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合同 > 转让合同 >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有效设问_初中数学课程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有效设问_初中数学课程

来源:转让合同 时间:2019-11-15 08:17:06 点击: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有效设问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有效设问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开展,往往是以设问开始的,向学生提供有现实 背景的问题,并以脚手架式的问题链指导学生的自主探究,所以说“设问”是教师 “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重要体现.“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育家陶行知 先生有诗云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 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他把“设问”的艺术给予了总结,赋予了生 动有趣的概括,同时也给新时期的教师提出了一个要求:如何提高课堂教学中的 设问艺术 我们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一般是按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展开,是 以问题为本的学习模式或是教学模式,也就是PBL(Problem-Based Learning )教学, 问题就是学习的起点,PBL要求教师做好教学前的方案设计,教师往往重视“问 题”本身内容而忽视何时去问,如何去问,问什么,忽视提问的艺术性.这种现象 的产生,对于“设问”这一教学细节的漠视,主要是教师没有明确有效设问的作用, 那么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设问有哪些作用呢 1.课堂有效设问是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教学,培养数学能力的有 效方法. 例如,我在上《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这一节内容时,设计这样的 导入:首先设问“喜欢打篮球吗”“平时看NBA吗”“知道姚明吗”“你们认为他打球 好吗”这些问题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和兴趣,特别是一些平时上课一言不发的 “后排男孩”,他们这时有了发言权,班级里七嘴八舌,气氛宽松,大部分学生回 答说“姚明篮球打的很好”,也有部分学生唱反调;这时我就及时设问“你们能证明 自己的观点吗”“你打算如何来证明”在让学生阐述了一些理由后,我就给出了姚 明在03-04赛季25场比赛的得分与篮板球的数据,同时也给出了奥尼尔、加索儿 这两个顶级中锋的相应数据,提问:“你们能够用这些数据来说明你们的观点吗”. 通过这样的一系列设问,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特别是那些“后排男孩”立刻 开展了讨论并主动地动笔计算平均数,甚至他们提到了“得分的稳定性”---为以后 学习“方差”埋下了伏笔. 2.课堂有效设问能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的开展,有效控制教学进程. 现在的课堂教学模式大多基于“设问”进行组织和构建.如常见的任务 驱动法、诱思教学法,问题情境法等等,所以“设问”是教师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进程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设问是脚手架,是无形的“轨道”,可以充分发挥教 师的主导性,更好地推进教学进程,检查学生学习效果.教师如果成功地设计了 “何时设问”、“何处设问”、 “如何设问”、“如何释疑” ,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有 效执行,那么就等于把握了教学的脉络,把握了探究数学知识的主线索.一般情 况下,我在备课时,会首先理出教学主线索作为“主干”,根据需要确立“问题”, 并把“设问”作为“节支”,明确每个“节支”在“主干”上的“生长点”,另外把一些关 键性的“设问”逐字逐句的写下来,避免提问的随意性、强调严谨性;同时课前要 设计多种设问方案,以便于课堂上及时调整,还要仔细研究解答是否唯一,有无 其他方法等等.通过长期坚持,不断重视“设问”的教学设计,感到在平时的课堂 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流畅,老师能够问在点子上,学生也能够根据问题 开展思维活动,能够较为有效地引导教学的开展. 如在学习完《同类项》,在课后小结时,我没有按照常规问“今天我 们学到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而是先举了一个例子“上一节我们学习了降幂排列, 如果说降幂排列就好比是同学们按照个子高低去排队,那么今天学习的同类项可 以好比什么哪”,学生们立即开展了讨论,小结的发言异常踊跃,“好比是按照男 生、女生来排队”,“好比是卖水果,橘子归一类,香蕉归一类,苹果归一类”等 等,学生们充分发挥着他们的想象力,我又马上追问“那么同类项的分类应该注意 些什么哪”,我想学生们一定会对同类项的分类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避免了 小结时常见的教师自问自答. 3.课堂有效设问能更好地创建和谐课堂,进行师生信息、情感的交流. 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流主要体现在一问一答中,巧妙、有效的“问”, 能使交流反馈更加及时、顺畅;通过学生的“答”,能及时洞察学生的学习心理,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同时教师可以巧妙的利用每一次问答机会和学生进行情感交 流,给学生以鼓励和帮助,融洽师生关系,创建和谐课堂.例如,在《中心对称》 的教学中,我给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如图(1)是7个相同的正方形组成的图案, 试用一条直线将它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1) (2) (3) (4) (5) 在学生合作交流中,答案马上出来了:把图形分割成两个中心对称图 形,找到两个对称中心,通过这两个点的直线就可以将它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如图2、3、4).可是在课堂小组讨论过程中,有一组学生发生了争执,组内其他 学生一致认为吴俊同学的方法是错误的,在大家的反对中吴俊也不再坚持.可是当我走近他们小组时,他还是一直在研究他的画法,并轻声说:“我好象对的吧”. 我粗粗看了一下,觉得有“戏”, 就让他说一下他的想法.其实他是把图形的面积 7除于2得3.5,再去构造面积为3.5图形,他的画法如下:
找到一个方格一边的三 等份点,并如图(5)连接.听懂了他得说法,班级同学终于认可了他,并觉得他非 常聪明,吴俊同学非常高兴.所以,通过问答,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 避免教师想当然、误解学生,同时通过及时调整,让学生大胆发言,可以使学生 建立学习的信心,并且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