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合同 > 劳务合同 > 传统性别角色教育及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_传统性别角色

传统性别角色教育及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_传统性别角色

来源:劳务合同 时间:2019-10-07 07:51:46 点击:

传统性别角色教育及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传统性别角色教育及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摘 要:众所周知,男性与女性之间的身体差异不容忽 视,其与其他的一些社会因素相结合,导致我国古代传统的 男性与女性角色教育的差异性,并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随 着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人们开始意识到男性女性之间的差 异以及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开始寻找途径与方式解放性 别,不断尝试追求自由与平等的社会地位与权利。本文通过 探究古代传统的男性与女性角色教育及其影响,获得几点启 示。

中图分类号:C913.68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国古代传统的男性与女性角色教育 众所周知,古代人尊崇男尊女卑的思想,所以古代男性 与女性,因为社会地位的差异,从小就被灌输截然不同的教 育理念,经受着天差地别的教育。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育目的 在封建旧中国,传统的妇女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教育妇女 按照儒家之道学做女人。这是一种性别角色教育。而男性一般是学习文化历史知识,走“学而优则仕”之路子,为“修 身治国平天下”做准备。

显然,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对于女性而言,教育 只为让她们学“做一个女人”,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出一 代又一代“贤妻良母”。男性则不同,他们生来就更受欢迎, 是社会认为经过教导就可为社会做贡献的存在,教育目的完 全不同。

2.教育形式 汉代以前,女性性别角色教育以“四德”为基本内容。

女性满十岁便要深居闺阁以受姆教。汉代以后,因儒家地位 的巩固,女性教育逐渐系统化,有了专门的教材,对妇女各 方面行为提出具体要求。

男性则一直都是教育的主体,而且接受教育的机会也几 乎只给了男性,我们所熟知的大部分诗人、作家、明君、贤 臣,几乎都是男性。他们从小就接受各种教育,或是请先生, 或是上私塾。

官学、私学、国子学、书院制度、国子监、科举制度, 一系列教育制度变迁,变的从来只是体制,教育主体从来都是男性。

3.产生因素 (1)国际理论因素。按照西方女权主义的观点,人类 历史上不平等的两性关系的形成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不同 阶段:第一阶段是生理差异,女性的身体条件允许她们生育 并哺乳下一代,男性则做其他工作。第二阶段是社会价值差 异阶段,因女主内,男主外,男性被认为社会价值更高。第 三阶段即由社会价值差异造成的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象。

(2)我国社会因素。①思想决定行动。首先是受古代 封建社会中人们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影响, 人们往往认为女性生来就比男性地位低下,由此造成女性很 长时间无法正常接受教育。②制度是另一重要因素,封建专 制制度要求所有人对权威无条件服从,因而即使有人想改变 当时的制度,也没有社会条件,更没有获得支持的可能,这 注定了想要改变的失败。毕竟,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不 可能一下就被彻底根除。③最后,这种对女性带有歧视的性 别角色教育,使得绝大部分女性都成为封建统治者心目中想 要的“模范妇女”,“模范妇女”再教导下一代成为“模范 女子”,这样周而复始,恶性循环,使得悲剧不断重演。二、传统性别角色教育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除了古代中国的男女性别角色教育,其他国家古代社会 阶段大多也是尊崇“男尊女卑”的思想。

而随着社会进步,国内外女性逐渐认识到了性别差异以 及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并开始寻找各种方式,不断尝试 追求自己平等的权利和地位,逐渐打破了男女不平等的现象, 我们由此也获得许多启示。

1.西方的妇女运动 (1)女权主义的萌芽。18世纪后期,随着“自由平等” 等思想的传播,许多有思想觉悟的女性希望寻求与男性一样 的权利与地位。

她们认为男女差异根源在于女性没有接受跟男性相同 的教育,并希望获得跟男性一样的就业权利。这一阶段,妇 女运动主要集中在对女权的争取和对男权的抨击上。

(2)女权主义的崛起。19世纪末,随着资本社会的逐 渐进步,妇女从抨击男权社会转为对女性受制于男性的因素 的思考,并试图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这个阶段是女性开始着眼于自身,寻找对策并积极解决的关键阶段。

(3)女权主义的后续发展。20世纪后期,随着自由思 想的进一步传播,有进步思想的人进一步增多,女权主义到 此时发展成为基于男女性别差异的思考,探讨怎样缩小或消 除两性差别的问题。此阶段是现如今倡导男女平等的前身。

2.中国的女权思潮 (1)启蒙阶段。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人们的思 想也发生了变化,在封建社会压制下,一部分积极分子对束 缚妇女的封建礼教持怀疑态度并加以批判。

太平天国运动也颁布了一系列解放妇女的措施。鸦片战 争在掀开资本主义侵略中国帷幕的同时,也向中国传播了进 步的思想。

(2)兴起阶段。戊戌变法至辛亥革命时期,是女权思 潮的兴起阶段。变法时期,妇女解放是改革中社会问题的一 大重要组成部分。至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带动西方的女 权主义思想流入中国并被广泛流传。

(3)发展阶段。新文化运动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而反对封建文化,自然包括反对约束妇女的封建礼教。

同时,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解放思想传入中国,至此,女 权思潮被推向了高潮。

3.我国的现状 (1)男女平等。当今的和谐社会,一直提倡“男女平 等”。这个平等,不只是说在法律方面享有一样的权利,履 行一样的义务,还表现在现实社会中,男性女性平等地接受 教育,毕业以后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某些特定要求的职业 除外)以及其他许多方面。

(2)女士优先。这个从西方传来的“女士优先(Lady First)”思想,从传播至今,一直被大部分人认可并履行。

电影《泰坦尼克号》里,船出事故后,救生艇接收的是“妇 女和儿童”;
现实社会中,有些绅士(不仅限于绅士)会为 女士拉凳子或是开车门等,这些都是女士优先的表现。

(3)“不公平现象”。然而不管是人还是制度,总不 是完美的。人无完人,制度也并不总能完全得到执行。男性 和女性,在某些时候,还是不能保证完全“平等”。比如,老师对待乖巧的女生和调皮的男生,一般更偏爱 女生;
比如,一些单位在招聘时,考虑到女性结婚生子休假 造成的损失,会优先录取男性;
再比如,有些人还持有“女 的一定不是坏人”的偏见,而被女性罪犯伤害。这些都是我 们还未解决的问题。

三、对我们的启示 (1)封建落后的制度和思想,总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2)要敢于打破以前的偏见,敢于改正以前的错误态 度。

(3)社会在进步,我们只有意识到男性女性之间的差 异,并努力克服,才有可能慢慢消除在生活中仍还存在着的 某些“不公平现象”。

参考文献:
[1]王庆淑.中国传统习俗中的性别歧视[M].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1995. [2]王庆淑.中国传统习俗中的性别歧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