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端午节 > 【浅谈网络在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角色扮演】 什么是人际交往

【浅谈网络在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角色扮演】 什么是人际交往

来源:端午节 时间:2019-11-21 08:44:30 点击:

浅谈网络在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角色扮演

浅谈网络在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角色扮演 摘要: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已经对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高校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现状、特点以及弊端, 并找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对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际交往的能 力与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
人际交往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 52-0065-02 当下的大学生处在信息化程度更高的时代,网络接触更加广泛迅速, 通过智能手机和无线WIFI,网络在校园实现了无死角分布,不少大学生倾向于 网络人际交往的方式,而且这种趋势愈演愈烈。那么,网络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 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网络带给大学生怎样的影响呢?如何有效引导大学 生合理利用网络呢?这些都是当前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现状分析 根据2015年《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结果显示[1], 截止今年6月份:(1)利用手机上网的人数比例高达88.9%。(2)我国网民日平 均上网时间接近3.7个小时。(3)20~29岁的网民最多。(4)学生上网的人数 比例最高,为24.6%。(5)大学生上网的人数比例为11.8%。综上几个数据显示, 大学生上网具有高度的广泛性。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人际交往的渠道主要有以 QQ和微信为代表的即时通讯、博客/个人空间、微博、社交网站、电子邮件、论 坛/BBS等。颜欢对1300名江苏在读大学生进行了深入考察[2],虽然结果无法代 表所有大学生群体的特点,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网络社交活动的情 况。根据作者的调查结果显示:(1)在写日志、发微博和发状态等16项活动中, 发状态、浏览信息和留言评论成为大学生的最爱。(2)大学生网络社交对象主 要是其同学、朋友、师长和家人等,最关注的是亲朋好友的最近状态。(3)大 部分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网络社交对自己的影响,当然也包括负面影响。(4) 大学生每周上网时间主要集中在14~28小时,每周上网时间超过28小时的大学生 人数占44%,可见网络社交对大学生时间与精力的支配不容忽视。(5)对社交 网络高度信任的大学生更倾向于从网络中获取信息、分享状态,而信任度较低的 学生对社交网络的参与度不高。在日常人际交往中,大学生的交流对象可分为现实交往对象和网络交往对象,分别标记为“现实他”和“网络他”,交流的态度可分 为积极和消极两种,因此人际交往的状态共有4种:(1)个体与“现实他”、“网 络他”均积极交流,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多种人际交往关系,能分清现实和网络人 际交往的异同点,网络人际关系摄入适度,很好地促进了其在现实中的人际关系。

(2)个体与“现实他”、“网络他”均消极交流,个体可能封闭内心的真实情感, 好心情不与他人分享,坏心情藏在内心深处,长此以往,心理健康易受到威胁。

(3)个体仅与“现实他”积极交流,对网络人际交往有抵触情绪或兴致不高,不 习惯网络的不确定性、强自主性、无约束性和高开放性交流模式,在某种程度上 限制了其人际关系范围的扩充。(4)个体仅与“网络他”积极交流,可能过度依 赖网络,对“现实他”存在交流恐惧,长期沉浸在网络交往环境中,慢慢脱离现实, 分不清现实与网络,无法很好地实现两者之间的准确转换,容易出现人际交往困 惑。

二、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国内外很多学者研究分析了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3,4-11]。

1.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有利影响。第一,网络为大学生人际交往 提供了一个便捷、迅速的平台与渠道。网络让远离家乡、独自在外的大学生可以 方便地联系故友亲朋,增强归宿感,加快缓解身处陌生环境的不安与焦灼,另外, 网络使大学生可以提前接触社会形形色色的多层次群体。因此,从大学生适应的 角度而言,网络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第二,网络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提供了一 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与氛围。网络具有一定的隐秘性,在网络世界里可以换一个身 份,没有不平等、歧视和限制。有不少性格内向、寡言少语的大学生在网络中活 跃异常,愿意吐露心声,释放内心的真情实感。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角度而言, 网络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第三,网络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提供 了一个新奇有趣的视角与感受,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想法在网络中可能实现。对青 春活力的大学生而言,网络充满了新奇与惊喜,满足了学生内心的欲望,促使大 学生更愿意主动接触网络,在网络中实践着交流。从大学生主观能动的角度而言, 网络起到了很好的激发作用。

2.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不利影响。第一,网络让大学生人际交往 出现了强烈的依赖感。正是由于网络便捷、新奇、隐秘,致使部分大学生出现了 强烈的网络依附情节,尤其是那些不愿意主动与他人沟通的学生,更是将自己深 深扎进网络的世界中无法自拔。这些不仅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甚至造成 沉溺网络的现象,对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第二,网络让大学生人际交往出现了缥缈的错乱感。网络带给大学生的交往体验带有一定的隐秘性, 在网络中不必担心吐露真情实感而被洞悉,不必担心展示内心世界而被讥讽,相 比于现实,网络似乎是一个更为“单一”的世界。部分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流连忘 返,甚至用网络中的交往规则评定现实中的人与事,这种不分现实与网络交往的 行为害人害己。第三,网络让大学生人际交往出现了薄弱的约束感。在网络世界 中,大学生可以换一个身份,换一种角色,即使恶语相向、刻意欺瞒、言不由衷、 信口开河、言过其实、表里不一都不用负责任,对于部分约束力和自制力薄弱的 同学,这无形中助长了他们不负责任、毫无顾忌、肆意妄为的行为倾向性。因此, 网络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的不合理行为提供了滋生的土壤。第四,网络让大学 生人际交往出现了潜在的危险性。多彩的网络世界同样鱼龙混杂,对于涉世未深、 阅历尚浅的大学生而言,甄别能力毕竟有限,这就给了一些不法分子的可乘之机, 他们利用大学生的真诚与善良,欺骗大学生的人身、情感与财产,类似情况屡见 不鲜,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威胁。

三、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有效引导 高校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交往的重要场所,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 规范更有针对性和说服力,因此高校应多方面、全方位的进行积极引导,着力营 造高校全员育人的氛围,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首先,围绕大学生网络人际交 往的特点积极开展相关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往观 念与意识。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吸引力强、效果显著 的主题教育活动,以部分道德缺失、责任淡薄、信念模糊、素质欠佳的网络人际 交往行为为反面案例,对大学生进行全面教育。高校教育工作者应通过敏锐的观 察,及时掌握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的动态,尤其关注传播消极舆论、谩骂侮辱等 不健康行为,及时进行引导与疏通,防止大范围负面事件的发生。其次,结合大 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人际交往实践,引导大学生自主提 高网络交往的能力与水平。高度的敏感性和强大的自尊心诱使部分大学生沉浸于 自由、平等和民主的网络环境,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该正视这种现状,不要一 味地阻止、抵制与批评,而是通过更加民主开放的实践,在网络中与大学生建立 彼此信任的关系,营造宽松、自由、平等的沟通环境,使学生愿意说、敢于说、 真诚说,努力成为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再者,对于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渠道进 行一定的干预与导向,从技术、人员和管理层面保障大环境的安全、健康与稳定。

高校应该加强校园网、校园BBS论坛等学生常用社交网络的建设与规范,在技术 上要使校园网、校园BBS论坛既有思想性,又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趣味性。积极培 养网络人际交往的精神领袖,引导其对校园网络环境进行服务与维护。通过一定的管理规定加强网络环境的管理,坚决抵制有害信息及不当行为的负面影响,督 促大学生合理行为习惯的养成与保持。

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在为大学生提供各种优越条件的同时,在无形 中也不断侵蚀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社会、高校、家庭及学生本人都应该担负起 相应的职责,通过有成效的措施、有力度的监督、有层次的渠道和有针对的实践, 对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交往进行积极、规范和合理化的引导,帮助大学生健康适度 的进行网络人际交往,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

作者:于珊等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