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劳动节 >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问题|小学数学教学过程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问题|小学数学教学过程

来源:劳动节 时间:2019-11-21 08:47:44 点击: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问题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问题 摘要:文章首先对学习共同体、“综合与实践”的相关 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分析了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了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小学数学 “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构筑尊 重接纳关系,相互倾听;
制定合适、多样的教学目标;
采用 灵活、开放的教学形式;
采用多元的教学评价。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
学习共同体;
小学教学 “综合与实践”作为我国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改变我国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知识本位”的教学方式 上产生了巨大作用,同时也展现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对 于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基本要求。但是,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 在教学这一领域的内容时往往只是依据书本去进行简单的、 浅层的教学,而没有深入教学,因此很难达到新课标在这一 领域对学生提升的要求。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教师和学生积 极参与和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1]。“综合与实践”领域 的学习不但有利于加强学生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而且还能够 使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在这一领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 进行的是一种探索性的解决问题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 生不仅要独立思考、自主操作,同时还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 与其他学生进行合作,一起学习,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可见, 在这种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一起构成了 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围绕着共同的目标,预定的任务,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因此,文章将对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小学 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进行探讨。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是由学习者及帮学者如教师、家长、专家等 形成的团体,处于这一团体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共享学习资 源、互相发表见解,经常进行对话交流,在宽松和谐的学习 氛围下,以一定的纪律约束为规范,合作互助共同完成预定 的学习任务,形成学习者与帮学者间相对稳定的人际联系 [2]。与以往将课堂理解为教学活动或者教室不同,它将课 堂理解为学习型共同体,是对过去旧的以知识为本位的课堂 模式进行批判,建构一种新型的以学生为本位的课堂教学 [3]。在学习共同体之中,学生一起生活、学习与成长。教 师则通过教学活动,一方面与学生互动交流完成既定的教学 任务;
另一方面,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同成长, 并通过反思等来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二)“综合与实践” “综合与实践”是在学生这一学习主体已有的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主动参 与、动手操作及互相交流等环节,进而掌握四大领域间的知 识、密切其与数学相关学科间的联系、沟通日常生活和社会 实践经验,从而使得学生的数学素质得到不断的提升,让学 生得到全方位、多领域的协调发展[4]。二、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教学目标浮于表面 一部分教师在教学“综合与实践”领域时只是将数学知 识简单传授给学生,对学生的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合作探 究等方面的目标关注较少,导致学生在学习“综合与实践” 时,只是在教师的单一讲授下完成了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 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目标。学生在进行学习活动时,是处在 学习共同体中的。但目标的表面化,使得生生间的合作探究、 交流想法、形成猜想及验证猜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却无法 很好完成。那么,学生在学习共同体中的数学思想及方法的 掌握与提升也就必然受到了影响。当然,数学情感也无法得 到很好的培育与熏陶。最终,不但新课标所倡导的三维目标 无法完成,而且学习共同体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共同成长的 这一应有的效果也无法发挥出来。

(二)教学形式过于单一 教师在“综合与实践”的课堂中大部分时间都采用讲授 法。在这种学习场域下,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 动、交流较少,形成了单一的交流模式,导致学生的主要学 习方式是教师讲什么就学什么,缺少主动思考、自主探究及 与其他同学的合作交流。在“综合与实践”的学习中,学生 虽是学习的主体,但处于这一场域中的教师、教学内容、教 学氛围等都是影响学习共同体的因素。不但需要学生作为个 体的思考,还需要生生间根据教师所设置的一些教学活动展开对话、交流与合作。但是,由于教师教学观念的欠缺及教 学形式使用的单一,造成学习共同体无法落到实处。

(三)教学评价标准单一 因为教学目标的表面化,导致了在“综合与实践”的课 堂上,教师只是注重书本知识是否传授到位,因而在教学评 价时只是看重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多少,并通过单一的纸笔 测验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教师过于注重“评 教”,却不注重“评学”。这不但导致学生在学习时被动地 接受,还导致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忽略学生学习方式的更 新及元认知的发展。总是以教师的评价代替学生应有的自我 认识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评,既无法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 对学生相互学习、彼此影响的积极作用,也无法使得学生在 数学素养上得到充分的提升,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三、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策 略 21世纪的学校是学习共同体的学校[5]。因此,在“综 合与实践”的课堂,教师应当通过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方式, 达到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互学,实现培养具有创 新能力人才的目的。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习不是从同一性中产生的,恰恰是在学生的差异,如 已有的生活经验、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及方法等之中形成的。

学生对解决问题所产生的不同想法,是教师在学习共同体中实施互学最好的资源。而这也与“综合与实践”的教学目的 及课堂的本质相符合。从学习共同体的角度去建构课堂,就 是要把学习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意识到在这个学习 共同体之中自己应当是也必须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通过 把解决问题的话语权还给学生,并且让学生走上讲台,用“对 于这个问题,我想这样去解决”“从题目中我发现”“除了 这种解法,我还想到一种另外一种解决方法”等多样化的方 式去促进师生及生与生间的对话与沟通。教师也应当在小组 的交流与讨论后,采用“做一做”“剪一剪”“量一量”等 方式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例如,在教学“周长是多少?”时, 可以来让学生通过“围一围”来围出学生喜欢的图形,这也 是与学生之前的学习经验相衔接。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摆 一摆”,并思考:周长是多少?怎样量才最方便?这样学生 就会根据已学知识及以往的测量经验去思考并进行假设,随 后小组分工合作验证猜想。在这个过程中,既尊重了学生的 主体地位,也让处在学习共同体之中的学生的经验得到了充 分利用。

(二)构筑尊重接纳关系,相互倾听 倾听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它是呼应、交流的基 础。在建构“综合与实践”的学习共同体的过程中,当一个 学生在讲述自己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的看法时,教师应当引导 处在这一学习共同体之中的其他学生去倾听这位学生的想 法。并引导其他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思考这位同学的想法是不是正确的、自己的解题方法又是什么及自己的想法是否有 需要改进的地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要发挥自身作为引 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根据倾听与交流后获 得猜想去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及动手操作。让学习共同体的作 用得到展现,使学生在倾听、思考、探究的过程中获得共同 的交流与成长。

(三)制定合适、多样的教学目标 建立学习共同体,教师要去理解新课标在“综合与实践” 方面的具体要求,深入挖掘教材,制定适合全体学生的发展 目标。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目标不但是知识和能力方面的, 还得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
既要聚焦“数学素养” 和“学习素养”提升,又关注学生的“学力发展”;
既考虑 “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经历“真学习”,实现“真会学”, 又注重“合作”,让所有的学生在学习共同体的影响下乐群、 好学。其终极目标就是对成员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发展学 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

(四)采用灵活、开放的教学形式 有着日常生活经验的学生,面对的也是愈加真实的数学 问题。具有“生活化”特点的课堂教学,对于教师的教学而 言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学习共同之中的学生拥有相差无 几的生活环境与经验,面对的生活问题具有一定的共性。另 外,处在学习共同体之中的全体学生,也有着教师所讲授的 共同学习内容,他们对于这一学习内容也有着共同的话语权。如果教师不能突出学生相互学习的优势,那学生就很难真正 参与学习之中。因而,教师在进行教学方式的制定与选择时, 应该结合学生实际的、共同的生活经验及个性特征和差异, 使得教学方式更加合理与科学。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 动中,应当积极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优势,制定多样的学习方 式,如“融合型学习”“数学活动”,让学生积极互动交流, 从而发挥帮学者积极作用[6]。

(五)采用多元的教学评价 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不应当只是追求数学知识上的 量化指标,而是要强调过程性评价,要以“质”的评估为主。

在学习共同体之内,学生都有着在学习上获得进步与成功的 愿景。但是,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 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一方面,教师 要对于学生是否可以主动用已经获得的数学知识去描述并 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是否对于共同的学习内容具有一题多 解的意识与能力、是否对已经求得的答案进行积极地自我反 思、是否积极参与课堂中的讨论与进行自我表达等方面给予 特别的关注[7];
另一方面,教师的评价要尽量使用学生对 于自我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小组间的互评等多种评 价相互结合的方式。总之,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 进及核心素养观念的深入人心,小学数学教育在提升学生的 数学素养、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 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努力通过构建学习共同体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发挥“综合与实践”的作用,使得学生都能 得到属于自己的良好数学教育。

参考文献:
[1]孔企平.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 出版社,2003. [2]王鉴.论课堂的历史形态及其变革[J].西北师范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2):85-90. [3]王鉴,李录琴.学习型共同体课堂的理解与建构[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4):57-60. [4]郭子栋.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案例研究 [J].才智,2016(6):9. [5]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 合学习课程[M].李季湄,译.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 [6]范文贵.小学数学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 版社,2016. [7]冯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现状分析及策略探 究[J].小学教学研究,2012(6):45.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