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主持讲话 >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疏导功能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疏导功能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

来源:主持讲话 时间:2019-10-06 07:49:26 点击: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疏导功能的建设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疏导功能的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外在集 中表露”,是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和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

虽然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分类和内容的认识不尽相 同,但却从整体上丰富和完善了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 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根植于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客观需 要,在个体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日益增强的现代社会中,思 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正由传承功能向创新功能发展,从而满足 社会和个体的需求。心理疏导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人的 个体和群体心理需求与精神需求、注重人文关怀的一种具体 表现,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功能。

一、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功能的含义 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疏导功能是指“心理观念或思想 方法层面上的疏导和引导”,以帮助受教育者选择正确的行 为方式,从而达到促进人的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的目的。

1.心理疏导功能形成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基础 人的思想与心理具有相通性。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思 想是指人在社会实践中,对客观外界的现象进行整理、汇总、 分析、判断的复杂过程,是一种可以用来指导人的行为的意 识。人的思想客观上存在于人的意识中,是思维活动的产物, 思想以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思 想是人类独有的,属于理性认识。同样,心理也是人脑反映 客观外界的结果。人的心理由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组成,不仅仅包括认识这一反映形式,还包含情感、意志、 信念、行为等反映形式和兴趣、信念、能力、气质等个性心 理特征,心理既包括感性认识,又包括理性认识。

思想与心理紧密相通。人的心理活动首先要经过获得 感觉、知觉的感性认识过程,并未形成人的思想。心理材料 逐渐丰富、完善达到一定程度后,并经过心理思维的加工后 才形成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观点,从而达到对客观事物的 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人对客观事物的 认识,总是根据事物能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而产 生,还会产生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自觉确定目标,克服内外 困难并力求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这就是情绪情感和意志感 觉到思想的转化过程。因此,心理是基础,贯穿于思想形成 的过程中。思想又是心理的升华,思想的形成对心理活动具 有调节作用。

思想是人的心理的表达或表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 就是思想的传递过程,心理活动是这个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因素很多,同一项教 育内容,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同的心理情境中、不同的心 理活动过程和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等因素的影响下,教育的 效果会有很大差异。因此,心理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思想问题 的解决。思想与心理的相通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和内涵的 体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心理疏导功能的现实基础。

2.疏通与引导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中介范畴,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的指导原则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以其特有的一系列概念、范畴为骨 架而构成的知识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不仅揭示了思想 政治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构建和完善了学科理论体系,更重 要的是具有方法功能,为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提供分析工具 和方法论的指导。疏通与引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介范畴之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的指导原则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开展的基本方针。思想政治教育语义下的疏通,是指能够充 分表达思想、观点、意见和建议的畅通渠道;
思想政治教育 语义下的引导,是一种思想引领作用,能够梳理人们充分表 达的思想观点,把握健康、正确的思想导向,教育并引导人 们自觉地选择正确的思想理念和行为方式。疏通与引导在思 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既互为表里,又相互渗透,疏通是引导的 前提,引导是疏通的目的和延续。思想政治教育的另外三对 基本范畴是言传与身教、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教育与管理, 虽然也处于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重要地位,但都必须坚持贯 彻疏导的原则。

3.心理学是心理疏导的学科基础和理论支撑 心理疏导是心理学上治疗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一 种方法。心理疏导是通过改变人的心理认知,干预人的情绪、 行为和意志的调控,疏通人的消极情绪和不健康心理,排解 心理困惑,引导人的心理活动朝着积极、健康方向发展。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主要揭示 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学则是研究人的思 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学科,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也是 一种不断变化着的心理活动过程,这个心理转化过程,每一 个层面都发生着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与思想政治 教育的交互作用。这个过程既包含丰富的心理学理论知识, 还包括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机制,蕴含着人的思维、情感、需 要、兴趣、气质、性格等心理规律,因此,人的心理活动与 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发 挥着对心理的引导与干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在 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心理学 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中心理现象、认知心理规律的一门 科学,根本任务就是按照培育“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健康 人格目标预测和调控人的心理活动,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与 心理学有着共通性,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统一于思 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人的心理状况、认知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 的目标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疏导功能是对人的心理观 念或思想方法层面上的疏通和引导,是一项系统工程,运用 心理学的工作理念、原则和方式才能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 育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鉴心理学中的咨询式、说理 分析式、互动式、体验式、情感感化式、调查式、个案分析 式等心理学实践研究方法,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 更好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运用心理访谈、观察、暗示等沟通方法和以互动、渗透、体验、 咨询等为基本形式的疏导方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积极融合其他学科知识,注重立体思维, 聚合多学科的观点,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体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功能的分类与作用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对象是人,每个人都以个体的形 式存在,同时又以群体中的成员存在,基于个体心理活动的 疏导和基于群体心理活动的疏导作用机制是不同的。

1.基于个体心理活动的疏导功能 按照心理学经典的划分方法,个体心理活动可分为心 理过程和人格两大方面,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体现了个体由自然人变成一个具有人格特性的社会人的过 程。对于个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疏导功能主要有认 知疏导、情感情绪疏导、人格倾向疏导三个方面。

认知疏导功能。人的心理活动就是从认知开始的,在 现代认知心理学中,认知心理是人类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 认知机制由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要素组成,共同完成对外部世 界的信息捕获、加工和转化,使外部信息成为能够指导自身 行为的本体知识结构。认知是人类个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 程。认知疏导功能的作用机制是使思想政治教育要从与人的 认知需求出发,构建良好的认知图式,有针对性地帮助人分 析并解决认知缺陷和不良后果,优化理性的认知思维方式, 以良好的认知指导和调节人的行为。生命观认知、自我意识认知是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疏导功能的具体体现。

情感情绪疏导功能。情感情绪是人类心理过程的一个 重要方面,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起到巨大的作用,既是一种主 观感受或体验,又是对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一种 特殊反映。在现实生活中,人的情绪与情感是难以彼此分离 的两种心理现象,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 质内容,需要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个体的情绪、情感与 行为之间关系密切,情绪情感既可以成为行动的动力,也可 以成为行动的阻力。行为对情绪情感具有调节作用。情绪情 感疏导功能的作用机制实质上是一种情绪的宣泄,思想政治 教育针对个体思想、情绪中的矛盾,营造良好的宣泄情境和 空间,引导受教育者把压抑的情绪、情感充分地倾诉和表达 出来,从而达到稳定思想情绪、减轻或消除心理压力的目的, 在此基础上引导理性的情感调控和心理上积极的心理体验, 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人格倾向疏导功能。人格是心理学中内涵极其丰富的 一个复杂系统,不同的研究对人格系统所作的描述是不同的, 人格是社会人所特有的,既是社会化的对象,也是社会化的 结果。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目标的实现就是促进健康人格及品 德的形成和发展。人格是人生价值观念形成的稳定心理基础。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格由起作用的价值观构成,价值观蕴 含在行动中。人格倾向疏导功能的作用机制包含“两个转 化”:首先是转化为社会价值共识,思想政治教育根据人的生理、需要、动机、情感、欲望等人格特征调整个体在行为 上的内部倾向,先将价值观念植入人的意识和行为模式,科 学合理地引导人的价值评价、价值追求、价值取向与价值选 择能够符合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取向,有效调整社会价值 导向,形成价值共识。受教育者在接受了价值共识的基础上 将个人意识、思想动机转化为外在行为和行为习惯。实现两 个转化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格倾向疏导功能的具体表现。

2.基于群体心理的疏导功能 群体心理相对于个体心理而言,是指一个群体内部所 独有的心理倾向和态度以及这些心理状态相互作用所形成 的心理体系。群体是个体的有机组合,又是人类社会活动的 基本组织形态,具有共同社会心理特点和较高的心理相容度, 对人的思想和心理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群体而言,思 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疏导功能主要有人际交往关系疏导、社会 心态疏导两个方面。

人际交往关系疏导。心理学所讲的人际交往关系是指 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通过交往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心理关 系,由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组成。理想的人际交 往关系是相互理解、情感融洽、行动协调。人际交往是个体 能够适应生活环境、适应社会,担当一定社会角色,形成健 全人格,构建和谐社会氛围的基本途径。人际交往关系疏导 机制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运用心理学人际互动理论,基于人的 交往需求与合群愿望,针对社会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道德困惑、理想迷失、信任危机等现象,社会阶层分化过程中的剥夺感、 焦虑感、挫败感、不公正感等负面情绪,疏通交往中的人际 关系困扰,排解情绪和自我认知障碍,确立和谐、有爱、互 助的交往原则,培养良好的交往品质,掌握交往的基本技巧 与调试方法,引导人们树立合理竞争、共同发展的理念,提 倡包容和协作精神,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 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社会心态疏导。心态是指心理状态。苏联心理学家列 维托夫认为,心态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状态,心态是人的 心理活动的各种心理现象的存在方式,是心理过程的背景, 又突出反映了个性心理特征。社会心态产生于个体心理,却 以整体的形态存在,是一种能够反映社会发展进程中某个阶 段的人们的思想趋势或倾向的心理状态,是社会现实的折射。

社会心态有平衡和失衡两种状态。社会心态的疏导机制是思 想政治教育立足于把握社会心态形成的心理机制和过程特 点,进行社会心理的管理与服务,调整、转变失衡心态,积 极倡导符合社会伦理规范、适应文明社会总体发展要求的平 衡心态。《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社会心态蓝 皮书》)指出:我国转型时期最明显的社会心态是“群体性 怨恨”,这种心态失衡表现为民众对社会问题的不满情绪引 起对社会发展的认同度下降,由社会焦虑而引起自杀、恶性 集群行为和反社会暴力事件的发生,社会成员之间心理认同 与接纳困难等等。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心态疏导功能坚持以人为本,缓解社会心理矛盾和冲突,引导信念、情感、态度 等心理倾向,促进公众心态成熟和理性,积极建立有效的公 众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和良好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

三、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功能的实现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功能的实现是思想政治教育 学科对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的有效借鉴。在交往与对话中 “唤醒”人格认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的心理疏导;
彰 显人文关怀,引导受教育者自觉主动地参与疏导活动;
干预 社会心态失衡,培育健康、和谐的社会心态三个方面实现思 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功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科 学性。

1.在交往与对话中“唤醒”人格认知,实现思想政治 教育有效的心理疏导 在教育主体意识日益强化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的运 行实质上是作为教育者主体的“人”和作为受教育者主体的 “人”之间相互交往、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的对 话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主体”之间在交往中达成信 任、认可和思想观念、价值意识的共识,以这种“共识”疏 导受教育者思想、心理和观念的认识问题,唤醒受教育者人 格认知,因此,倡导以人为中心、突出主体间的交往对话的 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心理疏导的 新理念。秉承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对话交流法、角色 体验法、团体辅导法是更能彰显人性化、科学化、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的心理疏导方法。

对话交流法可以促成教育主体间真正的理解,在平等 的对话交流中让受教育者能够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思想和 观点,而教育者在倾听中去感受受教育者的心境和处境,在 对话中碰撞思维,寻找适合的切入点进行心理疏导;
角色体 验是在实践中亲身感受并形成个体的态度、个性、价值观念 的理解和认知,以实现理性情感调控、健康完美的人格引导、 形成和谐的交往关系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方法,教育者应该针 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困扰和心理问题的实际情况设计“角色” 和“脚本”,使受教育者在体验活动中实现心理疏导;
团体 心理辅导是在交往的情境中进行的一种群体心理辅导,它充 分利用团体中人的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的人在交往中观 察、学习、体验、反思,实现自我认知,激发受助需求,自 觉接受思想引导,促进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心理和行为要 素的改变。

2.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彰显人文关怀,引导教育对 象自觉主动地接受心理疏导 人的行为受理智和情感的双重支配,理智和情感原本 就交织在一起。思想整治教育既要以理服人,又要以情感 人;
既要发挥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体系本身所具有的说 服力,又必须展现关爱教育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不仅要完成 教育者对教育对象信息的传递,而且要从教育对象的思想问 题出发进行理性思考与分析,从情感上予以理解,更强调给予教育对象充分的空间,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表自己的观 点、意见和思想,在感受关心、信任、支持的同时,激发自 身潜能和积极性。

人文关怀是心理疏导的内在要求。心理疏导不仅是教 育双方之间的一种思想交流,更是情感沟通的过程,不仅要 教育人、鞭策人、鼓舞人,还要关心人、爱护人、体贴人, 把工作真正做到人的心里。心理疏导功能的实现需要搭建一 个双向互动、有效沟通与交流的平台,拉近教育双方的心理 距离,使教育对象的思想、观点、意见与建议在和谐轻松、 平等民主的互动氛围中轻松表述自己的心理诉求。教育者要 善于利用良好的心理疏导氛围,倾听教育对象的心声,科学 把握疏导症结,灵活运用疏导策略和技巧,引导教育对象的 自主感受,引起受教育者的感情共鸣,自发激起深刻而丰富 的情绪体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心理,使教育目标转 化为自觉行为,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疏导和教育。

3.干预社会心态失衡,培育健康、和谐的社会心态 现代社会,国际和国内的环境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 化,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历史发展时期,经济成分和 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 就业状况多样化、人的价值观念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个体 心理在多样化的社会背景和环境下必然会呈现迥异的心理 状态,从而影响社会心态的平衡。转型期社会心态失衡的产 生既有历史因素,也有社会现实因素,既受到价值观念的影响,也与个人心理因素相关,但从心态失衡的产生机制来讲, 有社会机制和心理学机制两个方面。从社会机制来看,社会 形态和社会制度是否有利于满足人的价值诉求;
从心理学机 制来看,挫折心理、盲目从众心理、逆反心理等都极易引发 社会心态失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心态疏导功能的实现就 是要依靠干预社会心态失衡的两个机制。首先,要在世情、 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全 过程,培育健康、理性的价值诉求,使人们在现实社会生活 中找到集体感和归属感;
其次,重视团体心理辅导,努力提 高辅导技巧,实现对特定人群的心理引导和干预,有效调适 消极心理,培育健康、和谐的社会心态。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