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合同 > 劳动合同 > 校企合作机制有哪些_校企联合培养卓越人才的管理机制研究

校企合作机制有哪些_校企联合培养卓越人才的管理机制研究

来源:劳动合同 时间:2019-10-04 07:58:33 点击: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人才的管理机制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人才的管理机制研究 摘要:以厦门理工学院车辆工程卓越人才的培养为背景, 分析目前厦门理工学院车辆工程专业在“卓越计划”实施过 程中,管理机制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按照“卓越计划”的培 养原则,从培养质量监控、企业持续培养动力、学生管理三 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探索适合地方本科院校校企联 合培养卓越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15)46-0008-02 一、前言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高等教育的人 才培养,如何服务于企业造福于社会,是我国教育改革面临 的首要问题。教育部于2010年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 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旨在通过改革和完善我国高 等工程教育来培养拥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级 工程技术人才,也为各高校实现工程教育改革、提高工程教 育质量指明方向。

厦门理工学院车辆工程专业于2011年被批准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先后与林德叉车(中国)有 限公司、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厦门丰泰国际新 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厦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杭州 汽车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技术研究院等企业签订了“卓 越计划”校企合作协议,开启了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2013 年联合林德叉车(中国)有限公司申报的国家级工程实践教 育中心获得了批准,成为我校第一个获得国家批准的国家级 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由于“卓越计划”在前期的实施过程中,对管理机制上 一些问题考虑不足,在实施过程中遇到过一些问题,影响了 计划的实施效果。如:卓越班学生与普通班学生工程实践能 力差异不大、企业持续联合培养的动力不足、学生企业实习 散漫等。本文总结了目前本校车辆工程“卓越计划”管理机 制的主要问题,结合卓越工程培养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提出 管理机制的具体改进完善措施,为其他专业或地方院校卓越 计划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二、目前车辆工程卓越计划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根据企业调研以及对2010级和2011级车辆工程“卓越计 划”实施的效果研究,其管理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次表现 在培养质量监控不严、企业联合培养续航动力不足以及学生企业实习管理制度不够系统化等。

wWW.dYLw.Net 2.企业联合培养续航能力。作为校企联合培养的企业一 方,是“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核心和基础。由于目前缺乏 有效的管理激励制度和合作方式,现有校企联合培养的续航 动力不足,企业参与“卓越计划”人才联合培养的程度不深, 覆盖面不广。企业导师参与的程度不深、积极性不高,与高 校联合培养大多是短期合作有关系,同时,企业对建立长期 合作关系的意愿并不强烈,这对于“卓越计划”人才培养工 作是不利的,亟待从管理机制上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加 深校企合作程度。

3.学生企业实习管理制度。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管理 制度是保证学生安全、有效和顺利完成实习的保障。目前企 业实践中学生食宿管理、实习岗位和实习薪酬等没有形成系 统、规范和统一的文件,产生如下的问题:(1)学校和企 业不能统一管理标准,出现不同企业实习标准差别较大、学 生实习岗位和实习薪酬差别较大的问题;(2)学生的食宿管 理也没有统一的安排,易存在安全隐患;(3)学生约束力较 小,易引起实习管理的混乱。三、改进措施与对策 针对前期校企联合培养存在的问题,围绕学生培养目标, 从质量监控、企业动力、学生约束等改善和建立管理制度。

1.质量保证。建立“卓越计划”的教育评估体系,校内 部评估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科学地评价“卓越计划”教育质 量。建立“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检查评估指标体系,制定车 辆工程“卓越计划”学生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质量 标准,强化“卓越计划”学生的选拔、培养、学位授予等各 个环节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推进“卓越计划”管理的规 范化。

企业的实习质量监控方式:(1)“卓越计划”管理人 员以及学校的班主任每半个月到学生实习企业进行实习巡 视;(2)学生每两周向校内班主任汇报企业实习效果与学习 成果;(3)在企业实习期间,学生要及时填写《实习周记》、 《专业实践报告》等内容。

校企联合质量监控持续改进机制:(1)通过企业与行 业的参与,对车辆工程“卓越计划”学生的选拔、培养以及 学位授予等环节进行持续改进;(2)通过“计划、实施、检 查、改进”的质量管理循环,严格控制“职责与权限、培养方案与大纲编制、招生录取与管理、教学与管理人员、教学 和训练的实施、质量记录控制、检查与评估、纠正与预防措 施”等质量要素,不断提高“卓越计划”人才的培养质量。

2.企业动力。校企联合培养可以有效弥补我校车辆工程 专业师资和实验条件等方面的不足,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增强校企联合培养的续航能力:(1)建立校企联合会,邀 请参与联合培养的企业参加,实现人才和科研等资源的共 享;(2)建立校企联合科研机构,共同申请科研项目,实现 双赢;(3)实施双师制,选聘的企业导师协同校内老师参与 “卓越计划”人才的选拔、培养计划的制定、课程教学、实 践教学、毕业论文指导和答辩等全部过程,并采用相应的激 励政策,激发企业导师的积极性。

3.实习管理制度。学生企业实习管理制度制定不仅要 科学,而且要合理。校企双方要根据实习特点和实习时间长 短共同制定。一方面保障学生实习的效果和安全,另一方面 又不会对企业正常的生产带来影响。短期实习校内指导老师 要全程跟踪,全程负责。对于长期实习,就要从以下几方面 制定管理制度:(1)企业实习实践中学生食宿管理、实习 岗位安排和实习薪酬方案;(2)学生实习日常作息时间制度;
(3)学生请假制度和监管制度;(4)建立由学校和企业共 同组建的实习学生管理机构。从后期改善及在车辆工程专业11级和12级“卓越计划” 学生实施情况来看,实施效果还是比较理想,虽然有些问题 不能立竿见影得到解决,但是只要在管理制度上不断改进完 善,“卓越计划”的培养和实施效果就会得到保障。

四、结束语 “卓越计划”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逐步推进、实施和完善,并非在短时期内就能实现质的飞跃。

因此在实施“卓越计划”的过程中,结合工程教育认证的需 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改革和创新,积极探索卓越工 程人才校企联合培养的方法和规律,保证“卓越计划”的可 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J].高校教育管理, 2012,(1):7. [2]王汉成,姜乐军.论国内外校企合作模式对我国“卓 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启示[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 科学版,2010,(8).[3]赵韩强,郭宝龙,赵东方,张波.国外大学产学合作 教育对我国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启示[J].高等 理科教育,2010,(4):49-52. [4]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 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56-59. wWW.dYLw.Net [6]刘长平等.地方工科类院校卓越计划实施存在问题 与对策[J].河南科技,2013,(9). [7]罗家莉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可持续实施 的困难及解决对策[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3,(11). [8]宋歌.“卓越计划”背景下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 的思考与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2012, (9).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