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劳动节 > 试论我国高校舞蹈教育的现状与特征_高校现状

试论我国高校舞蹈教育的现状与特征_高校现状

来源:劳动节 时间:2019-10-29 08:01:57 点击:

试论我国高校舞蹈教育的现状与特征

试论我国高校舞蹈教育的现状与特征 文章从当前高校素质教育的要求入手,结合舞蹈的意义、 作用及其在高等院校发挥的作用,论述了高校舞蹈教育的必 要性,进而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舞蹈教育的现状及特征,并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摘 要:
高校;
舞蹈教育;
现状;
特征 新时代高等教育面临世界科技、经济、社会大变革的 新挑战,因此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一专多能的 高素质人才。素质教育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给高校教育教学 提供了新空间。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 在艺术教育中处于不可替代的位置,它以肢体的造型、音乐 的节奏和丰富的情感为基本要素,以美化人体动作为主要表 现手段,生动地塑造人生形象,表达了人们的审美需求,达 到艺术教育的最高境界。随着社会对全面素质人才的高度重 视,各高校都把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课程之一引进校园, 开设舞蹈教育课程,其目的并不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专 门的舞蹈家,而是把它作为一种审美教育来培养文化修养、 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水平。在当前人们审美需求日益增长 的背景下,舞蹈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功能日益凸显。

一、我国高校舞蹈教育的必要性 (一)舞蹈的意义与作用 舞蹈是时空表现艺术和动态造型艺术,它以艺术化的人体动作,即通过人体富有协调性、韵律感、审美化的动作、 姿势、造型、动作组合和动作过程来表达内心情感,是人类 审美意识和情感表达在人体动态形式中的对象化,是舞蹈艺 术劳动的具体成果。

动作是舞蹈艺术最基本的语言。在舞蹈艺象的特定情 境中,构成动作的姿态、节奏、速度、空间走向、动作力度 与情感强度的统一所体现的情感倾向,以及动作在运动中的 "力效",在音乐、舞美等多种手段的配合下,可以表现不同 的情感,塑造不同的人物性格和形象,展示无数复杂的心境 和情感冲突,使舞蹈艺术在连绵不断的起伏跌宕中展示内容, 表现人物情感,创造各具特色、生动鲜明的舞蹈艺象,具有 造型美、流动美、情感美的巨大欣赏价值。

舞蹈教育有利于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在舞蹈教育过程 中,人们通过优美的音乐旋律,优美的舞蹈形象,陶冶情操, 受到了美的教育。这种美育教育方式有助于人们形成形体美、 举止美、行为美、人格美,使人们形成内外美的统一。舞蹈 教育是美育教育中最直观、最形象的教育, 可以通过广泛的舞蹈教育,培养和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 意识和审美能力。

(二)舞蹈在高等院校发挥的作用 1、舞蹈对大学生身心教育的影响 非专业的艺术教育,能让学生通过艺术参与,认识与 了解优秀的艺术作品,不但能益智畅神,使身心得到愉悦和放松,而且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 染,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欣赏者通过对多方面 舞蹈美的反复品味,会不断积累审美经验,增强对舞蹈美的 欣赏能力。对舞蹈意象传达美的方式和技巧认识得愈深,理 解力愈强,就愈能接受美的信息并不断强化审美感受,深化 审美体验,内化和提高自身的审美素质,进而升华成对美好 人生境界的自觉追求,逐渐养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开朗、 大方、文明、健康的操行仪态,健康、健美的体魄和自由、 和谐、完整的人格。

2、舞蹈使大学生增强集体荣誉感 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中有的存在不善于 交流、孤僻、个性意识强等弱点,缺乏社交能力和团体合作 精神,而舞蹈训练都是整体和谐、相互协作的集体活动,学 生在不知不觉的文化艺术活动中,就能强化奉献精神、自我 牺牲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责任感、认同感,相互协作、 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相伴而生。通过多次这样的训练和 练习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团体合作的重要意义,从而不断 培养和加强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

3、舞蹈对大学生形体、气质的培养 舞蹈训练也是形体训练的最好方法,人的气质是人的 综合素质的反映。现今大学生的学习内容多,学习压力大, 很少有学生会常出去运动,身体素质日益下降。真正美的体 形是经过训练得到的,而不是化妆品、美容院所能给的,学生能长期做舞蹈训练尤其是芭蕾形体训练,可以使得自己的 形体、气质、内涵之美得到充分提升。

4、舞蹈使大学生提高审美能力、拓宽视野 (三)舞蹈教育在高等院校的必要性 大部分学生对舞蹈艺术非常感兴趣,且希望能够接触、 学习舞蹈。但是绝大部分的学生对于舞蹈艺术并不了解,也 很少能够在校园里欣赏到纯正的舞蹈艺术作品,这说明舞蹈 艺术教育方面相当匮乏。另一方面,以舞蹈艺术为媒介进行 思想道德教育,其形象性、愉悦性感染力都优于思想道德教 育抽象说教的形式提高受教育者的兴趣,使之更好地接受。

舞蹈艺术教育可以将一些思想道德中的说理进行优势移植, 使抽象道理的灌输被蕴涵着深厚情感的形象化教育手段所 代替,从而有效地唤起受教育者的同步感受,导致他们心理 意向的明朗化而且艺术教育克服在某些道德教育的强制性 更易于激发受教育者理解的积极性,更易于打动人的感情, 大大消除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概念化对接受者造成的障碍。艺 术美的情感感染效应,不仅能给人以教育意味,且能导致欣 赏者向行为化转化,达到实际效果。因此高校要重视舞蹈艺 术教育,增加普及范围,加大加强教育力度,要在形式上、 量上、质上有更多的提高,这是高校教育必须关注并实施的, 由此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校园人文精神及文化 氛围,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二、高校大学生舞蹈教育的现状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一直倡导对高校学生进行艺 术素质教育。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走进大学课堂, 使许多关心舞蹈教育的人感到欣慰,同时,怎样使舞蹈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真正地发挥作用,也成为每个从事普通高校舞 蹈教育的人都在思考的问题。舞蹈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部 分,目的是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更加优秀的复合型人才, 而不是单纯的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和表演能力。否则,舞蹈 教育在艺术教育中与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难以接轨。从这个 视角出发,我国高等院校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所存在的问 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舞蹈教育在普通高校中更多的是从事实践性教育, 普及面不大 目前普通高校的舞蹈教育的教学内容一方面是舞蹈 作品的学习;
另一方面是为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节目排练。

由于受年龄身体条件的限制,许多普通学生对舞蹈课的学习 没有信心,害怕学习舞蹈。所以从舞蹈作品学习上进入更深 入的教学尤为困难。而在从事校园文化活动中,舞蹈更多的 是让学生观赏,参与性不强,如果对舞蹈的欣赏能力不强很 难达成共鸣。因此,舞蹈教育的受众人群不如其他艺术门类。

(二)舞蹈课的内容设置没有与创造性人才素质的培养 相结合 目前,普通高等院校的艺术教育以提高技能及欣赏水 平为目的,没有把提高学生的艺术认识与培养创造性人才相结合。普通高校培养人才大多以科学思维能力为重点,艺术 思维的形象性,可以完善并影响、促进科学的逻辑思维。虽 然科学思维严谨、抽象,与艺术思维的感性化、形象化有本 质区别,但事实上,人的思维方式是复杂的,非线性的,具 有复合性的特点。艺术思维具有感性形象的特点,当其与科 学思维相结合时,两者的有机结合、互相作用,更能拓展人 的思维空间,启发与弥补逻辑思维,有助于科学思维获得成 功。

(三)舞蹈教育与其它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相脱节 (四)舞蹈教育未在艺术类教育体系中确立明晰的地位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开设的艺术课程大多以选修课 为主。而在各高校艺术类选修课中并没有统一完整的教学大 纲和考核标准。从客观的角度讲,高等院校从事舞蹈艺术教 育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的非复合性也成为我们推进舞蹈教 育的障碍。同时由于普通高校从事舞蹈艺术教育的教师少而 且没有形成气候,学术交流普遍不足。

(五)师资队伍短缺 在许多高校,舞蹈专业专职教师非常短缺,真正从专 业舞蹈院校毕业的舞蹈老师则更少,在大学院校也仍存在教 师数量严重不足,学历偏低,兼职艺术类教师占多数 。任 舞蹈课的教师多数是出身于音乐专业,或其他专业,甚至没 有经过系统的科班训练,有的虽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理论 知识欠缺,有的甚至都没有得到舞蹈教师资格认证。因此,师资力量显得薄弱。

三、对普通高校舞蹈教育具体实施的思考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让校园舞蹈教育真正进入课堂,普及舞蹈教育,师 资问题是根本的问题。对目前大学舞蹈教师短缺的现象,行 政管理部门要建立舞蹈教师资格证体制 。对现有教师有一 定舞蹈基础的也要进行在职深造。把校园舞蹈建设提高到一 个新的水平,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 业建设者接班人作出贡献。要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 注重对教师进行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以促进教 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可通过进修学习不断拓展知识面, 提高业务素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训练技能。

(二)切合大学生实际的教材 大学生的舞蹈教学与舞蹈演员的舞蹈教学不同,培养 舞蹈演员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掌握表演技能,在舞台上准确 地塑造人物形象。而高校开设舞蹈选修课目的是为了培养大 学生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其次,大学生入学年龄一般都在 18-20岁左右,骨骼的发育基本定型(比较坚硬,软度比较 差),在训练过程中每进一步都要付出较大代价,因此教学 重点应放在对舞蹈风格的掌握以及舞蹈动态美,动作的协调 性等方面,以及从中体会出舞蹈内涵,精神和审美心理。通 常,大学生每周只有2-4节舞蹈课,如果把精力集中在学习 某个高难度技巧上,就会失去更多基础知识的学习。因此,高校舞蹈教材的编写应针对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善于发现和 利用大学生学习舞蹈的有利条件应该看到大学生都具备了 较高的文化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且大学生学 习自觉性比较强,精力容易集中,理解能力好,记忆力强。

所以高校的舞蹈教材编写时要注意这一点,密切结合大学生 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科学教学。从而达到全面发展,开 发智力,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的目的。

(三)欣赏与实践并重的教学内容 重视舞蹈审美能力的发展,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有机 地融入审美体验和艺术实践之中。教材在设计与呈现的过程 中,始终把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摆在重要的位置。一方面利 用具有丰富审美特性的音乐和艺术作品,创设美好的艺术情 境,使学生在趣味盎然、身心愉悦的氛围中聆听与感受音乐 丰富多彩的美。同时,设计了听赏与体验、互动地带、感受 与发展、听赏与比较、自我测试、活动与探究和舞蹈实践、 创作实践、实验舞蹈的演练、设计与表演、戏剧的创编、配 乐与表演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审美感 受通过联想与想像、比较与分析、交流与合作、表现与评价、 探究与创造等审美体验和艺术实践的过程,转化为审美能力。

(三)课内与课外并举的教学形式 1、课堂教学。学校开设选修课,使更多有兴趣的学生 选择舞蹈这一课程,在教学中注重舞蹈实践和欣赏的比例。

2、课外活动。学校团委可以在艺术节中开展舞蹈比赛,舞蹈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更多的参与。除学校团委 等组织举办的一些有关舞蹈的活动外,还可以利用电视教材 开展多种课外活动辅助教学。

3、舞蹈社团。由大学生自身去推广舞蹈这一艺术形式, 自己组织进行舞蹈成品或舞蹈片段的排演,丰富大学校园文 化生活,或组织到社区,福利院等地表演,让他们更深刻的 感受到舞蹈带给他人和自己的快乐。

四、结语 总之,舞蹈教育不仅作用于受教个体,而且作用于全体 大学生;
不仅从审美的角度引导大学生,而且提升他们的修 养。使之获得一门专业的艺术技能,并且在体能上得到锻炼, 意志品质上得到磨练,智力上得到发展。同时丰富情感,净 化心灵,提升艺术素质和艺术感悟力。由此可见,舞蹈艺术 教育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确实具有独到的、 显著的、无可替代的功效。

参考文献:
[1]隆荫陪,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 乐出版社,1999,205—223。

[2]扬仲华,翁立伟。舞蹈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 版社,2003,318—356。

[3]郭明达。新编现代国际交际舞[M]。北京:中华工商 联合出版社,1995,159—214。

[4]张清澍,陈瑞璋,伏宇军。体育舞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2—12。

[5]R。M。斯蒂芬森,J。雅卡里洛。交际舞史话[J]。

舞蹈论丛,1985,(1,2)。

[6]李蕾,王卫,李龙。体育舞蹈的健身价值及在我国 高校开设的必要性[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6):
814—816。

[7]彭延春。对参加体育舞蹈锻炼的中老年人锻炼效果 的思考[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20(1):137—138。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