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母亲节 > 关于在本科毕业生中开展德育答辩的思考:本科生毕业答辩

关于在本科毕业生中开展德育答辩的思考:本科生毕业答辩

来源:母亲节 时间:2019-10-05 07:52:51 点击:

关于在本科毕业生中开展德育答辩的思考

关于在本科毕业生中开展德育答辩的思考 摘要:德育答辩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保证大学生 全面发展、深化德育工作以及促使毕业生文明离校的需要。

德育答辩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对教师、毕业生和低年级学生都 具有积极影响。

高校德育工作对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促进大学生全 面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新形势下,面对“80后”一代,我们 必须深化和创新德育工作。本科毕业生德育答辩,是加强和 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积极探索,有助于完善大学 德育体系,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向系统化、纵深 化发展。

一、德育答辩的必要性 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需要。

只有加强德育,才能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 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最终落实在人才培养上,就是把“培养 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作为办学的根本问题。关 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培养德智 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要全面贯彻 落实十七大精神,在德育工作中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 第一位,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关于“怎样培养人”,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 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当前必须按照“德育为先、素质领先”的指导原则,加强素质教育,尤其是思 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在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上, 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武装头脑,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理想信念教育为 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 全面发展个人能力为目标,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按照 十七大的要求,尤其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个人品德建设。在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上,要做到科学与人 文的和谐、智力与品德的和谐、知识与能力的和谐。德育答 辩工作的开展,正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学 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思想观念,把 德育工作放在首要战略位置的集中体现。

2.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呼唤和谐型人才,其主要表现 是个人能力的全面和谐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和谐发展思 想的核心。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 要建立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 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资本主义制度造成人的“异 化”,个人能力的全面和谐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是不可能 实现的。只有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个人能力的全面和谐 发展才能实现。十七大报告中,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 力资源强国”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因此,高 校要“以育人为中心”,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 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 族素质具有重大意义。高校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引导广 大大学生既要学会学习,也要学会做事和做人;
既要打开视 野、丰富知识,又要增长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既要发展智 力因素,也要发展非智力因素;
既要增添学识才干,又要增 进身心健康。要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加强集体主 义和团队精神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 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在增长科学文化知识的 过程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知行合一,德才并进。“以智养 德、以德养才;
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这种理念要融入到日 常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之中。合格的毕业生的条件之一是德育 也要合格。”[1]在德育答辩会上,与学位论文答辩不一样, 每一位毕业生所展示的是他大学四年的心路历程、实践感想、 成功的喜悦、对挫折的反思及对未来的规划和憧憬。德育答 辩工作的开展,使德育与智育相得益彰,是高校为促进大学 生全面发展而采取的重要创新性举措。

3.深化德育工作的需要。

中发[2004]16号文件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 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 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要通过多种方式,把道德教育搞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扎实有效。德育答辩与传统德育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是突 出了“因材施教”的特点。按照教育规律,对学生的教育是 通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相互作用最终以学生自我教育来 实现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极具个性化色彩的“因材施教”的 教育,德育答辩的时机、内容及形式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提 供了一个极具个性化的教育环境,能使教师针对每个毕业生 的个性特点进行因材施教。[1]二是发挥了学生自我教育的 主体性作用。德育答辩通过学生客观地自我总结与评价,再 经过理智思考而获得心灵体悟、思想升华,在这一过程中突 出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效果是任何灌输式、说教式 的传统德育方式所无法比拟的,有利于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 育特别是毕业生思想实际中的各种问题。三是发挥了德育中 的“同伴教育”功能。在毕业生中开展德育答辩的同时,还 可开辟相关宣传网站,举办优秀毕业生事迹报告会,将优秀 德育答辩论文进行展览或编成教育材料,使广大同学接受同 伴的教育,改变了传统的“他教”方式。德育答辩是高校按 照“三贴近”原则,为深化德育工作而采取的一种新形式、 新途径和新载体。

4.毕业生文明离校的需要。

一般而言,毕业生在离校前会表现出比较复杂的心理状 态,甚或出现过激的言行,直接影响到和谐校园的构建,所 以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容忽视。而德育答辩这种形式正 是思想政治工作“抓细胞、抓载体、抓基层”的具体体现,符合思想政治工作“暖人心、稳人心、贴人心”的具体要求。

[1]德育答辩给毕业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抒发情感、沟 通交流的平台和契机,把自己的大学生涯系统、认真地予以 回顾和审视,帮助学生树立感恩意识,认清自身不足,确立 发展方向,使毕业生化消极思想为积极思想,把不如意及时 排解;
同时,德育答辩也是对毕业生的一种有效约束,可以 强化学生对自身思想道德的内省与行为的自律,使毕业生离 校工作呈良性发展态势。德育答辩,可以说是一场专为欢送 毕业生而特制的盛大聚会,轻松愉快、意义重大。

二、德育答辩的主要内容与环节 1.起源与发展。

黑龙江科技学院从1999年开始实行德育答辩。北京理工 大学从2003届毕业生开始,要求对毕业生进行“双答辩”, 即毕业生既要完成学位论文答辩又要完成德育答辩。河北大 学、青岛科技大学自动化与电子工程学院也从2006年开始实 行这一制度。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将从2008届毕业 生开始试行。从工作效果上看,作为在全国高校中较早开展 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北京理工大学的德育答辩工 作在全国引起了极大反响。

2.主要内容。

其中,尤其要让毕业生树立两种意识:一是诚信意识, 正如十七大报告所言,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要以 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
二是感恩意识,大学生即将走上社会,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凝聚了家人、老师、亲朋好友等的关爱, 学会感恩对毕业生而言是一种无形财富。

3.主要环节。

综合几所高校的德育答辩,主要环节如下:
一是入学教育中的德育。利用毕业生德育答辩成果开展 新生入学教育,使毕业教育和入学教育“首尾相连”,给新 生发放一本“教科书”(优秀德育答辩论文汇编),上好一堂 “德育课”(将优秀毕业生请回作报告),帮助其规划好大学 生活,把优秀毕业生在德育答辩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感悟传 递给新生,促进优良学风、校风在高低年级间的传承。

二是德育开题报告。让大二的学生做德育答辩开题报告, 适时进行中期报告。

三是撰写德育论文。参照学位(毕业)论文答辩的模式, 对德育论文的要求进行规定。要求毕业生结合个人的成长经 历,总结大学生活,概括四年的得失与不足,并提出今后的 努力方向。论文写毕,提交相关老师审阅。

四是开展德育答辩。答辩组成员可由党委副书记、团委 书记、辅导员、班主任、德育课教师组成。毕业生将大学四 年来的成长历程进行陈述,答辩组成员与毕业生进行面对面 的提问交流。同学之间通过思想、道德、法纪、政治、心理、 身体、文化、择业、社会工作、答辩情况等10个方面进行互 评。同时,可邀请低年级学生观摩答辩。

五是进行成绩评定。答辩组成员根据平时表现、书面总结、交流答辩、同学互评四个方面为毕业生进行综合评定, 记录在《毕业生德育答辩评审表》中,并将之作为评选优秀 毕业生的主要依据。

六是增强德育效果。德育答辩后,组织优秀学生事迹报 告团等活动,让高年级的学生给低年级的学生做报告,给之 以启迪,增强教育功效。

4.存在问题。

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部分师生认识不到位, 认为德育答辩是“形式主义”、“花架子”工程,抵触情绪 在不少人中存在;
二是德育答辩工作在各高校间开展得不平 衡,不少高校还没有试行,使得这一制度显得“曲高和寡”。

因此,我们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德育工作与智育工作 同等重要,从而凸显德育工作在各项育人工作中的先导地 位;
相关职能部门要制定工作规程,尽快在有条件的高校推 广。

三、德育答辩的意义 1.对教师的影响。

德育答辩可增强教师对德育重要性的认识。对从事德育、 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的老师而言,德育答辩是检验德育工作 开展的成效、考核学生大学期间德育情况的重要环节。通过 德育答辩,老师可深入掌握学生的成长轨迹和心路历程,进 一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有的放矢地完善大学德育 体系。[3]从事专业教学的老师也有很大收获,他们既学习了德育理论知识,又通过参与德育答辩明确了其兼具的教书 和育人双重职责,增强了全员育人意识。[4]在教学工作中, 只有多和学生沟通,才能深入了解学生的专业思想、学习态 度,从而教好课。

2.对毕业生的影响。

毕业生可以运用多种形式,把自己对大学生活的反思和 总结展示出来,回顾往昔、认清不足、明确方向,人生规划、 理想信念和道德根本等是答辩中经常探讨的问题。答辩中学 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广泛交流能起到化解矛盾、增进了解、 加深友谊的作用,感恩之情达到极致,使毕业生浸润着母校 精神走向社会,开始新的人生,也能使告别母校的方式文明 有序而又富有创意。德育答辩是中国式的“成人礼”。

3.对低年级学生的影响。

学生到毕业的时候反思其大学生活,虽然会对他将来的 人生有很大益处,但大学时光已经流逝,应当早一点鼓励他 们总结自己,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把德 育答辩工作向低年级同学延伸,发挥优秀毕业生的正面激励 作用,促使他们做好大学生涯规划,使在校生的努力方向更 加明确,大学生活更加充实而有意义。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