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护士节 > 院校教育现代化的内涵解读及特征分析: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有哪些

院校教育现代化的内涵解读及特征分析: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有哪些

来源:护士节 时间:2019-10-12 07:53:10 点击:

院校教育现代化的内涵解读及特征分析

院校教育现代化的内涵解读及特征分析 院校教育作为教育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其现代化程度已 经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从理论层面深 刻理解院校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分析其基本特征,把握其发 展趋势,已经成为当前必须解决的战略课题。本文从分析院 校教育现代化内涵入手,深入解析了院校教育现代化的六大 基本特征:1、院校教育的职能呈现不断拓展的特征;
2、院 校教育的组织呈现出日益严谨的特征;
3、院校教育的目标 呈现出综合发展的特征;
4、院校教育的教学内容呈现丰富 多元的特征;
5、院校教育环境呈现信息化、开放化的特征。

摘 要:
院校教育,教育现代化,特征 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双重推动,使教育从社会结构 的边缘开始走向中心。院校教育作为教育大系统中最重要的 一个子系统,其现代化的程度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 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从理论层面深刻理解院校教育现代 化的内涵,分析其基本特征,把握其发展趋势,已经成为当 前必须解决的战略课题。

一、院校教育现代化的内涵解读 当前,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在教育领域越来越多的 引用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等概念,因此,研究院校教育 现代化问题,有必要先在概念上加以明确。(一)教育现代化的概念 教育现代化由“教育”和“现代化”两个概念组成,由 于人们对现代化的理解不一样,因此,对“教育现代化”的 理解也有不同。综合当前的理论观点,对教育现代化的理解 主要有以下五类观点:
1.从内容角度加以界定,即从教育所包含的内容来定 义教育现代化 有的学者认为,教育现代化包括六个方面,即教育 思想、教育发展水平、教育体系、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 育管理现代化。也有学者认为,教育现代化至少具有三个不 同的层面:教育在数量、规模上的发展,以及在办学条件、 校舍、设备、技术手段、教育经费等方面的先进程度;
教育 在制度层面的现代化;
教育价值、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等方 面的现代化。还有的学者认为,教育现代化除物质、制度、 观念三层次外,还应包括知识层面的现代化。具体指学校的 课程体系、教材、教法、学法等方面的现代化。

2.从过程角度加以界定,即认为教育现代化是教育从 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一个过程 如有的学者认为,教育现代化是按未来社会发展的 需求,由上而下地多层次多模式多阶段地对教育进行持续性 改革,以创新教育的内涵及结构来求得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推动大教育体制和学习社会的形成和发育,使教育成为推进 现代生产方式、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动力的发展过程。3.从功能角度加以界定,即从教育功能的角度界定教 育现代化 如有的学者认为,教育现代化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强大支撑力量,是推 进社会全面进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奠基工程。持此 种观点的学者特别强调教育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即强调教 育现代化应为国家现代化服务,因而其发展方向、速度、规 模、结构,都应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相一致,相协调。

4.从结果角度加以界定,即从教育发展要达到的一种 状态来定义“教育现代化” 有的学者认为,教育现代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 变革在教育上的反映,它既是工业化、世俗化的产物,也是 社会各层理性增长的产物。还有的学者认为,教育现代化是 基于传统教育,积极地吸收国外优秀教育成果,创造适应大 工业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教育的现代化。也有的学者认为,教 育现代化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动力,教育适应现代化发展要 求所要达到的较高水平和状态。教育现代化就是使教育达到 发达或中等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

5.从教育的特性来界定教育现代化 有的学者把“教育现代化”定义为“教育的现代性” 或“现代化的教育”。如我国著名教育理论家顾明远先生认 为,教育现代化“就是指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化的过程, 达到教育的现代性。”而“所谓达到教育现代性”,“就我国而言,就是要以‘三个面向’为指针,适应21世纪新时代 的特点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改变旧的教育思想, 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达到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和要求。” 由于以上界定均是就教育涉及的某些方面对教育现代 化加以描述,均有一些局限性,我们认为,教育现代化至少 应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内容:(1)教育现代化和社会现代 化相互依赖,互为条件;
(2)教育现代化是教育为适应社 会转型的需要,实现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整体转换”的 过程,是一种整体意义上的现代化,其目标和内容涉及诸多 因素;
(3)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赶超先进的过程。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教育现代化是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 导下,使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手段、教育支撑条 件逐步提高到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社会进步的高素质人才 的过程。

(二)院校教育现代化的概念 一般来说,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院校教育三 个子系统。院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 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专门的教育机构对受教育者所进 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传播知识、技 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能力的教育活动。院校教育 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相比,在于它是由专门的机构和专职 的人员来组织实施的。从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院校教育的产生在社会教育与 家庭教育之后,是教育发展的高级形态。尽管在其发展过程 中由于不同社会、不同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的 影响,出现过兴衰变换,但总的趋势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且 发展速度之快、规模扩大之速、结构层次之复杂,都是社会 教育和家庭教育所无法比拟的。这是因为院校教育在培养社 会所需要的人才、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维护和稳固政治 经济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以及在满足人们自身发展需求等方 面较之其他教育形态有更高的效率。所以院校教育是整个教 育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系统。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认为院校教育现代化就是使院校教 育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反映并满足现代生产、科技发展需 要,达到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先进水平的过程。

二、院校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解析 院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个层次, 我们重点讨论高等院校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 五个方面。

(一)院校教育的职能呈现不断拓展的特征 史学家普遍认为,最早兴起的高等院校是12世纪意大利 的波洛尼亚大学和萨莱尔诺大学,随后巴黎、牛津、剑桥等 大学相继产生,到16世纪,整个欧洲已建立了一百多所大学。

早期大学的主要职能是培养官吏、牧师、法官和医生等 专门人才。19世纪的高等教育思想家牛津大学学者纽曼认为:大学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是为教学而设,为学生而设。

大学的目的在于传播学问,而不在于发展知识。因此可见, 直到19世纪,在人们传统观念中,大学的职能还仅限于培养 专门人才。

1810年德国著名学者威廉洪堡认为大学应该为科学 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大学的核心就在于发现知识,教师 和学生都是研究者。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创立柏林大学并确 立了大学科学研究的职能。

随着社会发展,柏林大学的理念在推进科学研究方面取 得了明显成就。但由于过分重理论而不重实际,重培养学者 而非社会急需之人才,使学校的这一传统优势走向极端,严 重脱离了社会实际。美国前加州大学校长克拉克.克尔在分 析了哈佛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 现代大学是一种多元的结构,有多重目标,多个权利中心, 为不同的顾客服务之场所。

2011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清华大学100年校庆时 指出:“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教育的一项主要工作和重要 任务。从而明确了高等院校的第四项职能。

简单的历史考察表明:高等院校职能的演进与社会发展 的需求密切相关,并将随着社会需求的多样化而分化。

(二)院校教育的组织呈现出日益严谨的特征 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细化与明确,要求院校必须 加强教育的目的性与计划性。而院校教育的目的性与计划性集中体现在严密的组织结构和科学的制度上。不断完善的院 校体系结构和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是院校教育适应社会发展 的必然结果,也是院校教育现代化的一个显著特征。

(三)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呈现出多元发展的特征 从各国政府教育文件中检索可以发现,院校教育的培养 目标的表述在不断发生变化,这是因为科技、社会的发展, 导致人才使用方式和使用标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学 会学习、终身学习、学会创造等观念应运而生。为了适应社 会的发展,各国在教育改革中都对培养目标进行了调整。新 的培养目标总体上都强调: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方法、新技能的能力;
创造意识、创造 力和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
良好的心态与生活情趣;
信息素 养;
沟通与协作的能力等。这种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是 院校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表现出的重要特征。

(四)院校教育的教学内容呈现丰富多样的特征 信息社会和信息技术带给院校教育内容的冲击主要体 现在二个方面,一是互联网的使用使全球的教学资源实现了 高度共享,教育信息的供给变的海量且便捷,因而,教学内 容不断推陈出新。二是由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取向,使 得教学内容亦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如通才化、专业化、基 础化、素质化、个性化等取向。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扩充集 中反映了院校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鲜明特点。

(五)院校教育环境呈现信息化、开放化的特征随着信息技术在院校中的应用,院校教育的环境与传统 院校教育环境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其突出的特点是教育信 息显示多媒体化、处理数字化、传输网络化、存储光盘化、 管理智能化。由此使传统的校园在空间上实现了全方位的开 放,使教育向所有需要和愿意学习的人开放,实现资源的共 享。在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上打破了传统的线性框架,个性化 学习、自主化学习、网络化学习等将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

同时,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对院校教育亦产生了强大的冲 击。顺应历史潮流、院校教育的环境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 的相对封闭的校园环境,呈现出日益开放化的特征。首先世 界各国院校办学理念越来越开放,办学思路日益开阔,视野 更加广阔,开放办学、联合办学、合作培养等多种办学形式 不断丰富着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院校在办学过程中 正在多方位的向学生开放、向兄弟院校开放、向社会开放、 向国际开放;
其次社会环境对院校培养的人才要求越来越高, 院校必须培养具有开放意识的人才才能更好适应不断变化 的新环境。

院校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漫长过程,把握了内涵和 特征,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才能走得更顺利,更稳健。

参考文献 1、胡卫、唐晓杰等著.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研究[M].教 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5月第1版2、杨九俊.挑战与对策—基础教育改革论[M].江苏教育 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3、石伟平.时代特征与职业教育创新[M].2006年12月第 1版 4、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年3月第1版 5、卢晓中.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论纲[M].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5年11月第1版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