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仪式 >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_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目的性的解决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_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目的性的解决策略

来源:仪式 时间:2019-10-06 07:49:24 点击: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目的性的解决策略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目的性的解决策略 恩格斯指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 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 的。”①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无疑是 有目标、有指向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指向性问题关系到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制定、原则的确立、方法的选择、效果 的评估等等,即关系到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进行和思想 政治教育学科的存在意义和发展方向。也就是说,在思想政 治教育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往往都可以追溯到“思想政治教育 为了什么”这个根本性问题上来,其目的就是追问思想政治 教育的合目的性。合目的性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 而且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确立的内在规定性。具体来讲, 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目的性要求我们在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 标时,既要满足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社会要求,又要充 分满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个人诉求,要将人的发展和社会 的现实充分结合起来,实现主观性与客观性、整体性与差异 性、政治性与教育性的统一。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目的性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 统一 目标是指人们通过自己的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或期望。从目标来源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立至少包含 两个基本要素:其一,它是人们思维的产物;
其二,它是以客观条件为依据的。从目标归宿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也包 含两个要素:其一,改造主观世界;
其二,改造客观世界。

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目的性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 一。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立要求“以人为本”。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立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产物。能够思维 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成为人类创造伟大历 史的重要前提条件。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就阐述过这种观 点:“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
但他 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 灭他;
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 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
因 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 对此却一无所知。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② 唯物史观也认为,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③。人与动物的 根本区别就在于,人不仅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还 有一个神秘、复杂的精神世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精神 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 素质,动员人们为共同的理想而奋斗。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以人的发展为宗旨。社会历史是 人有目的、有意识活动的结果,人们总是按照自己设定的目 标从事社会活动。从社会历史角度来看,“历史不过是追求 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④。这就是说,无论人类改造自然是物质生产过程还是精神生产过程,其最终目的都是为 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历史 活动,其目标最终也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2003年,党的十 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 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 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⑤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求在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时,“既 要把人作为教育的对象,又要把人作为教育的主体;
既要把 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和人的根本目标与根本利益,又要把 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与手段;
既要尊重人、关 心人,又要培养人、教育人”⑥。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目的性 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必须充满人文关怀,不仅在目标 确立上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更重要的是在目标实现过 程中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主观能 动性。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立是以客观实际为依据 的。任何意识形态的东西都是观念的产物,但是“观念的东 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 西而已”⑦。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无论是根本目标还是具 体目标,都不是人们主观臆造的,而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现 实反映和内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立除了受到人的 主观精神世界的需求和思想实际的影响之外,更重要的是受到客观社会发展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必须根据社会发 展的客观要求来确定。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目的性表现为依据现实国情 来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 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必须与党的奋斗目标相一致,即实现 共产主义。由于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 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能脱离实际,好高骛远,要以马克 思主义为指导,根据不同阶段党的奋斗目标来制定不同时期 的具体目标。我国现在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 不发达,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还不高。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就 要按照这种客观实际来制定,各个领域、各个部门的具体目 标又要根据党在该领域和部门的要求而有所差异。《中共中 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 见》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 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⑧。这是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目标指向, 它是由我国现阶段经济快速发展、政治结构调整、文化多元 并存的社会现实决定的。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就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 改造主观世界。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 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⑨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 思主义科学体系为理论基础,这就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不仅仅在于认识世界,同时也在于改造世界,这两者是不 可分离的,它们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合目的性的归宿。改 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辩证统一的。改造客观世界需 要有先进的世界观为指导,同时具备正确的方法论,这样才 能够把握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 而改造主观世界是要认识不断发展着的客观世界,同时提升 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从而为改造客观世界提供保证。恩格 斯指出:“人离开狭义的动物越远,就越是有意识地自己创 造自己的历史,未能预见的作用、未能控制的力量对这一历 史的影响就越小,历史的结果和预定的目的就越加符合。” ⑩所以,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改造主观世 界从而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 的主观世界的改变是随着客观世界的改变而不断发生变化 的。

现阶段,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要帮助人们树立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主观世界的改造;
而 改造客观世界,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动,就是将主观世界 的改造同实际工作相结合。正如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在学习贯彻‘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要紧密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坚 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加强道德品质 修养,牢记‘两个务必’,真正做到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 造主观世界,寓改造主观世界于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用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效来推动客观世界的改造。”(11)由此可 见,只有将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辩证统一起来的思 想政治教育目标才是合目的性的,单纯的改造主观世界或者 改造客观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都是不科学,不符合马克 思主义理论要求的,都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不相符 合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目的性是整体性与差异性的 统一 整体性和差异性是一对辩证存在的关系范畴。思想政 治教育目标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并且有一个统领思想政治教 育发展方向的最高目标。而涉及某一个群体、某一个阶段甚 至是某一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目标,又存在着一定的差 异性。目标的整体性能够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差 异性的存在则有利于将宏大的教育目标具体化,是实现思想 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关键。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集合的, 是一个完整有序的体系。按照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理解的角 度不同,可以将其进行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划分:按照时间来 划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可以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 期目标。近期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较短时间内能够实现或正 在实现的目标,它是一种较低层次的目标,要求人们立足于 现实,从现在做起,及时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
中期目标 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或较长时间的努力才能达到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远期目标是一种高层次目标,它具有超前性 和导向性,是经过连续不断的努力才能达到的目标,是思想 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按照对象范围划分,思想政治教育目 标可以分为个体目标、群体目标和社会目标。个体目标是思 想政治教育对单个人所要实现的目标;
群体目标是思想政治 教育对某个团体所要实现的目标;
社会目标则是某个国家或 者民族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目标、群 体目标和社会目标是统一的,个体目标的确立和实现都离不 开群体目标和社会目标的确立和实现。按照空间意义来划分,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可以分为宏观目标、中观目标和微观目标, 也可以称为根本目标、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在我国,思想 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 的自由全面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 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12)。无论是哪种划分,其所形成 的目标体系都有共同的特征,即各个目标层次都是相互联结、 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又相互促进的一个整体。实现整体性, 可以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破坏整体性,则只能使思想 政治教育方向偏离既定目标,甚至走向极端。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时代差异性。“每一个 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 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 全不同的内容。”(13)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既是时代理论的产 物,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风向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要求。新中国成立之前,我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团结 全国工农群众,解放全中国为基本目标。新中国成立之后,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转为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促进社会 主义发展为基本宗旨。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中,以“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 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14)。这是新中国 成立之后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最早界定。1958年,党提 出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是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必须与 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 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阶段, 思想政治教育突出的是政治教育。“文化大革命”期间,在 错误思想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要提高广大人民群 众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觉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政治斗争 的工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国家工作重心的转 移,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也发生改变,即为现代化建设培养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当 前,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 本”成为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思想政治教育的目 标也越来越重视对人的需求的满足和价值的实现。这种时代 差异性的存在,要求我们在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时,既要 坚持根本目标不动摇,同时又要根据时代发展的客观现实, 制定出体现时代性的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要在思想政 治教育目标中体现时代差异性,就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科学把握时代特征,找准“历史方位”。只有坚持以时代发展的 要求审视自己,从中国和世界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着眼,准 确把握时代特点和社会发展方向,才能设计和制定出适应时 代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目的性是政治性和教育性的 统一 1995年颁布试行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强 调:“德育即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它体现教育的社会性 和阶级性,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6)思想政治教 育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决定了其目标导向的阶级性和社会性, 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既要反映统治阶级的政治要 求,同时也要实现教育人的目标。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反映统治阶级的政治要求。

统治阶级在掌握了国家政权之后,把自己的政治主张等同于 社会的主张,但是除了统治阶级之外,社会上还存在其他的 阶级及其不同的政治立场。毛泽东曾经指出,“在阶级存在 的条件之下,有多少阶级就有多少主义,甚至一个阶级的各 集团中还各有各的主义。”(17)不同的阶级首先需要统一本 阶级成员的思想认识,以实现本阶级的利益。要达到这一点, 既需要对本阶级成员实行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对其他社会 成员进行本阶级思想的灌输,以使人们了解该阶级的主张, 否则就会让其他阶级的政治思想、政治意识和政治态度侵入 阶级内部。任何一个阶级,不管它公开承认自己的阶级性还是将其掩盖于社会活动之中,实现或维护本阶级对国家、对 社会的控制是其一贯的梦想和实践。在实现社会控制的诸多 办法中,控制人的思想是最好的方式。列宁曾指出,“在各 方面的教育工作中,我们都不能抱着教育不问政治的旧观点, 不能让教育工作不联系政治”(18)。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 特殊的教育实践活动,逻辑地内含了政治性,这种政治性规 约和牵引它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及价值准则的预设和建构。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本质就决定了其目标的制定必然反 映统治阶级的政治要求。在阶级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总是 力图把社会成员培养成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体现社会对思 想政治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设想。就如同马克思和恩 格斯所说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 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 治地位的物质关系;
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 治阶级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 治的思想。”(19)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无疑也体现了 无产阶级的政治思想,其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思 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围绕这个最终目标确立的,也就 是要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动员和激励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 的社会制度而努力奋斗,在奋斗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 道德素质,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教育为中心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物质生产实践,也不同于文学、艺术创造等精神生产实践活动,它所反映的是人的认识现状与社会要 求之间的矛盾,其目的是要提高民众的认识水平,实现思想 的统一,达成社会共识。正如霍尔巴赫所指出的,“人民受 教育使国家有可能避免沽名钓誉之徒和造谣中伤分子所挑 起的党派纠纷、政局动荡和种种骚动。”(20)这里说的“受 教育”不仅仅是接受文化知识的教育,同时也包含了政治教 育、道德教育以及思想教育。文化知识的教育可以提高人的 认识水平,而思想、政治、道德的教育不但可以提高人的认 识水平,而且可以使社会成员保持与主流社会一致的认识, 避免产生威胁社会的行为。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深入和 外延的扩大,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包括了心理健康教育、 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生态教育等多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 的教育性就是指,以对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政治觉悟普遍提 高、道德素质不断进步产生影响为直接目标,通过一定的方 式和方法教化人们,帮助人们获得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和科学 认知,从而达到内化,形成正确的法律人格、道德人格和政 治人格,以期符合社会的政治要求。(21)思想政治教育产生 和发展的历史反复证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 其育人功能是通过培养、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来实现的。

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是人最重要的素质,它决定着人的发展方 向,而且对人的智力、体力的发挥程度也有重要影响。思想 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其目标不仅仅要反映社 会的政治要求,同时也要将教育性作为目标指向的内在规定性。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首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 义经典作家在科学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特别是对 资本主义进行深刻批判的过程中,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的本质特征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 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 上的自由个性”(22)。因此,社会主义要取代资本主义,必 须超越和克服资本主义的固有缺陷,特别是人的片面发展的 缺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优越 于资本主义的显著特征。其次,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教育的 最终归宿。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要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目标确立并不是抽象的,而是 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作出的科学分析,是从“自由 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23)这一规定性得出 的科学预测。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本身就是政治性和教 育性的内在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目的性要求思想政治教 育目标的制定既反映统治阶级的政治要求,又满足社会的教 育要求。政治性和教育性的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其他 教育的显著标志,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合目的性的内在规定。

注释:
①⑩(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247、274、284页。②[法]帕斯卡尔:《思想录》,何兆武译,商务印书 馆1997年版,第157—15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 版,第27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 版,第118—119页。

⑤(11)《新华月报》编:《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重要 文献选编》(上·一),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27、520页。

⑥郑永廷、张国启:《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 展》,《思想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版,第112页。

⑧(16)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加强和改进大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77—378、216—217页。

⑨(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57、98页。

(1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 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73页。

(14)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革命史教研室编:《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文件选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2年版, 第49—50页。

(15)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2页。

(17)《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第687页。

(18)《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 302页。

(20)[法]霍尔巴赫:《自然政治论》,陈太先等译, 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54页。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