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合同 > 代理合同 > 积极心理学视角【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生活化培养】

积极心理学视角【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生活化培养】

来源:代理合同 时间:2019-11-22 07:52:58 点击: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生活化培养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生活化培养 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通过相关课程生活化教学,加强隐性课程生活化渗 透,通过生活化教育的全面影响,帮助师范生对教师职业形成积极正确的认知, 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塑造积极的人格品质,全身心投入师范专业学习,培养师 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

一、相关概念 1. 积极心理学 1998年,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掀起积极心理学运 动,倡导关注人类的积极力量和理想机能,寻找使得个体、团体和社会良好发展 的因素,并运用这些因素来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和谐繁荣,其研究主要 集中在三个方面: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的组织系统,三者相 互作用、影响:长期、多次积极的情绪体验促进积极人格特质的形成,积极的人 格特质又反过来帮助个体感受更多积极、快乐、满足的情绪体验,而积极的组织 系统,包括良好的家庭、学校、工作、生活环境,以及由此产生的积极向上的团 体氛围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前两者。

2. 教育生活化 美国教育家杜威在其著作中提出“教育即生活”的教育思想,我国教育 家陶行知先生也指出:“生活即教育”。可见,生活是教育的源泉,也是教育的落 脚点,教育只有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满足生活的需要,才能凸显其应有的价值和 意义。教育的内容与生活密切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尽量设计贴近学生“最近发展 区”的教育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教育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生活的体验中加深认识,在生活的实践中运用知识。生活化教育、教育生活化 是实现教育价值和意义的最佳途径。

3. 教师职业认同 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对其职业及内化的职业角色的积极认知、体验和 行为倾向的综合体,是教师个体与职业有关的积极态度。有别于教师职业倦怠研 究教师职业生涯中出现的各类消极面,教师职业认同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研究个体对教师职业的积极体验,以期形成积极评价,付诸积极行动,做积极、幸福的教师。借助积极心理学理论,采用生活化教育,培养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 同,提高师范生将来从教的幸福感和忠诚度。

二、相关课程生活化教学,引导师范生对教师职业形成积极正确的认知 1. 将理想教育融于思想政治课 改变传统满堂灌的知识输入模式,转而设计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立足 现实,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导入课堂,巧设生活化的问题 启发学生主动参与讨论,采用生活化的探究活动吸引学生深入主题,布置生活化 的课外作业引导学生延伸课题。例如,讲到“中国梦”与个人理想时,可让学生回 忆印象中爷爷奶奶曾经最渴望的是什么、是否实现、如何实现的自己小时候的理 想是什么、现在的理想是否有变、为什么会变、为理想做了哪些努力引导学生参 与讨论辨析,明白个人理想与国家愿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个人理想和“中国 梦”都是以现实为基础,对未来做出合理的期待,而不是脱离现实的幻想,并及 时将主题转移到师范生的身份上,提问:选择报考师范生是否出于对教师职业的 真正热爱与认同是否还有其他原因促使自己选择读师范专业读师范专业是不是 自己目前的最佳选择让学生分析读师范专业的各种主、客观原因,可能出于自身 对教师职业的真心热爱,也可能迫于家庭压力或经济问题,意识到读师范专业是 目前的最佳选择,在内心积极地呼唤自己逐渐爱上本专业,学好本专业。而这也 是真正意义上教师职业认同培养的开始:在积极学习中积累师范专业的丰富内容, 发现作为师范生的各种优势,感受读师范专业带来的积极情感体验。

2. 将教师综合素养融于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 心理学和教育学是师范生的必修课程,是提高师范生教育教学知识与 技能的重要课程,也是帮助师范生建立正确教师职业认知的主要课程。在学习“教 师与学生”这个章节时,许多师范生对“教师角色”的认知可能存在偏颇,要善于 从学生的亲身经历和生活出发,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你印象中最敬佩、最喜 欢的教师是谁他/她令你敬佩喜欢的原因是什么问题没有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只 需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如实讲述并发表讨论,所有学生的回答综合起来就 是最全面的教师角色:传道者、授业解惑者、榜样、管理者、朋友等。诸如此类 的生活化教学设计,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与回答获得对教师职业的正确认知, 收获积极快乐的学习体验。同时开设多门其他课程,提高师范生的教师基本功, 让他们掌握扎实的教师综合技能,提高将来胜任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能力,增强自 我效能感,无形中提高教师职业认同。3. 将职业生涯规划融于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课程 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填写性格分析调查表格体系,帮助 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类型,引导不同专业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未来工作性 质进行职业规划,分析自己的性格特点,发现自己的职业优势和劣势,鼓励学生 在学习和未来工作中发挥优势,以积极的心态看待性格缺陷或者劣势,不盲目悲 伤、否定自己,勉励自己通过努力去改变劣势,或通过凸显优势来弥补劣势,让 自己变得更富有积极性、发展性和挑战性。让学生明白:教师职业是受人尊重的 职业,师范学习所培养的教师综合素质足以支撑个体因各种外界原因无法实现教 师梦时成功创业或从事其他职业。让学生意识到教师职业并不排他,拥有较强教 师素养与能力的个体在其他领域也可成就事业,从而更包容乐观地增强教师职业 认同。

三、隐性课程生活化渗透,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隐性课程是学校隐含于课堂内外的、可能为学生习得的文化,包括校 园氛围、校园文化、校园活动、教师教育理念、师生关系等。隐性课程不纳入教 学计划,通过学生的主观体验而渗透影响,通常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被学生自然 接受,虽不像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的课程具有立竿见影的学术习得效果,但 影响力更持久牢固。

1. 提升教师的自然性影响力,让学生感受平等的地位 教师不能滥用教师权威,要热爱教育教学、热爱学生,与学生建立融 洽的师生关系,通过自身过硬的专业素质、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 健全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立德树人、感召学生,让学生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感 受教师职业的魅力,对教师职业产生积极正面的印象和评价,获得积极的情感体 验,从而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

2. 在课内外教学活动中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感性条件,增加学生 积极的主观体验 例如,加入与教学内容或活动主题相适应的背景音乐,让学生随着音 乐进入角色,在愉悦放松的心理氛围中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和讨论,没有唠叨和训 斥,没有强制和灌输,只有平等与尊重、自然与和谐。这样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 加留恋教师职业,热爱教师职业。3. 建立与教师职业相关的课外延伸体系,让学生主动参与和感悟 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培养需要有针对性的课程学习,更需要相关课 外延伸体系的引导补充,如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学术讲座、教师素质拓展训练、 情景剧、辩论会、读书交流会、文化长廊等,训练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和实践操 作能力,让他们感受参与的快乐。

四、组织系统生活化,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师范专业学习,收获满足与快乐 积极的组织系统是积极心理学从群体层次上所做的研究,主要包括建 立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系统,从而培养公民的美德。社会系统是以家庭为细 胞的生态系统,学校系统是使家庭、社会朝向美好的教育组织机构,快乐和谐的 家庭系统、优质温馨的学校系统必定呈现和谐繁荣的社会系统。学校、家庭要为 学生创造积极、温馨、民主、平等、尊重、友爱的学习生活氛围。积极推进“温 馨工作进校园”“学情夜访”“领导接待日”等活动,以温馨的服务态度和工作方式 解决学生衣食住行等生活问题;全面推进以“德厚才馨”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健全学生管理机构,完善学生管理 制度,采取创新的管理措施激活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热情,积极扶持学生社团 活动,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做到学生倾诉渠道畅通,诉求 反映及时。

五、生活化教育全面影响,塑造师范生积极的人格品质 采用积极心理学理论,通过团体辅导方式,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激发正能量、促进团队合作,让学生在积极情绪体验中发挥潜能,增加幸福,最 终使学生的积极潜能与优势助力其教师成长。团体辅导,即在团体情境下进行, 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 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 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可以 从塑造积极人格、增加积极情绪、构建积极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团体辅导。

总之,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培养需要借助各方合力,与时俱进的教 育理念、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德厚才馨的优秀教师、和谐温馨的校园氛围,共 同构成培养未来优质教师的学习生活网络。师范生在这张无限连通的网络中探讨 教师职业的丰富内容,体验教师职业的真实感受,塑造教师职业的人格特质,逐渐培养起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将来才可能成为幸福优秀的教师。

作者:易娟 黄杰 郭晓琴 来源: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6年11期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