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教师节 >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亲属称谓词教学:汉语亲属称谓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亲属称谓词教学:汉语亲属称谓

来源:教师节 时间:2019-10-08 08:00:11 点击: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亲属称谓词教学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亲属称谓词教学 摘要:亲属称谓词是主要用于亲属之间表示称谓的词。

汉语的亲属称谓词系统相较于其他语言,非常复杂,同时还 存在着拟亲属称谓以及亲属称谓词的泛化现象,是外国人学 汉语的难点之一。教学时,在重点讲解常用称谓词的基础上, 应加强不同语言间称谓词的对比,同时可进行偏误预警。

中图分类号:H1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 (2016)08006203 亲属称谓词是建立在血缘和婚姻关系之上的亲属之间 用于称谓的词。亲属称谓词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与 本人关系的名称,在各种语言中具有普遍性。亲属称谓词在 民族语言中自成体系,相对稳定,这些称谓词不仅表达了人 们之间的亲情关系,从中亦可窥见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文 化传统、民族心理等[1]。

汉语的亲属称谓系统相对于其他语言而言,非常复杂, 确定关系的要素包括血亲与姻亲、直系与旁系、长辈与晚辈、 年长与年幼、男性与女性、近亲与远亲。这些要素纵横交错, 形成了复杂的亲属网络系统,在每一个网络的结点都有一个 具体的称谓词,不可谓不细密精确。亲属关系首先可分为血亲和姻亲,而血亲又有宗亲、外 亲之别,宗亲指与自己同姓的亲属关系,包括曾祖父母、祖 父母、父母、兄弟姐妹、儿女、孙子孙女等;
外亲指与自己 有血缘关系但不同姓的亲属关系,如外祖父母、母亲的兄弟 姐妹、自己的表兄弟姐妹及其子女、自己女儿的子女等。姻 亲是指由于婚姻关系而形成的亲属关系,包括自己的配偶以 及配偶的父母和兄弟姐妹、自己兄弟姐妹的配偶、父母的兄 弟姐妹的配偶、堂(表)兄弟姐妹的配偶等。由于以往计划 生育政策的实行,当下大多数家庭普遍是独生子女,导致亲 属关系不如从前复杂,加之人们的亲属观念受西方文化的影 响也在逐渐淡化,当代的称谓词系统有逐渐简化的趋势。汉 语三代以内的亲属称谓词如下页图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亲属称谓词之外,汉语还存在一种 亲属关系词。两者的区别是,亲属称谓词是用来称呼的,而 亲属关系词则是用来表明亲属之间关系的,如“妈妈”是亲 属称谓词,而“母子”或“母女”则是亲属关系词;
“姐姐” 是亲属称谓词,而“姐弟”或“姐妹”则是亲属关系词。在 一些有关个人社会关系的表格填写中,往往要用到亲属关系 词。其他亲属关系词还有“姑嫂”“姑侄”“婆媳”“兄妹” “父女”“父子”“舅甥”“连襟”“叔侄”“兄弟”“妯 娌”“祖孙”“姨甥”“祖孙”“夫妻”“翁婿”“叔嫂”“伯娣”,等等。此外,还存在几个主要用于口语中的亲属 关系词:“哥儿们儿”指家里的弟兄们,也用于男性朋友间 的互称;
“姐儿们儿”指家里的姐妹们,也用于女性朋友间 的互称;
“娘儿们儿”是长辈妇女与晚辈的合称,“爷儿们 儿”是长辈男子与晚辈男子的合称。

由于汉语称谓词系统较为复杂,学习者接受起来很不容 易,因此教学时一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点讲解常用亲属称谓词 据调查,现代亲属称谓词有三百多个,以下为常用的血 亲称谓词:
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姐姐、妹妹、爷爷、奶奶、 孙女、姑妈、姨妈、叔叔、舅舅 常用的姻亲称谓词有:
公公、婆婆、岳父、岳母、嫂子、小姑子、大姑子、弟 媳(妹)、姐夫、妹夫、大舅子、小舅子、儿媳妇、女婿、 伯母、婶婶、姨父、舅妈在汉语的亲属称谓词中,除血亲和姻亲之外,还存在一 种拟亲属称谓词。在中国人的日常交往中,人们往往比照亲 属的年龄、辈分、身份等特点,借用亲属称谓词称呼对方, 这种模拟亲属关系来称呼非亲属的称谓词就是拟亲属称谓 词,比如称与自己父亲年龄相仿的男性为“叔叔”“李叔” 等,称与自己母亲年龄相仿的女性为“阿姨”“刘姨”等, 称年龄比自己稍大的女性为“大姐”“张姐”等,称年龄比 自己稍大的男性为“大哥”“王哥”等。这与中国的历史文 化、社会结构、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是分不开的。

值得注意的是,常用亲属称谓词中,“儿子”与“孙子” 也常被用作辱骂之词,相应地骂人者则以“老子(我)”和 “爷爷(我)”自称。这与中国传统社会以父系为中心的宗 族观强调宗族传承、长幼尊卑以及重男轻女密不可分。人们 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地存在着这样一种观念:传承一个家族香 火的是儿子和孙子等后嗣,而女孩长大后则要嫁人,是别人 家的,因此被排除在家族承继者之外,正因为如此,“女儿” 和“孙女”则不用作辱骂之词。在有着漫长历史的中国封建 社会中,儿子、孙子对父亲和爷爷必须绝对服从,言行必须 恭敬谦卑,因此,骂人时若称对方为自己的“儿子”和“孙 子”,则是对对方的极端蔑视,同时将自己抬升到可以成为 对方祖宗的地位以抑人扬己,借以打压别人的气势,显示自 己的强势。改革开放以来,汉语亲属称谓词出现了泛化的现象,一 些亲属称谓词作为构词语素,与其他语素一起构成的词不用 于称谓,而用来指称在职业、相貌、经济等方面具有某种特 点的一类人,主要集中于少数几个亲属称谓词上,如“哥” “姐”“嫂”“叔”“妹”,出现了诸如“的哥”“的姐” “军嫂”“房叔”“靓妹”等词。

语义泛化了的“哥”“叔”都用于表明男性性别,此外, 两者还区别了不同的年龄段:“哥”表示年轻男子,“叔” 一般表示中年男子。“哥”字词中,“哥”前的语素有的表 示职业相关信息,如“的哥”;
有的表示突出的特征,如“犀 利哥”“淡定哥”“帅哥”。“叔”字词中,“叔”前语素 一般只表示引人注意的方面,如“房叔”“表叔”,整个词 具有讽刺色彩。

语义泛化了的“姐”“嫂”“妹”除了表示女性性别之 外,也显示了年龄段的差异:“姐”“嫂”不如“妹”年轻;

而在“姐”“妹”与“嫂”之间还存在是否已婚的不同:“姐” 不突出婚姻状态,可以是已婚的,也可以是未婚的,如“富 姐”“房姐”;
而“妹”一般情况下则表示未婚状态,如“槟 榔妹”“靓妹”等;
“嫂”表示已婚状态,如“军嫂”等。

在“姐”字词、“妹”字词中,“姐”“妹”前的成分有的表示职业信息,如“空姐”“的姐”“打工妹”“槟榔妹”;

有的表示突出的方面,如“富姐”“房姐”“淡定姐”“户 口姐”“微笑姐”“电眼姐”“靓妹”。在“嫂”字词中, “嫂”字前的语素有的表示丈夫的职业,如“军嫂”“警嫂”;

有的表示自身的职业信息,如“空嫂”“育儿嫂”。

二、与其他语言进行对比 亲属称谓词在各种语言中具有普遍性,但是在每种语言 中的复杂程度以及彼此的对应关系不尽相同。为了使学习者 正确领会汉语亲属称谓词的内涵,将学习者的母语与汉语进 行对比的方法比较常用,如汉英两种语言的亲属称谓词的差 异通过下表可一目了然:
汉英常用亲属称谓词对比表 英语汉语grandfather祖父、外祖父grandmother祖母、 外祖母father, mother爸爸、妈妈brother, sister哥哥、 姐姐、弟弟、妹妹uncle伯父、叔叔、舅舅、姑夫、姨夫aunt 伯母、婶母、舅妈、姑姑、姨妈nephew侄子、外甥niece侄 女、外甥女brotherinlaw大伯子、小叔子、大舅子、小舅子、 姐夫、妹夫、连襟sisterinlaw大姑子、小姑子、嫂子、弟 妹、妯娌、大姨子、小姨子、舅嫂cousin堂兄、堂弟、堂姐、 堂妹、表兄、表弟、表姐、表妹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亲属称谓词的词义分割是不同的,英语的范围 大于汉语,因而此类词数量小,指称宽泛,语义模糊强,除 区分辈分外,亲疏、内外、长幼、甚至性别都可忽略不计。

比如用brother可以称呼哥哥和弟弟,用sisiter可以称呼姐 姐和妹妹。而在汉语中各种因素的区分则要细密得多,比如 同是兄弟姐妹,不仅区分性别还强调长幼,若兄或弟或姐或 妹不止一个,则还要在他们或她们中按年龄大小排序,如大 哥、二哥,二弟、三弟,大姐、二姐、三姐,等等。英语中 一个cousin相当于汉语的“堂兄”“堂弟”“表哥”“表弟” “堂姐”“堂妹”“表姐”“表妹”八个词;
aunt相当于汉 语的“姑母”“姨母”“伯母”“婶母”“舅母”五个词。

汉民族对亲属称谓系统如此细密的语言分割,与强调以血缘 关系为基础的宗族制度密切相关,而英语亲属称谓系统的单 纯,与他们简单的家庭结构不无关系。

汉语有堂亲和表亲之分。“堂”为“同堂”即内亲,“表” 者“外”也,表亲即“外亲”。

西方人宗族观念不强,所 以英语的亲属称谓词体现了父系亲属与母系亲属的平等。西 方人强调人格平等,无论长幼都可直呼其名,以表亲近。因 此英语中亲属称谓词远没有汉语这么多,使用频率也没有这 么高。

拟亲属称谓词的使用能有效地缩短交际者之间的距离,但在英语中,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因为英语的亲属称谓词一 般只限于家庭内部。在汉语中,出于礼貌,人们常用“爷爷” “奶奶”来称呼素不相识的年长者;
若是在国外,一位当上 了奶奶的年长女性被陌生人称作Granny,会觉得受到了冒犯。

一种文化中被当作礼貌的言行在另一种文化中未必同样适 用。

汉语的亲属称谓词数量众多,词义区分细密,学习者 不易掌握,加强不同语言之间的对比,有助于清楚地了解这 种差别,从而在生活中正确地使用。

三、偏误预警 对学习者而言,复杂而陌生的汉语亲属称谓词系统使他 们难免出现一些偏误,因此有经验的教学者可指出一些比较 常见的典型偏误,以起到预警的作用[2]。

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汉语的亲属称谓词分为用于当面 称呼的面称和不用于当面称呼的背称两种。“丈夫”和“妻 子”是背称,当面一般称为“老公”和“老婆”或直呼其名 或使用其他爱称;
“父亲”“岳父”“公公”也是背称,当 面都要称呼为“爸爸”;
“母亲”“岳母”“婆婆”也是背 称,当面都要称为“妈妈”;
“小姑子”“小姨子”也都是 背称,当面要称为“妹妹”或直呼其名;
“大姨姐”和“大 姑姐”也是背称,当面要称为“姐姐”;
“小叔子”“小舅子”也都是背称,当面要称为“弟弟”或直呼其名;
“大舅 子”“大伯子”也都是背称,当面称为“哥哥”,等等。如 果当面使用背称,则有失得体性。

拟亲属称谓词一般用于普通阶层中间,目的是为了拉近 交往者之间的距离,但若使用不当则会让对方感到不快,反 而可能会影响彼此的关系[3]。比如,如果称呼年龄较大的 教授为“大爷”或“大娘”(大妈) 则是非常不得体的, 有失对对方的尊重。这是需要提醒学习者的。

另外,为了加深学习者的理解,可在课堂上进行情景模 拟练习,学习者扮演亲属角色,相互进行介绍;
也可模拟非 亲属社会关系角色,练习日常社会交往时应该正确使用的称 谓词。

参考文献:
[1]崔希亮.现代汉语称谓系统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 言教学与研究,1996,(2):34—47. [2]高燕.对外汉语词汇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8:163.[3]卫志强.称呼的类型及其语用特点[J].世界汉语教 学,1994,(2):10—15. The Teaching of Kinship Term for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GAO Yan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