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总结 > 实习总结 > 【初中生物教学中数学模型的实践】 生物上的数学模型

【初中生物教学中数学模型的实践】 生物上的数学模型

来源:实习总结 时间:2019-11-11 08:00:20 点击:

初中生物教学中数学模型的实践

初中生物教学中数学模型的实践 摘要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节为例探讨了初中生物 数学模型建构的理论基础、课堂实践和教学收获,以期对初 中生物教学中建构数学模型提供借鉴。

关键词:数学建模;
概念教学;
自主探究 1数学模型建构教学的理论依据 模型建构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以建构模型为主线, 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交流、学习。它重视学习过程的主动性 和建构性,强调学生以个体的学习经验建构对新事物的理解, 从而形成新的概念,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教师在教 学过程中用好模型建构,对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有很大帮 助。数学建模是指通过数据解释实际问题,并接受实际的检 验。生物学教学建模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生物学基本概念 和原理,理解用数学符号和语言表述的生物学现象、本质特 征和量变关系。生物学数学建模一般包括5个基本环节:模 型准备、模型假设、模型建构、模型再建构和模型应用。

2数学模型建构教学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例,阐述初中生物数学模型 建构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2.1模型准备 建构数学模型,首先要了解问题的背景,明确建模的目 的,收集必要的各种资料和信息,弄清对象的特征。“生态 系统的稳定性”这节课选自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三章第四节,可分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稳定性形成的原因 以及稳定性的破坏三个部分。第三节中的生态系统的食物链 和食物网以及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为本节学习基 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形成的原因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也是教学难点。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可以把生物之间通过 捕食形成的数量变化关系,更加直观、有效地呈现出来,有 利于学生对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理解和掌握。

2.2模型假设 合理提出假设是数学建模的前提条件。在本节教学内容 中,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建立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通过捕食 关系所形成的数量变化曲线图模型,引导学生提出合理的假 设。

2.3模型建构 根据所作的假设,教师分析学生的学情,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逐步建构出数学模型。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利用 曲线统计图统计、描述、分析数据的能力,具备建模的知识 基础。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创设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问题情 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逐步建构数学模型。教师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分析凯巴森 林中鹿与狼的数量变化,并启发学生思考:不同生物之间通 过捕食关系如何相互影响?分析二者数量峰值不同步的原 因是什么?分析当狼的数量上升时,鹿的数量会发生怎样的 变化?如果鹿的数量变化了,又对狼产生怎样的影响?继而,学生进一步分析:狼的数量下降的话,鹿的数量会发生怎样 的变化?引起该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 出:生物之间通过捕食关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这样引导 学生归纳生态系统稳定性形成的原因,逐步建构数学模型。

2.4模型再建构 个人或小组最初建构的模型是否科学、合理,必须经过 模型检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其他生态系统生物之间的 数量关系,进一步验证模型是否科学合理。课堂上师生之间 通过相互交流和评价,完成模型的再建构。课堂上学生代表 展示自己建构出的数学模型,并进行合作交流。

2.5模型应用 模型应用是运用建构的数学模型解决生产实际、生活实 践中生物学的疑难问题。教师启发学生围绕凯巴森林应用模 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要求学生思考:生态平衡受到 严重破坏的凯巴森林,要恢复到1906年以前的状态,可采取 哪些措施?学生在对问题的思考中,进一步深化概念理解, 并应用自主建构的数学模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感悟数学 模型建构方法在研究生物学问题上的重要价值。

3数学建模教学的教学收获 3.1数学建模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数学建模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过程,要经过不断的分析、 讨论和修改。应用数学建模的方法进行教学,不是教师硬性 灌输知识,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建构数学模型。

3.2数学建模教学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蜕变和提升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 式,由过去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完成由以教师、知 识为中心,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转变。教师在课堂上给学 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并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 学生逐步建构出数学模型,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教师在 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建构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合 作交流。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对自己 和他人的成果进行反思,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启发、共同发展, 培养合作精神和参与意识。

3.3数学建模教学引导学生更加直观、科学、有效地建 构新的知识体系 数学建模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建构模型的过程中,理 解生物学核心知识,提升自己的生物素养。数学模型本身又 给学生一个直观、生动的印象,使静止的文字变得活跃、生 动。例如:生物之间通过捕食关系形成的动态的数量变化, 是一个奇妙而抽象的复杂现象,通过数学模型可以更加直观、 简单地呈现这一现象。数学楗模教学也能够用于指导解决生 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3.4数学建模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学生在建构模型的过程中学习生物知识,同时体验到模 型建构成功后的喜悦感、自豪感。3.5数学建模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 数学建模教学需要教师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提高数学 知识的储备,指导学生解决生物学问题。教师应认真研究教 材,筛选出适合实施数学建模教学的典型知识,并在教学实 践中积累经验,逐步形成一些典型的课例和教学设计,同时 在每一次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李希明.建构生物模型,突破教学难点[J].中学 生物教学,2011(7):10-12. [2]叶建伟.建模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 体会[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1(12):21-23. [3]肖安庆,李通风.浅谈高中生物建模的教学价值和 培养策略[J].中学生物学,2011(7):10-12. [4]袁宇宏.试论生物学建模在教学中的应用[J].生 物学杂志,2008(6):79-80.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