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母亲节 > [浅谈建立有效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浅谈建立有效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来源:母亲节 时间:2020-01-18 07:57:18 点击:
邓小平曾指出:“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缺少一批年富力强的、有专业知识的干部,而没有这样一批干部,四个现代化就搞不起来……坚决解放思想,克服重重障碍,打破老框框,善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大力培养、发现和破格使用优秀人才,坚决同一切压制和摧残人才的现象作斗争”。邓小平的思想为我们在新世纪完善干部制度指明了方向,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建立选拔任用的科学机制。何谓科学机制?即经过多方调研、论证,在实践中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可以取得预期的好的效果的规范化、系统化体制。笔者以为,尽快建立选拔任用的科学机制主要原因有四点:

一、时代的进步、国家的发展都对干部选拔任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今世界的竞争集中在人才竞争上,优秀的人才可以将其所具有的知识和能力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带来实际效益。大至各个国家,小到机关企业,无不将人才摆在相当重要的位置。如果不尽快建立有效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不想方设法提拔优秀人才,留住人才,那么必将使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遭受人才流失的损失,从而影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这是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实现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

干部同群众之间是鱼水关系,没有群众的拥护,干部就会失去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培养良好的干群关系,提升群众对党和国家的信任感,就需要建立科学机制选拔那些亲民、爱民对民众有深厚感情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并在选拔任用过程中切实增强和扩大民主,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密切联系群众,从而达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目的。

三、这是解决目前个别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有效途径

当前社会上流行一句打油诗: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它映射的就是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一把手说了算,民主集中成了空谈。除此以外,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权钱交易、任人唯亲等现象严重损害了党政干部的整体形象,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则是治本之策。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曾在全省组织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用民主的机制选人用人,视野广、失误少,公正度高,对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是釜底抽薪,对只认领导,不认百姓的官僚作风是治本之药。

四、这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的手段和途径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干部队伍人员众多,没有一个有效的选任机制,就难以相出真正的千里马。如果埋没人才,不能实现选贤任能,那必将打击人才的积极性,而其原本可以实现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就无法统一,从而浪费人才资源。如果将不适合的干部选用到领导岗位上去,也必将造成各项工作的停顿滞后,影响大局,因此,做到因人而宜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如何建立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机制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营造尊重知识、鼓励创新、公平竞争、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

德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克芬塞维茨有句名言:知识必将成为战斗力。而毛泽东同志也曾说过:“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越来越成为各项事业和工作的基础。只有用先进正确的理论,才能正确的指导实践。因此,只有尊重知识,才能尊重人才。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是社会前进的规律。鼓励创新,就是鼓励干部突破旧思想,打破旧框架,以实践来检验一切,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谱写新的理论篇章,在发扬革命传统的基础上创造新鲜经验,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竞争是选拔人才的手段。竞争的公平性决定了是否能选拔出真正的人才。当前社会中涌动着一股暗流,任人唯亲,拉关系,徇私情,少数人说了算等等行为造成了任用不合适,不具备能力的干部,从而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甚至给国家和党的事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因此,公平竞争就要做到“五坚持、五不准:坚持任人唯贤、不准任人唯亲;坚持五湖四海,不准搞团团伙伙;坚持公道正派,不准拉关系、徇私情;坚持集体讨论,不能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坚持按程序办事,不准临时动议”。

总之,一个良好的环境对干部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环境需要人来创造,需要领导干部有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感情和聚才的方法。知人善任、广纳群贤,用崇高的理想、高尚的精神引导和激励各种人才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建功立业。同时,要关心和信任他们,尽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使其能大展拳脚,开拓创新。

二、坚持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严格按照规定程序选人用人,积极推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制度

程序是实现民主和监督的必

要载体,是规范用人行为的基本依据。在《干部任用条例》中,对干部的推荐、提名、考察、酝酿、讨论决定、交流回避等各个环节都从程序上作了严密的规定,对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干部任用条例》中规定,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方式之一。公开选拔面向社会进行,竞争上岗在本单位或者本系统内部进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是干部人事制度的一大改革,从“伯乐相马”到“赛场选马”的转变,使干部的动力源,由“上面”更多的变成了“下面”,这一改革促使干部在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效率上发生了大转变,透明、公正的选拔过程,使群众体会到了“用人上的民主”,纠正了一些群众对干部选任工作的误解和偏见。但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不切实际的一味追求这一改革热点,把它当成是公平公正的代言词。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一定要按照职位空缺和实际情况,依照《干部任用条例》中规定和程序进行。在进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前,一定要经过严肃的调研论证,证明运用这种方式来选拔是行之有效的,才能组织实施。这同时也对考察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建立一支专门考察干部的小组,挑选那些政治素质过硬、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德高望重、没有私心的干部进入到考察小组,这样才能对被考察者作出公正公平的评价,考察时要通过个别谈话、发放征求意见表、民主测评、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专项调查等方法,充分走群众路线,广泛深入的了解情况,对考察对象作出客观的评价,填写考察结果时要全面深入,要体现干部的个人特质和优缺点,不能千篇一律。总之,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只是干部选用的方式之一,一定要严肃对待,认真组织实施,如果一时热,一时冷,必将造成干部选用制度的动荡,影响干部奋发向上的积极性,给干部制度改革造成负面影响。

三、全面贯彻干部队伍革命化、年青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加快对年轻干部的培养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人民事业的后备军、接班人,一个高素质的后备队伍将会为各项事业源源不断输送人才,保证各项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干部任用条例》中也着重提出:应当注重选拔任用优秀年轻干部。在规定了提拔担任党政领导职务应当具备的资格后,又规定,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可以破格提拔,体现了“讲台阶而不抠台阶,论资历而不唯资历”的精神,同时规定,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一般应当从后备干部中选拔。这就表明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建立一个具有实效的后备干部人才库,并建立良好的培养机制和目标,避免“备而不用,备用脱节”的现象发生。后备干部的选拔应作为长效机制定期开展。目前全国每年都要进行公务员招考。这促使一大批优秀人才源源不断的进入到干部队伍,为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在二到三年的基层工作锻炼后,组织部门应及时运用选拔机制,为后备干部队伍选拔人才,不断壮大后备干部队伍力量,这样也可激发年青干部的工作热情和肯干事、敢干事的创业激情。

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要制定相适应的程序性选拔规则。参照《干部任用条例》的规定,应以公开选拔和民主推荐为主要方式,尽可能的扩大群众对干部选任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因为后备干部只是作为干部任用的一个前提和准备,因此,在民主的扩大化上应更贴近群众,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真正实现群众的民主权利。针对后备干部的选拔资格,也应尽可能降低,打破论资排辈的观念。据统计,目前中国只有8的公务员是副处级职务以上,92的公务员职务层次都在科级职务以下。就在这8中,县级干部的任期平均不到3年,职务升调频繁。且不去追究这个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有多少,但从现实状况来看,低阶公务员晋升的异常迟滞的确是一突出问题。公务员以职务为惟一衡量尺度的职业发展阶梯过于狭窄,大多数人难以挤进这个狭小的通道,而进入通道的人又必须不断上升,谋求更高职位,以期更多的待遇和收益。由此“官本位”愈演愈烈。要终结“官本位”的不良现象,首先就要从后备干部这个选拔的第一层次抓起。降低选拔资格,明确规定选拔所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这样才能使广大低阶公务员通过公开选拔进入到后备干部队伍。针对后备干部的考察,也应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不仅通过笔试,面试等考试程序,更应着重考察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尤其是工作实绩。在江苏省2003年的“公推公选”改革过程中,参于竞选金坛市市长的吴晓东和沛县县长的孟铁村最终笑到了最后,而论综合得分排名,他们均只是第二名,但与第一名相比,他们的工作经历相对丰富,在担任所竞争的职位更具竞争力,如果单纯以综合分数来选拔的话,他们就不可能被选用,这充分说明,在选任干部的过程中,应更注重工作实绩,因为工作实绩和群众利益息息相关,只有能为民众多办事,办好事,办实事,这样的干部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欢迎。

在建立了后备干部人才库后,组织部门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对后备干部进行跟踪考察,及时掌握后备干部的情况,对不适合继续培养的干部进行调整,使后备干部能始终保持竞争状态,使优秀者尽快脱颖而出,避免干部产生一劳永逸的思想。二是要及时对其进行选送和培养,并因人而宜。对具备实践经验、基层工作经历丰富、专业素质较高的优秀干部,要尽快输送到合适的领导岗位上,发挥其实际效益;对那些素质较好,但基层经验较少的干部,要积极为他们搭梯子、垫台阶,使其尽快积累实践经验,加快其成长;对那些长期在基层工作,缺少学习机会的干部,要及时选送到行政学院或高等院校进行深造和培训,提高其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加快其综合素质的发展。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