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青年节 > [论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逻辑起点]个人意识形态

[论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逻辑起点]个人意识形态

来源:青年节 时间:2019-10-06 07:49:34 点击:

论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逻辑起点

论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逻辑起点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 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 要任务。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关系到党对高校的领 导,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 接班人政治素养的提高。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受到高等教育的 空间和特性的影响。高等教育是培育高素质人才、创造知识 的场所,意识形态的属性不是简单的传递—认同过程,需要 在真理的评价中实现,这是其特殊性所在。因此,高校意识 形态教育的实效性更需要重视“什么时候说”的时间选择, “说什么”的内容选择和“怎么说”的艺术选择。

一、意识形态新态势及其对高等教育的挑战 意识形态成为全球问题之后,经历了经济化、军事化 取向,又出现了文化化、生活化和学术化的取向。三种取向 改变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和理论认同 方式。

(一)意识形态文化化趋势挑战着价值认同方式 作为观念的科学,意识形态是文化的组成部分,通过 神话、宗教、哲学、历史、文学、艺术、伦理道德、政治法 律等文化形态表现出来。意识形态渗透在不同的文化形态中 并通过这些文化传播和影响人的主观世界的过程,就是其文 化化的过程。意识形态的文化化主要有两种形态:一是通过文化产品的创造承载意识形态;
二是通过文化的传播和教育 承载意识形态。

文化生产是以创造观念形态的精神产品为目的的生产。

文化产品是文化生产的物化形态。文化生产是由一定的社会 生产方式决定的。不同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不同的社会意识, 不同的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相应的生产方式,生产出不同的文 化产品。其中,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是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生 产方式。农业社会是以科层制度和人情关系为基础,建立起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科层制度是金字塔式的等级关系方 式。居于塔尖的是君主,是一切权力的主宰者;
依次往下, 不同的权力主体拥有不同的管理职责。科层制度表面上是权 力关系,实际上是社会资源的分配方式。维系科层制度的观 念支撑是君权神授、血统论、“三纲五常”等价值观念。人 情社会是科层制度在民间社会的细化,基于血缘关系的亲情 关系、基于地缘关系的乡情关系和基于科层关系的业缘关系 等,凝聚了个体与个体的情感,个体与一定群体的情感,构 成了科层制度存在与发展的社会心理基础。礼义廉耻的价值 观,三从四德的道德观,家国同构的政治观,等等,一起成 为文化的组成部分。这些观念主导了政治、道德、文学等文 化形式。工业社会的推动力量主要是资本和科学技术。资本 的本性是价值增值,而要实现价值增值,一方面需要调动人 的物欲;
另一方面是给资本提供不断增值的时间和空间。科 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新元素,一旦进入资本运行的轨道,也成为资本现实化的助推力。自由市场经济和利己主义的合理 化论证是这种生产方式的文化产物。文化世俗化、市场化、 信息化等等,又给这种文化赋予了丰富的色彩和消费空间。

现代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化趋势影响了人们对主导 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有多种实现路径, 强制灌输、文化渗透和利益引导等都是经常采用的主要方式。

在文化和政治整体存在,以政治为中心的条件下,意识形态 的价值认同多采用强制灌输。历史上,意识形态的强制灌输 并不是孤立进行的,军事霸权、政治专制、文化霸权等都作 为实现的手段被采用过,数字霸权又成为一种新的方式。意 识形态以多样文化载体出现,改变了单一的主导意识形态通 过权威方式产生价值认同的生态,意识形态的文化环境复杂 化了。仅以我国当下的状况而言,以文化为载体的意识形态 除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外,至少还包括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中华传统文化凝聚并继续传承的意识形态等。一定的意识形 态获得价值认同需要在文化的多重影响下才能实现,意识形 态的新态势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价值认同形成了严峻的 挑战。

(二)意识形态生活化趋势挑战着情感认同方式 生活化是对理性化反思的话语收获。生活世界改变的 不仅仅是人们的行为方式,也包括人们的认知方式。意识形 态与生活的关系集中在政治领域。政治生活是生活的一部分, 不是全部。在政治为中心的年代,其他生活被政治统摄,处于被遮蔽状态。一旦遮蔽解除,生活世界的丰富性即呈现出 来。丰富的生活世界分解了意识形态统领的强势,也给意识 形态生活化提供了空间。生活化的意识形态具有体验性、参 与性、意义生成的自主性等特征。

从意识形态教育的历史来看,情感认同实现方式主要 有以下三种形式:第一,基于集体记忆的历史情感沿承。历 史是先人与今人情感链接的纽带,对历史的认同也是对家族、 民族的情感认同。自古以来,通过历史教育人,进而保证情 感的认同已经成为被普遍使用的方式。近年来,历史虚无主 义者通过重读历史、重写历史等方式试图颠覆人们已有的历 史记忆,给历史情感的沿承带来了一定挑战。第二,基于主 体利益相关性的牵引。利益是获得情感认同的基础。“人们 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和他们的利益有关。”[1](P82)。利 益特别是物质利益是决定人们社会地位的基础,马克思恩格 斯在分析经济关系的决定作用时提出了物质利益在社会有 机体中的作用,并论证了工人阶级物质利益的应然定位。无 产阶级政党作为执政党掌握政权之后,利益关系从应然状态 发展为实然状态。“代表谁”的问题因此产生。“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回答了这个问题,中国梦与个人梦关系的理解深化 了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改革开放以来,利益分化已经成为事 实,也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之一。如何在保证社会公平 公正的基础上保障民生,如何通过制度建设、分配方式等途 径保障人民主体地位的实现,共享改革开放红利,都程度不同地影响到情感认同。第三,基于逻辑演绎的理论说服力影 响。“‘以理服人’包含以下几层意蕴:其一,‘理’是对 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其二,‘以理服人’是知识形态转化为 受众的思维形态的过程,是认识世界与解释世界的统一。其 三,‘理’之所以能够服人,源于‘理’本身的彻底性和人 对“理”的可接受性的统一。”[2]晓之以理,所说的就是 理论的说服力。理论以其彻底的解释力也可以产生情感认同。

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目标之一是使受教育者拥有爱 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政治情感。历史情感沿承、利益相 关性牵引和理论说服力影响等方式的教育指向是围绕这些 目标进行的。意识形态的生活化改变了人们对意识形态的情 感认同方式。情感以需要为中介,以喜怒哀乐为表情,包括 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包括政党认 同、政府认同和利益认同等。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 同等往往成为辅助方式,支撑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意识形 态生活化趋势一定程度影响到情感认同的实现,挑战情感认 同的方式。

(三)意识形态学术化趋势挑战着理论认同方式 学术是指系统专门的学问,是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 科化论证。高等教育和研究是学术活动的主要空间。学术化 的意识形态是以知识形态出现,承载意识形态内容。理论性、 逻辑性和体系化等是学术化的主要特点。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当马克思主义成为体系,成为学科后,也就成为了学术化的意识形态。其实, 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前,意识形态就已经开始以学术形式表现 自身。孟德斯鸠、洛克和卢梭等人的社会契约论,亚当·斯 密的自由市场论,黑格尔的法哲学等,既是学术成果也是资 产阶级的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之后,特别是苏联模式定 型并产生国际影响以来,意识形态的学术性表现为两个向 度:一是作为主导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在东方社会得到发 展,在本土化的进程中获得了新的生长机遇;
二是基于文化 冲突理念的思维框架下,反马克思主义的力量也在增强。新 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都从不同的视角 解构马克思主义及其发展的理论成果。当前,意识形态的学 术化趋势已经成为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战略的主要手段。

意识形态学术化趋势挑战了理论认同方式。灌输是意 识形态教育的经典方式,灌输的前提是理论彻底性和受教育 者可接受性的统一。换言之,理论可以解释世界,受众有理 论需要,二者的对接就是灌输的可能。灌输是建立在理论的 权威性基础上的,学术化的理论性、逻辑性和体系化特征以 挑战权威为思维基础。理论批判性是理论创新的基础,这就 是学术化思维的表述。理论认同方式从单一灌输发展到了对 话和交往,对传统的理论认同方式形成新的挑战。

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思维的重新定位 高校意识形态出现文化化、生活化和学术化的新态势 对传统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形成挑战的同时,也给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思维的重新定位提出了新的课题。高校思想政治 理论教育主要承担着意识形态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为了适应 意识形态的文化化、生活化和学术化趋势,高校意识形态教 育迫切需要转换传统思维方式,从政治独白、理性抽象、社 会价值为主向学术话语、生活世界和个体关怀拓展。

(一)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的对接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统治阶级的 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 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 地位的精神力量。”[3](P98)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 凝聚力。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 会议的讲话中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 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 上去、把人民生活搞上去。只要国内外大势没有发生根本变 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能也不应该改变。这是坚持 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当代中国 一切问题的根本要求。同时,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 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 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 顺利向前推进。”[4](P153)不过,意识形态使命和意识形 态的实现方式并不是一回事。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执政党在高校执政方式实现的方式之 一,一方面受到意识形态规律的影响;
另一方面受到高等教 育规律的影响。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的对接就是把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传播与教育的规律同高等教育规律结合起来的体 现,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把握针对性的话语表达向度。

话语的政治表达是指从一定政治组织的需要出发,以 命令式的方式进行的表达。比较典型的语境就是“应该”“必 须”“不许”等祈使句。在宣传思想工作中,政治话语表达 是基本的表达方式。其主要对象是从事宣传思想工作的主体。

这些主体内在于宣传思想工作体制内,政治表达是其体制内 的话语。同样的话语表达方式是否适合于大学生和高校教师 就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一直在 探讨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方式,其目的是增强教育的 针对性和实效性。之所以提出转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教材 的话语和大学生的现实角色之间有距离感。教材的话语很多 是政治直白,刚性强;
大学生的现实角色是学生,求知是该 角色的第一需要,渴望的是学术营养。

现代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通过学科化方式培 养人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置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建立了学科支撑平台。但是,如何通过这个平台实现意识形 态话语向学术话语转换的任务还很艰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 课所承担教育内容的主要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 的马克思主义,二者都是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产物。科学性是学术话语存在的必要前提。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生 学视角而言,一方面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产物;
另一方面 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类知识,特别是在对西方近代三 大著名理论成果批判继承的过程中产生的。后者是马克思主 义产生的“学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态既是马克 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马克 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的结果,二者都是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的“学脉”。但是,一些突出的思想困惑,没有 扎实的理论修养和学术根基是无法讲明讲透的。比如:为什 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 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而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 和资本主义;
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 “三权分立”;
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
为什么必须坚持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而不能搞私有化或“纯而又纯”的公有制;
为什么必须坚持 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不能走回头路;
等等,不仅是实践的逻 辑,也是历史的逻辑,问题在于这个历史逻辑表述的理论彻 底性还不充分,还有很大的学术生长空间。

实现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的转换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 论课教师既要担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责任,又要担当理论 研究的责任,将理论研究的成果及学术界的前沿思想转化为教学的鲜活内容。同时,各级宣传和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专 家学者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 论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实现从政治话语向学术话语拓展的关键是梳理高校思 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学脉”,将政治要求与学术发展过程统 一起来,建立立体化的表达方式,培养大学生辩证思维的能 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涉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道德观、法制观等方面的教育,涉及历史叙事、现实分析和 主体需要的综合展开,这个过程就是立体化的表达过程。在 这个过程中,培养大学生辩证地思考问题、独立思考问题的 能力是核心目标。

历史叙事是相对于现实写生和私人叙事而言的一种话 语表达方式。历史叙事可以把价值判断还原到生成的空间, 使价值判断具有可以依托的土壤;
历史叙事可以将科学知识 建立在历史纵向演变中,明确“从何处来”“到何处去”这 两个问题。忽视了历史叙事,容易把历史过程现实化和私人 化,进而陷入现实写生和私人叙事两个误区。从教学论的角 度而言,历史叙事是一种教育情境,其价值在于把学习者放 置到一定的语境之中,是教育科学化、生活化的实践方式之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内容上的高度概括为教师组织 历史叙事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理性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对接 实践之树是常青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对象是青年大学生,他们正处在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中,生活世界的色 彩缤纷和复杂多变,客观上使生活世界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 理论教育的重要领域。当代大学生面对的生活世界主要包括 两个领域:其一,校园生活。大学校园生活是大学生人生历 程中最丰富多彩的空间。在学习活动之外,素质拓展、人际 交往、交友恋爱、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等也成为其生活的重 要内容。其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大学生校园生活的拓 展和延伸,是大学生生活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两个领域同 时受到网络生活的影响。互联网裂变式发展导致网络化生存、 网络化生活成为常态,网络成为兼具信息发布功能、舆论传 播功能、社会动员功能的聚合器。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者、接班人,大学生具备了社会生活实践的能力,也有参与 社会生活实践的期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如何与青年大 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结合起来,是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

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

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指抓住事物 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5](P9)这段论述,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具有双重指导意义。一方面,高 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有说服力就要以科学化为前提;
另一 方面,从受教育者角度而言,说服人的条件是认识人和服务 人。后者提出了从理性世界向生活世界拓展的课题。

从教育过程而言,与生活世界对接是高校思想政治理 论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在过去,学术是理性的特权,学术是专属于一定的科学共同体的,学术的范式既是稳定的也 是单一的,学术是与广阔的社会背景相隔离的,学术是封闭 的。长期来,大学学术和经济生活、科研活动和物质生产被 理解为两个具有自律性的相互隔离的社会领域。”[6](P217) 近年来,这种理论教育与生活世界被分离的状况有所改观。

从生活中获取教育资源和在教育中增加生活的元素已经成 为越来越多的教育者的共识。不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与现实生活脱节、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脱节的现象依然存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断被提出的缺乏针对性、缺少亲和 力等问题直接与现实生活、与大学生生活联系不紧密有关。

结果,正如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所指出的:“学习、 教育和训练如果只限于学校以内,而与沸腾的实际生活脱离, 那我们是不会信赖的。”[7](P292)“在当代,知识的境遇 性、价值性、文化性已经走向实践。”[8](P143-159)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只有关注现实生活,将理论内容的学术性、 学理性适当倾向于现实生活,重新建立学术理论与生活世界 之间的联系,才能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 满意度和认同感。

理性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对接重点是注重大学生的生活 需要。学业需要、情感需要、职业发展需要等都是青年大学 生需要的组成部分。所有需要的理性基础是对个人与社会关 系的认识。不过,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的教育是单薄无力的。

将理性认识具体化为丰富的生活内容,教育才能够有血有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才能增强。

(三)社会价值取向与个体价值取向的对接 长期以来,关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社会取向和个体 取向,一直是价值取向讨论的中心。社会取向立足于人是社 会关系的总和,将社会归宿作为教育的目标;
个体取向立足 于个人是历史的第一前提,将个体作为教育的目标。从个人 与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出发,这个争论的意义仅仅在目标归 属上有意义,在人的存在状态上是意义不大的。因为无论是 哪种归宿,都离不开个体与社会的互相依赖的客观事实。国 内经济社会转型,给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带来新挑战、新考验。

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带来的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协调利益关系、 凝聚社会共识难度加大。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利益结构更加 复杂,由利益问题引发的社会问题增多。经济社会发展的阶 段性特征影响到社会思想情绪的变化,稳定社会心理、维护 社会和谐难度加大。

个体价值指向是指结合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和现实生活 的个体化需要,提高个体的自觉能动性和独立性,关注人的 个性发展和自由全面发展。“把一个人的体力、智力、情绪、 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 是对教育基本的一个广义的界说。”[9](P95)大学生在现实 生活中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教育者必须用整体性的思维方式 去重新审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本质:既要有社会的、 理性的一面,也要有自然的、感性的一面。个体价值指向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 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同时,能够科学处理 生活逻辑与社会逻辑之间的关系。

社会价值取向与个体价值取向的对接主要是基于思想 政治理论教育偏重社会目标的传统和现实中偏重个体的自 我选择的双重矫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人处于非单子状 态,受到血缘关系、宗法关系等人伦秩序的制约。如何将个 体培养成适应这些关系的关系人就成为传统教育的目标。改 革开放以来,传统的关系人目标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冲击,个 人价值凸显并呈现冲破社会取向的强烈冲动。这就是高校思 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一对现实矛盾:从受教育者角度而言,主 张自我与个性;
从教育者而言,实施的是社会导向的教育。

社会目标的教育只有契合了个体内在需要才可能被接受。实 现两种价值取向的对接转换过程中,教育者要主动构建以学 生为本的教学内容框架。重视个体差异与社会需要的联系, 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也体现大学生的成才成长规律。

此外,实现社会取向与个体取向的对接也是高校思想 政治理论教育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需要。高校思想 政治理论教育不仅仅担负着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 奋斗的政治方向,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 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等重大历史使 命,而且也在关注大学生现实生活中成长面临的需要迫切解决的人生、生活、心理等问题,从而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 形成和自由全面的发展。当前,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 育和践行的路径来看,从理论与实践对接的逻辑起点来定位, 只有转换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思维方式。才能真正提高把握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满足不同主体的物质、 文化和审美需要。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