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劳动节 > 【新世纪电视剧对小说发展的作用】新的电视剧

【新世纪电视剧对小说发展的作用】新的电视剧

来源:劳动节 时间:2019-11-21 08:31:26 点击:

新世纪电视剧对小说发展的作用

新世纪电视剧对小说发展的作用 一、新世纪电视剧对作家的影响 (一)“新媒介”对作家的刺激 21世纪是一个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是一个技术狂欢的时代,在数码 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合力推动下,视觉文化成为一种主流,“形象”或是 “影像”主导着人们审美心理结构。视觉文化的兴起,是当今文化生活中一个十分 重要的事件。电视当之无愧的成为了视觉文化的重要载体,电视剧成为视觉文化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的文学样式相比,电视剧更具有观赏的直接性。它 将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摄影、光学、声学等集于一身,通过拍摄、剪接、 特技、电脑合成等技巧,把文学中的语言描述转变为可视可感的屏幕形象,直观 地诉诸人的感观。它跨越了语言和想象力的障碍,获得了独特而又巨大的表现力。

在传统文学日渐式微的情势之中,在“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观念的影响 之下,一些作家慧眼识珠,以先觉者的姿态投身到新媒介时代新文学的建构中。

较早和主动介入影视的著名作家有王朔和刘恒。刘恒认为,“作为一种现代的表 达方式,电影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艺术,到了21世纪,作家的声音会越来 越小,现代的传媒工具的影响会越来越大,仅仅依靠文字本身来传递信息是远远 不够的了。所以,作家没有理由孤芳自赏”[1]。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越来越多 的作家纷纷改弦易辙,放弃了对传统意义上文学的孤独坚守,如王海鸰、朱苏进;
或投身影视,或徜徉在小说和影视之间,如刘震云、莫言、池莉、二月河等。甚 至出现以“广西三剑客”—东西、鬼子、李冯为代表的作家群体涉足影视现象,形 成了一股“触电”的风潮[2]77。

(二)新传播手段对作家的吸引 随着时代的变化,文学的传播手段和方式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传 统文学在经历口头传播、纸质传播、电波传播等方式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 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电视传播是与网络传播并驾齐驱的新型传播方式,其受众之 广、传播速度之快都是以往传统传播媒介难以比拟的。东西曾说:“鲁迅那个时 代,写一辈子的小说,也许会有三千万个读者,但现在,如果电视台播放影视剧, 一个晚上就可以覆盖一个亿的观众。影视的传播,可以在一个晚上俘获过去作家 们需要一辈子俘获的读者。对于渴望被别人阅读的写作者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 诱惑,很难拒绝,就像一个写作者不可能拒绝更多的人来认识他的文字那样。”[3]刘恒也感叹:“作家辛辛苦苦写的小说可能只有10个人看,而导演清唱一声听众 可能就达到万人。” [4]以往的文学实践清楚地表明,传统小说一旦插上电视的翅膀,往 往会形成巨大的轰动效应,形成强大的冲击波。根据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改编的电 视剧已然成为影像化经典,历时不衰,再拍、翻拍、改写也是层出不穷。一些原 来“养在深闺人不识”的文学名著如《围城》借此成为“冲出云围的月亮”。叶辛的 小说《孽债》开始发行不过2万册,而电视剧《孽债》热播之后,小说发行量骤 增到20多万册[5]。难怪刘震云言之凿凿地断言:“当下文坛排名前10名的作家, 哪一个是没有与影视发生关系的哪一个不是靠着影视声名远播”[6] (三)丰厚的利润令作家心动20世纪90年代以来,小说创作的环境和作 家的观念都发生了显著而深刻的变化,文学中心地位的旁落导致了小说的边缘化, 市场经济的巨大腐蚀性加速了作家世俗化的进程。相当一部分作家放弃了“拯救 人灵魂”的职责,淡化了“转移性情、改变社会”的责任,放逐了对人类终极命运 的关怀和对人心灵的呵护,市场化生存成为大部分作家的主要追求,圣洁的文学 殿堂发生倾斜。从以往文学作品的改编史看,小说一经改编成影视剧后,原著的 发行量大增。

小说《菊豆》、《妻妾成群》、《万家诉讼》改编成电影《菊豆》、 《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后,作家刘恒、苏童、陈源斌的知名度有 了很大的提高,拥有了两个读者群,社会影响和经济收益实现双赢。因此,在市 场化生存的时代,在滚滚红尘的冲击下,相当多的作家对影视带来的巨大回报和 丰厚利润怦然心动。凡一平曾明确表示:“这几年来,很多作家都在搞影视,因 为影视比小说有巨大利益的诱惑,让人无法拒绝。”[7]即使能坚守文学传统的作 家,也并不反感作品的被改编。对作家而言,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不只是一个 收入的延伸。“影视对小说确实能起到巨大的宣传作用,原先不知道你的读者, 看了电影、电视可能就来买你的书,就关注你的作品”[1]。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