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合同 > 出租合同 > 【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和策略】创新人才的培养

【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和策略】创新人才的培养

来源:出租合同 时间:2019-10-07 08:00:50 点击:

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和策略

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和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省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
J201101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 (2014)09-0018-02 一、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21世纪被称为信息时代,电子科学与技术是现代电子信 息产业的基础。[3]根据目前国内外电子科学与技术行业的 现状和发展趋势,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电子科学与技术 产业已经步入蓬勃发展的阶段,而中国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 伐和国外资产的不断涌入,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也开始步入 上升轨道。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下一代信息 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把“信息化水平 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并提出了走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促进这“四化”同步发展。中国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将有一 个明显的发展空间,高科技含量的自主研发的产品将进入市 场,形成自主研发和来料加工共存的局面;
中国大、中、小 企业的分布和产品结构趋于合理,出口产品将稳步增加;
高 技术含量产品将向民用化发展,必然促进产品的内需和产量。

随着社会需求逐步扩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总体就业前景 看好。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育质量、规模、结构和市场的关系是一种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辨证关系。目前,市场对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基本上是供不应求,特别是 高层次的设计人才短缺。而国内目前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人才 的培养模式呈现为多样性[4],只有包括清华大学和电子科 技大学在内的8所高等院校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国家一级重 点学科,北京理工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等11所重点院校拥有 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和电磁场 与微波技术4个电子科学与技术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很多一 般的高等院校在教学水平和学生生源水平上远远不及重点 高校,所以对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上还 远远不足,培养出的学生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生产的需求。

二、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之路 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晶体管,开创了固体电子 技术时代。[5]中国最早于1955年在北京大学开设半导体专 业,1956年国家制定的12年科学规划中把将半导体技术列为 四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同年由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厦门 大学、吉林大学和复旦大学五所大学联合开办了半导体物理 专业,为后来我国的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 人才。20世纪70年代,集成电路行业迅速发展,我国开始从 国外引进集成电路生产设备,为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很 多高校先后开展了半导体物理专业,我国半导体领域开始发 展。但是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国内半导体技术的落后,同时 受到国外半导体市场的冲击,我国半导体行业出现低迷状态。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微型计算机和家电等信息产业的迅 速发展推动了我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同时中外合资热潮的 出现使我国在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的同时和引进了先进的技 术,至此我国的微电子行业开始了高速发展的时代。教育部 1998年4月颁布了新的本科专业目录和引导性专业目录,将 原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物理电子技术、电子材料与元 器件和电磁场与微波等本科专业整合为一级学科“电子科学 与技术”。

目前,全国设有电子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有 170多所,在校学生约3-4万人。其中全国重点建设的“211 工程”院校中,有41所学校设立了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 在“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中,有19所学校设立有电子科 学与技术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现状总体来说是 良好的,主要表现在:本专业的规模在逐年扩大,开设此专 业的学校和招生人数都在增加;
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相对 较高,这是与电子科学与技术行业的稳步发展相适应的。

三、太原理工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 养的改革与创新 1.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创新 太原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技术中心于1998年7月 成立以后,为加强学生实验环节,先后建立了高频电子线路 及信号与系统实验室、智能仪器与虚拟仪器实验室、现代通 信技术实验室、微波与天线技术实验室、电子工艺实验室。实验技术中心承担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测控技术与 仪器、通信工程专业教学培养计划所涉及的全部实验教学任 务,每学年完成60余门课程的实验任务、20余门课程的课程 设计任务。

为了提高教学实验水平,增强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实践能 力,实验技术人员积极参加有关学术交流活动,多次主办“高 级实验技术研讨会”、“新技术、新产品演示会”;
在国内 外学术期刊或会议上发表论文多篇;
参编普通高等教育“十 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过程控制实验教程》以及《单片机 技术及应用系统设计》、《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等 多部教材;
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 能汽车大赛、大学生i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 电子设计大赛赛场、OpenHW开源硬件与嵌入式大赛和“挑战 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国家赛事,并多次 获得国家级奖项,提高了学生的创新与应用能力。

2.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创新模式 校企合作是高等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力实 践方式,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实现学校与企业信息和资源 共享。学校利用企业提供的教学设备和岗位实习机会,提高 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实现了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 有机结合,而作为企业也不用为人才培养而大费周折,通过 将员工送入校企共建基地学习和引进优秀毕业生的方式,提 升企业创新能力,所以是一种“双赢”的方式。为提升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能力,学校先 后与太原理工天成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太原市华纳方盛 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德力西电器有限公司、太原维康商贸有 限公司和山西中科博杰科技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签订 了校企合作协议。山西德力西电器有限公司向我校捐赠了多 台电器控制设备,建立了“山西德力西电器控制实验室”。

太原维康商贸有限公司在我校建立产学研基地的同时设立 了“维康助学金”,不仅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的机会,也为 家庭困难学生提供了经济帮助。太原理工天成电子信息技术 有限公司、太原市华纳方盛科技有限公司和山西中科博杰科 技有限公司作为科研型高新技术企业,与我校建立了长期的 学生创新与应用能力培养方案,各公司高级技术人员将作为 学生的直接指导老师,指导学生进行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的 工作,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提供了保障。

3.学科研究领域的拓宽与创新 为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世界最前沿的微米纳米检测技术, 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引进多位国外留学归来的博士人 才,建立了微纳系统研究中心,开展微纳机电系统、生物传 感器和纳米电子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微纳系统研究中心 目前承担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 基金、博士后基金等各类基金项目20余项,同时实验室长期 开展科技活动,学生申请后可进入实验室跟随导师进行为期 半年或者一年的学习活动,期间学生会参与实验室项目的科研工作和科技比赛活动,提高科研能力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实 际动手能力。

为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发展机会,更好地为山西省经 济快速发展服务,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师生结合山西省 经济特色,开展了煤矿水害超前探测与预警技术的研究,并 以此为基础积极申报了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山西省 重点实验室等,并承担了山西省重大专项项目、山西省特色 学科建设项目和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在加 强平台建设的同时与山西省煤炭地质水文勘查研究院、同煤 集团和北京睿呈时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科研合作关 系,为我校研究生和本科生提供了科技研发基地和实验测试 基地,促进了我校学生在煤矿安全领域中的就业和发展。

四、结语 参考文献:
[1]Andersson Thomas.全球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的区域 发展及繁荣治理[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2,25(2):55-65. [2]张兄武.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 养模式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3):9-11. [3]周远明,梅菲,刘凌云,等.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应 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 (28):31-32. [4]沈为民,孙一翎,杨凯,等.“电子科学与技术”多 样性人才培养[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66-72.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