于思政课实践教 学具有鲜明的综合性特点,只有教师具备渊博的知识、深厚 的理论功底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不断拓宽教学新视野, 开辟实践教学新思路,使实践教学内容更充实。

2.3.3 科研能力强。一个不善于从事科研的教师不是好 老师,同样,一个不善于从事教学和科研的教师,不能成为一个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生实践教学工作组织和完 成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教师的业务水平、管理水平和科研能 力。

2.3.4 实践精神。社会实践教学的作用和优点就在于, 它能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把教学目的和教学效 果结合起来。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之中,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 为人师表,亲自组织和带领学生深入实践的第一线,给予学 生指导、讲解、答疑,这样师生双方都能在实践中得到受益, 以实现教学目标和任务。

2.4 实践基地是实施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保障。

2.4.1开展有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离不开多种形式的 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它是大学生社会实践 内容的基本载体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基本培育点,具有窗口功 能、桥梁功能、教育功能和示范功能。一是建立校内社会实 践教育基地,如校史展览馆、实习工厂等;
二是在学校附近 企业、厂矿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以上两者的优势在于便于学 生就近实践,可降低时间、交通成本,师生外出的风险可降 低。三是在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如 烈士陵园,纪念馆,博物馆等。四是在农村建立相对固定的 实践教学基地,便于组织学生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多年来我部先后在昆明市第六污水厂、“一二一”烈士陵园 纪念馆、云南陆军讲武堂、西南联合大学纪念馆、昆明南洋 华侨机工抗战纪念馆等爱国主义郊游基地挂牌,成为我校思政课师生实践教学定点实践基地。

2.4.2 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有利于使实践活动的常态化。

通过实践基地建设可使思政课程学习中的社会实践活动、校 园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三者有机地结合起 来;
将分 散实践和寒暑假期实践相结合;
随着社会实践的深入, 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认识到大学生社会实践不是一个阶段 性、临时性的工作,而是一个长期的、贯穿全年的常规工作, 以前的社会实践大部分是在寒暑假期进行,平时甚少。固然 在假期集中开展社会实践能促使学生合理利用假期实践积 累社会经验,提高实际能力,但它缺少连续性和时间上的持 续积累。因此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可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常态化,贯穿整个思政课程全过程和每一学期之中。

2.5 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是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方式 方法改革的重要环节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考核既是一把“尺子”,又是一根“指挥棒”,它既能 检验社会实践是否按“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任务、目标、 内容、步骤和教学的方式方法执行,了解与掌握学生参与社 会实践活动情况和取得的效果,又能引导教师、学生乃至社 会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激励广大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 动。如果不加以考核弄虚作假,流于形式,就会挫伤学生的 积极性,严重影响思政课的社会实践活动。为此我部做了以 下工作。2.5.1 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必须明确考核的主体与客 体。考核客体应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思政课各课程教 研室和主任;
第二层次,考核主体包括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 践的老师和学生。

2.5.2 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必须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 体系。将整个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分为一级考核指标执行“教 学大纲”指标、思想政治表现指标、创新指标、行胜于言指 标、团队合作指标、服务奉献社会指标、组织纪律(考勤) 指标、完成质量指标等,再往下划分若干二级或三级指标。

每项指标给出量化的评分点,做到科学、系统和便于操作性。

2.5.3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必须强调程序公正、方法 科学。要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 考核相结合,既要看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和学生个人总结 的真实性及水平高低,又要参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表现, 做到知行统一。如:便于核实,指导教师应要求学生实践报 告中必须有专门部分对调查过程进行描述和实践体会的总 结。其中明确调查的具体乡村、城镇、社区、企业或学校的 名称、地址、被调查人的联系电话、邮箱,在调查地点的留 影,调查人与被调查者的合影资料,反馈《社会实践单位回 执单》,由被调查单位或个人,盖章(签字),以便于事后 抽查,装订成册归档。

2.5.4 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必须正确处理与有效使用 考核结果。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考核结果的检验;
二是考核结果的分析与诊断;
三是考核结果的反馈;
四是考核 工作的总结。考核结果的处理与使用是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 最后环节,其工作质量关系到考核功能和作用能否得以实现, 因此,必须确实做好。

马宁(1960—),男,江苏南京人,教授,从事高校马 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邓小平理论教学与研究。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